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方蘭,方蘭
元醫生第一次見到方蘭,是在電影院的門外。
那一天剛好是中秋節的晚上,元醫生依然記得清清楚楚。元醫生如同往常一樣,吃完晚飯,穿著風衣,從家裡出發,跨過「友誼橋」,來到電影院看電影。雖然來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很多,但是穿過人流,元醫生一眼就注意到了在影院大門右邊站著的一位年輕女性的身影。
她大約一米五幾的個子,雙眼皮,瓜子臉,尖尖的小巴,面容漂亮又嫻靜。一頭烏黑的長髮,用皮筋鬆散的紮成一把,披在背上。穿著一件淡綠色的白色碎花的連衣裙,像瀑布一樣從肩部瀉到小腿。她的腳上穿著一雙半透明的塑料涼鞋,並著腳,優雅得像一隻天鵝一樣站立在那裡。
她的背後剛好是電影院的黑板,每天放映的電影的場次和時間,都寫在上面。鬼使神差地,元醫生走了上去,搭訕道:「今晚放的什麼電影?」
這好像是自語,但是聲音的大小剛好讓對方可以聽到。
「五朵金花。」對方飛快地看了元醫生一眼,也用差不多只有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回答。
「五朵金花啊。」元醫生悄悄地把自己的身板挺地更直一些:「你也來看電影啊?還不進去,等人嗎?」
「嗯。」對方似乎有些羞怯,不願意跟元醫生做過多的交談。元醫生只好作罷,跟隨人流進了電影院。進放映室前,元醫生最後一次回頭張望,透過大門,隱約瞥見那抹淡綠色仍然留在原地。
按照票面找到對應的座位入座後,離電影開始還有幾分鐘的時間,元醫生的眼光不時掃向放映室的門口,直到電影開始前的一分鐘,他終於看到那抹淡綠色的身影,和另一個身影一起進到了放映室,才落下心來。
放映室頂棚的燈光熄滅,用來投射影片的光柱亮起,元醫生坐直了身子。電影開始了。
今晚的電影元醫生有點心不在焉,他的眼光總會不由自主地離開熒幕,瞟向左前的位置。藉助電影微弱的光亮,打探那抹淡綠色長裙的女孩。她對元醫生的窺視一無所知,從頭到尾聚精會神地觀看著電影,偶爾會偏過頭,和旁邊的男伴一起交流一兩句。
男伴!精彩的電影變得索然無味。元醫生好不容易才等它放映結束,頂棚的燈光再次亮起,觀影的人群按序往門口移動。他刻意地調整自己的步伐和速度,剛好雙方同時從放映室的門口相遇,先後擠門而出走出影院。
她的男伴,只是一個大約十三四歲,剛念初中的「半大小子」。
「這是你弟弟吧。」出了影院門口,並身而行,將要錯身而過的瞬間,元醫生儘量裝得隨意地問道。
「……」對方遲疑了一下,抬頭發現元醫生的視線正對著自己,她才反應過來元醫生詢問的正是自己。
「嗯。」
「蘭姐,這是哪個?」她的弟弟終於反應過來,問道。
「哦。」不等對方開口,元醫生搶著回答:「我姓元,巷口鄉金花的。」
「來石板上看個電影。」元醫生順著問道:「你呢,尊姓大名啊?」
他盯著元醫生。元醫生友善的笑了笑,然後表現得坦蕩,又和善。他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把自己的名字說了出來。
「陳石平。」
「原來是石平啊。」元醫生說道:「『堅如磐石,卓爾不平』的石平吧?」元醫生不露聲色地,既在女孩面前表現著自己的學識,又捧了她的弟弟。
這樣溫文爾雅、高大帥氣、腹有詩書的人,總不可能是壞人吧。
「是的,沒錯。」陳石平的語氣終於放鬆下來。
「噗嗤。」女孩突然打破了沉靜,笑了出來,開口說道:「你好,我叫方蘭。是下面洪家的,來看電影。」
「你好。」元醫生特意調整了一下自己的語氣,顯得官方又正式,說道:「我叫元博,是金花的。」
既然互報了家門,雙方就已經熟悉,於是三人一起並排,跟隨人流往外走。散場的人群,三三兩兩的順著青石板的街道,往友誼橋的方向涌動。街旁的南貨鋪仍然點著昏黃的電燈,偶爾有一兩個離開人流,進去買一包煙,幾兩零食。
元醫生看了眼方蘭和她的弟弟,說道:「我去買點東西,你等我一下。」
