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破局之基,軍政新策
陰雨濛濛的初夏,梧州城外江水增漲,城中巷弄里潮濕難耐,空氣中時常飄來一股燥熱。自從劉子玉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皇」的總戰略後,朱由榔心裡暗暗琢磨:若當真要穩固梧州、圖謀長遠,該如何具體展開?兩人約定再次會面,商討更詳盡的軍政方略。這一回,劉子玉的闡述從大明朝廷官場頑疾談起,繼而落腳到當前梧州的改革布局,一番直言進諫,令主角在震撼與躊躇中悄然萌發行動決心。
梧州王府的小書房中,朱由榔與劉子玉相對而坐,幾盞茶已換過兩回,外頭依然飄著細雨。劉子玉先開口道:
「主公,若要破局,先得認清大明現今困局。最根本的矛盾在於:朝廷上下黨爭不斷,官員忙於傾軋,終日阻撓對手,根本無暇做實事。」
他回憶道,崇禎年間,朝堂分裂為東林與閹黨殘餘、清流和溫體仁集團、兵部山西派與遼東派……每有一人想有所改革或籌款、練兵,立刻被政敵掀翻老底,糾纏不休。外有後金(清軍)入侵、內有農民起義,朝堂仍忙於「誰當首輔」「誰是奸佞」之口水戰。
「官員不是不懂危機,但誰若主動請纓,就要防備政敵打小報告、阻截你的經費;誰若想干出成績,就恐遭忌憚,被同僚圍攻。如此互扯,無人願擔責。成事者少,壞事者多,導致國事一敗塗地。」
朱由榔輕嘆:「確是如此。崇禎身邊有幾位實幹之人如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等都無法挽救危局。」
劉子玉接著揭示:當朝最致命的短板在無錢無糧。黨爭令民生凋敝、賦稅難收;加之大軍各處潰敗,朝廷越發財匱。明末最需兵馬之際,卻連軍餉都發不齊,兵士落草為寇者比比皆是。
「官員、將領想做事,卻報不上預算;那些在上位的朋黨更嫌你動用國庫破壞其利益。結果便是朝廷日益空殼化,稅難征、餉難發,士兵怨聲載道,戰力更無從談起。」
說到此處,他搖頭不已:「如此內耗之下,大明危而不自知,終於崇禎十七年爆發全面崩潰。」
劉子玉把目光轉向窗外淅瀝的雨滴,神情沉鬱:「崇禎皇帝雖勤政,卻過於急躁,常常在戰局還未成熟時就強令出兵,希望一戰功成。殊不知朝堂後勤不足、將領多心懷保留,終究事與願違。」
「比如松錦之戰——那原是明軍與後金(清)對峙的關鍵,卻因崇禎一意孤行,連番催促紅衣大炮與關寧鐵騎快速決戰。最終洪承疇無法抗拒崇禎之命,不能穩紮穩打,最終被後金尋到破綻,糧草被毀。最終不得不進行決戰,決戰前人心浮浮如何能戰。幾個總兵趁夜逃跑,導致全線奔潰,大明最後的精銳在松錦全線覆滅。自此關外再無能與清軍抗衡之勢。」
朱由榔倒吸口涼氣:「父王過去曾同我提到松錦慘敗,卻不知竟毀了大明最後的希望……」
劉子玉苦笑:「後金拿下松山、錦州,就如劍直指幽燕,形同打開明之門戶。崇禎已無力再徵兵,經費枯竭,只能坐困京師。結果,天下大亂加劇,李自成、張獻忠等流賊勢力乘機崛起,攻城略地。」
談到現下,劉子玉抬起頭:「主公可知,南都弘光雖自立為帝,卻內部勢力紛雜,對外又要抵抗清軍南下、張獻忠橫行西南。朝堂本就官員各懷心思,如今外患又急,疲於奔命。」
「況且福王奢靡成性,國庫空虛,也拿不出什麼強力整頓之舉,」朱由榔接口道,「據聞張獻忠大西軍肆虐川蜀,亦可能騷擾湖廣與兩廣交界,南都壓力甚大。」
