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歸來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92章 歸來去

  時間隨著風雪流逝,轉眼已是春近。

  滄州那個夜晚發生的事情,在世間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卻又在極短時間內平息了下去。

  很多人開始認為大秦與道門將會迎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短時間內無法分出真正的勝負,那些在未央宮之變後存活下來的勢力不得不去認真思考,若是百年前的大爭之世再次到來,自己到底要站在哪一邊?

  於是民眾們再次感受到風雨欲來的壓抑氣息,在日常生活的閒余時間裡變得沉默與焦慮,就連神都那些最是喜歡坐在酒館茶樓與旁人放聲指點時事的閒漢,如今都變得收斂許多。

  這是因為他們始終想不明白一個問題,明明魔主的歸來已成事實,為何皇帝陛下始終不願親自出手誅殺此人,而是至今仍舊端坐未央宮中,不聞天下事。

  其中有些人得知那天夜裡,三千玄甲重騎為何停下衝鋒的緣故,想著這其中牽扯到的皇家秘辛,更是不敢聲張。

  若是換做任何一個皇室中人做出那樣的事情,想必都會換來禍國妖女的罵名,然而人們卻在這件事上極為默契的三緘其口,因為沒有誰相信長公主殿下真的叛國,就像大秦的子民始終相信著皇帝陛下的英明神武那般。

  人間的沉默,未能影響到未央宮的朝政,皇后娘娘愈發習慣垂簾聽政,大臣們同樣開始習慣與她共事。

  臨近春天的時候,朝廷頒下一份詔書,其中的內容極為複雜,主旨卻十分簡單——封賞。

  未央宮之變前後死去的那些人空出來的位置,幾乎都在這份詔書中迎來補缺,許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得到過往所夢寐以求的事物,然而在短暫的開心過後,依舊是擔憂。

  那份詔書中最是讓人詫異的事實,莫過於大秦依舊承認禪宗的國教地位,沒有過分追究慈航寺和長樂庵的謀逆行為,但過往的恩賜與封賞幾乎是被盡數收回。

  這個決定更加讓人們相信,大秦朝廷正在準備與道門進行下一次的戰爭,否則沒有任何道理放棄滅佛。

  至於劍道三宗,朝天劍闕的掌門真人親往神都,在不知道做出怎樣的犧牲過後,居然成功讓大秦朝廷放棄追責,留下其山門。

  在這些事情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發生著,數萬人的頭顱被劊子手斬落在地的時候,神都同時也發生了一件小事。

  陳遲出獄了。

  神都關押修行者的牢房名為道獄,其中蘊藏著的意思不言而喻。

  坐在幽冷的藍石塊上,借唯一天窗灑落的光線,望向站在不遠處的那位姑娘,陳遲隱約猜到自己即將離開這個地方,但他心中已經無法為此生出任何的喜悅。

  那些散發著淡弱藍光的石頭,產自於荒原群山之中,天然蘊藏著令人心悸的寒意,修行者長時間身處其中,道心將會受到難以抹去的影響,便和燭光浸黑梁木是同樣的道理。

  來人是林挽衣。

  她感受著道獄中無處不在的陰冷污穢氣息,命人打開牢房的門,帶著陳遲重拾天光。

  直至陽光再落之時,兩人才是迎來第一句話。

  「你接下來要去荒原。」

  林挽衣說道:「這是離開道獄的代價。」

  陳遲低著頭,閉著眼,聲音虛弱問道:「是因為顧濯嗎?」

  林挽衣沉默片刻後,說道:「你活著和他有關,但你能走出來是我母親的意思。」

  陳遲很是意外,說道:「大秦難道已經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境地了嗎?」

  林挽衣沒有解釋,自顧自說道:「此次前去荒原,你將會進入王大將軍的麾下,其他的事情他會對你再做具體安排。」

  陳遲抬起頭,睜眼望向林挽衣,再也無法從那眉眼間找到昔日的青春明媚,剩下的都已是漠然。

  他點頭應下此事,忍住開口詢問關於顧濯的事情,想著就此離開北上,但最終還是開口說了那句話。

  「抱歉……那天我真的沒有辦法留下來。」

  陳遲的聲音很是艱澀:「當時我只是為了給你們送信,就已經險些死去,我沒辦法說服自己再幫你們去直面自在道人。」

  林挽衣聽著這話,表示理解。

  誰都要為自己的性命負責,誰又能苛求旁人為自己捨生忘死?