不等對方拒絕,元醫生就側身閃進了南貨鋪。元醫生回頭望時,發現姐弟二人仍然站在剛才的地方,正在等著自己。
元醫生對店主人說道:「老闆,買一袋花片,一袋葵花籽。」
元醫生從南貨鋪出來,再次來到姐弟身邊的時候,街上的人流已經走遠了。他連忙說道:「久等了,久等了。」
然後裝著不經意的把手裡的花片遞到了陳石平手上:「給,石平。」
陳石平下意識就接住了,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花片已經在自己手裡,元醫生已經若無其事的走開了。
元醫生把葵花籽的袋口打開,問道:「吃不?」
方蘭猶豫了一下,捏著手,小心地抓了十幾顆。
「多拿點多拿點。」元醫生一邊說著,一邊傾斜著口袋,作勢就倒。元蘭只好張開手掌,接住元醫生的盛意。
氣氛慢慢放鬆下來,元醫生有意無意的聊著一些大隊上的事情,用盡全身本領拿捏著述事的分寸,既儘可能地表現自己,又不讓對方反感。大多數時候,都是元醫生在說,元蘭只是安安靜靜地聽。
等三人到了友誼橋頭的時候,橋上已經滿滿的都是人。見到元醫生三人的時候,他們開始起鬨:「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石漢都跟女的一路了。」
「鐵樹開花,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不得了了,快來看元會計帶妹子了。」
隨後就是放肆的哈哈大笑。元醫生心裡對橋上年輕人的唐突急得跺腳,卻無可奈何,只好衝著橋上大喊:「別亂說,我們今天才認識的。」
借著月色,元醫生看到方蘭低著頭,耳根變得通紅,他解釋道:「他們就是這樣的,你不要放在心上。」
方蘭紅著臉,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
橋上的嬉笑和嘈雜依然無法停歇,元醫生只好陪著她,三個人站在橋頭,躊躇良久,用盡渾身解數說著一些元醫生自認為最有意思、最引人入勝的傳聞軼事。
方蘭捂嘴輕笑。
元醫生低頭和方蘭交談,故意不去看天色,想要和方蘭儘量多待一會。不知過了多久,石橋上開始三三兩兩的有人離開,方蘭抬頭看了下天色,說道:「你還要去橋上玩嗎?太晚了,我們要先回去了。」
「我不在橋上耍的。」元醫生回答:「我也要回去了。」
對方低著頭微微一笑,招呼自己的弟弟:「走,回家去。」
看著對方轉過身,元醫生突然擔心:今晚會不會是她的唯一一次看電影,明天就再也不回來了。直到方蘭走出了幾十米,馬上要走出視線,元醫生深吸一口氣,大聲問道:「明天還來看電影嗎?」
對方停了下來,轉過身:「明天我弟弟上學了,沒人陪。我來不了。」
元醫生內心的聲音想要大喊「我來接你」,幸好被他的理智死死的摁住——剛剛認識,太過唐突和冒犯,會適得其反。
「下周末,我弟弟放假,我再來。」說著她轉過身,帶著陳石平,沿著河邊南岸的河堤,頭也不回的走了。元醫生注視著他們,一直等到他們消失在月色里,許久才跨上友誼橋。
月光如水地傾瀉,天地一片白亮,散發著暖人心脾的光暈。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元醫生每天都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不管見到誰都會忍不住地發笑。所有見到他的人都會對他說:「元會計,你是有什麼好事吧。」
元醫生搖著頭「沒有沒有」,但是他臉上不自製的笑出賣了他,於是他們確信地到處傳言:「元會計怕是談對象了。」
就連他上小學的小弟也聽聞了這件事。星期六放學,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飯的時候,他無意地對自己的哥哥說道:「哥,你曉得周末晚上,說的今天晚上還是明天晚上?」
「!!!」
是啊,方蘭說的好像是等到她弟弟周末放假有空能陪她了,她就會去看電影。今天開始他弟弟就會放假了,所以有可能是今天,也有可能是明天!
