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戰神覺醒,一殺趙王丹,二計謀廉頗
第245章 戰神覺醒,一殺趙王丹,二計謀廉頗
趙太子偃面色一滯,氣息停頓一剎那。
他怕的就是這個。
廉頗威望再重,也是臣,威脅不到他王的地位。
但他的兄長春平侯趙誼不一樣。
趙偃很清楚自己是兄長的替代品。
若是此刻兄長歸趙,趙偃毫不懷疑太子頭銜明日就會重新回到兄長頭上。
滿朝文武、宗室外戚,沒有幾人會有異議。
春平侯趙誼,前趙國太子。
宗室子弟因功封侯第一人。
趙太子偃眼中掠過憂愁、驚慌、擔憂……以及仇恨。
廉頗……父王……你們就如此看不上我,非要接兄長回來嗎……他在心中暗道,拳頭握得「咯吱咯吱」響。
郭開看在眼中,計上心頭。
腦袋埋在趙太子偃懷中,雙臂環報趙太子偃腰肢,閉目不言,一臉沉醉的模樣。
欲速則不達。
今日埋下一顆種子,就夠了。
有秦相呂不韋幫襯,他郭開一定能夠擺脫玩物之身,成為趙國真正掌權者!
郭開靠在趙太子偃左邊。
一具柔軟軀體靠了上來,貼在了趙太子偃的右邊——勾欄美人。
郭開聽到異響,睜開眼。
正見到一雙幽藍如海的深瞳看著自己,很是迷人。
面龐立體,鼻樑高懸,眼窩微陷。
一笑起來,滿是與中原迥異的異域風情。
太子所鍾之女,乃是一位身有胡人血統的勾欄美人。
郭開雙眼微微下移,注意到此女腹部微微隆起。
不會是有孕了吧……郭開想著,移開視線。
不久,聽到一個柔媚女聲:
「我本為娼。
「太子為王后,真的會納一個娼女為後嗎?
「真的會讓一個娼女之子為太子嗎?」
真是痴心妄想……郭開冷笑,心中滿是鄙夷,又聽到趙太子偃的聲音:
「孤一諾千金。
「一朝為王,不負美人!」
真是一個蠢貨,太子不過是花言巧語罷了,一個娼女哪能為後,呵……郭開腹誹著。
須臾,臉色一變。
趙太子偃答應娼女為假,那答應他郭開的,會是真的嗎?
他郭開和娼女,本質不是一樣的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郭開以旁觀者的視角,破開了當局者的迷霧,頭腦前所未有的清醒。
呂不韋所言,確有道理……郭開牙齒咬的「咯嘣」響。
旬日不到。
前線戰報傳回,老將廉頗大勝。
趙王丹喜笑顏開,興奮不已。
他這一輩子,走到末年,終於是選對了一次。
老將廉頗沒有讓他失望。
他給予廉頗最大信任,廉頗還給他豐厚戰果。
破燕、拒秦、擋魏。
大趙國力蒸蒸日上!
他趙王丹使趙國由盛轉衰。
若能力挽狂瀾,在有生之年將趙國送到天下霸主國之位。
前面所為的昏庸事就都是年少輕狂,不叫事。
身後之名,俱是賢名。
趙太子偃一臉陰沉,心情極差。
廉頗表現越出色,他就越擔心廉頗歸國之後重提接回兄長一事。
他也不是只偏信郭開一面之詞,也通過自己的渠道去了解了廉頗對他這個現太子、春平侯這個前太子的態度。
郭開是對的。
廉頗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稱讚春平侯,表達了要讓秦國交還春平侯的意圖。
而對於他這個現太子,老將基本未在公開場合發表過言論。
這兩種表現,足夠明顯了。
最可怕的是,不僅是廉頗如此,朝堂絕大多數人都如此。
除了他的母族以外,朝堂諸公大都對兄長春平侯讚不絕口,而對他趙偃反響平平。
他做了五年太子。
可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卻還是兄長春平侯的替代品。
趙偃越想越氣,越想越怕。
權力是最令人上癮的毒藥。
嘗過了其美妙滋味,沒有幾人能抽身脫離。
趙太子偃提心弔膽,夜不敢眠。
幾次入睡,都夢到兄長趙誼站在面前,伸出手,道:
「趙偃,孤回來了。
「可以將孤的太子還回來了。」
如此數日,心病成疾,竟是臥榻難起。
趙王丹親自帶著太醫令前往探視。
太醫令診治之後,做出判斷。
說太子的病藥石難醫,乃是心思繁重,抑鬱成結導致如此。
心結解開,不治自愈。
趙王丹詢問太子心結。
太子偃哪裡敢說,支支吾吾,言語混亂。
趙王丹大怒,對趙太子偃大加訓斥。
他命不久矣,趙國太子怎麼可以如此軟弱?你趙偃還想不想為王了?你兄長趙誼就不會如此!
