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人生得意
先生此時心中十分舒坦,心說,人一旦榮耀,居然有著諸多好處。比如當府官宦,無論到哪裡,那些地方鄉紳甚至百姓無不畢恭畢敬,尊著捧著,而且許多有著利益的交割。今日才得一「解元」之名,無官無祿,竟也有這等尊崇加身?
先生自斟自飲,才只喝了三杯茶,店掌柜早滿頭大汗捧著玉印過來:「解元請看,印已經刻好了。」先生接過印章再三驗看,店掌柜的手工的確不錯,剛才自己手書四字,神韻異常接近。
先生滿意地點點頭道:「店家,辛苦你了。」且付了錢,然後慢慢踱著步子向店外走,店掌柜步步緊隨,嘴裡道:「唐解元請慢走,解元往後如有所需儘管前來,小店無不周到。」
店掌柜的行止,先生忽然有些看不慣。如自己隱藏其名,恐怕店掌柜不會如此恭敬吧?但是自己呢?一會等見了那些主考貴人,他不是也是同樣舉止?這倒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
先生再到官驛時,大門早已開了,自有應天府派來侍應的一個皂隸在門口站著。先生小心地請對方通報,不一時,皂隸從裡面出來,領著他直接進了官驛……
先生的第二場慶賀,是江陰學子徐經為他舉辦的盛筵。徐經雖說是江陰人氏,可他和他的叔父徐尚德許多年前就是蘇州府的常客,且與先生和允明、徵明都相熟。
徐經中得舉人是在三年之前的江南鄉試,不過名次一般,只在末位幾名。這一次他亦是從參加考試的江陰生員中聽聞,蘇州府吳縣生員唐寅已中得江南第一名解元,立刻乘船從江陰趕過來。
他的心思,第一是因為之前跟先生相熟,想要慶賀一番。第二卻是為了明年京城會試。他曾揣度,以他的文才想要一科高中恐怕比較困難,幸虧他之前認識唐寅,一聽說唐寅有如此收穫,如何不興奮?若是與先生一起備考京師會試,一定可以有得益之處。
所以他到達應天府之後,費些心思好不容易找到先生所居客棧,先向先生道些祝賀之意,然後商定在應天府順興酒樓慶賀。徐經在南京頗有些熟客,包括南京吏部尚書之子倪公子、南京戶部董郎中、當朝郭某侯之子郭侯爺等等。
這些人中,以一位年在三十歲左右的郭侯爺最為神秘,徐經將其介紹給先生時,只說他是郭相公,絕口不提他家身世。先生當時十分好奇,便只能設法向徵明打聽。徵明當年因父親在應天府太僕寺丞任上,曾跟父親一起在南京待過,他對本地的情況比較了解。
等跟徵明見了面,徵明卻私下裡告訴先生:「這位郭侯爺,他爺爺可是當朝開國公侯,其生父之兄乃當朝駙馬。當年侯爺為萬全之策,將他留在應天府留守舊宅,自此留下一脈,此人目前家世依然屬皇親國戚,萬萬不可小視。」
先生留了心,想要跟郭侯爺攀談幾句,不料郭侯爺言辭頗為簡單,只是聊聊應付場面,唯見了徐經之後才多說幾句。先生本來屬心高氣傲之人,一時冷了心思,倒不再搭理他。後來跟徐經說起,徐經笑道:「他這個人一向低調,你倒不必在意。他跟我交往,亦是他善交遊,且他家中日常所需頗多,聽說江陰魚米富足且品質上佳,那年認識我之後,專門送他些品嘗,從此請我為他家專門供應,這才結下如此關係。」
「原來是這樣。」先生不由佩服。
有如此多的顯貴人物,再加上允明和徵明、禎卿等人,慶賀的場面自是熱鬧。今日酒宴之上,先生的小酒喝得有些忘乎所以,以至於臉紅耳熱之際,又發了一點點文人痴狂,跟店家要來筆墨侍候,欲乘興作賦。他現在是江南頭名解元,恃此名銜而驕傲,似乎無人見怪。
