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族譜,門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丞相府眾將的子嗣,拜別父母,不辭辛勞的齊聚於此。

  每個人前來之時,皆身負父輩們的殷切期望與鄭重叮囑。

  畢竟在對陣司馬懿的時候,眾將或許還沒有看出來什麼。

  當時雖然有消息傳出來,說謀劃司馬懿的大策,都是魏正定的。

  但很多將領都是嗤之一笑,怎麼可能?

  要說魏延的兒子,大殺四方,武力絕倫,那還靠譜點。

  私底下,他們都認為是胡濟和魏延達成意向,把魏正當做第三代帶頭人培養,故而把很多人的成績都放到魏正頭上,造勢罷了。

  但是在面對劉禪的奪權時,這些人漸漸發現了端倪。

  畢竟,最初胡濟是有些進退失據的,魏正剛出發去南鄉縣,就被馬岱緊急追了回來。

  隨後,胡濟和魏延變得沉穩篤定,計謀百出,殺伐果斷......

  若說這還是給魏正做戲,那就太離譜了。

  雖然不明白魏正為何堅決不去成都,甚至不願意留在南鄭縣,偏生要去南鄉縣去當一個沒人管的南鄉相。

  實際上就是縣長,按照大漢的舊制,連一萬戶都沒有的縣,甚至沒有資格稱呼為「縣令」。

  即便如此,作為大司徒,胡濟不但沒有強制對方入府,還派出了目前的最強軍侯趙廣帶領五百精銳護衛。

  當然了,胡濟的理由是護衛丞相諸葛亮的家眷。

  可丞相的家眷,為什麼要和魏正一起去前線南鄉縣,到底要做什麼?

  當時,甚至有人懷疑胡濟是想謀害丞相的家眷。

  但胡濟送了一個兒子,一個侄子過去。

  就封住了他們的嘴。

  這是要鬧哪樣?!

  如今是亂世,並不是太平盛世,做不好事那是要命的買賣。

  所以能坐到高位的人,不是專業過硬,就是人精。

  是以,在一番思索和討論之後,這些人都明白過來。

  乾脆都都安排子嗣過來

  畢竟,不管魏正是作為第三代領頭人培養,還是真的厲害。

  這買賣都划算。

  畢竟,誰不納妾,誰沒有好幾個兒子......

  父輩們的叮囑雖然有,只不過,少年心性,沒見到魏正的厲害之處,自然有些不服。

  其中,自然以魏延的死對頭楊儀的兒子楊修為甚,其中夾雜了不少私人恩怨。

  而楊修,在這群人中,本就以才思敏捷、心高氣傲著稱。

  但是此刻,在楊修最擅長的算數方面,卻被魏正完爆,不知何時稱呼就變成了老師。

  人也老老實實的,再無半點桀驁的拜服。

  其他子嗣們見狀,態度也悄然發生了轉變。

  他們中的一些人,其實內心也對魏正的能力存疑,畢竟魏正所說的那些諸如阿拉伯數字、代數符號以及神奇算盤之類的東西,對他們而言太過陌生,就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神秘事物。

  但人都有從眾心理,見楊修和大部分人都已拜服,便也紛紛跟著行動起來。

  其中,有幾個子嗣滿臉懵懂,眼神中透著迷茫,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他們小聲地互相嘀咕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那些奇怪的符號真有那麼神奇嗎?」

  「趕緊拜,楊修可不是傻子。」

  「對對對!」

  可即便滿心疑惑,他們還是有模有樣地跟著眾人跪下,雙手抱拳,向魏正表達著自己的敬意。

  就在眾人剛剛完成拜師之禮,現場氣氛還稍顯拘謹之時,一陣輕盈而有節奏的腳步聲傳來。

  眾人紛紛轉頭望去,只見丫鬟們打著燈籠而來。

  隨後是黃月英,還有諸葛瞻、諸葛果、諸葛攀等人。

  黃月英身著一襲淡雅的衣衫,外披著狐皮大髦,身姿優雅,氣質卓然。

  「師母。」

  「夫人。」

  眾人在魏正的帶領下,整齊地躬身行禮,聲音洪亮,姿態恭敬。

  黃月英看著眼前這一幕,欣慰之情溢於言表,臉上不自覺地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意。


