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沉默驚雷
夜色沉沉,城主府一連幾日燈火通明,衙役、兵士來來往往,仿佛永無止息。林淵剛完成幾份官文謄抄,揉了揉酸脹的手腕,將筆擱到一旁。他身著一件略顯陳舊的外衣,眼下口糧和布匹都緊缺,府里也不得不節省開支。亂世中的官府已無半分「安逸」的模樣,所有資源都要讓位給城防與搜查行動。
他走出書房,穿過寂靜的石板小徑,來到後院一角。院中竹影婆娑,月光稀薄,卻看得出地上積了幾汪水窪,昨夜下過雨,讓空氣中多了股潮濕的泥土味。遠處偶爾傳來犬吠與巡邏兵的喝問聲,預示著城內整夜戒備依舊森嚴。
「林兄。」身後傳來一聲低喚,小趙正從側門匆匆趕來,「王大人和鄭師爺請你過去說話,好像有緊急情況。」
林淵心中一凜,急忙點頭:「好,我馬上過去。」
小趙轉身就走,神色帶著焦躁。林淵不再耽誤,快步穿過迴廊,幾盞昏黃的風燈掛在廊柱上,火光搖晃,投在灰牆上格外陰沉。他奔至正廳前,只見門口站著劉虎與董岩二人,臉色都不太好。
「出什麼事?」林淵靠近後低聲問。
劉虎抬眼看他:「城東那邊又抓住幾個攜帶兵器的可疑人物,其中一個還是柳先生老底下的頭目。他們似要圖謀搞破壞,等蠻族大軍到時裡應外合。王大人和鄭師爺忙著審問,你快進去吧。」
林淵心頭一跳,快步入廳。只見鄭師爺和王大人正圍著一個衣衫襤褸的黑衣男子,那男子手臂帶傷,嘴上被衙役塞了破布,但眼神里依舊閃現著兇狠與絕望。青衣女子也在場,站在案幾後面,眉間凝著寒意。
「林淵,正好。」王大人朝他招手,「這伙子剛被抓住,他似乎攜帶一些暗號文書,但能否破譯還要費點勁。你來看看。」
林淵急行兩步,走到桌旁,發現桌上攤著幾頁類似竹紙的東西,可上面文字、符號極其混雜,既像漢字的走形,又夾雜奇怪的符號,顯然是加密內容。他皺眉:「這些是……蠻族與城內暗樁互通的密語?」
青衣女子輕輕點頭:「從柳先生那套舊符號派生而來,疑似新的暗令。若能破了這密碼,就能查出更多內奸活動的據點,或者蠻族即將打擊的重點。」
鄭師爺咬牙:「我們審了這廝半天,他死不開口,也只能在紙上做文章。」他看向林淵,「你之前對古籍和字形研究頗有心得,加上姑娘也曾見過邊陲暗語,你二人合力,能否儘快破譯?」
林淵深吸一口氣,目光落在紙面字符上。上面有一些弧線、三角形花紋,還有明顯改造過的漢字部首。看似隨意,但分布很有規律。他當即想起自己之前研究柳氏帳簿時發現的某些「隱藏標記」,也與這些符號有相似處。或許可以對照先前文獻和青衣女子搜集的素材,一段段地嘗試,還能從中推理某些常見句式。
「我試試看。」林淵回道,「不過這需要時間。」
王大人凝重應:「務必儘快。越早解開,我們越能搶先發力,不再只能疲於應對。」
林淵和青衣女子相視點頭,立即湊到桌前展開捲紙。青衣女子從懷中摸出幾張拓印稿,和這堆符號比對。兩人不言不語,專注投入。廳內一時只余火光下兵士和衙役的腳步聲。
時間一點點過去,林淵從符號中試著抓取可能代表「地點」或「時間」的特徵,再和己方已知的地名、日期對照。有些扭曲的筆畫或許是方位,也可能是「南」「北」的簡化寫法;另外還有數字樣的刻痕,似在記錄日期或是人馬數目。青衣女子也在不斷翻檢自己的資料,偶爾與林淵交換眼神,輕聲說上幾句,確認各自推測。
不知過了多久,林淵忽然眼睛一亮,指著其中一列歪斜字符道:「這串符號若對應『十二』或『十七』,和後面這個『上弦月』之類的標記合起來,或許表示某日夜間……再結合前面提到的『北門』變形,可能是一條行動時間!」