元醫生越想,越覺得是今天的可能性最大,他三兩下就把碗裡的飯菜扒完,稍事整理,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電影院。他趕到石板上的時候,電影早已經在半個小時前就開演了,街上空無一人。
他趴在影院的門口,從門縫裡往裡看,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到,只聽見裡面偶爾傳出的哄堂大笑。
「她今天來沒來看電影啊?」
「菩薩保佑,沒有來啊!」
「還有多久?快結束了吧!」
「還有好久,怎麼還沒結束啊!」
「……」
元醫生一會趴在門上窺視什麼也看不到的院內的情況,一會又在門口走來走去。不知過了多久,院內的燈光亮起,從放映室里傳來「啪啪啪啪」的座椅收納的聲音,放映結束了。元醫生趕緊走到了大門的一邊,裝得好像剛剛才到一樣。
觀影結束的人群三三兩兩的從裡面走出來,元醫生眼睛盯著他們一眨也不敢眨,生怕漏掉了一個,剛好方蘭就是漏掉的那個人。
一直到院裡的最後一個人走出來,元醫生都沒有發現方蘭的身影,他反而暗暗地舒了一口氣:「還好還好。」
他又繼續等了好一會兒,直到院內的燈光再次熄滅,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把大門關閉,他徹底放下心來,他心裡高興極了:「方蘭今天沒來看電影。她說的是明天。」
第二天就是和方蘭約定的一起看電影的日子。元醫生特意早早地洗換一新,最快地速度吃完晚飯,趕到了石板上的電影院門口。
半個小時之後,青石板街道上,前來觀影的人才開始多起來。元醫生在往來的人群里,仔細地搜索著方蘭的身影。借著微弱的霞光,元醫生看到,遠遠地,從街的盡頭,方蘭翩翩地走了過來。元醫生努力控制自己的興奮,故作鎮定,等到她走近一些,才迎了上去:「方蘭。」
「元博,你到好久了?早就到了吧。」方蘭說道。
「沒有沒有,我也剛到。」元醫生連忙否認,轉頭又跟旁邊的陳石平打招呼:「石平!」
「電影快開始了吧?」可能是趕路太急,方蘭雖然盡力控制,仍然急促地喘著氣:「今天放什麼電影?」
「劉三姐!」元醫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你怎麼知道?」陳石平終於插上了話。
「影院大門口的黑板上有寫!」方蘭替元醫生向自己的弟弟解釋道。
元醫生笑笑沒有說話。
「走吧,電影要開始了。」元醫生示意了一下手上已經買好的三張電影票,領著方蘭姐弟就往電影院內走。走過大門口的時候,陳石平眼光掃了一下,因為工作人員的失誤,黑板上並沒有今天電影的場次信息。
這場電影之後,元醫生和方蘭之間的關係快速升溫了,即使在陳石平上學的日子裡,他們也經常約好時間,元醫生到方蘭家的路口等她,接她一起到石板上看電影。看完電影後,再把她送家。
有時電影散場後,他們也會走上友誼橋,坐在橋墩的尖尖上,聽著腳下流水永不停歇的「嘩嘩」聲,任晚風輕拂。身邊的人就是世界的全部。
「爸,友誼橋建了好多年了?」兒子的話把元醫生的思緒拉回了現代。
「解放前就有,怕有一百多年了!」元醫生從記事起,石板橋就已經跨立在石板河上,在父輩們平時的閒談里,它就已經早就在了。
「毛主席當年來沙闐做調研,走的就是石板橋。」元醫生回答。
行走在橋上,從鞋底傳遞上來石板橋粗糙厚重的質感,歲月的侵蝕絲毫也沒有損害它的堅固,像船一樣的巨大橋墩,在河流中擊打著水花,恍如昨日一樣。只是橋墩上長著的雜草,無時不刻在昭示「人非」的現實,撥弄故人的心弦。
元醫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穿過熟悉的青石板的街道,繼續往前,到達本次出診的彭家坳,還有五六里的路程。