  「忠賢,孩兒們,不必如此。」

  黃月英微微頷首,眼神中透著溫和與親切,蓮步輕移,緩緩步入人群之中。

  「孩兒們,忠賢之才,遠超你們所想,甚至遠勝他的師父,能得他為諸位之師,實乃幸事。」

  和別人不同,黃月英算是深入了解魏正的,自是清楚,這些孩子能拜在魏正門下,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而且經由魏正帶頭,才能把原本丞相府的二代團結在一起。

  聞言,眾少年紛紛點頭稱是。

  不過,在他們心底,遠勝諸葛亮一話,多少被當作是日常的客套話。

  畢竟當面誇讚是常見的社交禮儀。

  「師母謬讚,老師所學包羅萬象,弟子不過討巧與臨摹罷了。」

  魏正一臉謙遜,老老實實說道,他說的倒是實話。

  他的本事,自然都是拿來主義的......

  說話的時候,魏正心中有些疑惑,自己方才和黃月英提及準備收徒的事情,當時她並未透露要過來,如今卻突然現身,這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在別人誇讚時保持謙虛,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

  果不其然,黃月英看著魏正,心中暗笑:這孩子,還是這般謙遜。

  雖口稱討巧,可肚裡的學問,那些新奇的見識和本領,足以改變這天下。

  別的不說,單一個印刷術和一個改良造紙術,就超出眾人遠矣。

  當然,最難等可貴的不是發明,而是超脫於桎梏,不遵循守舊的思維。

  「孩兒們,既然要拜師,禮節須得周全,方才那樣簡禮可不成。」

  黃月英的面色逐漸嚴肅起來,眼神中多了幾分莊重,「法不可輕傳,師也不可順路。」

  莊重的拜師禮節不僅是對師長的敬重,更是讓這些少年明白求學的嚴肅性和重要性,只有心懷敬畏,才能潛心向學。

  這個時代,是敝帚自珍的時代,師如父可不是說說而已。

  能得大儒教誨,求得門路,學得本事,無異於第二次生命的蛻變。

  這也是門生和故吏一般對老師和長官行如同君臣之義的原因所在。

  「謹唯!」

  對於黃月英的教導,魏正只稍稍一想,便明白過來,當即心中感激的敬禮。

  儀式感,還是很重要的,自己還是有點幼稚了。

  在等級森嚴的時代,做事太不注重禮節,勢必要培養出一些白眼狼。

  後世的教學和工作不過是一份工作,掌握知識,吃飽穿暖而已。

  現在的教學和工作可是可以在族譜再開一頁,之間的區別自然不能等同。

  如此......又一個念頭浮上心頭。

  若是如此做的話,這些弟子......須得如此。

  (說兩句廢話,最近追讀掉的恐怖,作者菌也明白為啥。

  只是,怎麼說呢,不想寫純粹的爽文。

  無論是權謀鬥爭,還是軍事鬥爭,都需要基本盤。

  沒有基本盤,其他再厲害都是無根之水。

  而基本盤不想寫的太過簡略。

  作者菌是真的帶入到這個時代和背景,在腦海中不斷的推演和模擬。

  如果真的給一個縣的地盤,會怎麼去做。

  耗盡心神,可能並不討好。

  如果喜歡爽文的,建議去看看另外一本書《管漢》,那本基本把內政和基礎虛化了,主要就是權謀、軍事和成長。

  接下來,可能還會在內政上有些著墨,但作者菌儘量把故事講的更有趣一些。

  也只能如此了......

  最後,給大家拜個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