眼見先生才思滾滾不絕,不一時做成一賦,筆跡是見長的行楷,其乘興所作之賦有稱之為《六朝金粉賦》,有稱之為《金粉福地賦》。實際二賦只是一賦,現代傳為《金粉福地賦》,賦中之意極盡讚美之辭,稱讚東南繁華風光無限秀麗。內容略曰:「閩山右姓,策府元勛;玉節凌霄而建,金符弈世而分。位定高明,補媧天以五石;取俾貞觀,捧堯日以三雲。……麗色難評,萬樹過牆之杏;韶光獨占,一枝出水之蓮。四坐吐茵,無非狎客;兩行垂佩,共號神仙。風裡擘衣,接金星而燦爛;月中試管,倚玉樹而嬋娟。青鳥黃鳥,儘是瑤池之佳使;大喬小喬,無非銅台之可憐。單衫裁生仁之杏子,松鬢擁脫殼之蜩蟬。錦袖琵琶,眼留青於低首;金釵宛轉,面發紅於近前。……」
賦仆一寫就,張靈即接過去高聲朗誦。卻也怪,今日裡乘了酒興,先生的賦第一次寫得如此順暢,且詞意表達準確得體,極盡都市興盛繁華,鋪張渲染得奢靡無比,尤其張靈念到「一笑傾城兮再傾國,胡而帝也胡然天」一句,大家聽了,都覺貼切自然,個個心意暢快無比,無不踴躍歡欣舉杯……
先生的得意,或者還不止於此吧!人常說,一旦找到自信,人的私慾就會極度膨脹。按照孔聖人的古訓,已到而立之年的先生,今日裡似乎真是找到了人生的自信。而且在酒精的燒灼之下,可能又演變為極度的自信。
以至於當張靈同樣舉著酒杯滿臉通紅醉意朦朧地單獨敬先生一杯酒,並詢問他:「小白虎,明年的京城會試,你大概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了吧?」先生竟高聲朗朗回他:「明年會試,我必一試高中,而且要中它個三元及第!」
先生現在是喝醉了?他的話語當場驚動四座,堂內宴客數十,全都愣了一下。在座的大家幾乎都是文人出身,都通曉些朝代歷史,自設立科舉制度以來,僅有數十人得過縣試、省試、會試「三元及第」的殊榮。而本朝之內,僅有安徽黃觀和浙江商輅曾中得此榮耀。但是現在大家都喝了酒,情緒浮躁在正常,因此多數竟一齊鼓掌贊道:「唐解元一舉成名,猶有如此抱負,實乃江南才子之驕傲!」
先生真是醉了!分明允明望著志得意滿的先生,眼中閃過一絲深深的憂慮,且微微搖頭……
先生自斟自飲,才只喝了三杯茶,店掌柜早滿頭大汗捧著玉印過來:「解元請看,印已經刻好了。」先生接過印章再三驗看,店掌柜的手工的確不錯,剛才自己手書四字,神韻異常接近。
先生滿意地點點頭道:「店家,辛苦你了。」且付了錢,然後慢慢踱著步子向店外走,店掌柜步步緊隨,嘴裡道:「唐解元請慢走,解元往後如有所需儘管前來,小店無不周到。」
店掌柜的行止,先生忽然有些看不慣。如自己隱藏其名,恐怕店掌柜不會如此恭敬吧?但是自己呢?一會等見了那些主考貴人,他不是也是同樣舉止?這倒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
先生再到官驛時,大門早已開了,自有應天府派來侍應的一個皂隸在門口站著。先生小心地請對方通報,不一時,皂隸從裡面出來,領著他直接進了官驛……
先生的第二場慶賀,是江陰學子徐經為他舉辦的盛筵。徐經雖說是江陰人氏,可他和他的叔父徐尚德許多年前就是蘇州府的常客,且與先生和允明、徵明都相熟。
徐經中得舉人是在三年之前的江南鄉試,不過名次一般,只在末位幾名。這一次他亦是從參加考試的江陰生員中聽聞,蘇州府吳縣生員唐寅已中得江南第一名解元,立刻乘船從江陰趕過來。
他的心思,第一是因為之前跟先生相熟,想要慶賀一番。第二卻是為了明年京城會試。他曾揣度,以他的文才想要一科高中恐怕比較困難,幸虧他之前認識唐寅,一聽說唐寅有如此收穫,如何不興奮?若是與先生一起備考京師會試,一定可以有得益之處。
所以他到達應天府之後,費些心思好不容易找到先生所居客棧,先向先生道些祝賀之意,然後商定在應天府順興酒樓慶賀。徐經在南京頗有些熟客,包括南京吏部尚書之子倪公子、南京戶部董郎中、當朝郭某侯之子郭侯爺等等。
