第二百四十八章 秦王政不信秦王的命,呂不韋不信自己會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48章 秦王政不信秦王的命,呂不韋不信自己會敗

  一個身著布衣,眉目有三分英氣的俊郎青年步入。

  面對秦王政、趙太后,未露懼色,程序化拱手抱拳,低頭說道:

  「衫風拜見王上、太后。」

  秦王政見衫風容貌出眾,先生三分好感——長相好看大多時候是一種優勢。

  又見其神情堅毅,並不露怯,更是心喜,一臉讚賞地道:

  「你任何職?寡人從前並未在太后身邊見過你。」

  衫風面露一絲尷尬之色,瞥了一眼趙太后,微微低頭沒有答話。

  「此乃小節。」趙太后簡短言語,輕描淡寫得將兒子的問題揭過,正色問道:「長安君去了何處?」

  秦王政扭頭瞥了母親一眼,又落回眼前衫風身上,眼中閃過一絲思索。

  [此人可直接面見母后,且母后知悉其名,定是母后的心腹。]

  [母后心腹,我卻不知,此人肯定是近日才到母親身邊。]

  [我問官職,母后替其遮掩。]

  [什麼官職,需要遮掩呢……]

  「相邦府。」衫風遲疑著道。

  他知道這個答案不是太后想要的的答案,回答時頭又低下三分,嘴都要咬到胸前布衣了。

  秦王政暫停思路,用母后剛才看自己的眼神回看過去——母后看見吾弟真面目了吧?

  趙太后略顯羞惱,嘴硬道:

  「他一定是去和呂不韋商議如何對付你。」

  秦王政搖搖頭,有些無奈,轉移話題:

  「寡人與母后說的立後一事,母后思慮的如何了?」

  行璽符令事趙高微微低頭,掩飾面上表情。

  趙太后以手扶額,輕輕揉搓:

  「與其讓阿房認華陽太后為大母,你娶之。

  「倒不如你直接娶了羋凰。」

  秦王政蹙眉道:

  「羋凰鍾者是成蟜。」

  趙太后沉聲說:

  「聯姻與情愛無關。」

  秦王政眯起雙眸,如同鷹隼:

  「母后諫言,寡人聽到了。

  「現在,請母后回答寡人,母后支不支持寡人立阿房為後。」

  其聲略微尖銳、響亮,如豺。

  趙高激動到身子顫抖,像是開了震動。

  衫風不由自主地口舌發乾,喉頭滾動,吞咽口水,心在打顫。

  姬窈窕沒有察覺到異樣。

  作為撫養嬴政長大的母親,她一直備受嬴政尊重。

  當下,用以往教育兒子的口吻道:

  「娶羋凰,立羋凰為後,華陽太后會支持你。

  「娶他國公主,可借他國之力對抗呂不韋。

  「兩種聯姻,哪一種都比阿房認華陽太后為大母,嫁與你為後要強。

  「政兒,你的決定是錯誤的,我們有更好的辦法。」

  嬴政指自己的耳朵:

  「寡人有耳,可聽諫言。」

  指嘴:

  「寡人聽過諫言之後,張嘴說出來的命令,就算是錯的,也要執行。」

  姬窈窕氣憤站起,舉掌欲扇兒子巴掌。

  掌在半空懸著,遲遲不落。

  她捨不得。

  兒子長大了,不聽話了,但還是她的兒子。

  她俯下身,雙手把著兒子左右臂膀,輕微搖晃,苦口婆心地勸道:

  「我是你的母后,你如此對我說話,我不怪你,但也只有我不怪你。

  「沒錯,你是王,你是秦國的王。

  「但你這個王目前還沒有權力,你需要隱忍,需要捨棄。

  「歷代秦國先君,莫不如此,你想想你的父親,想想」

  「母后。」秦王政打斷母親言語:「歷代先君若是沒有錯處,秦國現在還會偏居西隅嗎?」


  嬴政目光堅定,眸中閃爍著異彩:

  「他們如何做秦君,寡人不管。

  「寡人如何做秦王,寡人自己說了算。」

  姬窈窕在舉目皆敵的趙國獨自護住兒子五六年。

  為了兒子能夠活命,她這位趙國最貴女公子搬出了藺氏府邸,忍受饑寒交迫,期間辛苦不足為外人道。

  那是一段她不願回想的過往。

  但為了讓兒子清醒,她回憶:

  「豎子無知!」

  她眼圈升起水霧,湊到兒子身前,銀牙輕觸:

  「你忘了你滿身的傷痕嗎?忘了為了消除掉這滿身傷痕的痛不欲生嗎?

