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暗影臨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夜淅淅瀝瀝的小雨過後,寧州迎來一個灰濛濛的早晨。滿天烏雲似乎尚未散去,城內仍籠罩著緊張的氛圍。此刻的城主府比以往更加忙碌:衙役穿行、士兵列隊,劉虎、董岩分頭匯報巡防情況,鄭師爺挑燈挑眼地核查物資;王大人坐在正堂上首,沉默不語,眉宇緊鎖。

  林淵得到小趙的通知,匆匆趕到正堂。進去一看,發現青衣女子、劉虎、董岩、鄭師爺都在,氣氛異常凝重。地上散落著一灘水漬——顯然有人頂著風雨趕路而來,帶來了某種不容樂觀的消息。

  王大人先抬眼看林淵:「你來了,快坐。」

  林淵在案側坐下,見王大人神色疲憊,不由問道:「大人,可是蠻族那邊又有新動向?」

  王大人點點頭,目光沉重:「剛剛接到斥候急報:蠻族前鋒已經越過白狼峒,正沿著偏僻小路快速挺進,距離本城最短不過三四日腳程。若他們日夜兼程,可能更快。」

  此言一出,廳中眾人臉色皆變。劉虎握刀的手青筋凸顯,沉聲道:「果然來了。看這速度,恐怕他們真要在北門外發動第一波衝擊。」

  青衣女子眸光一凜:「若只是一支千人前鋒,我們也能死守。但問題是後續部隊若源源不斷,城外又有暗樁呼應……情況就不堪設想。」

  鄭師爺深吸一口氣:「眼下,我們已鎖定北門附近的暗道,先前也增強了城內巡邏。可本城周長綿延,蠻族若分兵攻擊,沒法保證四面都固若金湯。更何況,那些暗探萬一還有別的隱藏之處……」

  王大人用力抓住案幾,沉穩開口:「我已經正式向使者秦烈傳達當前危局。他答應立刻寫急報遞往朝廷,卻也表示近期不一定來得及得到大軍增援。我們,唯有自救。」

  這話聽來不算意外,卻讓眾人心頭又是一沉。林淵默默握緊拳頭:「也就是說,大戰隨時爆發。我們的城防能堅持多久,要看這幾日準備得如何。」

  青衣女子看向王大人,眼底閃過一抹堅定:「請大人下令吧。若戰事無可避免,便先全城戒嚴。讓普通百姓做好隨時撤離到內城的打算;青壯繼續集結編隊;物資統一調配到城防要點。」

  劉虎也點頭:「對,咱們城不算大,但只要守住城牆,逼得蠻族在外耗損,就能拖到援軍到來。」

  王大人從容掃視眾人,緩緩道:「好,如今也只能走這一步。鄭師爺,你負責把各處倉糧、武器儘快調往四門城垛;劉虎、董岩,你們再收編青壯,臨時編成守軍小隊分配到各門;姑娘,你負責布防與要道偵查的統籌。若此戰真要打響,你們就是這城的中堅。」

  所有人齊聲應下。王大人忽而扭頭看向林淵:「你則抓緊把徵用民夫、守城章程、物資分配和避難流程整理成最後一批『戰時告示』,今夜之前務必貼滿全城。別吝嗇語言,讓百姓看了安心,也願為守城出力。能多贏一顆民心,就多一分勝算。」

  林淵知道這是關鍵時刻,也不多言,起身抱拳:「我一定全力以赴。只是如此大規模集結,難保城內暗樁不會趁機混入。」

  青衣女子接口:「放心,我在要道和營地均派專人盯梢,儘量杜絕奸細混進主力。若真出現,可先擒下來再審。」

  王大人再次環顧廳堂,長吐一口氣:「好,這就是咱們的最後預案。各自行動去吧,所有環節得在三日內完成——那支蠻族前鋒隨時會出現,決不能任他們輕鬆攻破這片土地。」

  話到此處,人人面色凝重地散去。林淵與青衣女子一同走出正堂,短暫對視,彼此都從對方眼裡讀出一份刻不容緩的決心。戰雲密布,雖尚未砸下,已讓人快要喘不過氣。

  林淵馬不停蹄趕回書房,提筆寫出一連串「戰時管制」條例:青壯徵兵章程、民夫協助修繕指引、各門警戒規則、難民與避難所安排等。為了避免引發恐慌,他絞盡腦汁在文中注入一些激勵民心的字句:「並肩守城、義不容辭」「共渡難關,犒賞功勳」「信我之人不必妄自菲薄,城在人在」……

  每一筆都寫得凝重。守不守得住,沒人能打包票,但必須在氣勢上不讓蠻族先奪人心。

  文書謄清後,他又與鄭師爺合力校對,將其中繁瑣的部分簡化,讓百姓易懂。天色漸暗時,數十份告示和幾百份簡頁印刻完成,林淵顧不上吃飯,奔走各處安排下發。往返多趟後,他氣喘吁吁站在城主府院門口,看著衙役們騎馬出發,把告示送往大街小巷與各軍營:「不管能否安定人心,至少讓眾人明白即將迎來怎樣的血戰。」