劉子玉點頭:「正因如此,他們很難顧及更遙遠的梧州。對你而言,正是把握時機、臥薪嘗膽之良機。南京朝廷自顧不暇,暫不會來過問你如何發展兵馬;你若有心,便該趁此時低調擴張。」
聽到這裡,朱由榔若有所思:「我梧州位於廣西腹地,張獻忠暫時在西川,清廷勢力也偏北。算來確是相對安全……只是我勢弱,若不儘快壯大,萬一敵軍揮師南下,或其他勢力盯上此地,怎麼辦?」
劉子玉眸光一亮:「正是如此。若主公始終只是守舊,遲早被大浪吞沒。若你能把握這段相對真空時期,用『抵禦獻賊』之名義擴軍募兵,先練就一支精銳之師,再控制梧州政務、展開改革,便能逐步積累實力。天下紛亂之際,不進則退。」
劉子玉娓娓道來:「若想發展兵力,須有正當名義。你可對外宣示:張獻忠大軍時常出沒邊境,為保土安民,梧州需招募義軍防備。如此既可安撫在地士紳,又能避免南京朝廷疑忌——反正他們也是對抗張獻忠,正愁無人扛旗。」
朱由榔點點頭:「此法倒是行得通。朝廷必不會反對我募兵抵禦獻賊,更可能暗暗支持。只是……銀餉從何而來?」
「這便要靠後續改革去解決。先把兵招起來,重點培養一支精銳,裝備強、訓練好,不在於數量多,而在於質精。士氣與紀律若能維持,戰時勝過烏合之眾數倍。」
主角輕捻下頜:「有理。那我控制好規模,先招千來人,把最強者編成精銳隊伍,餘下作為預備。」
劉子玉接著指向一幅梧州城簡圖:「招兵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做的是逐步掌握梧州各部門職權,從官吏到倉儲、從稅收到治安,都得統一在主公麾下。否則明面上你是鎮守梧州,實則各地官紳依舊各自為政,關鍵時刻誰都不聽你號令。」
朱由榔視線掃過地圖上標註的衙門、倉庫、練兵場,沉吟不語。
劉子玉開門見山:「王府勢單力弱,倘若想短期內集資、集權,就需強有力的監察與執行機構。我建議你模仿太祖皇帝早年的做法,組建一套類『錦衣衛』的系統,專司偵緝,調查當地官吏士紳的非法營生。可以吸納廣西地區的錦衣衛為己用,他們日子艱難,而且大明正統搖搖欲墜,最是可以收買的階段」
他說得直接:若在大明正常時局,這等手段或與朝廷衝突,但如今南京忙於自保,梧州實際獨立性極強。只要事後有人刁難,你也可說「為保民安,必須剷除貪污腐敗」。
「公開審判那些貪官豪紳,宣布他們謀財害民之罪行,再沒收其財產充作軍餉與民生建設。若能狠狠擊倒幾家地方豪霸,既樹立王府威嚴,又能緩解財力不足之難。」
朱由榔不由露出一絲凝重:「此舉雖果斷,但手段兇險:若過度打擊,官紳聯手反撲怎麼辦?若朝廷追究,我又該如何自處?」
劉子玉一拱手:「故此需要錦衣衛體系——表面打旗號『肅貪清吏』,實際上只要你下定決心,足以在短期內清理異己。至於朝廷?時局混亂,加之你以『抵禦獻賊』為名,臨時征繳貪污家財,未必會有誰管得過來。只要能練出精兵數萬,南京朝廷更不會得罪你,只會討好你」
劉子玉語速飛快:「剿滅幾家大奸大惡者後,名聲立起,形成威懾效應。抄來的財物可資助募兵、購買糧械。空出來的官吏職位與鄉紳資源,則安插你王府信得過的幕僚或新人,讓他們占據地方要職。長此以往,梧州之政盡在你手,完成對地方實權掌控。」
朱由榔心神微震,回想太祖朱元璋初立南京時屢屢敕令「反腐誅豪」,最後大大充實國庫,也培養起龐大官僚體系。如今自己若追隨此路,確能迅速聚攏財力與人事,但勢必撕破臉與本地既得利益衝突。
