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暗流浮紋
清晨的陽光如同淺薄金紗,輕輕披在寧州城主府的灰瓦與青磚上。一夜伏擊告捷,府中氣氛不似之前那般壓抑。儘管問題遠未解決,但眾人至少在與暗中敵人的較量中占得一絲先機。
林淵一早醒來,推開雜房破舊的木窗,望見院中一名小廝正忙著點燈籠,似為歡迎貴客般。原來,今日朝廷使者秦烈將在正廳與王大人正式面談,商議賑務、軍備與夜賊審訊之事。對此,林淵有幾分期待:昨夜擒賊成功,如能向使者展示證據,不但能緩解外界壓力,也可為自己加分。
簡單洗漱後,他攜紙筆前往正廳附近等候。院中多了兩名甲冑精良的侍衛,是使者隨從,看守周邊,神情嚴肅。林淵站在廊下,儘量保持從容。昨夜的幕後英雄不只有他,但他是少數能以「才智」而非武力贏得認可的人之一。
不久,正廳內傳出腳步聲。王大人與鄭師爺已在堂中恭候,使者秦烈緩步踏入,身後兩名隨從一左一右,面色仍如昨日一般冷肅。與之同時現身的,還有那青衣女子,步履輕盈,從旁側廊入廳,不發一言,卻自然站到了王大人身後偏位。
王大人向使者拱手:「秦大人,昨夜有幸擒獲一名潛入府中之賊,其身攜暗號飾片,與蠻族細作傳聞相符。此乃鐵證,謹請大人過目。」
「哦?」秦烈眉頭微揚,眼底浮現一絲好奇,「如此之快便有進展?」
鄭師爺立刻招呼衙役將那名俘虜帶上。昨夜被擒的黑衣賊子此刻雙手被縛,嘴角有傷痕,神色倔強但顯見狼狽。衙役在其身旁嚴陣以待。王大人一揮手,董岩呈上一方木盤,上面放著那金屬碎片與賊子攜帶的簡陋地圖、匕首和奇怪的藥丸。
秦烈走近端詳,緩慢而仔細。周圍無人出聲,唯有燭光微跳。半晌,他冷冷問向俘虜:「你是誰?為何破壞糧倉?可曾受蠻族指使?」
俘虜冷哼一聲,不理不睬。劉虎怒喝:「大膽!當朝使者問話,也敢無禮?」揚手就是一巴掌,但王大人微一抬手阻止——擅自行刑在使者面前不妥當。
秦烈冷笑:「你當本官拿你無計?王大人,你們可有審訊之法?」
王大人抱拳:「此人頑固,但我們從其物品推斷,他隸屬『三環隼』暗探團伙。此團伙常為蠻族傳遞情報,破壞後方穩定。若秦大人願給些時日,下官定能讓他開口。」
此時,林淵輕輕邁出半步:「啟稟大人,在下有一建議。」聲音雖不大,卻令眾人轉頭。秦烈目光一凜:「你是何人?」
王大人忙介紹:「此人名叫林淵,是我府中新招的書吏,昨夜識破花紋線索之功不可沒。」
秦烈目光淡淡掃過林淵,似在衡量其分量:「有何建議?說來聽聽。」
林淵深吸一口氣,拱手道:「此賊多半受過嚴密訓練,酷刑未必輕易奏效,不妨先從其物品入手。此地圖雖簡陋,卻標有幾處路徑。若我們假意傳出消息,如再設伏擊,或故意放出線索以反誘其同夥來救,豈不有更多證據?同時,對賊物中那顆藥丸與標記可作進一步研究,找出其組織習性。」
秦烈微微點頭,似對這思路感興趣:「你倒是有幾分腦筋。不過本官此來任務有限,朝廷需儘快知曉寧州是否能達標備戰。無暇久等。」
青衣女子此刻開口,聲線清清冷冷卻不失柔和:「秦大人,寧州已展現出處理問題的能力。一夜之間擒獲賊子,足見行動果決。若給三五日時間,不僅能查出餘黨,也可整合賑糧方案呈上。使者若傳回好消息於朝堂,亦是功績。」
秦烈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在權衡。朝廷催促此行成果,若寧州真的能清剿潛伏者,確保糧道安全,對他返京復命亦有好處。他瞥了眼林淵,又看青衣女子,猜測此女定非凡人,否則不會如此篤定。於是他淡然答:「好,本官就給你們數日時間。但若無實質進展,你們的困難可就不止糧草匱乏這麼簡單了。」