青衣女子眼中閃過光芒:「很有可能!這後面一排三角符似是『集點』,表示他們想在某個特定時間突襲或集結。北門?難道要在北門生事?」
鄭師爺一直緊盯著他們,此刻忍不住插話:「看樣子,那些暗樁真打算聯手蠻族,從北門破城?」
王大人與青衣女子交換目光,後者慎重道:「可以這麼推測。蠻族來犯,北門外正是白狼峒方向,若外部軍隊猛攻北門,城內暗樁同時挑事,最容易一擊得手。」
林淵將另一張紙移過來:「那另外這部分字符呢?看上去像是某些暗號疊加,再加個類似地圖的圖形……對,這是柳家舊時常用的商路標識之一?」他回憶起在柳氏宅邸搜到的簡圖,忽覺耳目一新,「對,可能表示他們在北門外布下某條小路,以便混進去。」
青衣女子匆匆與他比對先前記錄,幾乎可以確認:「確實與柳氏舊商路有重合,看來這群人掌握了那條僅少數人知曉的小道,如果守軍沒重點防備,等蠻族攻城時,他們就能從後門或暗口穿進城來。」
鄭師爺攥拳冷喝:「原來如此!好狠毒的陰謀。」
王大人頗感振奮:「好,如此我們已初步推斷:敵可能在近期——可能就是這幾日——夜襲北門,並利用暗道偷渡入城,裡應外合。」
林淵和青衣女子對視一眼,皆知事態嚴重,卻也有一種「終於搶先一步看穿敵人布局」的暢快。只要把這條線索用好,便能在他們發難前布下天羅地網,重創敵人。
王大人猛然轉身:「劉虎、董岩!」
二人齊聲應諾。
「立即帶人徹底封鎖北門外小道,搜查所有可疑通路,無論暗渠、商路、山坳,全都派兵把守。若有任何動靜,立刻緝拿;若是蠻族或暗樁企圖強攻,格殺勿論!」王大人語氣無比堅決,「我會去向使者秦烈說明,讓他也調幾人增援,至少別讓他們說我們『大局不周』。」
劉虎、董岩抱拳應下:「是!」
鄭師爺則沉聲補充:「別忘了城內北門附近的巡查也要加倍,敵人若真在夜裡動手,我們不可再有半點疏忽。」
王大人頷首,扭頭對林淵、青衣女子道:「此番你們立功不小。我會把破譯好的情報連同證據一併整理,與這俘虜的口供對照,然後上報給朝廷使者。至於下一步怎麼抉擇,還要看敵人何時正式行動。」
林淵抬手揖禮:「大人客氣,我們只是盡力而為。若能助寧州擊退敵寇,才算無愧。」
青衣女子也淡淡一笑,眼角卻含著認真:「能在他們得手前識破陰謀,是最好的勝利。」
王大人招呼衙役把那黑衣囚犯拖下去重新關押。廳里氣氛稍松,眾人卻沒有絲毫放鬆神色:北門危機只是大量危機的一部分,哪怕識破一個暗道,也並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蠻族大軍一旦壓境,各門各道都可能成血戰焦點。只不過,在死守與倉皇中,多一分主動就多一分生機。
稍後,鄭師爺帶人去檢點兵力與城防物資。劉虎、董岩率兵分兩隊出去封鎖隱秘通道。王大人坐鎮城主府,等待朝廷使者和更上層的回音,但也沉得住氣:若朝廷救兵來得慢,寧州還是要獨力應付。
林淵和青衣女子走出大廳,一路走到後院,才覺到背心已是冷汗涔涔。剛才那陣推敲解碼的緊張感,如今才放鬆下來。外頭陽光黯淡,一層烏雲壓著,似有雨勢將臨。空氣悶得讓人喘不過氣。
青衣女子長吐一口濁氣:「若我們剛才沒能破譯成功,就真得聽天由命了。」
林淵苦笑:「蠻族動作之快,一次次出乎意料。北門那通道我們竟之前都沒想到。柳家還真是做足了準備用來走私,如今成了敵人的利器。」
她微微抬眼,目光堅毅:「好在我們現在知道了,便能先下一步。若能趁暗樁潛入時將其圍剿,也許能打亂敵軍計劃。」