  「所以他從來都沒有為此責怪你。」


  林挽衣頓了頓,最後說道:「不要試圖打聽他的下落,這既是忌諱,更是因為現在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裡。」

  說完這句話,少女就此轉身離去,不留半步。

  在遠處,謝應憐正站在雨廊下。

  林挽衣來到她身旁,問道:「我記得我昨夜已經和你說過再見了。」

  謝應憐微笑說道:「你還沒真正離去,而我想要和你再聊幾句。」

  林挽衣走在長廊下,問道:「聊什麼?」

  謝應憐笑容更為愉快,說道:「昨夜你娘與我說了些話,話里的意思是覺得比起你,我更像是她的親生女兒,這是她讓你離開,而讓我留下的原因。」

  林挽衣神色不變,說道:「你要是信她說的話,等我再回來的時候,或許只能給你上墳了。」

  「這不正是離別的意義嗎?」

  謝應憐笑意更盛說道:「總要有一個人不能如期歸來。」

  林挽衣偏過頭,看了一眼這個早在慈航寺那場法會上,便讓自己認定是瘋子的女人。

  便在這時,謝應憐的聲音忽然消失,再次響起已在林挽衣的識海中。

  「你娘讓你離開,為的是用你來引他現身,所以你註定會遭遇很多變故。」

  「我不是白痴。」

  「你準備去哪?」

  林挽衣停下腳步。

  謝應憐望向她,挑了挑眉,有些好奇。

  林挽衣說出了那兩個字:「回家。」

  謝應憐問道:「回家?」

  林挽衣用鼻音嗯了一聲,說道:「望京。」

  謝應憐莞爾一笑,隨意說道:「那我猜他不在望京。」

  ……

  ……

  是的,誰也不知道顧濯如今的去向。

  在庵主圓寂後,他以一束花聊表哀思,便與裴今歌踏浪而去。

  根據長樂庵尼姑們的證詞,那是前往東海深處的方向。

  為此大秦派出水師及諸多修行者進行大範圍的搜尋,最終的結果是沒有任何意外的一無所獲,甚至找不出半點線索。

  無處可尋,不代表無事可做,與顧濯存在著關聯的所有地方,都已迎來大秦朝廷的監視。

  不管是舊都城望京,還是天命教所在的那座南齊郡城,乃至於偌大一個雲夢澤,都被納入大秦朝廷的目光當中。

  更不要說玄都。

  通往那座道門祖庭的每一條道路都已被封死。

  然而至今為止仍是一無所得。

  直到今天,欽天監中的修行者依舊在為此而徹夜忙碌,觀摩星象,與謀士論,窮盡一切人力物力試圖找到顧濯的去向。

  ……

  ……

  「你猜你再過多久才會被發現?」

  「或許是新帝登基那天?」

  「好像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前些天一直沒問,你為什麼直到現在還要留在我身邊?」

