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妻為夫本(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王夫人端上茶飯,邊吃邊談。牛弘道:「此事辦不成。我不喜過府,但開皇十二年臘月,楊素升任右僕射,邀我到芙蓉園宴飲,不在北院而在南院。其時只有為數不多幾位同僚,楊素讓其妾陪酒,席間坦承正是陳叔寶之妹樂昌公主,果然是花容月貌……」

  王夫人接口道:「你這死老頭子,提起別人美妾,也是兩眼放光。」

  牛弘笑道:「男人豈有不好色的?只是老牛貌丑夫人太兇,不敢而已。楊素府中婦女上千人,獨寵樂昌,對其百依百順;至於你說的侍女喚作紅拂,公卿皆知,是楊素得力助手,若已許給玄感,斷難更改。」

  王夫人道:「楊素這個老東西很會享受,哪像你沒出息的樣兒。人家在京城、華陰以及各地修建的房舍有上萬座,不亞於皇帝行宮;獨自占有的女人,歷代能與他相比的皇帝就沒幾個。我就是奇怪,你這個尚書,每到休沐之日,就喜躲進這深山玩泥巴;你上頭那個皇帝,被獨孤氏嚇破了膽,現在才敢偷偷找幾個江南弄來的王室女子陪駕。你們這對君臣,如同苦行僧一般,遠不如楊素風流豪闊。」

  牛弘笑道:「聖上與老牛都娶了母老虎,如何敢想風流韻事?」

  王夫人道:「那楊素家鄭祁耶才是母老虎,他怎敢在府中養上千佳麗?」

  牛弘道:「老婆子,人跟人不同。楊素善經營,他養的女子中,多半是原陳國王公貴胄之女,當時有的只有幾歲,十來歲的居多。晉王當年押送成百上千女子進京,後來我勸他放歸,他答應了,但轉頭就造籍送予楊素,二人互通往來。現在深宮掖庭中,就有美女,顯然是給當今聖上預備的。老牛身兼三職,平日文牒都看不完,也沒興致看美女,也左右不了楊僕射。仁壽宮修建時死者萬數,聖上都沒有責怪他,我又能如何?」

  王夫人道:「哎,貪慾過甚,恐無後福。藥師,你可不能學楊素。」

  李靖行禮為答。

  牛弘吃飽喝足,打起了飽嗝兒。王夫人趕緊倒茶。牛弘突然想起一事,飽嗝也不打了,對李靖道:「藥師也不必犯愁,此事說不定有解。」

  李靖道:「莫非里仁叔想幫小侄去找楊僕射勸說?」

  牛弘道:「藥師還是年輕,此等私密哪能去提?又如何開得了口?楊素此人對我還算敬重,只因我向來對公事之外緘口不言,不說他人長短是非。一旦我涉及他的私密,恐怕都無顏面,極易反目成仇。」

  王夫人道:「藥師不必心急,我家老牛不說他人長短,才數十年無災禍。但年輕時也是火爆脾氣,直情直性,看到不順眼的事,挨刀也要說。後來我嫁到牛家,常常勸他自身行為必須方正,但他人是非莫去評判。」

  牛弘道:「妻為夫本,本固家寧。此生能娶夫人,是老牛家數代積德之故。」

  王夫人笑道:「世人都想娶得美妻美妾,不知丑妻才是真福。女子嬌艷,如花盛放,必引蜂蝶;相貌平平,自無干擾,盡可專心。孔明有月英,智通天下;梁鴻娶孟光,舉案齊眉。」

  牛弘笑道:「所以老牛混了半世連宰相都當不上,還是老婆子沒丑到極致。」

  王夫人道:「那楊素之妻,只知兇悍,不懂相夫。相者,襄也,激發勇氣,匡正過失,才是賢妻。作為女子,看到丈夫有過失,應規勸警誡,方能平安順遂,家業長久。」

  牛弘道:「老婆子之言甚善,其實皇家也應如此。周姜後脫簪待罪,世稱哲後;漢馬後練服鳴儉,共仰賢妃。英雄豪傑,帝王將相,甚至士農工商之輩,妻不賢而興盛者,史上未聞。」

  李靖心中一動。這對夫妻雖常戲謔,卻是琴瑟和鳴,其妻對夫君亦有莫大幫助。看來,娶得好妻,如置明鏡,可以正衣冠,可以糾過失,是男子漢大丈夫立身之本。

  王夫人起身收拾碗筷:「不說這些了。藥師年紀也不小了,楊府那個丫頭叫甚阿月或紅拂的,若真喜歡,就娶回家。你娘泉下有知,也會高興的。」

  牛弘道:「若只是侍女,倒也好辦。然而楊素既已將其許給長子玄感,幾無可能。不過,樂昌公主之事,或許有辦法。」

  李靖想起徐德言徒步數千里行乞到京城,對他極為同情。自己剛剛經歷情殤,還是先救關進牢里的徐德言再說。於是道:「若能救出徐駙馬,也是一善,還請里仁叔指點。」

  牛弘道:「楊素此人性情怪異,志向遠大,不拘小節,處事無常。文才超卓,詩格清遠,卻又粗俗不堪;馭眾將兵,嗜殺成性,卻又愛將惜才;好大喜功,鋪張豪奢,卻又待人吝嗇;風流成性,用情至深,卻又成人之美。」

  李靖道:「成人之美?難道楊僕射會將自己美姬送予他人?」

  牛弘道:「我講一事,即可明證。前內史令李德林之子李百藥,才華卓著。七年前,李百藥在元日夜間解除宵禁時,瞧見楊素院中一個叫陳倩兒的美女出來在街市玩耍,一眼就看中了,過去挑逗。李百藥風流才子,陳倩兒自然喜歡。然而陳氏是原陳朝宗室女,被楊素納為小妾,平時因寵愛樂昌冷落了她。其時李百藥為太子舍人,想盡辦法靠近芙蓉園南院,命隨從搭了梯子入內尋得陳氏,二人常在房中私會,不久事泄,楊素當場捉姦,執於府中要當場處死。李百藥毫無俱色,聲言自己與陳倩兒真心相愛,願娶陳氏為妻。當時李德林還在世,但已病篤,若知獨子因此事被殺,定會活活氣死。於是楊素言道:若你能學曹子建七步成詩,老夫便將倩兒許你為妻。李百藥只走三步,即口占一詩。楊素聽了,極為敬佩,當夜便准許陳倩兒嫁與李百藥,還送了價值不菲的陪嫁之物,一時傳為美談。」

  李靖聽了,嘆道:「楊僕射真有度量。只是不知樂昌公主,能否如陳倩兒一般逃離楊府?」

  牛弘道:「這就看藥師的手段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