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實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閱覽室內,三個年輕人依序進行著評點工作。

  此時,吳箏開始審閱一等獎的作品。

  拿到此篇的題目,她的眼睛不禁為之一亮。再讀下去,悲情與感傷便在心頭迷漫開來。

  她且靜靜地往下看:

  (四)《春天,流浪在故鄉》

  (作者:宋寒雨)(輔導老師:陶燕輝)

  驚蜇過去

  東風踏破冰層

  湍促的河水東流去

  綠藻纏夾著白萍

  烏雲密而不雨

  太陽隱匿了蹤影

  樹木搖曳在水面

  蛇一樣地蜿蜒而行

  鴿子咕咕地

  在林間飛竄

  雲翳下狩獵的金鷹

  在悠悠地盤桓

  枝頭上共舞的麻雀

  聞聲驚惶地四散

  蝴蝶輕扇翅膀

  沾些槐蜜的香味

  溝凹處蒲公英輕笑

  裝點大地的嫵媚

  村頭的幾樹新柳

  風浴長發飄飄

  蜜蜂嗡嗡地飛來

  看梨花如雪把手招

  蜂群隨花香漸行漸遠

  剩下挖掘機

  日夜轟隆隆的攪擾

  水羊三五成群

  慢嚼著絨絨嫩草

  任它怎麼也嚼不出

  草根樹皮的味道

  鴨子游來游去

  淺水的魚蝦飛躥

  上岸去暫且歇歇腳

  長嘆謀食的艱難

  柴堆旁兩隻母雞

  斗急眼各不讓道

  原來也不過是為了

  無意間蹭掉的一根雞毛

  拳頭大的狗

  親吻著主人的腳尖

  看著包子扔來

  它只啃餡子聞著鮮

  挑三揀四的趕上饑荒

  一夜便讓它

  再回到解放前

  河邊草地上

  老牛講起老故事

  小牛在一旁跳得歡

  想當初天不亮我去耕地

  韁繩繃直勒進頸肩

  血汗伴著號子流淌

  脊背上響起鞭花串串

  小樓一統

  無格式的院落

  籬笆牆新生的葉芽子

  與枯乾的秋葫蘆相偎依

  老人坐在石板上

  天空飄起毛毛雨

  門前柏油路面已濕

  不知兒女此時可好

  清風傳來他鄉的消息

  吳箏評:

  此詩採取移步換景之法,取種種物象,鋪陳敘事。

  河流村莊,花鳥蟲魚,雞鴨牛羊,小樓籬笆庭院,一段段歡快的行板過去,結尾處調子反轉,又呈現出一派雨中淒涼之景。

  老人晚景孤獨落寞,她的心隨兒女在他鄉漂泊。標題中「流浪」一詞,情感上統攝全篇,讀後細加品味,不禁令人唏噓。

  余傳收評:

  本詩融敘事、寫景、抒情為一體,內容量大,思路開闊,反映當代新農村的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但生活條件再好,人們精神上依然會有缺憾。老人想起來常年在外面打工的孩子,難免會有些孤獨。

  再看最後一篇,吳箏感嘆道:「沒想到,子春她另闢蹊徑,絕句雖短,寫出精品並不易。在當今的中學生里,如此之作,這已是難得了。」


  (五)《春日絕句三首》

  (作者:管子春)(輔導老師:史立英)

  《風箏》

  殘雪護春苗,

  花遲草色遙。

  鳶飛風勁舞,

  短線入雲霄。

  《觀雨》

  霧雨罩平川,

  沾衣不覺寒。

  墟煙雲氣白,

  盛世有餘閒。

  《雨晴》

  清輝引雀鳴,

  霽色透簾櫳。

  夢斷橋邊月,

  花濕雨後庭。

  吳評:

  三首絕句,截取了三個畫面:春天放風箏、雨中田野,晴雨後院景。又分別重點定格於一瞬,留白於畫外:

  其一,高處的風箏線斷了,不說斷而只言線短,放風箏的人心情如何?

  其二,雨中觀景正在感嘆「有餘閒」者,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閒人?

  其三,被鳥鳴驚醒夢的人,出門看花,雨潤後沉甸甸的,他在想些什麼?