王大人與鄭師爺連忙稱謝,後者偷偷朝林淵投來感激一瞥。若不是林淵補充這計策,秦烈也許不會給他們喘息之機。林淵心中微松,只是謙辭不敢逾矩。
俘虜仍緊咬牙關不語,但局勢已對其不利。秦烈對士卒一揮手:「將此人暫交王大人看管,若審出結果,儘早告知。」隨後又望向青衣女子,「姑娘身份特殊,本官不便多問,只盼你們能拿出可靠證據,別讓我白跑一趟。」
青衣女子淡淡應下,不以為意。
待使者及隨從離開,王大人長舒一口氣:「險過一關,可還有數日之限。」他轉向青衣女子與鄭師爺:「姑娘、師爺,我們須儘快行動。首先,排查地圖所示路線;其次,那藥丸可能是蠻族特產之物,調遣城中老藥材商詢問。」
鄭師爺點頭:「屬下這就派人行動。」
王大人又對林淵含笑:「林淵,你之功不可沒。須在這幾日內再接再厲,若能幫我們釐清更多線索,我在城主返歸後定會為你請功。」
林淵拱手:「多謝大人。小人必竭盡所能。」
此時青衣女子輕輕側首看他,眼神里似有鼓勵:「你的提議雖不完美,卻為我們贏得寶貴時間。希望接下來你繼續出謀獻策。」話畢,她不等回答,輕輕轉身離去。她仍是那樣冷靜自若,如同一條隱藏在清泉中的鯉魚,不可輕測深淺,但明顯對林淵已有肯定。
林淵目送她身影消失在廊道盡頭,心底升起一種微妙的滿足。他雖不清楚女子身份,但對方的認可宛如一股清流,令他更堅定。
當下,鄭師爺安排林淵與魏文郎、劉虎、董岩幾人協力研究地圖,並找來老藥商問詢藥丸成分。老藥商杵著拐杖走進廂房,接過那枚黑褐色小藥丸仔細嗅聞,說是混有一種產自西北荒漠的「蛇筋草」粉末,此藥可讓人短期內體能爆發,但後勁無窮,常被刺客或暗探所用。
「西北荒漠,正是蠻族遊蕩之地。」劉虎重拳擊掌,「果然與蠻族脫不了干係!」
林淵點點頭,並在紙上記錄下這信息。又翻看地圖,發現一條標著「半井巷」的小路甚是奇怪,那巷子在寧州城舊圖中已廢棄多年,並無住戶,且通往城牆一角。若暗探欲潛入,或可利用那裡破城潛行。
他提議:「不如今晚派人埋伏半井巷,或許有同黨來探尋消息。我們主動出擊,取得更多線索。再者,昨夜擒賊使敵方知風聲,我等可施疑兵之計,放出俘虜開口的假消息,逼同黨慌亂。」
鄭師爺聽後讚許:「好,這就命人布置。」
魏文郎在旁嘖嘖稱奇:「林兄,真有你的。原還以為你只會抄寫,如今看來,你腦子可靈光得很。」
林淵苦笑:「情勢所迫,不敢不盡心。」若在現代社會,他只是一介普通文職,何曾想過有朝一日要與暗探周旋、出謀劃策?可如今,置身亂世,只能不斷前行。
當日午後,王大人與鄭師爺密談後決定分兵兩路:董岩率數名精銳埋伏半井巷,劉虎繼續審理俘虜,林淵則負責將新的情報整理上呈,以便有朝一日能向秦烈與朝廷證明寧州的反擊能力。青衣女子始終如幕後策劃者般,與王大人一併商量大計,但對具體執行少有多言。
傍晚時分,林淵在小書房裡疾筆記錄:記錄涉案物品、可疑路線、俘虜態度,將種種細節以條理清晰的方式呈列。若明日、後日能捕獲更多線索,這些資料將成為有力證據。他一邊寫,一邊回味昨夜與今日的變化:從倉廒被毀的被動困境,到如今有條不紊的反制計劃,短短兩日內,局勢漸有起色。他雖不敢妄稱居功,但他已成為這場局中一枚積極的棋子。
夜色漸深,城中遠處傳來斷續犬吠。竹林在微風中輕搖,府內燈火零星。林淵合上筆,將記錄捲成簡冊,藏好在桌閣內。腦中浮現出半井巷的埋伏,不知能否有所收穫。他雖不能親身冒險,但這謀略的一環卻有他心血。不禁微微祈願今晚順利。
此刻,他才發覺自己雙手略有顫抖。不是畏懼,而是興奮與緊張的交織。身處異世,他從沒想過自己能如此深地捲入權謀與暗戰,且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或許正是這些經歷,讓他在危機中感受到一種奇特的成長與滿足。