林淵側身看她,見她眼底雖然疲憊,卻仍泛著一股鬥志。他心中略有感慨:當初穿越到此世,只圖自保的他萬萬沒想到會與這位女子,並肩破譯驚天陰謀、力挽狂瀾。可眼下仍非慶功之時。大敵尚在,城中危患未消,一切仍得繼續步步為營。
「那就祈禱今晚或明後幾天,能有所斬獲吧。」他輕聲道,「到時,就算蠻族大軍逼城,也失了裡應外合的爪牙。」
青衣女子微一點頭:「不錯。只要北門通道能守住或用來埋伏,就足以給他們當頭一棒。」
兩人再不多言,踏著冷硬的石板路回到各自崗位。林淵又回書房整理破譯文稿,青衣女子去協助分配巡邏部隊,並將相關符號資料歸檔。整座城主府在他們身後轟鳴運轉,一如既往,卻又跟往常有了微妙差別:多了更多暗樁緝捕,多了幾分搏殺在即的肅殺之感。
到了夜幕降臨之時,灰暗的雲終於化作淅淅瀝瀝的小雨。冷雨打在瓦檐,發出沉悶敲擊聲。劉虎帶人一直守在北門外的山石通道,卻遲遲不見敵蹤;內城巡邏加強,卻也未逮到更多可疑之徒。仿佛那群暗探忽然全部消失無形,只留下穿堂而過的冷風和雨霧。
雨夜下,林淵坐在書案前,看著案上已經翻閱得凌亂的各式文書、破譯記錄、地圖,腦海卻不停轉動:暗樁為什麼沒來?是被識破後暫時蟄伏,還是蓄謀更大動作?又或許,真正的決戰時刻已經近在咫尺?
思來想去,他到底難以入眠,便點亮油燈繼續翻檢資料,偶爾聽見屋檐水滴落在廊下,更覺夜深庭院空。直到更深露重,才迷迷糊糊打了個盹。夢中似見到蠻族大軍鋪天蓋地衝來,北門陷落,城牆火光沖天……恍惚間,他驟然驚醒,一身冷汗。
睜眼望去,燈火黯淡,空氣中仍有濃重的濕寒。他抱起那隻竹簡嘆息:這場風暴仍在醞釀,自己只能在風眼中竭力協助城主府撐下去。
窗外的雨漸漸停了,可雲層仍厚。林淵猜想,明日說不定還會有更大的變數。他閉上眼睛,隱隱想起青衣女子那句「只是開始」,心裡忽然生出一個信念——只要還能破敵布局,只要能保住這座城,也就保住了他在此世的所有希望。
在無邊的黑夜裡,寧州城沉睡卻又未眠,仿佛下一次驚雷隨時會將整座古城震醒。
他走出書房,穿過寂靜的石板小徑,來到後院一角。院中竹影婆娑,月光稀薄,卻看得出地上積了幾汪水窪,昨夜下過雨,讓空氣中多了股潮濕的泥土味。遠處偶爾傳來犬吠與巡邏兵的喝問聲,預示著城內整夜戒備依舊森嚴。
「林兄。」身後傳來一聲低喚,小趙正從側門匆匆趕來,「王大人和鄭師爺請你過去說話,好像有緊急情況。」
林淵心中一凜,急忙點頭:「好,我馬上過去。」
小趙轉身就走,神色帶著焦躁。林淵不再耽誤,快步穿過迴廊,幾盞昏黃的風燈掛在廊柱上,火光搖晃,投在灰牆上格外陰沉。他奔至正廳前,只見門口站著劉虎與董岩二人,臉色都不太好。
「出什麼事?」林淵靠近後低聲問。
劉虎抬眼看他:「城東那邊又抓住幾個攜帶兵器的可疑人物,其中一個還是柳先生老底下的頭目。他們似要圖謀搞破壞,等蠻族大軍到時裡應外合。王大人和鄭師爺忙著審問,你快進去吧。」
林淵心頭一跳,快步入廳。只見鄭師爺和王大人正圍著一個衣衫襤褸的黑衣男子,那男子手臂帶傷,嘴上被衙役塞了破布,但眼神里依舊閃現著兇狠與絕望。青衣女子也在場,站在案幾後面,眉間凝著寒意。
「林淵,正好。」王大人朝他招手,「這伙子剛被抓住,他似乎攜帶一些暗號文書,但能否破譯還要費點勁。你來看看。」
林淵急行兩步,走到桌旁,發現桌上攤著幾頁類似竹紙的東西,可上面文字、符號極其混雜,既像漢字的走形,又夾雜奇怪的符號,顯然是加密內容。他皺眉:「這些是……蠻族與城內暗樁互通的密語?」
青衣女子輕輕點頭:「從柳先生那套舊符號派生而來,疑似新的暗令。若能破了這密碼,就能查出更多內奸活動的據點,或者蠻族即將打擊的重點。」