趙太子偃心寒心塞心痛。
他的父王為什麼看不到他的努力,只會說他的兄長如何如何呢?他真的很努力得當好趙國太子了啊!
夜。
郭開獻身,後獻策。
趙太子偃衝鋒過後,在最精明的賢者時間痛下決心,重重點了點頭:
「事成之後,孤拜美人為相邦!封君侯!」
次夜。
郭開請見王。
趙王丹知道,郭開不侍奉他的時候,就往太子那邊跑。
聞聽郭開來見,生出通過郭開了解兒子的想法,遂同意之。
半個時辰後,郭開代趙王丹傳令——召見太子偃。
當日,趙王丹薨,傳位太子偃。
趙王丹死時,身邊除了太子,再無一人。
兩日後,趙王丹諡號定為孝成,是為趙孝成王。
太子偃繼位,是為趙王偃。
由於趙王丹臨死之前只叫了太子到近前,而沒有叫任何大臣。
是以,雖然趙王偃如願以償地繼任王位,但卻沒有做好權力交接。
趙王偃不知道可以相信誰,可以重用誰——他沒有給他的父王趙孝成王留顧命大臣的機會。
初繼位的趙王偃看著滿堂文武,覺得除了母族、郭開以外,全都是不懷好意之輩。
而與母族相比,郭開更得趙王偃信任。
只有第一個闖進王宮,發現先王薨的趙王偃知曉,是郭開殺了其父。
兩人有著絕對不能說出來的共同秘密,又保持著負距離的親密關係,自然是親上加親。
於是,剛上位的趙王偃坐在朝堂上,沉喝道:
「郭開!」
「臣在!」郭開在滿堂文武鄙夷、瞧不起的眼神中站了起來,腰杆挺得前所未有的筆直。
「寡人封你為建信君。」趙王偃鄭重道。
建信者,可解為建立信心,也可解為建立信任。
趙王偃希望能通過給郭開封君,建立起為王的信心,建立起二者的信任。
郭開激動不已,喜極而泣,拱手拜曰:
「謝王上!」
他終於從一個能被隨意換取、隨意殺戮、隨意什麼人都能上的玩物,成了趙國貴族最頂端的君侯。
從此之後,他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郭開一人歡喜,滿堂趙臣不喜。
君侯,乃是一國爵位之頂。
郭開這樣一個受人玩弄的玩物,憑什麼能夠一步登天成為君?
廉頗以十三萬破六十萬封君,他們心服口服,趙王丹不給廉頗封君他們都不願意。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因為趙王丹破壞了遊戲規則。
如此大功者不封君侯,那什麼功勞可以封君侯呢?
今日郭開封君,趙王偃也破壞了遊戲規則。
武襄君樂乘第一個站了出來,抱拳沉喝道:
「敢問王上,此子有何功績,配與我同為君!」
趙偃很憤怒。
他為趙太子偃的時候,這些人嘰嘰歪歪。
現在他為趙王偃,這些人還在嘰嘰歪歪。
猛地一拍王位扶手,趙偃自以為極有威懾力地怒喝:
「寡人為王!
「寡人想讓誰為君!誰便為君!」
群臣無聲,眸色變冷,齊刷刷地看著趙王偃。
趙王丹都不敢破壞的遊戲規則,趙王偃徹底破壞了。
趙王偃很滿意寂靜無聲的場面,這就是王的權力啊!
他開懷大笑一聲,猛一甩袖:
「退朝!」
朝會畢,建信君郭開請見趙王偃。
請宦官通傳,老實在殿外等候,用的是最最正規的禮儀。
以往他見趙偃,是以寵姬身份。
而今天,是大臣。
郭開站在殿外,微風拂臉,愜意萬分,從未覺得等待的感覺也是如此美妙。
很快,宦官領他入內。
趙王偃身穿王服,哈哈大笑。
像是往常一樣攬過郭開,伸手就去撕郭開衣衫:
「美人怎麼生分了?」
郭開臉色一變,抗拒的手抬起半途,落在了自己的衣衫上。
他強笑著,道:
「王上,開自己來。」
「哈哈哈,好!」趙王偃笑著退後,拿起桌案上的酒灌了一口,再無一絲病色:「今日歡喜,美人給寡人跳個銅管舞。」
衣衫滑落,與之一同落下的是郭開的臉面。
趙王偃毫不客氣地吩咐,更是讓他覺得好生羞辱。
他是建信君!不是什麼美人!