  夜幕降臨,城內不少人家已熄燈早早關門,也有人聚在街頭小攤暗暗議論。守城大事轟然迫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那種窒息般的緊迫。林淵拖著疲倦身軀回到偏院,還未坐下喘口氣,小趙又來敲門:「林兄,姑娘在東廂等你。」


  林淵只好將懷裡剩餘卷宗放下,擦擦額上汗水趕去。心中猜測青衣女子可能又有新情報或分配,他這些日子已習慣「夜裡不眠」的節奏。

  東廂靜寂,只有竹影在月色下投出黑白交錯的圖案。青衣女子迎面走來,輕聲道:「忙完了?跟我來。」

  她帶他進了一間僻靜小書房,桌上鋪著一幅寧州城周邊地形圖,蠟燭散發昏黃光芒。林淵看見圖上分布著大量紅點,標記著各門、各營、所有探子與巡邏路線;最北端用黑筆畫著幾道粗線,寫著「蠻族疑似路線」「約三日」。

  林淵一望便知她在為今後可能的攻防戰做最後部署。正要發問,卻見青衣女子伸手指向圖上:「若敵軍猛攻北門,我們有一定把握死守幾日;可若他們以小股兵力在東南角或西門撕開裂縫,再配合城內餘孽,就麻煩了。」

  林淵頭腦飛快運轉:「的確,所以還需在其餘三門留足兵力。可兵力分散勢必削弱北門防禦……」

  青衣女子微微頷首:「不分散也不行。你看這裡——」她手指滑過西門近城河處,「此河岸較低,一旦有人在外架橋,或挖堤繞行,也能給我們造成巨大威脅。」

  林淵看了看那標記,神色凝重:「對。蠻族很可能正是要我們首尾難顧,遍地開戰。可咱們城人口有限,再多徵兵也只能在各門布下基本防守,無法做到萬無一失。」

  他深嘆口氣:「唉,還是缺援軍。若朝廷這時候能派遣哪怕三五千精銳,也能守得穩許多。」

  青衣女子眸色微寒:「等不來,就只能靠自己。」說罷轉向林淵,神情一絲悵然,「若蠻族要一舉拿下寧州,他們一定不會循規蹈矩地正面轟城。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關鍵節點設重兵伏擊或拋石機,讓他們傷筋動骨。」

  林淵陷入沉思。他從現代視角也知道,守城若能利用險要、集中火力打掉敵先頭部隊,也是一種有效的防禦打法。但要在古代條件下執行,涉及兵力、機具分配太複雜。

  兩人各抒己見,在圖上圈圈畫畫,列出不少可能的突襲方案。比如在北門外更遠處預埋陷阱、在西門水道部署拒馬、加強夜間弓弩巡邏……每一項都要考慮人力物力,更要提防城內暗樁破壞。討論許久,才大致捋出一份「多門備戰總策」。

  林淵揉了揉額角,看著圖上的重重線條,自嘲地笑道:「短短半個月,我都快成半個軍師了。」

  青衣女子唇角微揚,卻帶著苦澀:「放在和平年代,你我哪用如此費心。如今只求將危害降到最低。」

  林淵放下筆:「明日把這方案呈給王大人與鄭師爺,看能否落到實處。守得住,我們就還有希望;守不住……那就只能背水一戰。」

  她點頭沒再說話,久久注視那張地圖。夜風從窗外吹來,捲起桌上一角圖紙,呼啦作響,仿佛在暗示風雨愈發逼近。

  林淵與青衣女子並肩站在蠟燭下,目光交匯間,似乎心意相通:就算再險,也要奮力一搏。來此異世的林淵原本只想安生,卻在這絕境裡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堅韌;青衣女子看似冷峻,卻同樣在重壓下迸發出不屈的火焰。

  夜已深,二人把圖紙收好,各自心事重重。林淵臨走前回頭看了她一眼,她亦頷首示意。多日並肩的經歷讓他們無需言語便能讀懂彼此:再苦再累,也要把這偌大的城背負下去。

  走出東廂時,院裡一派暗影沉沉,只有幾點燈籠泛著微光。空氣中瀰漫著潮濕與金戈未響的肅殺。林淵抬頭看看半遮的月亮,深呼吸口冷風,心道:明日一到,寧州可能距離血與火更近一步;自己是否真的做好準備了?

  他咬緊牙關,一鼓作氣奔回偏院,腦中又開始構想更多細節:若城北遭遇猛攻,自己能否利用現代所學為王大人提供更好的謀策?若城內暗樁尚有餘力,會不會在城西、城南搗亂?夜風吹起衣角,他心頭複雜,卻也燃著一絲決心——當前境況下,惶恐無用,唯有全力以赴。

  屋檐水滴答又落下一串,似乎雨意再起。滿城漆黑無眠,各門戒備森嚴,仿佛靜待一聲號角,引爆這場壯烈的守城之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