那一天剛好是中秋節的晚上,元醫生依然記得清清楚楚。元醫生如同往常一樣,吃完晚飯,穿著風衣,從家裡出發,跨過「友誼橋」,來到電影院看電影。雖然來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很多,但是穿過人流,元醫生一眼就注意到了在影院大門右邊站著的一位年輕女性的身影。
她大約一米五幾的個子,雙眼皮,瓜子臉,尖尖的小巴,面容漂亮又嫻靜。一頭烏黑的長髮,用皮筋鬆散的紮成一把,披在背上。穿著一件淡綠色的白色碎花的連衣裙,像瀑布一樣從肩部瀉到小腿。她的腳上穿著一雙半透明的塑料涼鞋,並著腳,優雅得像一隻天鵝一樣站立在那裡。
她的背後剛好是電影院的黑板,每天放映的電影的場次和時間,都寫在上面。鬼使神差地,元醫生走了上去,搭訕道:「今晚放的什麼電影?」
這好像是自語,但是聲音的大小剛好讓對方可以聽到。
「五朵金花。」對方飛快地看了元醫生一眼,也用差不多只有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回答。
「五朵金花啊。」元醫生悄悄地把自己的身板挺地更直一些:「你也來看電影啊?還不進去,等人嗎?」
「嗯。」對方似乎有些羞怯,不願意跟元醫生做過多的交談。元醫生只好作罷,跟隨人流進了電影院。進放映室前,元醫生最後一次回頭張望,透過大門,隱約瞥見那抹淡綠色仍然留在原地。
按照票面找到對應的座位入座後,離電影開始還有幾分鐘的時間,元醫生的眼光不時掃向放映室的門口,直到電影開始前的一分鐘,他終於看到那抹淡綠色的身影,和另一個身影一起進到了放映室,才落下心來。
放映室頂棚的燈光熄滅,用來投射影片的光柱亮起,元醫生坐直了身子。電影開始了。
今晚的電影元醫生有點心不在焉,他的眼光總會不由自主地離開熒幕,瞟向左前的位置。藉助電影微弱的光亮,打探那抹淡綠色長裙的女孩。她對元醫生的窺視一無所知,從頭到尾聚精會神地觀看著電影,偶爾會偏過頭,和旁邊的男伴一起交流一兩句。
男伴!精彩的電影變得索然無味。元醫生好不容易才等它放映結束,頂棚的燈光再次亮起,觀影的人群按序往門口移動。他刻意地調整自己的步伐和速度,剛好雙方同時從放映室的門口相遇,先後擠門而出走出影院。
她的男伴,只是一個大約十三四歲,剛念初中的「半大小子」。
「這是你弟弟吧。」出了影院門口,並身而行,將要錯身而過的瞬間,元醫生儘量裝得隨意地問道。
「……」對方遲疑了一下,抬頭發現元醫生的視線正對著自己,她才反應過來元醫生詢問的正是自己。
「嗯。」
「蘭姐,這是哪個?」她的弟弟終於反應過來,問道。
「哦。」不等對方開口,元醫生搶著回答:「我姓元,巷口鄉金花的。」
「來石板上看個電影。」元醫生順著問道:「你呢,尊姓大名啊?」
他盯著元醫生。元醫生友善的笑了笑,然後表現得坦蕩,又和善。他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把自己的名字說了出來。
「陳石平。」
「原來是石平啊。」元醫生說道:「『堅如磐石,卓爾不平』的石平吧?」元醫生不露聲色地,既在女孩面前表現著自己的學識,又捧了她的弟弟。
這樣溫文爾雅、高大帥氣、腹有詩書的人,總不可能是壞人吧。
「是的,沒錯。」陳石平的語氣終於放鬆下來。
「噗嗤。」女孩突然打破了沉靜,笑了出來,開口說道:「你好,我叫方蘭。是下面洪家的,來看電影。」
「你好。」元醫生特意調整了一下自己的語氣,顯得官方又正式,說道:「我叫元博,是金花的。」
既然互報了家門,雙方就已經熟悉,於是三人一起並排,跟隨人流往外走。散場的人群,三三兩兩的順著青石板的街道,往友誼橋的方向涌動。街旁的南貨鋪仍然點著昏黃的電燈,偶爾有一兩個離開人流,進去買一包煙,幾兩零食。
元醫生看了眼方蘭和她的弟弟,說道:「我去買點東西,你等我一下。」
不等對方拒絕,元醫生就側身閃進了南貨鋪。元醫生回頭望時,發現姐弟二人仍然站在剛才的地方,正在等著自己。