「我王。」郭開強忍惱意,夾著雙腿:「開以為,此刻當以樂乘換廉頗。」
「美人是在提醒寡人相邦的事吧?」趙王偃哀嘆一聲,攬住郭開肩膀:「美人啊,封你為君,寡人已經惹了眾怒,你當乖巧一些,多多體諒寡人難處啊。」
將郭開攔腰抱起,趙偃笑道:
「與寡人同衾而眠,豈不強過做那相邦百倍乎?哈哈哈哈哈!」
風雨大作。
待風停雨歇,趙王偃懶洋洋地躺在床上,迷迷糊糊要睡去,覺得此生最為快意時。
突有一聲,驚醒了他的美夢:
「王上以為,可高枕無憂乎?
「先王最重信平君。
「信平君歸來,不會對先王之死起疑乎?
「王上可以不在乎答應開的相邦之位。
「但王上的王位,王上也不在乎嗎?」
趙王偃睜眼,轉首,看到身邊美人臉上一片平靜。
這讓趙王偃覺得很是陌生,陌生到他好像從來就沒認識過郭開。
呆看幾息,趙王偃平復心情,道:
「說下去。」
郭開坐起身,一邊穿著撕破的衣衫,一邊道:
「當今朝堂武功最盛者,除了信平君,便是武襄君。
「魏國來伐,先王以武襄君戰不利為由,使信平君歸國換之。
「開認為,武襄君雖然不語,心中卻定是不滿的。
「王上此刻若能以武襄君換信平君。
「一能給武襄君施恩。
「二能用武襄君壓信平君。
「王上雖然是王,但要憑一己之力處理信平君,即便能為也會招致非議。
「但若有武襄君支持,非議大半都會被武襄君承擔。
「沒了信平君後,武襄君就是我國第一將。
「只要王上一紙王令。
「既能穩固王位,又能除掉心系春平侯的信平君,還能拉攏到武襄君。
「一舉三得。
「王上以為,可為乎?」
趙王偃看著郭開秀美背影,看著衣衫破洞處漏出的春光,忽然一笑:
「不是一舉三得,是一舉四得。
「寡人還將擁有一位既智且賢的相邦。」
他起身,抱著郭開,很是溫柔地說道:
「武襄君開罪於你,你卻為了大局為其請命,真是難為你了。」
「大王~」郭開一臉嬌媚,喚的情意綿綿。
數日後,王令從邯鄲發出,到廉頗之手。
命令廉頗與武襄君樂乘交接一切,即刻返回邯鄲。
老將廉頗震怒。
得到王令前幾日,雖然滿腔怨憤滿腹委屈,卻依舊做好和武襄君樂乘交接的準備。
王上此舉待他甚薄,前番讓其一支血脈入秦去的舉動卻甚是寬厚,老將領情。
然而,很快。
趙王丹薨,趙太子偃繼位,封郭開為建信君的消息飛到了廉頗耳中。
做好交接一切準備的老將掀翻大案,對地咆哮:
「寵姬封君!何其鳥哉!
「佞臣當道!豎子誤國!」
信平君、趙國相邦廉頗,不聽王令,領數萬大軍擊武襄君樂乘。
只領著數百隨從的武襄君樂乘,一觸即潰。
親自率軍追著樂乘衝殺一陣,看到樂乘狼狽逃竄的背影。
老將廉頗火氣這麼一卸,降下來不少。
身邊有親兵張弓搭箭,意欲射殺。
老將破口大罵:
「把你那鳥弓收起來!函谷關前怎不見你威風?一箭射死關上秦狗?」
他並不想要了樂乘的命,也不想害了麾下士卒的命。
被罵的親兵不明所以,訕笑著重新將弓背在身上。
老將攆了樂乘十多里地,勒馬急停,命令大軍停止追擊。
他望著邯鄲方向,神色複雜。
身受趙武靈王、趙惠文王、趙孝成王三代趙王恩惠的他,難道還能領著趙軍掀翻了趙國不成?
就是他想,這些趙軍會幹嗎?