  「按道理來說,我的確該離開了,畢竟當初我只答應了長公主殿下盡全力讓你活下來,沒說過要和你一路同行。」

  「所以?」

  「所以我沒有離開,當然是因為你給了我留下的理由。」

  「什麼理由。」

  「好奇。」

  裴今歌的聲音很是坦然:「就像當初你在望京初入洞真就連敗十三位洞真一樣,現在的你正在做的事情,讓我對你抱有好奇之心再是理所當然不過。」

  顧濯想了想,覺得這個理由很有力量,忽然笑了起來,說道:「我記得,那時候你好像對我說過,我和你的一位故人……」

  話音戛然而止。

  原因當然是裴今歌。

  她面無表情地看著顧濯的眼睛,聲音微冷說道:「如果你堅持要提那件事,請你在我離開以後再提,且不要被我知道你在背後和別人以譏笑我來取樂。」

  顧濯笑了笑,沒有堅持。

  裴今歌神色微緩,轉而認真問道:「你到底是怎麼想到藏身白帝山的?」


  ……

  ……

  是的,在那天離開長樂庵後,兩人看似前往東海深處,實則半途折返陸地,然後藉助青霄月手中的殘餘力量進行掩護,得以登上白帝山。

  青霄月願意在這件事情上出力,與顧濯的身份沒有任何的關係,而是因為司主的死。

  那天夜裡,或者說從未央宮之變後的那一刻起,青霄月便對司主起了無法抑制的殺心。

  這也是他不顧殘軀趕赴滄州的唯一原因。

  然而滄州之戰中他所準備的那些手段,最終並未能派上用場,司主便已死在顧濯手中。

  出於各種理由,以及求知的強烈意願,讓青霄月默許顧濯和裴今歌借用手中的勢力,就此如水消失在水中,不復蹤跡。

  青霄月已在風雪綿延的某天,正式向皇后遞上辭呈,帶著數十年來不見天日的功名與賞賜,歸老。

  於是求知成為過往兩位巡天司副司主所共同承認,在巡天司中的代表人物。

  如今這位出身自無憂山的青年殺手,已在眾人複雜至極的目光中身居高位,直面朝廷諸公施於的沉重壓力。

  唯一幸運的是,求知最擅長的事情其實不是殺人,而是還嘴,以及守口如瓶。

  至於白帝山上住著的那些守墳人,早在天瓊峰那場毀盡白家祖墳的變故後,便已成為真正的活死人,根本不在乎外界發生的一切事情。

  故而至今依舊無人得知顧濯的真正去向。

  ……

  ……

  裴今歌的問題最終沒有得到答案,原因當然是顧濯不願回答。

  都不是喜歡廢話的人,兩人自然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多做糾纏,便如往常般生活。

  春將至,白帝山上的氣候稍稍回暖,但底色依舊是寒冷。

  裴今歌在白天的時候去摘了些野菜和獵了幾隻野兔回來,而顧濯則是在石屋裡燒了一鍋清水,往裡頭扔了些姜蔥。

  這據說是天南某個地方的火鍋吃法,對此裴今歌頗為不屑,認為這遠不如益州風味,就連神都流行的涮羊肉都比不過。

  在顧濯指出涮羊肉的湯底似乎也沒什麼特殊之處後,裴今歌十分認真地向他強調麻醬的味道到底有多麼美妙,但最終依舊以沉默收場。

  畢竟,白帝山上不要說涮羊肉用的羊,就連尋常的調料也不多見。

  在這種時候再說麻醬,未免來得過分奢侈。

  入夜後山間有雪,屋內燈火略微昏暗。

  裴今歌和顧濯相對而坐。

  在兩人中間,便是那清水火鍋,其中沒有什麼肉,幾乎都是菜。

  「我已經感受到破境的契機了。」

  裴今歌舉箸夾起一片青菜,隨意地過了遍醬肉,送入口中,漫不經心說道:「開春後,只要我願意就能破境。」

  顧濯認真說道:「恭喜。」

  裴今歌平靜說道:「早在多年以前,我便相信自己可以成就羽化之境,從得知你就是道主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這是必將到來的事實,所以這其實沒有什麼好恭喜的。」

  「更重要的是羽化又算什麼?」

  她的神情沒有自傲之色,搖頭說道:「我不止親眼見過百年前站在玄都之上的你,未央宮之變時的皇帝陛下也在我眼中,我確定自己即便步入羽化,與你們依舊有著難以想像的遙遠距離,便沒有任何雀躍的道理。」

  話是實話,真心話。

  然而無論是誰聽到裴今歌的想法,都會由衷認為她太過囂張。

  顧濯不這麼想,他對此十分理解。

  人世間很多事情往往如此,一朝相見,便會花光餘生時光去追逐,再難忘卻。

  這或許就是求道者所該有的心境。

  「而且這其中還有一個我過去認為格外白痴但現在自己偏偏成為了那個問題里的白痴的嚴重問題。」

  裴今歌放下碗筷,目光隔著火鍋升起的熱霧,看著顧濯的眼睛,聲音里的情緒複雜至極,說道:「我和你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同謀,我若是破境,陛下便有殺死我的理由。」

  「我要是不想背叛陛下,那最好的辦法只有一個。」

  她的聲音越發冷淡:「殺了你,提著你的人頭去見陛下。」

  顧濯嘆了口氣,說道:「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裴今歌等待著下一句話。

  就在這時,顧濯舉箸往鍋里夾了一塊兔肉,放到她的碗裡,神情誠懇地說了句話。

  「所以……要不我們還是先吃口肉再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