元醫生對店主人說道:「老闆,買一袋花片,一袋葵花籽。」
元醫生從南貨鋪出來,再次來到姐弟身邊的時候,街上的人流已經走遠了。他連忙說道:「久等了,久等了。」
然後裝著不經意的把手裡的花片遞到了陳石平手上:「給,石平。」
陳石平下意識就接住了,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花片已經在自己手裡,元醫生已經若無其事的走開了。
元醫生把葵花籽的袋口打開,問道:「吃不?」
方蘭猶豫了一下,捏著手,小心地抓了十幾顆。
「多拿點多拿點。」元醫生一邊說著,一邊傾斜著口袋,作勢就倒。元蘭只好張開手掌,接住元醫生的盛意。
氣氛慢慢放鬆下來,元醫生有意無意的聊著一些大隊上的事情,用盡全身本領拿捏著述事的分寸,既儘可能地表現自己,又不讓對方反感。大多數時候,都是元醫生在說,元蘭只是安安靜靜地聽。
等三人到了友誼橋頭的時候,橋上已經滿滿的都是人。見到元醫生三人的時候,他們開始起鬨:「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石漢都跟女的一路了。」
「鐵樹開花,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不得了了,快來看元會計帶妹子了。」
隨後就是放肆的哈哈大笑。元醫生心裡對橋上年輕人的唐突急得跺腳,卻無可奈何,只好衝著橋上大喊:「別亂說,我們今天才認識的。」
借著月色,元醫生看到方蘭低著頭,耳根變得通紅,他解釋道:「他們就是這樣的,你不要放在心上。」
方蘭紅著臉,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
橋上的嬉笑和嘈雜依然無法停歇,元醫生只好陪著她,三個人站在橋頭,躊躇良久,用盡渾身解數說著一些元醫生自認為最有意思、最引人入勝的傳聞軼事。
方蘭捂嘴輕笑。
元醫生低頭和方蘭交談,故意不去看天色,想要和方蘭儘量多待一會。不知過了多久,石橋上開始三三兩兩的有人離開,方蘭抬頭看了下天色,說道:「你還要去橋上玩嗎?太晚了,我們要先回去了。」
「我不在橋上耍的。」元醫生回答:「我也要回去了。」
對方低著頭微微一笑,招呼自己的弟弟:「走,回家去。」
看著對方轉過身,元醫生突然擔心:今晚會不會是她的唯一一次看電影,明天就再也不回來了。直到方蘭走出了幾十米,馬上要走出視線,元醫生深吸一口氣,大聲問道:「明天還來看電影嗎?」
對方停了下來,轉過身:「明天我弟弟上學了,沒人陪。我來不了。」
元醫生內心的聲音想要大喊「我來接你」,幸好被他的理智死死的摁住——剛剛認識,太過唐突和冒犯,會適得其反。
「下周末,我弟弟放假,我再來。」說著她轉過身,帶著陳石平,沿著河邊南岸的河堤,頭也不回的走了。元醫生注視著他們,一直等到他們消失在月色里,許久才跨上友誼橋。
月光如水地傾瀉,天地一片白亮,散發著暖人心脾的光暈。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元醫生每天都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不管見到誰都會忍不住地發笑。所有見到他的人都會對他說:「元會計,你是有什麼好事吧。」
元醫生搖著頭「沒有沒有」,但是他臉上不自製的笑出賣了他,於是他們確信地到處傳言:「元會計怕是談對象了。」
就連他上小學的小弟也聽聞了這件事。星期六放學,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飯的時候,他無意地對自己的哥哥說道:「哥,你曉得周末晚上,說的今天晚上還是明天晚上?」
「!!!」
是啊,方蘭說的好像是等到她弟弟周末放假有空能陪她了,她就會去看電影。今天開始他弟弟就會放假了,所以有可能是今天,也有可能是明天!