撥馬回營,將一應軍務交給副將,老將灑淚離趙。
(本章完)
趙太子偃面色一滯,氣息停頓一剎那。
他怕的就是這個。
廉頗威望再重,也是臣,威脅不到他王的地位。
但他的兄長春平侯趙誼不一樣。
趙偃很清楚自己是兄長的替代品。
若是此刻兄長歸趙,趙偃毫不懷疑太子頭銜明日就會重新回到兄長頭上。
滿朝文武、宗室外戚,沒有幾人會有異議。
春平侯趙誼,前趙國太子。
宗室子弟因功封侯第一人。
趙太子偃眼中掠過憂愁、驚慌、擔憂……以及仇恨。
廉頗……父王……你們就如此看不上我,非要接兄長回來嗎……他在心中暗道,拳頭握得「咯吱咯吱」響。
郭開看在眼中,計上心頭。
腦袋埋在趙太子偃懷中,雙臂環報趙太子偃腰肢,閉目不言,一臉沉醉的模樣。
欲速則不達。
今日埋下一顆種子,就夠了。
有秦相呂不韋幫襯,他郭開一定能夠擺脫玩物之身,成為趙國真正掌權者!
郭開靠在趙太子偃左邊。
一具柔軟軀體靠了上來,貼在了趙太子偃的右邊——勾欄美人。
郭開聽到異響,睜開眼。
正見到一雙幽藍如海的深瞳看著自己,很是迷人。
面龐立體,鼻樑高懸,眼窩微陷。
一笑起來,滿是與中原迥異的異域風情。
太子所鍾之女,乃是一位身有胡人血統的勾欄美人。
郭開雙眼微微下移,注意到此女腹部微微隆起。
不會是有孕了吧……郭開想著,移開視線。
不久,聽到一個柔媚女聲:
「我本為娼。
「太子為王后,真的會納一個娼女為後嗎?
「真的會讓一個娼女之子為太子嗎?」
真是痴心妄想……郭開冷笑,心中滿是鄙夷,又聽到趙太子偃的聲音:
「孤一諾千金。
「一朝為王,不負美人!」
真是一個蠢貨,太子不過是花言巧語罷了,一個娼女哪能為後,呵……郭開腹誹著。
須臾,臉色一變。
趙太子偃答應娼女為假,那答應他郭開的,會是真的嗎?
他郭開和娼女,本質不是一樣的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郭開以旁觀者的視角,破開了當局者的迷霧,頭腦前所未有的清醒。
呂不韋所言,確有道理……郭開牙齒咬的「咯嘣」響。
旬日不到。
前線戰報傳回,老將廉頗大勝。
趙王丹喜笑顏開,興奮不已。
他這一輩子,走到末年,終於是選對了一次。
老將廉頗沒有讓他失望。
他給予廉頗最大信任,廉頗還給他豐厚戰果。
破燕、拒秦、擋魏。
大趙國力蒸蒸日上!
他趙王丹使趙國由盛轉衰。
若能力挽狂瀾,在有生之年將趙國送到天下霸主國之位。
前面所為的昏庸事就都是年少輕狂,不叫事。
身後之名,俱是賢名。
趙太子偃一臉陰沉,心情極差。
廉頗表現越出色,他就越擔心廉頗歸國之後重提接回兄長一事。
他也不是只偏信郭開一面之詞,也通過自己的渠道去了解了廉頗對他這個現太子、春平侯這個前太子的態度。
郭開是對的。
廉頗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稱讚春平侯,表達了要讓秦國交還春平侯的意圖。
而對於他這個現太子,老將基本未在公開場合發表過言論。
這兩種表現,足夠明顯了。
最可怕的是,不僅是廉頗如此,朝堂絕大多數人都如此。
除了他的母族以外,朝堂諸公大都對兄長春平侯讚不絕口,而對他趙偃反響平平。
他做了五年太子。
可在大多數人的心中,卻還是兄長春平侯的替代品。
趙偃越想越氣,越想越怕。
權力是最令人上癮的毒藥。
嘗過了其美妙滋味,沒有幾人能抽身脫離。
趙太子偃提心弔膽,夜不敢眠。
幾次入睡,都夢到兄長趙誼站在面前,伸出手,道:
「趙偃,孤回來了。
「可以將孤的太子還回來了。」
如此數日,心病成疾,竟是臥榻難起。
趙王丹親自帶著太醫令前往探視。
太醫令診治之後,做出判斷。
說太子的病藥石難醫,乃是心思繁重,抑鬱成結導致如此。
心結解開,不治自愈。
趙王丹詢問太子心結。
太子偃哪裡敢說,支支吾吾,言語混亂。
趙王丹大怒,對趙太子偃大加訓斥。
他命不久矣,趙國太子怎麼可以如此軟弱?你趙偃還想不想為王了?你兄長趙誼就不會如此!
