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月滿,則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裁撤丞相府?」

  費禕瞪大了眼睛,幾乎是脫口而出。

  「忠賢的意思是,投石問路?

  可真的沒有這個必要,畢竟就當下這情形,陛下怎麼可能會同意裁撤丞相府呢?」

  聽到費禕這話,胡濟和魏延也都將目光投向了魏正。

  魏延性格雖然自矜高傲,可這不代表他腦子不靈光。

  實際上,在魏正看來,魏延的智力在眾人中也算得上中等偏上。

  只是他出身部曲,從小沒什麼機會讀書識字,文化程度不高罷了。

  不過這在當下,倒也不妨礙他做官,就像王平,大字不識幾個,歷史上也一樣穩穩噹噹地做著太守。

  或許對於上位者來說,更看重的決斷和用人的能力,並非全知全能。

  「唉!」

  魏正重重地嘆了口氣,眼神中滿是憂慮,他緩緩看向胡濟和魏延,語重心長地說道:「胡相,大將軍,難道你們真的想走上叛逆之路麼?」

  此言一出,胡濟的眉頭瞬間緊緊皺起,臉上閃過一絲複雜的神情。

  而魏延的臉色則是瞬間變得冷厲如霜,雙眼圓睜,食指指著魏正,怒喝道:「逆子,你在說什麼混話?!」

  魏正穿越了這麼久,對魏延的脾性早已熟悉。

  被其如此怒喝,連眉頭都沒皺一下。

  神色依舊平靜如水,淡淡說道:「若是想叛逆,自然要霸府,要侵奪皇權。

  若然並非如此,那不妨仔細想想。

  我們殺死吳懿,又用各種手段逼迫陛下,如今還牢牢抓著大漢的權柄不放,這一系列舉動,在外人看來,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聽到這話,胡濟陷入了沉默,他微微低下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思索。

  「咱們看似在這場與陛下的博弈中大獲全勝。

  但實際上,我們依靠的不過是丞相的名頭罷了。

  真正大獲全勝的,是丞相的威望與遺澤,並非我們自身。

  因為陛下之前對丞相的種種不公,再加上我們遵照丞相遺命成功大敗司馬懿,這才使得大漢上下,無論是朝堂官員,還是民間吏民,都一邊倒地同情我們。

  對陛下玩弄手段、背信棄義的行為痛恨不已。」

  說到這裡,魏正加重了語氣:「可別忘了,某等終究是做了丞相在世時都不敢做的事情。

  倘若某等如今還死死抓著大漢的權柄不鬆手,那就是典型的不知進退了。

  正如李邈上書說的,呂祿、霍禹未必就真的心懷反叛國家的心思,漢宣帝也並非生來就想成為殺害大臣的君主。

  只是因為大臣懼怕君王的逼迫,而君主又畏懼大臣的功勳威望。

  如此一來,君主和大臣之間自然而然就會相互猜忌。

  丞相在世時,憑藉著手中精銳的軍隊,都還被人視作如狼虎般覬覦權位。

  那我們呢?我們又有何德何能,能避免這樣的猜忌?」

  胡濟依舊沉默不語,魏延再次忍不住了,大聲的質問道:「要殺吳懿的是你,要逼迫陛下的也是你,我們可都是聽你的安排行事。

  現在可好,又來責怪我們,還要求我們裁撤丞相府,忠賢,你到底心裡打的什麼主意?

  你總得給我們個明白話吧!」

  聽到魏延的質問,費禕微微眯起眼睛,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他沒有立刻說話,而是在心中反覆權衡著魏正這番話的利弊。

  魏正看著眾人,不慌不忙地娓娓道來:「此一時彼一時也。

  之前是陛下不知深淺,三番五次地試探丞相府,步步緊逼,咄咄逼人。

  我們實在是退無可退,才不得不奮起反擊。

  但如今形勢已然不同,我們已經成功占據上風,攻守之勢徹底逆轉。

  難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要像陛下之前對待我們那樣,去試探陛下,去繼續逼迫陛下嗎?

  倘若真這麼做了,那我們可就和曹操沒什麼兩樣了。

  即便我們本心並不想逼迫陛下,可一旦陷入權力的漩渦,在那滾滾而來的大勢之下,丞相府的龐大勢力也會裹挾著我們,不由自主地走上逼迫陛下的道路。」


  聽到這裡,魏延的臉色微微一變,他緩緩坐了下來,陷入了沉默。

  這時,費禕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忠賢說的很有道理。

  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勝利就沖昏了頭腦,必須要有長遠的考慮。」

  魏正見眾人態度有所緩和,繼續說道:「當年,李嚴就曾勸說丞相接受九錫之禮,還慫恿丞相進爵稱王。

  幸好丞相心志堅定,沒有被這些讒言迷惑,丞相府這才一直保持著為公之心。

  丞相之所以組建霸府,實則是為了更好地整合兵權。

  畢竟按照先帝的遺命,統內外軍事的大權本是在李嚴手中。

  可現在李嚴已然被貶,從這個角度來看,霸府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相反,它的存在只會讓天下人覺得我們野心勃勃,圖謀不軌。

  當所有人都這麼認為的時候,即便我們真的如聖人般高潔,也難以改變眾人的看法了。

  到那時,如果我們還猶豫不決,不能果斷做出改變,恐怕會反受其害啊。」

  到了這個時候,胡濟總算徹底明白過來,他開口道:「忠賢的意思是不再霸府?」

  魏正點了點頭,道:「正是,以目前的局勢。

  我們要繼承丞相府,必然有逼迫天子的嫌疑。

  既然如此,不若我們後退一步,要求裁撤丞相府。

  如此一來,陛下必然挽留。

  到了最後各退一步。

  只要能以胡相為相,錄尚書事,那大漢的權柄實際上還在我們手上。

  既然能安穩的處理國事,何必還要背著霸府這個讓人嫌疑的東西呢?」

  說到這裡的時候,魏正後退一步,躬身行禮:「胡相,大將軍,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此乃小子肺腑之言。」

  聞言,費禕眼睛閃爍。

  胡濟若有所思。

  而魏正也在等待著胡濟和魏延的選擇。

  或者說,應該是胡濟的選擇。

  很多人,在身處低位時能夠收斂野心,與眾人相交。

  一旦乍居高位,就會本性流露,從苟富貴,莫相忘,變成殺你的頭,還要怪你不知進退。

  魏正既然推胡濟上位,自然要看清楚胡濟這個人。

  畢竟丞相府如果繼續霸府的話,那胡濟肯定會成為第一人。

  霸府第一人,自然不如錄尚書事的丞相......

  當然,這裡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魏正就是再權謀通天,都無法自己現在上位。

  因為資歷不夠,因為這是一個講資歷的社會。

  否則的話,官職高的遠如甘羅,聰明透頂的近如曹沖。

  功高的中間如霍去病,即便有天子愛護,有封狼居胥的大功,也難免病逝。

  魏正想有一番作為,必須要從基層,一步步的做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