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寶釵的燈謎有何深意?
元妃送出燈謎來,獨寫了寶釵心中覺並無新奇,口中卻少不得稱讚,只說難猜,故意尋思,其實一見早猜著了,這是寶釵的世故。
元妃覺得賈環做的燈謎不通,也不猜,直接帶回來當眾問賈環是個什麼,這算是當眾讓賈環出醜,可見對賈環冷漠。
賈政叫來了賈蘭,賈蘭坐到了賈母身邊,也不見王夫人對賈蘭這個孫子的關懷,這也看出王夫人對賈蘭的冷漠。
元妃送出燈謎,賈府也猜燈謎,每個人的謎語都和人物命運有聯繫。賈母出的謎語是「猴子身輕站樹梢」,賈母是賈府里身居高位最是輕鬆享受的人,這個謎語很貼切。元春的謎底爆竹動靜很大卻轉瞬即逝,符合她的判詞。迎春的謎底算盤,「鎮日紛紛亂」算來算去也算不清的東西,符合迎春性格懦弱嫁人不當悲慘的命運。探春的判詞畫著風箏,她的謎底也是風箏。惜春的判詞講她的結局是出家,她的謎底佛前海燈也相符合。
寶釵的謎底是更香,原本夜晚之物,上朝是白天,開句「朝罷誰攜兩袖煙」暗藏寓意。「兩袖煙」是「兩袖清風」的反面,理解這點是揭開其暗藏寓意的關鍵。讀謎語的是賈政,且文中寫他剛朝罷回來,可見有暗指賈政「朝罷攜兩袖煙」的意思。
「琴邊衾里總無緣」:暗指賈政回家後沒有融洽的家庭生活的狀態。
「曉籌不用雞人報,五更無煩侍女添。」這句指向更香的謎面。
「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更香的謎面,這裡似有暗示寶釵將來命運的意思,沒有寶釵和寶玉成親的任何暗示。
「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寶釵穩重,她不喜歡花花草草,不喜歡脂粉,對於她而言在意的點是「光陰荏苒」而不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庚辰本沒有黛玉的燈謎,也有可能曹公原本沒打算寫黛玉的燈謎,理由如下:回目「制燈謎賈政悲讖語」,賈政是主體,賈政感嘆「皆非永遠福壽之輩」。因為黛玉進賈府時,賈政就沒見黛玉,在之後也沒有任何描寫賈政和黛玉有交集。賈政原本不關心黛玉,黛玉作怎樣的燈謎她有怎樣的命運,賈政也不會在意的。
雖在節間,因賈政一人在場,「故此一席雖是家常取樂,反見拘束不樂」,賈母便在酒過三巡後要攆賈政去歇息。這種情況下賈政是難得高興起來的。臨走前和賈母互動猜謎也如演戲一般,難見天倫之樂,反覺是在強顏歡笑。家宴如此自然會讓賈政情緒低落,看燈謎又見都是些不祥之物,心中更覺鬱悶。原想享受一下天倫之樂的賈政「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來覆去竟難成寐,不由傷悲感慨。」這樣的狀況,正是「琴邊衾里總無緣」的寫照。
程高本將「更香」的謎語定為林黛玉的,這樣的改動不妥,黛玉和寶玉性情相投,她尊重寶玉的選擇,寶玉反對舉學不喜走仕途之路,「朝罷誰攜兩袖煙」這樣的句子更適合寶釵。
元妃覺得賈環做的燈謎不通,也不猜,直接帶回來當眾問賈環是個什麼,這算是當眾讓賈環出醜,可見對賈環冷漠。
賈政叫來了賈蘭,賈蘭坐到了賈母身邊,也不見王夫人對賈蘭這個孫子的關懷,這也看出王夫人對賈蘭的冷漠。
元妃送出燈謎,賈府也猜燈謎,每個人的謎語都和人物命運有聯繫。賈母出的謎語是「猴子身輕站樹梢」,賈母是賈府里身居高位最是輕鬆享受的人,這個謎語很貼切。元春的謎底爆竹動靜很大卻轉瞬即逝,符合她的判詞。迎春的謎底算盤,「鎮日紛紛亂」算來算去也算不清的東西,符合迎春性格懦弱嫁人不當悲慘的命運。探春的判詞畫著風箏,她的謎底也是風箏。惜春的判詞講她的結局是出家,她的謎底佛前海燈也相符合。
寶釵的謎底是更香,原本夜晚之物,上朝是白天,開句「朝罷誰攜兩袖煙」暗藏寓意。「兩袖煙」是「兩袖清風」的反面,理解這點是揭開其暗藏寓意的關鍵。讀謎語的是賈政,且文中寫他剛朝罷回來,可見有暗指賈政「朝罷攜兩袖煙」的意思。
「琴邊衾里總無緣」:暗指賈政回家後沒有融洽的家庭生活的狀態。
「曉籌不用雞人報,五更無煩侍女添。」這句指向更香的謎面。
「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更香的謎面,這裡似有暗示寶釵將來命運的意思,沒有寶釵和寶玉成親的任何暗示。
「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寶釵穩重,她不喜歡花花草草,不喜歡脂粉,對於她而言在意的點是「光陰荏苒」而不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庚辰本沒有黛玉的燈謎,也有可能曹公原本沒打算寫黛玉的燈謎,理由如下:回目「制燈謎賈政悲讖語」,賈政是主體,賈政感嘆「皆非永遠福壽之輩」。因為黛玉進賈府時,賈政就沒見黛玉,在之後也沒有任何描寫賈政和黛玉有交集。賈政原本不關心黛玉,黛玉作怎樣的燈謎她有怎樣的命運,賈政也不會在意的。
雖在節間,因賈政一人在場,「故此一席雖是家常取樂,反見拘束不樂」,賈母便在酒過三巡後要攆賈政去歇息。這種情況下賈政是難得高興起來的。臨走前和賈母互動猜謎也如演戲一般,難見天倫之樂,反覺是在強顏歡笑。家宴如此自然會讓賈政情緒低落,看燈謎又見都是些不祥之物,心中更覺鬱悶。原想享受一下天倫之樂的賈政「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來覆去竟難成寐,不由傷悲感慨。」這樣的狀況,正是「琴邊衾里總無緣」的寫照。
程高本將「更香」的謎語定為林黛玉的,這樣的改動不妥,黛玉和寶玉性情相投,她尊重寶玉的選擇,寶玉反對舉學不喜走仕途之路,「朝罷誰攜兩袖煙」這樣的句子更適合寶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