趙太子偃心寒心塞心痛。
他的父王為什麼看不到他的努力,只會說他的兄長如何如何呢?他真的很努力得當好趙國太子了啊!
夜。
郭開獻身,後獻策。
趙太子偃衝鋒過後,在最精明的賢者時間痛下決心,重重點了點頭:
「事成之後,孤拜美人為相邦!封君侯!」
次夜。
郭開請見王。
趙王丹知道,郭開不侍奉他的時候,就往太子那邊跑。
聞聽郭開來見,生出通過郭開了解兒子的想法,遂同意之。
半個時辰後,郭開代趙王丹傳令——召見太子偃。
當日,趙王丹薨,傳位太子偃。
趙王丹死時,身邊除了太子,再無一人。
兩日後,趙王丹諡號定為孝成,是為趙孝成王。
太子偃繼位,是為趙王偃。
由於趙王丹臨死之前只叫了太子到近前,而沒有叫任何大臣。
是以,雖然趙王偃如願以償地繼任王位,但卻沒有做好權力交接。
趙王偃不知道可以相信誰,可以重用誰——他沒有給他的父王趙孝成王留顧命大臣的機會。
初繼位的趙王偃看著滿堂文武,覺得除了母族、郭開以外,全都是不懷好意之輩。
而與母族相比,郭開更得趙王偃信任。
只有第一個闖進王宮,發現先王薨的趙王偃知曉,是郭開殺了其父。
兩人有著絕對不能說出來的共同秘密,又保持著負距離的親密關係,自然是親上加親。
於是,剛上位的趙王偃坐在朝堂上,沉喝道:
「郭開!」
「臣在!」郭開在滿堂文武鄙夷、瞧不起的眼神中站了起來,腰杆挺得前所未有的筆直。
「寡人封你為建信君。」趙王偃鄭重道。
建信者,可解為建立信心,也可解為建立信任。
趙王偃希望能通過給郭開封君,建立起為王的信心,建立起二者的信任。
郭開激動不已,喜極而泣,拱手拜曰:
「謝王上!」
他終於從一個能被隨意換取、隨意殺戮、隨意什麼人都能上的玩物,成了趙國貴族最頂端的君侯。
從此之後,他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郭開一人歡喜,滿堂趙臣不喜。
君侯,乃是一國爵位之頂。
郭開這樣一個受人玩弄的玩物,憑什麼能夠一步登天成為君?
廉頗以十三萬破六十萬封君,他們心服口服,趙王丹不給廉頗封君他們都不願意。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因為趙王丹破壞了遊戲規則。
如此大功者不封君侯,那什麼功勞可以封君侯呢?
今日郭開封君,趙王偃也破壞了遊戲規則。
武襄君樂乘第一個站了出來,抱拳沉喝道:
「敢問王上,此子有何功績,配與我同為君!」
趙偃很憤怒。
他為趙太子偃的時候,這些人嘰嘰歪歪。
現在他為趙王偃,這些人還在嘰嘰歪歪。
猛地一拍王位扶手,趙偃自以為極有威懾力地怒喝:
「寡人為王!
「寡人想讓誰為君!誰便為君!」
群臣無聲,眸色變冷,齊刷刷地看著趙王偃。
趙王丹都不敢破壞的遊戲規則,趙王偃徹底破壞了。
趙王偃很滿意寂靜無聲的場面,這就是王的權力啊!
他開懷大笑一聲,猛一甩袖:
「退朝!」
朝會畢,建信君郭開請見趙王偃。
請宦官通傳,老實在殿外等候,用的是最最正規的禮儀。
以往他見趙偃,是以寵姬身份。
而今天,是大臣。
郭開站在殿外,微風拂臉,愜意萬分,從未覺得等待的感覺也是如此美妙。
很快,宦官領他入內。
趙王偃身穿王服,哈哈大笑。
像是往常一樣攬過郭開,伸手就去撕郭開衣衫:
「美人怎麼生分了?」
郭開臉色一變,抗拒的手抬起半途,落在了自己的衣衫上。
他強笑著,道:
「王上,開自己來。」
「哈哈哈,好!」趙王偃笑著退後,拿起桌案上的酒灌了一口,再無一絲病色:「今日歡喜,美人給寡人跳個銅管舞。」
衣衫滑落,與之一同落下的是郭開的臉面。
趙王偃毫不客氣地吩咐,更是讓他覺得好生羞辱。
他是建信君!不是什麼美人!