他推開窗,看一眼深藍夜空,月色如鉤,星光稀薄。亂局仍在,但微光已顯。希望在離奇命運的驅使下,他能協助王大人和這座城,度過眼前的難關。
林淵一早醒來,推開雜房破舊的木窗,望見院中一名小廝正忙著點燈籠,似為歡迎貴客般。原來,今日朝廷使者秦烈將在正廳與王大人正式面談,商議賑務、軍備與夜賊審訊之事。對此,林淵有幾分期待:昨夜擒賊成功,如能向使者展示證據,不但能緩解外界壓力,也可為自己加分。
簡單洗漱後,他攜紙筆前往正廳附近等候。院中多了兩名甲冑精良的侍衛,是使者隨從,看守周邊,神情嚴肅。林淵站在廊下,儘量保持從容。昨夜的幕後英雄不只有他,但他是少數能以「才智」而非武力贏得認可的人之一。
不久,正廳內傳出腳步聲。王大人與鄭師爺已在堂中恭候,使者秦烈緩步踏入,身後兩名隨從一左一右,面色仍如昨日一般冷肅。與之同時現身的,還有那青衣女子,步履輕盈,從旁側廊入廳,不發一言,卻自然站到了王大人身後偏位。
王大人向使者拱手:「秦大人,昨夜有幸擒獲一名潛入府中之賊,其身攜暗號飾片,與蠻族細作傳聞相符。此乃鐵證,謹請大人過目。」
「哦?」秦烈眉頭微揚,眼底浮現一絲好奇,「如此之快便有進展?」
鄭師爺立刻招呼衙役將那名俘虜帶上。昨夜被擒的黑衣賊子此刻雙手被縛,嘴角有傷痕,神色倔強但顯見狼狽。衙役在其身旁嚴陣以待。王大人一揮手,董岩呈上一方木盤,上面放著那金屬碎片與賊子攜帶的簡陋地圖、匕首和奇怪的藥丸。
秦烈走近端詳,緩慢而仔細。周圍無人出聲,唯有燭光微跳。半晌,他冷冷問向俘虜:「你是誰?為何破壞糧倉?可曾受蠻族指使?」
俘虜冷哼一聲,不理不睬。劉虎怒喝:「大膽!當朝使者問話,也敢無禮?」揚手就是一巴掌,但王大人微一抬手阻止——擅自行刑在使者面前不妥當。
秦烈冷笑:「你當本官拿你無計?王大人,你們可有審訊之法?」
王大人抱拳:「此人頑固,但我們從其物品推斷,他隸屬『三環隼』暗探團伙。此團伙常為蠻族傳遞情報,破壞後方穩定。若秦大人願給些時日,下官定能讓他開口。」
此時,林淵輕輕邁出半步:「啟稟大人,在下有一建議。」聲音雖不大,卻令眾人轉頭。秦烈目光一凜:「你是何人?」
王大人忙介紹:「此人名叫林淵,是我府中新招的書吏,昨夜識破花紋線索之功不可沒。」
秦烈目光淡淡掃過林淵,似在衡量其分量:「有何建議?說來聽聽。」
林淵深吸一口氣,拱手道:「此賊多半受過嚴密訓練,酷刑未必輕易奏效,不妨先從其物品入手。此地圖雖簡陋,卻標有幾處路徑。若我們假意傳出消息,如再設伏擊,或故意放出線索以反誘其同夥來救,豈不有更多證據?同時,對賊物中那顆藥丸與標記可作進一步研究,找出其組織習性。」
秦烈微微點頭,似對這思路感興趣:「你倒是有幾分腦筋。不過本官此來任務有限,朝廷需儘快知曉寧州是否能達標備戰。無暇久等。」
青衣女子此刻開口,聲線清清冷冷卻不失柔和:「秦大人,寧州已展現出處理問題的能力。一夜之間擒獲賊子,足見行動果決。若給三五日時間,不僅能查出餘黨,也可整合賑糧方案呈上。使者若傳回好消息於朝堂,亦是功績。」
秦烈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在權衡。朝廷催促此行成果,若寧州真的能清剿潛伏者,確保糧道安全,對他返京復命亦有好處。他瞥了眼林淵,又看青衣女子,猜測此女定非凡人,否則不會如此篤定。於是他淡然答:「好,本官就給你們數日時間。但若無實質進展,你們的困難可就不止糧草匱乏這麼簡單了。」
王大人與鄭師爺連忙稱謝,後者偷偷朝林淵投來感激一瞥。若不是林淵補充這計策,秦烈也許不會給他們喘息之機。林淵心中微松,只是謙辭不敢逾矩。
俘虜仍緊咬牙關不語,但局勢已對其不利。秦烈對士卒一揮手:「將此人暫交王大人看管,若審出結果,儘早告知。」隨後又望向青衣女子,「姑娘身份特殊,本官不便多問,只盼你們能拿出可靠證據,別讓我白跑一趟。」