鄭師爺咬牙:「我們審了這廝半天,他死不開口,也只能在紙上做文章。」他看向林淵,「你之前對古籍和字形研究頗有心得,加上姑娘也曾見過邊陲暗語,你二人合力,能否儘快破譯?」
林淵深吸一口氣,目光落在紙面字符上。上面有一些弧線、三角形花紋,還有明顯改造過的漢字部首。看似隨意,但分布很有規律。他當即想起自己之前研究柳氏帳簿時發現的某些「隱藏標記」,也與這些符號有相似處。或許可以對照先前文獻和青衣女子搜集的素材,一段段地嘗試,還能從中推理某些常見句式。
「我試試看。」林淵回道,「不過這需要時間。」
王大人凝重應:「務必儘快。越早解開,我們越能搶先發力,不再只能疲於應對。」
林淵和青衣女子相視點頭,立即湊到桌前展開捲紙。青衣女子從懷中摸出幾張拓印稿,和這堆符號比對。兩人不言不語,專注投入。廳內一時只余火光下兵士和衙役的腳步聲。
時間一點點過去,林淵從符號中試著抓取可能代表「地點」或「時間」的特徵,再和己方已知的地名、日期對照。有些扭曲的筆畫或許是方位,也可能是「南」「北」的簡化寫法;另外還有數字樣的刻痕,似在記錄日期或是人馬數目。青衣女子也在不斷翻檢自己的資料,偶爾與林淵交換眼神,輕聲說上幾句,確認各自推測。
不知過了多久,林淵忽然眼睛一亮,指著其中一列歪斜字符道:「這串符號若對應『十二』或『十七』,和後面這個『上弦月』之類的標記合起來,或許表示某日夜間……再結合前面提到的『北門』變形,可能是一條行動時間!」
青衣女子眼中閃過光芒:「很有可能!這後面一排三角符似是『集點』,表示他們想在某個特定時間突襲或集結。北門?難道要在北門生事?」
鄭師爺一直緊盯著他們,此刻忍不住插話:「看樣子,那些暗樁真打算聯手蠻族,從北門破城?」
王大人與青衣女子交換目光,後者慎重道:「可以這麼推測。蠻族來犯,北門外正是白狼峒方向,若外部軍隊猛攻北門,城內暗樁同時挑事,最容易一擊得手。」
林淵將另一張紙移過來:「那另外這部分字符呢?看上去像是某些暗號疊加,再加個類似地圖的圖形……對,這是柳家舊時常用的商路標識之一?」他回憶起在柳氏宅邸搜到的簡圖,忽覺耳目一新,「對,可能表示他們在北門外布下某條小路,以便混進去。」
青衣女子匆匆與他比對先前記錄,幾乎可以確認:「確實與柳氏舊商路有重合,看來這群人掌握了那條僅少數人知曉的小道,如果守軍沒重點防備,等蠻族攻城時,他們就能從後門或暗口穿進城來。」
鄭師爺攥拳冷喝:「原來如此!好狠毒的陰謀。」
王大人頗感振奮:「好,如此我們已初步推斷:敵可能在近期——可能就是這幾日——夜襲北門,並利用暗道偷渡入城,裡應外合。」
林淵和青衣女子對視一眼,皆知事態嚴重,卻也有一種「終於搶先一步看穿敵人布局」的暢快。只要把這條線索用好,便能在他們發難前布下天羅地網,重創敵人。
王大人猛然轉身:「劉虎、董岩!」
二人齊聲應諾。
「立即帶人徹底封鎖北門外小道,搜查所有可疑通路,無論暗渠、商路、山坳,全都派兵把守。若有任何動靜,立刻緝拿;若是蠻族或暗樁企圖強攻,格殺勿論!」王大人語氣無比堅決,「我會去向使者秦烈說明,讓他也調幾人增援,至少別讓他們說我們『大局不周』。」
劉虎、董岩抱拳應下:「是!」
鄭師爺則沉聲補充:「別忘了城內北門附近的巡查也要加倍,敵人若真在夜裡動手,我們不可再有半點疏忽。」
王大人頷首,扭頭對林淵、青衣女子道:「此番你們立功不小。我會把破譯好的情報連同證據一併整理,與這俘虜的口供對照,然後上報給朝廷使者。至於下一步怎麼抉擇,還要看敵人何時正式行動。」