「你此計過猛,一旦我推行不當,或選錯目標,恐反生動亂。」他略帶擔憂。
劉子玉正色道:「這需要智慧與手腕,但主公正缺的就是錢與權,不大破難大立。何況若有人心懷不臣,也得先拔除。快刀斬亂麻,初期痛點必不可免。」
劉子玉接著指出大明一個頑症:官俸過低導致貪腐。「朝廷經費緊,官員薪俸微薄,為養家餬口便只得徇私受賄。久而久之,官員不貪反成怪物;想上進的人,也混同流合污。」
「要從根本上減少腐敗,須提升官員俸祿,讓他們無後顧之憂。」他提議,先將梧州的官員薪水提高三至五成,依據職位責任大小分級,但也加強監察,如被查出貪墨,罪加一等。
「如此恩威並施:既給足俸祿,又設錦衣衛盯梢。官員若還貪,就等於自尋死路。」
朱由榔點頭:「好。這些措施都需財力支持,故需前期抄幾家重貪重豪,以造聲勢,也用於填補官員新俸。」
劉子玉翻出一份手稿:「此外,明末最嚴重的問題還在土地兼併——無數貧民失地,流為流寇。如今在梧州若要革故鼎新,必須開展土地改革,以免豪紳繼續魚肉百姓。」
他強調「投獻」指的是一些大地主在亂世中,通過虛報或受賄,把大量無主荒田和小戶田地「投獻」給自己名下,變相掠奪;或偽造地契,從中牟利。對此要嚴查,並將違法所得公開清算,重新分配或歸入官府。
「這類清算得當,可讓底層百姓對王府心懷感激,也能進一步打擊地方舊勢力。將他們編戶,實行更合理的稅租結構。」
更激進的是劉子玉提出:「頒布法律嚴禁土地買賣,每次租期不超五年,到期必須重新簽契。」
•這樣可以防止豪強長時間霸占土地,控制農業生產,也抑制投機倒把;
•同時讓貧民有機會租種土地,不會被大地主無限期吸血。
朱由榔不由驚異:「這等改革在大明都沒有先例,是否過於激進?」
劉子玉沉聲:「治亂世當行非常之策。若地主可以繼續買賣田地,他們必定勾結官吏巧取豪奪。百姓終將無立錐之地。短期禁買賣、嚴限租期,可激活農業與分配,避免再度出現大規模流民。」
聽完劉子玉長篇分析,朱由榔閉目思索許久。此番議論已非空談:從軍隊整編到吏治打擊,從官俸調整到土地改革,環環相扣,卻每一步都暗藏風險。若執行得力,梧州或迅速脫胎換骨;若遇強烈反抗,恐怕會引發新的風波。
外頭雨似乎停了,隱約傳來城中百姓的叫賣聲。主角放下手中茶杯,緩緩起身,看著劉子玉:「你說的這些,一步比一步難。但我若不做,只怕終被亂世洪流吞沒。」
劉子玉躬身:「主公所見極是。正因為難,所以才須破釜沉舟。朝廷忙於自保,無暇束縛你;若你能在此積蓄力量,待有朝一日時局有變,便可挺身而出。」
朱由榔負手於後,心中湧起一股波瀾。「好……既如此,我會酌情採納你的建議。接下來還需細化執行——誰來組錦衣衛?如何甄別可抄的豪紳?募兵口號如何對外宣稱?這些都要一個一個來。」
劉子玉輕笑:「學生正在整理更詳實的操作方案,請主公稍候數日。此事若成,梧州定能煥然一新。」
朱由榔當即說到:「劉子玉聽命,正式命令你為王府左長史,年俸白銀1000兩」(王府長史屬於正五品俸祿192擔,按明末米家,廣西米家應該在1兩銀子多)
兩人相視一笑,又短暫交換幾句,隨即結束對話。本章至此告一段落:王府的「募兵自強、打擊豪紳、提高官俸、推行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思路已浮現,但具體執行如何落地?還需進一步斟酌與行動。亂世之中,每一步都暗藏殺機,稍有不慎便遭反撲。朱由榔能否順利走完這條艱險之路,尚是未知數。