元醫生越想,越覺得是今天的可能性最大,他三兩下就把碗裡的飯菜扒完,稍事整理,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電影院。他趕到石板上的時候,電影早已經在半個小時前就開演了,街上空無一人。
他趴在影院的門口,從門縫裡往裡看,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到,只聽見裡面偶爾傳出的哄堂大笑。
「她今天來沒來看電影啊?」
「菩薩保佑,沒有來啊!」
「還有多久?快結束了吧!」
「還有好久,怎麼還沒結束啊!」
「……」
元醫生一會趴在門上窺視什麼也看不到的院內的情況,一會又在門口走來走去。不知過了多久,院內的燈光亮起,從放映室里傳來「啪啪啪啪」的座椅收納的聲音,放映結束了。元醫生趕緊走到了大門的一邊,裝得好像剛剛才到一樣。
觀影結束的人群三三兩兩的從裡面走出來,元醫生眼睛盯著他們一眨也不敢眨,生怕漏掉了一個,剛好方蘭就是漏掉的那個人。
一直到院裡的最後一個人走出來,元醫生都沒有發現方蘭的身影,他反而暗暗地舒了一口氣:「還好還好。」
他又繼續等了好一會兒,直到院內的燈光再次熄滅,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把大門關閉,他徹底放下心來,他心裡高興極了:「方蘭今天沒來看電影。她說的是明天。」
第二天就是和方蘭約定的一起看電影的日子。元醫生特意早早地洗換一新,最快地速度吃完晚飯,趕到了石板上的電影院門口。
半個小時之後,青石板街道上,前來觀影的人才開始多起來。元醫生在往來的人群里,仔細地搜索著方蘭的身影。借著微弱的霞光,元醫生看到,遠遠地,從街的盡頭,方蘭翩翩地走了過來。元醫生努力控制自己的興奮,故作鎮定,等到她走近一些,才迎了上去:「方蘭。」
「元博,你到好久了?早就到了吧。」方蘭說道。
「沒有沒有,我也剛到。」元醫生連忙否認,轉頭又跟旁邊的陳石平打招呼:「石平!」
「電影快開始了吧?」可能是趕路太急,方蘭雖然盡力控制,仍然急促地喘著氣:「今天放什麼電影?」
「劉三姐!」元醫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你怎麼知道?」陳石平終於插上了話。
「影院大門口的黑板上有寫!」方蘭替元醫生向自己的弟弟解釋道。
元醫生笑笑沒有說話。
「走吧,電影要開始了。」元醫生示意了一下手上已經買好的三張電影票,領著方蘭姐弟就往電影院內走。走過大門口的時候,陳石平眼光掃了一下,因為工作人員的失誤,黑板上並沒有今天電影的場次信息。
這場電影之後,元醫生和方蘭之間的關係快速升溫了,即使在陳石平上學的日子裡,他們也經常約好時間,元醫生到方蘭家的路口等她,接她一起到石板上看電影。看完電影後,再把她送家。
有時電影散場後,他們也會走上友誼橋,坐在橋墩的尖尖上,聽著腳下流水永不停歇的「嘩嘩」聲,任晚風輕拂。身邊的人就是世界的全部。
「爸,友誼橋建了好多年了?」兒子的話把元醫生的思緒拉回了現代。
「解放前就有,怕有一百多年了!」元醫生從記事起,石板橋就已經跨立在石板河上,在父輩們平時的閒談里,它就已經早就在了。
「毛主席當年來沙闐做調研,走的就是石板橋。」元醫生回答。
行走在橋上,從鞋底傳遞上來石板橋粗糙厚重的質感,歲月的侵蝕絲毫也沒有損害它的堅固,像船一樣的巨大橋墩,在河流中擊打著水花,恍如昨日一樣。只是橋墩上長著的雜草,無時不刻在昭示「人非」的現實,撥弄故人的心弦。
元醫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穿過熟悉的青石板的街道,繼續往前,到達本次出診的彭家坳,還有五六里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