  「往日想要求存,必須如此。

  「今時和往日一樣。

  「想要為秦王,你就必須要效仿秦國歷代先君。

  「先王因病而去,你母得以輔政。

  「先王若是活得久,你母就將被你父殺害,你父一直想去母留子!

  「我一直讓你聽先王言語,心中對先王卻是深恨之。

  「但沒辦法,這就是秦王。

  「想要當秦王,就必須如此!這就是秦王的命!」

  嬴政擦去母親淚水,柔聲道:

  「寡人已經遭受了一次苦難,不會再遭受第二次。

  「薄情者是秦子楚,不是秦王。

  「將性情歸罪於王,乃是無能之舉。

  「秦王的命……呵,寡人不信命。」

  甩開兒子的手,趙姬快步走到宮門前,急停。

  她手扶宮門,回首望兒,大聲質問道:

  「你父認華陽太后為母,可為王,是因為你父原本就是秦孝文王之子。

  「就算華陽太后肯認阿房為孫女,也改變不了她原本是一個隱宮女。

  「還是一個嫁過人,死了丈夫的寡居女!

  「你好好想清楚,到底是要做秦王,還是要做情郎!」

  砰~!

  宮門被大力甩上,震落門頂少許浮土。

  塵在空中浮,如煙亦如夢。

  「趙高。」嬴政喚。

  「臣在。」趙高應。

  「查查這個叫衫風的底細。」

  「唯。」

  趙高應聲後,依舊保持著拱手躬身的姿勢,久不動。

  嬴政偏頭視之:

  「怎麼還不走?」

  趙高雙膝砸在地上,發出一聲悶響。

  他跪在地上,喜極而泣,磕頭稱謝:

  「高代阿母謝王上,謝王上!

  「王上既為高君,亦為高父!」

  嬴政側過頭,避開趙高視線:

  「寡人是秦王,是所有秦人的君父。」

  相邦府。

  嬴成蟜步入其中。

  那些他極為熟悉的面孔沒有幾張了,全部變成了他不認識的陌生人。

  他不在秦國這兩三年,相邦府經歷了一次大換血。

  如今相邦府中的官員小吏,幾乎每一個都與相邦呂不韋有聯繫。

  嬴成蟜為一不認識的小吏引領,經過相邦府中廣場,走過有飯香味的庖廚。

  許多官員和其打了個照面,目不斜視,徑直走過。

  沒有幾人和他打招呼,道一句「公子又來了」。

  嬴成蟜遂也沉默著,跟在小吏身後,一直跟到秦相呂不韋處理政務的房屋前。

  房屋很規整,分為前堂、後室。

  坐在前堂的相邦長史甘羅得小吏稟報,歡喜地迎出門外:

  「甘羅拜見公子成,拜見長安君!」

  甘羅見到幼時跟從的公子成蟜,欣喜之餘,忘記了主君在大眾面前稱官職、爵位的要求。

  話說出口,腦子反應過來,嘴也跟著變了過來。


  「不必拘禮。」嬴成蟜主動走上前。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他像是幼時一樣,走在甘羅面前。

  他先一步踏入房屋,倒像是他才是房屋主人。

  一進門,他的眼中被竹簡填滿。

  地上、牆壁書架,全部都是被整理好,捲成圓筒形狀的竹簡。

  「這些竹簡……都哪裡來的?」嬴成蟜確定,黃石公為相邦時,竹簡絕沒有如此之多。

  準確一點說,連這裡的一半都沒有。

  秦國這些年沒有開疆擴土,也沒有增設官員,哪裡平白無故多出來這麼多竹簡?

  甘羅先指指自己嘴巴,搖搖頭,又指指後堂。

  動作小心,像是做賊。

  嬴成蟜失笑:

  「好,我不難為你,我去問師長。」

  他拍拍甘羅右大臂:

  「壯了。」

  甘羅笑著,什麼也沒說。

  他看著嬴成蟜輕敲後堂門,聽到主君道了一聲「進」。

  待嬴成蟜進入後堂,帶上後堂門。

  比嬴成蟜小一歲的少年笑臉不見,重重嘆了口氣:

  「唉……」

  呂不韋正在看竹簡,他的竹簡似乎永遠都看不完。

  嬴成蟜進來,秦相連頭都沒抬,只是伸手虛探在一個空椅子上,示意坐。

  嬴成蟜坐下,沒有說話,眼睜睜看著師長處理政務。

  呂不韋手持毛筆,在手上這一卷竹簡上勾勾寫寫,片刻後就處理完畢。

  輕輕吹拂末尾落筆,吹乾墨漬。

  捲起,放在已經摞有半人高的竹簡最上方。

  這位權勢滔天的秦相這才揉揉眼睛,揚起一張笑臉對著公子成蟜:

  「公子有事?」

  手拿開,一片朦朧的眼眸聚焦,映照出公子成蟜那有些消瘦的臉龐。

  不算老,卻已有老態的呂不韋輕嘆一聲:

  「再悲傷,飯還是要吃的啊。」

  秦相高呼:

  「甘羅!」

  相邦長史探進一個小腦袋,一臉疑惑地張望著主君,不知道自己被突然叫進來做甚。

  「叫庖人送飯食來,拿大鼎大盤裝。」呂不韋吩咐。

  「不必了。」嬴成蟜道出進入後堂第一句話,在甘羅應聲前,溫聲對師長說道:「剛在宮裡吃過了。」

  「哦,吃過了啊……」呂不韋念叨一遍。

  抬首,一臉平靜:

  「吃過了王宮的飯食,就不能吃相邦府的飯食了,對嗎?」

  甘羅打了個冷顫,感覺到了巨大且沉重的壓力。

  「嗖」地一下縮回腦袋,輕手輕腳地帶上後堂門。

  他只是前秦相之孫,不是秦相,不想打高端局。

  嬴成蟜對於這種一語雙關的權術試探很是熟稔。

  呂不韋是在說飯食,卻不只是在說飯食。

  也是在借著飯食問,他嬴成蟜是不是決定要站在秦王政的一邊。

  公子成蟜五歲時候,就被戰國大魔王秦昭襄王抱上朝堂聽政。

  前前前朝老文臣當時就不好好說話,旁敲側擊地說著一些有的沒的。

  起初嬴成蟜不懂。

  後來聽的久了,不但能懂,還會說。

  到現在,不僅會說,還說的極佳,張口便來。

  可面對教導自己忠誠自己的呂不韋,長安君頭銜比公子成蟜更為響亮的少年嘴角抽動,並不想猜這啞謎:

  「別說和尚,現在連個道士都沒有,師長打這機鋒給誰聽呢?」

  「嗯?」呂不韋疑惑。

  再是習慣公子成蟜的天馬行空,再是博聞強識學識淵博,秦國相邦也不能理解還沒出現的佛教、道教。

  中原各國除了楚國有些宗教影子,勉強稱得上政教合一。


  列國向來都是王權獨尊,民間祭祀崇拜還形成不了宗教。

  「胡謅的。」少年有意說些「胡話」緩和氣氛,還以一個笑臉:「在韓國的時候,我和師長不就說過,相互之間要開誠布公嗎?怎麼師長又開始對小子說起冠冕堂皇之言。」

  「哦……好像是有這麼回事。」呂不韋緩緩說道:「我以為公子忘了。」

  嬴成蟜苦笑:

  「又來了。

  「師長哪是說小子忘了開誠布公這件事,分明是說忘了你我商議的大計。」

  嬴成蟜打開天窗說亮話,呂不韋便也不再掩飾。

  正襟危坐,板著臉道: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八字言猶在耳,公子為何打了退堂鼓?」

  嬴成蟜苦笑復苦笑:

  「師長想讓我如何做呢?

  「登高振臂,奮力一呼,與我兄爭鋒,繼位秦王嗎?」

  呂不韋緊盯年輕的長安君,臉上表情分明在說——有何不可嗎?

  除了公子成蟜,不論誰坐上王位,都實現不了呂不韋心中抱負。

  沒有哪個王會造自己的反。

  秦王子楚不會,秦王政也不會。

  「師長確定我能為王,而不是被父王殺死嗎?」嬴成蟜臉上的笑容越發苦澀了。

  呂不韋張張嘴,喘息一口氣,艱難說道:

  「莫說公子。

  「先王未薨之前,不韋隨時做好陪葬準備。

  「當時公子有顧慮,不願意賭,人之常情。

  「那……現在呢?」

  現在……嬴成蟜直截了當說道:

  「依舊不行。

  「我兄為王,我不會造我兄的反。」

  看到呂不韋臉上浮現失望表情,嬴成蟜繼續說道:

  「況且……論為王,我兄更適合。」

  呂不韋心情大壞。

  [拙劣藉口!腐儒之仁!]

  [你和秦王政誰更適合為王,難道我這個做師長的看不出來嗎?]

  「師長別不信。」嬴成蟜兩手一攤,無奈道:「若我現在是秦王,我是不知道如何從師長手中奪回權力。」

  「你認為你兄可以?」呂不韋發問的語氣極為平淡,因為他根本就不相信,只將這當做嬴成蟜的藉口。

  他呂不韋手持秦王印,以相身行王事,又是先王欽點的秦王政仲父。

  秦王政想要從他手上奪回權力,就只能效仿秦昭襄王自宣太后手中奪權。

  宣太后會老。

  他呂不韋也會。

  他會敗給時間,不會敗給秦王。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