有過了幾日劉子玉將第一階段方案交給了朱由榔。並與劉子玉交談後確定下來了最終版本。
梧州王府的小書房中,朱由榔與劉子玉相對而坐,幾盞茶已換過兩回,外頭依然飄著細雨。劉子玉先開口道:
「主公,若要破局,先得認清大明現今困局。最根本的矛盾在於:朝廷上下黨爭不斷,官員忙於傾軋,終日阻撓對手,根本無暇做實事。」
他回憶道,崇禎年間,朝堂分裂為東林與閹黨殘餘、清流和溫體仁集團、兵部山西派與遼東派……每有一人想有所改革或籌款、練兵,立刻被政敵掀翻老底,糾纏不休。外有後金(清軍)入侵、內有農民起義,朝堂仍忙於「誰當首輔」「誰是奸佞」之口水戰。
「官員不是不懂危機,但誰若主動請纓,就要防備政敵打小報告、阻截你的經費;誰若想干出成績,就恐遭忌憚,被同僚圍攻。如此互扯,無人願擔責。成事者少,壞事者多,導致國事一敗塗地。」
朱由榔輕嘆:「確是如此。崇禎身邊有幾位實幹之人如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等都無法挽救危局。」
劉子玉接著揭示:當朝最致命的短板在無錢無糧。黨爭令民生凋敝、賦稅難收;加之大軍各處潰敗,朝廷越發財匱。明末最需兵馬之際,卻連軍餉都發不齊,兵士落草為寇者比比皆是。
「官員、將領想做事,卻報不上預算;那些在上位的朋黨更嫌你動用國庫破壞其利益。結果便是朝廷日益空殼化,稅難征、餉難發,士兵怨聲載道,戰力更無從談起。」
說到此處,他搖頭不已:「如此內耗之下,大明危而不自知,終於崇禎十七年爆發全面崩潰。」
劉子玉把目光轉向窗外淅瀝的雨滴,神情沉鬱:「崇禎皇帝雖勤政,卻過於急躁,常常在戰局還未成熟時就強令出兵,希望一戰功成。殊不知朝堂後勤不足、將領多心懷保留,終究事與願違。」
「比如松錦之戰——那原是明軍與後金(清)對峙的關鍵,卻因崇禎一意孤行,連番催促紅衣大炮與關寧鐵騎快速決戰。最終洪承疇無法抗拒崇禎之命,不能穩紮穩打,最終被後金尋到破綻,糧草被毀。最終不得不進行決戰,決戰前人心浮浮如何能戰。幾個總兵趁夜逃跑,導致全線奔潰,大明最後的精銳在松錦全線覆滅。自此關外再無能與清軍抗衡之勢。」
朱由榔倒吸口涼氣:「父王過去曾同我提到松錦慘敗,卻不知竟毀了大明最後的希望……」
劉子玉苦笑:「後金拿下松山、錦州,就如劍直指幽燕,形同打開明之門戶。崇禎已無力再徵兵,經費枯竭,只能坐困京師。結果,天下大亂加劇,李自成、張獻忠等流賊勢力乘機崛起,攻城略地。」
談到現下,劉子玉抬起頭:「主公可知,南都弘光雖自立為帝,卻內部勢力紛雜,對外又要抵抗清軍南下、張獻忠橫行西南。朝堂本就官員各懷心思,如今外患又急,疲於奔命。」
「況且福王奢靡成性,國庫空虛,也拿不出什麼強力整頓之舉,」朱由榔接口道,「據聞張獻忠大西軍肆虐川蜀,亦可能騷擾湖廣與兩廣交界,南都壓力甚大。」
劉子玉點頭:「正因如此,他們很難顧及更遙遠的梧州。對你而言,正是把握時機、臥薪嘗膽之良機。南京朝廷自顧不暇,暫不會來過問你如何發展兵馬;你若有心,便該趁此時低調擴張。」
聽到這裡,朱由榔若有所思:「我梧州位於廣西腹地,張獻忠暫時在西川,清廷勢力也偏北。算來確是相對安全……只是我勢弱,若不儘快壯大,萬一敵軍揮師南下,或其他勢力盯上此地,怎麼辦?」
