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21 再撲街後的再學習-1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小說的各個部分使用懸念】

  ·場景懸念

  我們設計出的每一個場景都應該有懸念。

  具體來說,就是人物擔心害怕的部分。

  每個人物被我們設計出來就是為了某個場景目標,而這個目標又應該與小說的整體目標相關又一致。

  這樣,當現在視角人物在這個場景里遭遇了困難,讀者才會為他擔心,為他的遭遇而感到同情。

  ·超級懸念

  當人物和讀者都不知道與人物對抗的勢力是什麼的時候,這就是超級懸念。

  使用第三人稱視角追隨一個主要人物,那麼讀者就會因為這個人物的視角原因而受到限制,從單方面來看,與其相關的衝突就會更加激烈一些。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真正的全知視角會降低和弱化衝突的關係。

  ·段落懸念

  故事中設計場景的最小單位是段落。

  把任何一個段落當成是藏匿消息的工具,這樣會提升緊張感。

  把人物的重要信息改寫為懸而未決的消息,用來提升段落之間的緊張感。

  ·懸崖掛壁

  這是場景和場景之間留下的鉤子。

  製造一種堪比懸崖掛壁的結尾,無論這個危機的情況是在人物的外在或是他的內心。

  這當然是為了讀者能夠有看下一章的欲望,它基本包含有三種類型:

  1,一件壞事發生了;

  2,一件壞事眼看就要發生;

  3,一件事正在讀者的眼皮子底下變得對人物不利起來。

  依次展開來說。

  ·一件壞事發生了

  在一場戲的結尾,可以寫下人物遇到了某種壞事,然後下一章就是跳到了這件事後。

  這時候人物已經從麻煩中脫出了,但他就是不想再談起這件事,並且幽幽地摸著某個身體上的傷疤。

  經典的橋段是一場大爆炸之後。

  ·一件壞事即將發生

  這其實是最接近,懸崖掛壁,的真實形式。

  把故事斷在人物掛在懸崖上的一幕,把小說斷在衝突發生之前。

  一切都是為了讓讀者著急地去後一章尋找答案。

  ·會變成壞事嗎?

  這種情況通常是在結尾留下一個類似預警的信息。

  高度風格化的背景描寫通常可以到達這個效果——

  兩人對峙,只是風吹得更緊了。

  差不多就是斷章的學問。

  ·對話中的懸崖掛壁

  這種形式通常是提及一個新名詞或者是主角一直在追尋的信息。

  ·情感方面的懸崖掛壁

  讓人物的情感斷在高峰處——

  他大吼一聲,直接向對方撲了過去!

  通過對前面的描寫,讓讀者明白人物已經到了情緒爆發的時候,一經爆發,就在這裡斷章。

  ·中間部分的懸崖掛壁

  先找到一場戲的高潮部分,刪掉前面的幾個段落,讓劇情更加激烈。

  並且,在每一章之間都使用這樣的方法,在保證故事流暢度的情況下迅速加劇衝突。

  這樣才能在每一章之間保持讀者的注意力。

  ·強化故事的張力

  創造張力的方法是給一場戲中的目標人物設置一個目標,並且讓這個目標和障礙方重合。

  那麼人物為了場景目標就必須與障礙方正面衝突。

  就如同前面說的,在兩隻餓狗之間扔下一根肉骨頭。

  張力本身就是展現矛盾的雙方對於畫面世界統治權的爭奪。

  不僅是外部與阻礙勢力相鬥,在人物的內部,也要體現出他的內心擔憂、關切、生氣、焦慮等等爭奪時候的相關心理活動,並且讓他的內心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這樣才能完整地體現出一次爭鬥的體驗。

  而讀者需要這種新奇的經驗,他們也會因此開始同情這個人物。


  把一個令人值得同情的人物放入生死攸關的情景里,然後,在接下來的所有場景中保持這樣的緊張感。

  就是通過這樣的過程,才能創造出讓讀者拍案叫絕的小說。

  那是因為裡面充滿了令人著迷的不確定性。

  我們也可以操控小說中的時間流動,隨時隨地慢放鏡頭來收緊緊張感。

  這樣高度精確的細節描寫可以完整地呈現衝突中的人物性格,並且有效地利用好精彩的衝突和有張力的場景。

  只要我們保證這種緊張感能夠一直持續下去就行。

  ·強化行動

  除了上面的慢放鏡頭,我們還有強化人物的每一幀行動的做法。

  這樣像是為了人物的爭鬥給專門配上了一個解說員,讓他帶著讀者系統講解,有目的分析人物接下來的每一個動作。

  這樣對場景的擴寫技巧包括了慢動作、心理活動、對話、描寫,我們要有意識地找出場景中最有張力的部分,把它們擴寫三分之一以上。

  因為場面的張力越大,氣氛越緊張,我們就能把它擴寫得越長。

  使用這個技巧的時機通常是在一個意外導火索發生後,小說轉向人物反應的部分。

  在這樣意外——反應的描寫段落中,加入一些合適的慢放鏡頭,用於提升整體的緊張感。

  ·收緊情感方面的張力

  當人物有一個強烈的情感需要刻畫的時候,我們反而要從容不迫地用文字逐一展開。

  試著在這時候用人物近景描繪細節,然後插入一些心理變化的部分。

  ·把恐怖放緩

  恐懼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稍縱即逝,但在小說中卻要像是烏鴉一樣徘徊不去。

  小說是拉著讀者的情感一起上路,那麼在最恐怖的時刻也應該是這樣。

  與真實的恐怖不一樣,小說中的恐怖常常在沉默中爆發,並且突如其來的小聲音也能夠嚇得人物一驚一乍。

  這時候別忘了煙霧彈的技巧,先放一個無關、無害的驚嚇信息,然後再讓真正嚇人的鬼上場。

  ·對話和懸念

  對話是行動的口頭表述和延伸。

  這是人物們在有意識地為自己利益爭取,並且也為場景中你布置的任務努力的過程。

  ·多餘的對話

  單純的對話要簡明扼要,並且減少長句的使用次數,把它們拆成短句,並且使用口語。

  ·拉長的對話

  對話也可以增加張力。

  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做出最後的決斷,也不要提供額外的信息。

  審視那些寫好的部分,儘可能的早一些交代人物的渴望和場景阻礙,並且儘可能晚地給出信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