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相互成就,戰國最強名將郭開發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44章 相互成就,戰國最強名將郭開發力

  戰國四公子,唯獨信陵君魏無忌能征善戰,在名將輩出的春秋戰國也絕對能排在第一序列。

  魏無忌與魏軍主力會和,出示虎符,拿到軍權。

  魏國諸將皆以為反攻之日到了。

  個個摩拳擦掌,想要一出最近被打龜縮的窩囊氣。

  然而,在魏軍士氣攀升、參戰人數還領先趙軍的情況下,魏無忌竟下令撤軍。

  公孫離等一眾魏將不解,提出疑問。

  事態緊急,一向謙遜的魏無忌這次強勢了起來,不做任何解釋,要諸將立刻執行軍令。

  在魏國,信陵君這三個字,和魏王相比也不遜幾分。

  在居趙近十年不與魏國聯絡的情況下,魏無忌見面即掌權。

  但有吩咐,魏將無不執行。

  短短一日,魏軍便整軍待發,從四個城門魚貫而出,同時突圍。

  十七萬有餘的人馬一股腦衝出來,每個城門口都有四萬人。

  廉頗留下的四萬趙軍只能夠攔截一路,且一旦沒有快速吃掉而是陷入纏鬥,等另外三路魏軍包過來那就是一個反包圍。

  被廉頗派來圍困魏軍的趙將王觴不是庸俗之輩。

  利用趙國善於馬戰,機動性強的特點,採用邊跑邊打的策略來干擾魏軍,避開與魏軍正面衝突。

  一邊攔阻,一邊快馬報於主將廉頗魏軍出城的消息。

  這個策略切實有效地阻礙了魏軍行進速度,但沒有阻礙多少。

  魏無忌沒有來時,魏軍地應對策略是中間松外圍緊。

  將所有戰車擺在外面,做好趙軍馬蹄沖陣的防範——趙國騎軍敢沖陣,魏軍就駕駛戰車對撞過去,看看到底是戰車硬還是戰馬硬。

  這種應對方式,極大的拉低了魏軍行進速度。

  雖然可以避免了魏軍出現大的傷亡,但卻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使魏軍一直處於劣勢,疲於應付。

  趙國剛過萬的騎軍,不但填補了魏、趙兩國八萬的參戰人數空缺,還猶有過之。

  出現這種情況,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原不知馬戰,不知道怎麼應對騎軍。

  天下大國,皆以步軍為主,車軍為勝負手,弓手弩手騎兵等皆不成軍。

  概因為中原攻伐最終逃不過去的一定是攻城,而極難培養的騎兵在攻城上,大概率還不如一個普通步兵。

  魏無忌居趙國近十年,深諳兵法。

  命令對於騷擾的騎軍,採用無視的態度。

  他騷擾就騷擾,能殺幾個人?全速前進!

  諸魏將不解。

  那要是趙國騎軍沖陣呢?

  不提早防備,以趙國騎軍速度,猝然衝過來的時候魏軍是沒有辦法抵抗的。

  魏無忌依舊沒有解釋,只是讓諸將照做。

  於是,魏軍在前面跑,趙國騎軍在後面追,趙國步軍跟在騎軍身後不遠也不近。

  太遠,要攔阻魏軍的時候上不去。

  太近,魏軍要是回頭邀戰避不開。

  正在接連收復失地的老將廉頗,很快得到王觴送來的戰報。

  聽到魏軍棄城而逃,老將就很驚詫。

  在攻城戰中,尤其是牆厚城高的大城,守城方比攻城方的優勢大到能彌補十倍人數差。

  魏軍竟然能拋棄城防之利,選擇野戰,這很奇怪。

  魏軍想好怎麼破解騎軍了嗎?

  一日內,老將又收到第二封戰報。

  面對趙軍襲擾,魏軍一反常態,幾乎處於對騎軍不設防的狀態,只是一味行軍。

  這一次,老將臉色凝重了。

  走到大案前,老將看著輿圖,腦海想著戰報,手指在輿圖上劃出魏軍行進路線。

  路線盡頭,是魏。

  魏軍要撤退,不打了。

  「說走就走,說舍就舍,真是果決啊……」廉頗喃喃,眼神一凝:「魏國一定換了將!」

  老將緩慢踱步,邊走邊想。


  半晌,腳步停,頹然一嘆:

  「告訴王觴,騎軍繼續襲擾,大軍去往魏、趙邊境集合。

  「他們要走,就讓他們走吧。」

  一個趙兵領命而去,向王觴傳達廉頗軍令。

  這趙兵出帳之後,老將再下令,召集諸將升大帳。

  半個時辰後,老將廉頗領導的趙軍集結。

  趙軍主力暫緩收復失地,向著趙、魏邊境而去,急行軍。

  另一邊,王觴得到廉頗軍令,如釋重負,立即執行。

  雖然魏軍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但給王觴造成的心理壓力卻很重。

  好像一不留神,就會被魏軍吃掉。

  不到半月,魏無忌領著魏軍來到魏、趙邊境。

  遠遠的,就能看到趙國近十萬大軍集結在此,早已等候多時。

  魏無忌知道對面主將是廉頗,不顧諸將勸阻,竟是以主將之身單刀赴會,匹馬入趙營。

  兩軍主將見面,老將廉頗釋然了。

  這不是兩人第一次戰場相見。

  鄗地一戰,世人只記得廉頗以十三萬破六十萬。

  廉頗卻記得,魏無忌以五千招降十五萬。

  「原來是信陵君當面。」老將贊道,話鋒一轉,意有所指地道:「竟然是信陵君當面。」

  第一句話肯定魏無忌的軍事能力,第二句話質疑魏無忌為何幫助不要魏無忌的魏國。

  四十餘歲,不再年輕的魏無忌正色說道:

  「無忌終究是魏人。

  「魏王受奸人指使,竟而伐趙。

  「待無忌歸魏,鋤奸」

  「信陵君。」老將打斷魏無忌言語,沉默片刻後,認真道:「你我以武將身份,戰場相見。今日,我不是趙相邦,你也不是魏公子。我們坦誠相對,說些實話可好?」

  信陵君洒然一笑,舉手抱拳:

  「趙人性情,我魏人亦不齟(ju三聲)齬(yu三聲)。

  「我與廉公,開誠布公!」

  廉頗鼓掌,喝了一聲彩,徑直問道:

  「老夫且問你,為何要棄城而逃?」

  魏無忌哂笑:

  「孤軍深入,死守孤城,早晚都是敗。廉公問這小兒問題,可是在罵人了。」

  「敗了又如何呢?難道老夫會像白起一樣坑殺魏國近二十萬降卒嗎?想要歸魏,投降便是,哪裡用得著如此呢?」

  「降兵和自己打回來的兵,哪裡是一樣的呢?」

  「我國騎軍襲擾,你視之不理,若是我軍衝鋒,你如何應對?」

  「死人而已。以我一萬步兵,換你一萬騎兵。我人比你們多八萬,不怕你圍殺。趙騎是否衝鋒殺進來,你說的算。能否走得掉,我說的算。」

  「……魏國有你,是我國大敵啊,老夫忽然不想放信陵君走了。」

  「我相信廉公不會做出如此不智行為,秦國才是魏趙共同的敵人。」

  「就怕魏王不這麼想。」

  「所以我要回魏國去。」

  「老夫若是不提前領軍在此等候,信陵君會就這麼走了嗎?」

  「當然不會,我會帶著軍隊進攻你的邊城。與敗退相比,我更喜歡勝利。」

  「信陵君難道忘了,秦國才是魏、趙共同的敵人嗎?」

  「魏、趙之間,是友是敵。因時而變,因時而變。沒有秦國,廉公會放我走嗎?」

  「當然不會,老夫會第一時間殺了你。」

  「那就是了。廉公,趙國若是待不下去了,記得來魏國。魏無忌這三個字,必能保廉公一條性命。」

  「多謝信陵君好意。老夫只希望,信陵君此回魏國可得重用,一定要讓魏王知道秦國才是大敵,別讓老夫後悔放了行。」

  魏無忌入趙營兩個時辰,出趙營,完好無損地回歸魏軍。

  廉頗下令,趙軍放行。

  浩浩蕩蕩十七萬魏軍在趙軍注目禮下回到魏國。

  此戰過後,兩人互相成就。


  廉頗名聲再震,世人再知老將之威。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魏無忌聲名復起。

  不計前嫌,於魏國危難間持符救魏,大德也。

  率被困魏軍突圍,大智也。

  單槍匹馬去往趙營,大勇也。

  魏國公子,世無雙。

  魏無忌入魏境不久。

  早就來到邊境等候的魏王圉匆匆趕來,十多年沒見的兩人在魏國邊境相擁而泣。

  魏王圉哭著哀嘆:

  「吾弟受苦了啊!