劉子玉眸光一亮:「正是如此。若主公始終只是守舊,遲早被大浪吞沒。若你能把握這段相對真空時期,用『抵禦獻賊』之名義擴軍募兵,先練就一支精銳之師,再控制梧州政務、展開改革,便能逐步積累實力。天下紛亂之際,不進則退。」
劉子玉娓娓道來:「若想發展兵力,須有正當名義。你可對外宣示:張獻忠大軍時常出沒邊境,為保土安民,梧州需招募義軍防備。如此既可安撫在地士紳,又能避免南京朝廷疑忌——反正他們也是對抗張獻忠,正愁無人扛旗。」
朱由榔點點頭:「此法倒是行得通。朝廷必不會反對我募兵抵禦獻賊,更可能暗暗支持。只是……銀餉從何而來?」
「這便要靠後續改革去解決。先把兵招起來,重點培養一支精銳,裝備強、訓練好,不在於數量多,而在於質精。士氣與紀律若能維持,戰時勝過烏合之眾數倍。」
主角輕捻下頜:「有理。那我控制好規模,先招千來人,把最強者編成精銳隊伍,餘下作為預備。」
劉子玉接著指向一幅梧州城簡圖:「招兵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做的是逐步掌握梧州各部門職權,從官吏到倉儲、從稅收到治安,都得統一在主公麾下。否則明面上你是鎮守梧州,實則各地官紳依舊各自為政,關鍵時刻誰都不聽你號令。」
朱由榔視線掃過地圖上標註的衙門、倉庫、練兵場,沉吟不語。
劉子玉開門見山:「王府勢單力弱,倘若想短期內集資、集權,就需強有力的監察與執行機構。我建議你模仿太祖皇帝早年的做法,組建一套類『錦衣衛』的系統,專司偵緝,調查當地官吏士紳的非法營生。可以吸納廣西地區的錦衣衛為己用,他們日子艱難,而且大明正統搖搖欲墜,最是可以收買的階段」
他說得直接:若在大明正常時局,這等手段或與朝廷衝突,但如今南京忙於自保,梧州實際獨立性極強。只要事後有人刁難,你也可說「為保民安,必須剷除貪污腐敗」。
「公開審判那些貪官豪紳,宣布他們謀財害民之罪行,再沒收其財產充作軍餉與民生建設。若能狠狠擊倒幾家地方豪霸,既樹立王府威嚴,又能緩解財力不足之難。」
朱由榔不由露出一絲凝重:「此舉雖果斷,但手段兇險:若過度打擊,官紳聯手反撲怎麼辦?若朝廷追究,我又該如何自處?」
劉子玉一拱手:「故此需要錦衣衛體系——表面打旗號『肅貪清吏』,實際上只要你下定決心,足以在短期內清理異己。至於朝廷?時局混亂,加之你以『抵禦獻賊』為名,臨時征繳貪污家財,未必會有誰管得過來。只要能練出精兵數萬,南京朝廷更不會得罪你,只會討好你」
劉子玉語速飛快:「剿滅幾家大奸大惡者後,名聲立起,形成威懾效應。抄來的財物可資助募兵、購買糧械。空出來的官吏職位與鄉紳資源,則安插你王府信得過的幕僚或新人,讓他們占據地方要職。長此以往,梧州之政盡在你手,完成對地方實權掌控。」
朱由榔心神微震,回想太祖朱元璋初立南京時屢屢敕令「反腐誅豪」,最後大大充實國庫,也培養起龐大官僚體系。如今自己若追隨此路,確能迅速聚攏財力與人事,但勢必撕破臉與本地既得利益衝突。
「你此計過猛,一旦我推行不當,或選錯目標,恐反生動亂。」他略帶擔憂。
劉子玉正色道:「這需要智慧與手腕,但主公正缺的就是錢與權,不大破難大立。何況若有人心懷不臣,也得先拔除。快刀斬亂麻,初期痛點必不可免。」