林淵抬手揖禮:「大人客氣,我們只是盡力而為。若能助寧州擊退敵寇,才算無愧。」
青衣女子也淡淡一笑,眼角卻含著認真:「能在他們得手前識破陰謀,是最好的勝利。」
王大人招呼衙役把那黑衣囚犯拖下去重新關押。廳里氣氛稍松,眾人卻沒有絲毫放鬆神色:北門危機只是大量危機的一部分,哪怕識破一個暗道,也並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蠻族大軍一旦壓境,各門各道都可能成血戰焦點。只不過,在死守與倉皇中,多一分主動就多一分生機。
稍後,鄭師爺帶人去檢點兵力與城防物資。劉虎、董岩率兵分兩隊出去封鎖隱秘通道。王大人坐鎮城主府,等待朝廷使者和更上層的回音,但也沉得住氣:若朝廷救兵來得慢,寧州還是要獨力應付。
林淵和青衣女子走出大廳,一路走到後院,才覺到背心已是冷汗涔涔。剛才那陣推敲解碼的緊張感,如今才放鬆下來。外頭陽光黯淡,一層烏雲壓著,似有雨勢將臨。空氣悶得讓人喘不過氣。
青衣女子長吐一口濁氣:「若我們剛才沒能破譯成功,就真得聽天由命了。」
林淵苦笑:「蠻族動作之快,一次次出乎意料。北門那通道我們竟之前都沒想到。柳家還真是做足了準備用來走私,如今成了敵人的利器。」
她微微抬眼,目光堅毅:「好在我們現在知道了,便能先下一步。若能趁暗樁潛入時將其圍剿,也許能打亂敵軍計劃。」
林淵側身看她,見她眼底雖然疲憊,卻仍泛著一股鬥志。他心中略有感慨:當初穿越到此世,只圖自保的他萬萬沒想到會與這位女子,並肩破譯驚天陰謀、力挽狂瀾。可眼下仍非慶功之時。大敵尚在,城中危患未消,一切仍得繼續步步為營。
「那就祈禱今晚或明後幾天,能有所斬獲吧。」他輕聲道,「到時,就算蠻族大軍逼城,也失了裡應外合的爪牙。」
青衣女子微一點頭:「不錯。只要北門通道能守住或用來埋伏,就足以給他們當頭一棒。」
兩人再不多言,踏著冷硬的石板路回到各自崗位。林淵又回書房整理破譯文稿,青衣女子去協助分配巡邏部隊,並將相關符號資料歸檔。整座城主府在他們身後轟鳴運轉,一如既往,卻又跟往常有了微妙差別:多了更多暗樁緝捕,多了幾分搏殺在即的肅殺之感。
到了夜幕降臨之時,灰暗的雲終於化作淅淅瀝瀝的小雨。冷雨打在瓦檐,發出沉悶敲擊聲。劉虎帶人一直守在北門外的山石通道,卻遲遲不見敵蹤;內城巡邏加強,卻也未逮到更多可疑之徒。仿佛那群暗探忽然全部消失無形,只留下穿堂而過的冷風和雨霧。
雨夜下,林淵坐在書案前,看著案上已經翻閱得凌亂的各式文書、破譯記錄、地圖,腦海卻不停轉動:暗樁為什麼沒來?是被識破後暫時蟄伏,還是蓄謀更大動作?又或許,真正的決戰時刻已經近在咫尺?
思來想去,他到底難以入眠,便點亮油燈繼續翻檢資料,偶爾聽見屋檐水滴落在廊下,更覺夜深庭院空。直到更深露重,才迷迷糊糊打了個盹。夢中似見到蠻族大軍鋪天蓋地衝來,北門陷落,城牆火光沖天……恍惚間,他驟然驚醒,一身冷汗。
睜眼望去,燈火黯淡,空氣中仍有濃重的濕寒。他抱起那隻竹簡嘆息:這場風暴仍在醞釀,自己只能在風眼中竭力協助城主府撐下去。
窗外的雨漸漸停了,可雲層仍厚。林淵猜想,明日說不定還會有更大的變數。他閉上眼睛,隱隱想起青衣女子那句「只是開始」,心裡忽然生出一個信念——只要還能破敵布局,只要能保住這座城,也就保住了他在此世的所有希望。
在無邊的黑夜裡,寧州城沉睡卻又未眠,仿佛下一次驚雷隨時會將整座古城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