  「猶記得你離開大梁的時候玉樹臨風,如玉公子。

  「郭開、宋玉之流,不及吾弟半分。

  「如今,怎麼連兩鬢都白了啊!」

  魏無忌淚中帶笑,說道:

  「阿兄說的人不是現在的我,是十多年前的我啊。」

  十餘年,彈指一揮間。

  滄海變不得桑田,人從韶華變白首。

  兩兄弟聯袂歸大梁。

  魏王圉封親弟魏無忌為魏國上將軍,魏將之首。

  復君爵,還為信陵君。

  老將廉頗領軍歸趙地,繼續收復失地。

  他趕跑了魏軍,現在收復失地是輕鬆加愉快,全都是唾手可得的軍功。

  心情極佳的老將哼著小曲,隨意指揮的當口,一封王令到來。

  趙王派武襄君樂乘,代替老將為主將,命令老將立刻回邯鄲復命。

  老將怒不可遏,怒髮衝冠,怒從心頭起。

  打仗的時候你不換人。

  現在仗打完了,收軍功的時候你換人,這不是摘桃子嗎?

  髒活苦活累活我廉頗干,好處全讓樂乘那豎子拿,老夫這麼好欺負嗎?

  老將死都想不通,趙王丹為什麼這麼對他?

  兩人明明已經盡釋心結,是一對再完美不過的君臣了啊!

  十日之前。

  邯鄲。

  前線戰報還沒有送到,趙王丹每日覺都睡不好,操心國事操心的要死,沒有玩女玩男人的想法。

  既是寵姬又是寵臣的郭開,不用服侍趙王丹,就去服侍趙太子偃。

  趙王丹的疲勞駕駛策略還是很有用的,趙太子偃日前對郭開已經怯魅。

  再好的車,開多了也無感。

  最近,趙太子偃迷上了一個勾欄美人。

  與善於表現自身嫵媚的郭開相比,這個勾欄美人容貌遜色一分,但是技術拉郭開十分。

  不僅吹拉彈唱無一不精,還有絕技。

  其對身體掌控妙至毫巔,能夾出層次感,讓趙太子偃沉迷不已。

  郭開來尋趙太子偃時,趙太子偃正在搖頭晃腦聽勾欄美人彈琴:

  「此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太子此話妙絕!」湊巧聽得這句話的郭開眼睛一亮,真心鼓掌大讚。

  「哈哈哈哈!」趙太子偃心情大妙,張開雙臂。

  郭開撲進趙太子偃懷中,就聽到趙太子偃自得道:

  「這種妙語,吾隨口便來,你且聽好。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暮暮朝朝……」

  趙太子偃一口氣說了七八條才說完,端著茶水呷了一口,笑道:

  「如何?」

  郭開作為一個寵臣寵姬,為了固寵,也需要進步。

  他不能和勾欄美人一樣無限增加實戰經驗,就在別的地方下功夫,其中就有詩詞文化。

  《詩經》、《楚辭》這些,郭開不說倒背如流,正著背是肯定能背下來的。

  他本來沒對趙太子偃的言語有多大期望,只是等著說完就大誇特夸。

  沒想到越聽越是眼有異彩,覺得極其有韻味。


  雖然這些言語格式不是詩,也沒有「兮」字,不是浪漫的楚國文化,顯得有些奇怪。

  但,聽著確實很好。

  細琢磨之下,就更好了。

  芳心大動的郭開不由攬著太子偃脖子,湊近太子偃耳邊,吹氣細語:

  「太子文采,可比屈子。」

  耳朵痒痒,本來沉迷于美人曖昧誇讚的太子偃瞬間有些懵逼。

  [這幾句話有這麼好?能比屈原?]

  [下次再讓公子成蟜多說兩句,多請他吃幾頓飯。]

  屈子在當世地位首屈一指,可類比李白、杜甫在詩中的地位。

  兩人膩歪了一陣,開始戰鬥。

  戰畢,大汗淋漓。

  郭開依偎在太子偃懷中,輕聲呢喃:

  「開以後,就不能陪伴太子左右了。」

  太子偃眉頭一皺,頗有三分威嚴:

  「誰敢欺負孤的美人?」

  「信平君。」郭開閉著眼道。

  太子偃倒吸一口涼氣,有些不自然地道:

  「廉公啊……這,廉公應該不會針對美人吧……」

  「信平君教唆王上殺我,聲稱是我誤了趙國……」郭開一邊說,一邊偷偷睜開眼睛,注意太子臉色。

  太子偃有些怒氣:

  「無能之輩!

  「國之大事,與美人何干?難道長平之戰是美人指使輸掉的嗎?

  「美人放心,偃必不會辜負你,誰也不能對你動手。」

  郭開一臉感激,道:

  「多謝太子。

  「若只是說開,開可以忍受。

  「但……我親耳聽到信平君和王上說,接春平侯回來繼位。」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