劉子玉接著指出大明一個頑症:官俸過低導致貪腐。「朝廷經費緊,官員薪俸微薄,為養家餬口便只得徇私受賄。久而久之,官員不貪反成怪物;想上進的人,也混同流合污。」
「要從根本上減少腐敗,須提升官員俸祿,讓他們無後顧之憂。」他提議,先將梧州的官員薪水提高三至五成,依據職位責任大小分級,但也加強監察,如被查出貪墨,罪加一等。
「如此恩威並施:既給足俸祿,又設錦衣衛盯梢。官員若還貪,就等於自尋死路。」
朱由榔點頭:「好。這些措施都需財力支持,故需前期抄幾家重貪重豪,以造聲勢,也用於填補官員新俸。」
劉子玉翻出一份手稿:「此外,明末最嚴重的問題還在土地兼併——無數貧民失地,流為流寇。如今在梧州若要革故鼎新,必須開展土地改革,以免豪紳繼續魚肉百姓。」
他強調「投獻」指的是一些大地主在亂世中,通過虛報或受賄,把大量無主荒田和小戶田地「投獻」給自己名下,變相掠奪;或偽造地契,從中牟利。對此要嚴查,並將違法所得公開清算,重新分配或歸入官府。
「這類清算得當,可讓底層百姓對王府心懷感激,也能進一步打擊地方舊勢力。將他們編戶,實行更合理的稅租結構。」
更激進的是劉子玉提出:「頒布法律嚴禁土地買賣,每次租期不超五年,到期必須重新簽契。」
•這樣可以防止豪強長時間霸占土地,控制農業生產,也抑制投機倒把;
•同時讓貧民有機會租種土地,不會被大地主無限期吸血。
朱由榔不由驚異:「這等改革在大明都沒有先例,是否過於激進?」
劉子玉沉聲:「治亂世當行非常之策。若地主可以繼續買賣田地,他們必定勾結官吏巧取豪奪。百姓終將無立錐之地。短期禁買賣、嚴限租期,可激活農業與分配,避免再度出現大規模流民。」
聽完劉子玉長篇分析,朱由榔閉目思索許久。此番議論已非空談:從軍隊整編到吏治打擊,從官俸調整到土地改革,環環相扣,卻每一步都暗藏風險。若執行得力,梧州或迅速脫胎換骨;若遇強烈反抗,恐怕會引發新的風波。
外頭雨似乎停了,隱約傳來城中百姓的叫賣聲。主角放下手中茶杯,緩緩起身,看著劉子玉:「你說的這些,一步比一步難。但我若不做,只怕終被亂世洪流吞沒。」
劉子玉躬身:「主公所見極是。正因為難,所以才須破釜沉舟。朝廷忙於自保,無暇束縛你;若你能在此積蓄力量,待有朝一日時局有變,便可挺身而出。」
朱由榔負手於後,心中湧起一股波瀾。「好……既如此,我會酌情採納你的建議。接下來還需細化執行——誰來組錦衣衛?如何甄別可抄的豪紳?募兵口號如何對外宣稱?這些都要一個一個來。」
劉子玉輕笑:「學生正在整理更詳實的操作方案,請主公稍候數日。此事若成,梧州定能煥然一新。」
朱由榔當即說到:「劉子玉聽命,正式命令你為王府左長史,年俸白銀1000兩」(王府長史屬於正五品俸祿192擔,按明末米家,廣西米家應該在1兩銀子多)
兩人相視一笑,又短暫交換幾句,隨即結束對話。本章至此告一段落:王府的「募兵自強、打擊豪紳、提高官俸、推行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思路已浮現,但具體執行如何落地?還需進一步斟酌與行動。亂世之中,每一步都暗藏殺機,稍有不慎便遭反撲。朱由榔能否順利走完這條艱險之路,尚是未知數。
有過了幾日劉子玉將第一階段方案交給了朱由榔。並與劉子玉交談後確定下來了最終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