青衣女子淡淡應下,不以為意。
待使者及隨從離開,王大人長舒一口氣:「險過一關,可還有數日之限。」他轉向青衣女子與鄭師爺:「姑娘、師爺,我們須儘快行動。首先,排查地圖所示路線;其次,那藥丸可能是蠻族特產之物,調遣城中老藥材商詢問。」
鄭師爺點頭:「屬下這就派人行動。」
王大人又對林淵含笑:「林淵,你之功不可沒。須在這幾日內再接再厲,若能幫我們釐清更多線索,我在城主返歸後定會為你請功。」
林淵拱手:「多謝大人。小人必竭盡所能。」
此時青衣女子輕輕側首看他,眼神里似有鼓勵:「你的提議雖不完美,卻為我們贏得寶貴時間。希望接下來你繼續出謀獻策。」話畢,她不等回答,輕輕轉身離去。她仍是那樣冷靜自若,如同一條隱藏在清泉中的鯉魚,不可輕測深淺,但明顯對林淵已有肯定。
林淵目送她身影消失在廊道盡頭,心底升起一種微妙的滿足。他雖不清楚女子身份,但對方的認可宛如一股清流,令他更堅定。
當下,鄭師爺安排林淵與魏文郎、劉虎、董岩幾人協力研究地圖,並找來老藥商問詢藥丸成分。老藥商杵著拐杖走進廂房,接過那枚黑褐色小藥丸仔細嗅聞,說是混有一種產自西北荒漠的「蛇筋草」粉末,此藥可讓人短期內體能爆發,但後勁無窮,常被刺客或暗探所用。
「西北荒漠,正是蠻族遊蕩之地。」劉虎重拳擊掌,「果然與蠻族脫不了干係!」
林淵點點頭,並在紙上記錄下這信息。又翻看地圖,發現一條標著「半井巷」的小路甚是奇怪,那巷子在寧州城舊圖中已廢棄多年,並無住戶,且通往城牆一角。若暗探欲潛入,或可利用那裡破城潛行。
他提議:「不如今晚派人埋伏半井巷,或許有同黨來探尋消息。我們主動出擊,取得更多線索。再者,昨夜擒賊使敵方知風聲,我等可施疑兵之計,放出俘虜開口的假消息,逼同黨慌亂。」
鄭師爺聽後讚許:「好,這就命人布置。」
魏文郎在旁嘖嘖稱奇:「林兄,真有你的。原還以為你只會抄寫,如今看來,你腦子可靈光得很。」
林淵苦笑:「情勢所迫,不敢不盡心。」若在現代社會,他只是一介普通文職,何曾想過有朝一日要與暗探周旋、出謀劃策?可如今,置身亂世,只能不斷前行。
當日午後,王大人與鄭師爺密談後決定分兵兩路:董岩率數名精銳埋伏半井巷,劉虎繼續審理俘虜,林淵則負責將新的情報整理上呈,以便有朝一日能向秦烈與朝廷證明寧州的反擊能力。青衣女子始終如幕後策劃者般,與王大人一併商量大計,但對具體執行少有多言。
傍晚時分,林淵在小書房裡疾筆記錄:記錄涉案物品、可疑路線、俘虜態度,將種種細節以條理清晰的方式呈列。若明日、後日能捕獲更多線索,這些資料將成為有力證據。他一邊寫,一邊回味昨夜與今日的變化:從倉廒被毀的被動困境,到如今有條不紊的反制計劃,短短兩日內,局勢漸有起色。他雖不敢妄稱居功,但他已成為這場局中一枚積極的棋子。
夜色漸深,城中遠處傳來斷續犬吠。竹林在微風中輕搖,府內燈火零星。林淵合上筆,將記錄捲成簡冊,藏好在桌閣內。腦中浮現出半井巷的埋伏,不知能否有所收穫。他雖不能親身冒險,但這謀略的一環卻有他心血。不禁微微祈願今晚順利。
此刻,他才發覺自己雙手略有顫抖。不是畏懼,而是興奮與緊張的交織。身處異世,他從沒想過自己能如此深地捲入權謀與暗戰,且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或許正是這些經歷,讓他在危機中感受到一種奇特的成長與滿足。
他推開窗,看一眼深藍夜空,月色如鉤,星光稀薄。亂局仍在,但微光已顯。希望在離奇命運的驅使下,他能協助王大人和這座城,度過眼前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