  詩歌韻律規整,風簡潔明快,給讀者留下了極大想像的空間。

  余評:三首絕句,細節描摹引人入勝,意味深長,極富畫面感,給人以想像。

  葉紫審閱之後,自知吳箏的評論水準,遠在傳收之上。

  她開言道:「這幾個學生寫的確實不錯,看了二位的評點賞析,才知道好在哪裡,且小妹之評略勝一籌。

  把你們的再綜合一下,會顯得更加全面。」

  傳收笑道:「不必再麻煩,我知道自己寫的老套,陪吳小妹應個景罷了。單用她的就行。

  附上之後,咱們把這幾篇推到區里,都有希望獲獎。」

  看著輔導老師的姓名,葉紫奇怪道:

  「第一首的輔導老師是關莉,不對吧?下

  余的四篇,應該全是由陶老師輔導的,結果有幾首都換了人。

  這樣揀個便宜,倒是輕省。」

  吳箏道:「那天我見關莉找到李老師。她先說女兒悅靜,現在喜歡讀書了,並且喜歡寫作,對老師的引導表示感謝。

  然後又說,悅靜的詩這次獲獎,多虧了毓琳姐的潤色。

  自己本不好張口要這個輔導獎,無奈來前還要評職稱。在這方面,她的證書數量和別人比不上。

  李老師聽後,二話沒說,便同意了幫忙。

  其他人,聽說關莉得了便宜,一個個也動了心。

  他們知道陶老師不是個難講話的人,便先後去好言相求,結果,同樣有了收穫。」

  傳收一笑道:「你們哪裡知道,這輔導獎最後到底歸誰?我只負責往上交。吃過虧的人,全知道這其中的道道兒。

  誰不懂得人情不如早做,所以該放棄的,有人便乾脆早早的就放棄了。」

  葉紫道:「比如,現在,我們倆若是想要輔導老師,那麼,是不是可以即刻再打一份。最後,名字換一下便成了。

  是這樣麼,余哥?如果能這樣,我也想要一個,而且今兒中午就請你上街吃飯。」

  吳箏道:「我們又不是語文專業,要了也無用。余老師,你若喜歡哪一篇,現改成你的名字,我們也不會說出去的。

  畢竟是你操心組織的,那幾個人,論功勞還不如你。

  最後你得了獎不聲張,他們不知道內里。神不知鬼不覺的,這事兒便過去了。」

  傳收聽了一驚,這些話,怎麼全說到了自己心坎里去了。

  她真是冰雪聰明!

  不過,吳小妹話裡有話,他連忙正色道: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若有貪占之心,我今天也不會再麻煩你們。

  剛才那事,也不過是道聽途說而已,我想聽聽你們的看法。要不是關係不錯,我也不會在這裡亂講。

  別人是別人,我是我。我為人有底線,工作有原則。

  你們和我開玩笑,我若當真,那豈不是自斷後路麼?以後這工作也沒法幹了。


  不是我自詡清高,陶老師即使主動送我一篇,我也不會要。欠下人情,不好還呢。」

  葉紫抱怨起來:「咱們都年輕,整天忙來忙去,寫各種論文去評獎,真不如這些人。

  他們有經驗,張張嘴,跑跑腿,就什麼都有了。

  都這樣,還有公平可言麼?真沒勁!」

  吳箏笑道:「不要抱怨了,沒有什麼絕對的公平。

  你們不知道麼?

  陶老師一直讓學生辦手抄報,開辦寫作園地,堅持了幾年。如今開花結果了,某些人看見眼熱,又爭著去分,他本人又收益多少呢!

  他曾說,人和人之間,總要以和為貴。

  自己有點能力,別人開口來求,能幫的就幫些,不能幫的,既不勉強自個兒,也要以婉言去拒絕。

  不然,得罪了人,對自己也沒好處。」

  傳收聽到這裡,心下開始不服氣,尋思道:

  怪不得,這次老陶班裡,入選的學生這麼多,幾乎包攬了所有的獎項,原來也不過是先下手為強了。

  不過,假設給自己三年,也能帶出來這樣的效果嗎?

  實在不敢確定。

  這一段,辦公室里又有吳箏要走火入魔的傳聞,這對自己很不利。

  這個老陶,個子比我高,長得比我白,五官比我美,穿著也更有風度,確實更有女人緣。

  可是,他畢竟已到中年,再硬朗的架子,也不過是枯枝敗葉罷了!

  因為,男人要比的是綜合實力,不用說,整體來看,自己完全更勝他一籌。

  何況,他已有兩個孩子了,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何必還要來禍禍年輕女孩兒!

  吳箏也是鬼迷了心竅——

  他替學生修幾篇小作文,改幾首不值錢的詩,舞文弄墨故作深沉,這算得上多大能力嗎?

  他搞教學實驗,即使有一點小成績又怎麼樣,還不是年年被人家抹平?在一中,大小是個領導,即便自己這個教研組長,都比他強!

  相信過不了多久,吳箏會迷過來的。

  這次,宋寒雨獲得最高獎,輔導老師暫且是他的。

  等到末了兒,他的這個虛名,說不定也會為化烏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