這些人中,以一位年在三十歲左右的郭侯爺最為神秘,徐經將其介紹給先生時,只說他是郭相公,絕口不提他家身世。先生當時十分好奇,便只能設法向徵明打聽。徵明當年因父親在應天府太僕寺丞任上,曾跟父親一起在南京待過,他對本地的情況比較了解。
等跟徵明見了面,徵明卻私下裡告訴先生:「這位郭侯爺,他爺爺可是當朝開國公侯,其生父之兄乃當朝駙馬。當年侯爺為萬全之策,將他留在應天府留守舊宅,自此留下一脈,此人目前家世依然屬皇親國戚,萬萬不可小視。」
先生留了心,想要跟郭侯爺攀談幾句,不料郭侯爺言辭頗為簡單,只是聊聊應付場面,唯見了徐經之後才多說幾句。先生本來屬心高氣傲之人,一時冷了心思,倒不再搭理他。後來跟徐經說起,徐經笑道:「他這個人一向低調,你倒不必在意。他跟我交往,亦是他善交遊,且他家中日常所需頗多,聽說江陰魚米富足且品質上佳,那年認識我之後,專門送他些品嘗,從此請我為他家專門供應,這才結下如此關係。」
「原來是這樣。」先生不由佩服。
有如此多的顯貴人物,再加上允明和徵明、禎卿等人,慶賀的場面自是熱鬧。今日酒宴之上,先生的小酒喝得有些忘乎所以,以至於臉紅耳熱之際,又發了一點點文人痴狂,跟店家要來筆墨侍候,欲乘興作賦。他現在是江南頭名解元,恃此名銜而驕傲,似乎無人見怪。
眼見先生才思滾滾不絕,不一時做成一賦,筆跡是見長的行楷,其乘興所作之賦有稱之為《六朝金粉賦》,有稱之為《金粉福地賦》。實際二賦只是一賦,現代傳為《金粉福地賦》,賦中之意極盡讚美之辭,稱讚東南繁華風光無限秀麗。內容略曰:「閩山右姓,策府元勛;玉節凌霄而建,金符弈世而分。位定高明,補媧天以五石;取俾貞觀,捧堯日以三雲。……麗色難評,萬樹過牆之杏;韶光獨占,一枝出水之蓮。四坐吐茵,無非狎客;兩行垂佩,共號神仙。風裡擘衣,接金星而燦爛;月中試管,倚玉樹而嬋娟。青鳥黃鳥,儘是瑤池之佳使;大喬小喬,無非銅台之可憐。單衫裁生仁之杏子,松鬢擁脫殼之蜩蟬。錦袖琵琶,眼留青於低首;金釵宛轉,面發紅於近前。……」
賦仆一寫就,張靈即接過去高聲朗誦。卻也怪,今日裡乘了酒興,先生的賦第一次寫得如此順暢,且詞意表達準確得體,極盡都市興盛繁華,鋪張渲染得奢靡無比,尤其張靈念到「一笑傾城兮再傾國,胡而帝也胡然天」一句,大家聽了,都覺貼切自然,個個心意暢快無比,無不踴躍歡欣舉杯……
先生的得意,或者還不止於此吧!人常說,一旦找到自信,人的私慾就會極度膨脹。按照孔聖人的古訓,已到而立之年的先生,今日裡似乎真是找到了人生的自信。而且在酒精的燒灼之下,可能又演變為極度的自信。
以至於當張靈同樣舉著酒杯滿臉通紅醉意朦朧地單獨敬先生一杯酒,並詢問他:「小白虎,明年的京城會試,你大概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了吧?」先生竟高聲朗朗回他:「明年會試,我必一試高中,而且要中它個三元及第!」
先生現在是喝醉了?他的話語當場驚動四座,堂內宴客數十,全都愣了一下。在座的大家幾乎都是文人出身,都通曉些朝代歷史,自設立科舉制度以來,僅有數十人得過縣試、省試、會試「三元及第」的殊榮。而本朝之內,僅有安徽黃觀和浙江商輅曾中得此榮耀。但是現在大家都喝了酒,情緒浮躁在正常,因此多數竟一齊鼓掌贊道:「唐解元一舉成名,猶有如此抱負,實乃江南才子之驕傲!」
先生真是醉了!分明允明望著志得意滿的先生,眼中閃過一絲深深的憂慮,且微微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