「我王。」郭開強忍惱意,夾著雙腿:「開以為,此刻當以樂乘換廉頗。」
「美人是在提醒寡人相邦的事吧?」趙王偃哀嘆一聲,攬住郭開肩膀:「美人啊,封你為君,寡人已經惹了眾怒,你當乖巧一些,多多體諒寡人難處啊。」
將郭開攔腰抱起,趙偃笑道:
「與寡人同衾而眠,豈不強過做那相邦百倍乎?哈哈哈哈哈!」
風雨大作。
待風停雨歇,趙王偃懶洋洋地躺在床上,迷迷糊糊要睡去,覺得此生最為快意時。
突有一聲,驚醒了他的美夢:
「王上以為,可高枕無憂乎?
「先王最重信平君。
「信平君歸來,不會對先王之死起疑乎?
「王上可以不在乎答應開的相邦之位。
「但王上的王位,王上也不在乎嗎?」
趙王偃睜眼,轉首,看到身邊美人臉上一片平靜。
這讓趙王偃覺得很是陌生,陌生到他好像從來就沒認識過郭開。
呆看幾息,趙王偃平復心情,道:
「說下去。」
郭開坐起身,一邊穿著撕破的衣衫,一邊道:
「當今朝堂武功最盛者,除了信平君,便是武襄君。
「魏國來伐,先王以武襄君戰不利為由,使信平君歸國換之。
「開認為,武襄君雖然不語,心中卻定是不滿的。
「王上此刻若能以武襄君換信平君。
「一能給武襄君施恩。
「二能用武襄君壓信平君。
「王上雖然是王,但要憑一己之力處理信平君,即便能為也會招致非議。
「但若有武襄君支持,非議大半都會被武襄君承擔。
「沒了信平君後,武襄君就是我國第一將。
「只要王上一紙王令。
「既能穩固王位,又能除掉心系春平侯的信平君,還能拉攏到武襄君。
「一舉三得。
「王上以為,可為乎?」
趙王偃看著郭開秀美背影,看著衣衫破洞處漏出的春光,忽然一笑:
「不是一舉三得,是一舉四得。
「寡人還將擁有一位既智且賢的相邦。」
他起身,抱著郭開,很是溫柔地說道:
「武襄君開罪於你,你卻為了大局為其請命,真是難為你了。」
「大王~」郭開一臉嬌媚,喚的情意綿綿。
數日後,王令從邯鄲發出,到廉頗之手。
命令廉頗與武襄君樂乘交接一切,即刻返回邯鄲。
老將廉頗震怒。
得到王令前幾日,雖然滿腔怨憤滿腹委屈,卻依舊做好和武襄君樂乘交接的準備。
王上此舉待他甚薄,前番讓其一支血脈入秦去的舉動卻甚是寬厚,老將領情。
然而,很快。
趙王丹薨,趙太子偃繼位,封郭開為建信君的消息飛到了廉頗耳中。
做好交接一切準備的老將掀翻大案,對地咆哮:
「寵姬封君!何其鳥哉!
「佞臣當道!豎子誤國!」
信平君、趙國相邦廉頗,不聽王令,領數萬大軍擊武襄君樂乘。
只領著數百隨從的武襄君樂乘,一觸即潰。
親自率軍追著樂乘衝殺一陣,看到樂乘狼狽逃竄的背影。
老將廉頗火氣這麼一卸,降下來不少。
身邊有親兵張弓搭箭,意欲射殺。
老將破口大罵:
「把你那鳥弓收起來!函谷關前怎不見你威風?一箭射死關上秦狗?」
他並不想要了樂乘的命,也不想害了麾下士卒的命。
被罵的親兵不明所以,訕笑著重新將弓背在身上。
老將攆了樂乘十多里地,勒馬急停,命令大軍停止追擊。
他望著邯鄲方向,神色複雜。
身受趙武靈王、趙惠文王、趙孝成王三代趙王恩惠的他,難道還能領著趙軍掀翻了趙國不成?
就是他想,這些趙軍會幹嗎?
撥馬回營,將一應軍務交給副將,老將灑淚離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