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神道
赤縣神州雖被大晉和道院同掌,將一眾妖鬼的生存空間壓的極少,但畢竟是廣闊無比的最大陸洲。
難免會有道院和朝廷不及的遺漏之地。
各種妖魔作祟之事,也時常發生,只是將地域廣度拉大,顯得有些稀少而已。
所以……相較煉鬼之事,反而是有人敢光明正大的竊取土地香火,更令人感到震驚。
自正一道領元始道祖赦命,監察統率神道以來。
這中土神州的土地,城隍,山神,河神……種種小神都需道院分發符詔神籙,才得以冊封。
得道院冊封者,便算是有了天庭編制。
雖是不入天庭的下界小神,但總也有了神位。
要知道,哪怕是大晉皇朝的皇帝,也不能直接插手神道之事。
雖然在名義上。城隍,土地都是天子之臣,食王祿,領王命。
但真正執掌神道,可以提升,打落其神位的還是道院。
這天下的城隍土地,山神河神,完全可以視為是道院領導下的又一套神道班底,與執掌人道的皇朝彼此合作,卻又相對獨立。
所以,人出了問題,可懷疑的目標還有許多。
可若是城隍,土地出了問題,那絕對和道院脫不開干係。
別的不說,每十年道院便有考核治下神祇功行,德行之責。
所謂功行,便是神祇本職,如城隍需主理冥籍,渡人前往陰司。土地需生養萬物,保佑家宅平安。河神要保證水調雨順,不生洪災。
而德行,則是額外績效,需看其治下,百姓是否安居樂業,不違人倫綱常,是否是善事多行,而惡跡罕見。
若是道院按照要求,細細考評。
自然不難發現這村子裡發生的事情。
尤其是此地離漁陽道院,並不算遙遠。
只不過唐淵也知道,道院雖然執掌了神道之權柄,卻並不意味著完全掌控了各地的城隍土地。
因為……此等神位,亦是由人來坐的。
或者說,唯有生前多積善功,廣有陰德之人才有資格煉化神籙,能被冊封為神。
神籙一經煉化,得封神位。
不僅可以食用香火,增進修為神力,更可以用功行,德行來換取陰壽,只要任期不出差錯,多積功德,甚至有上升至「天界」和「冥界」總部的希望。
上升渠道十分完善,可以說是另一條不輸修行的通天坦途。
所以此等名額亦很是珍貴。
一般而言,各地的城隍,土地的來源大約有二。
一者是望族大姓之中的良善之人積德之輩。
二是道途無望,壽元已盡的正一道弟子。
只不過,正一道弟子本就稀少,選擇走神道,且有資格的更是不算多。
所以,各地的城隍土地大多和本地的世家大族關係密切。
如此一來的好處,自然是方便兩者合作,治理鄉土。
但自然也會出現一個問題。
很容易使得神道和本地世家勾連太深。
若是兩相結合為惡,如此羅織的天羅地網,簡直牢固的讓人絕望。
甚至連死亡都難以擺脫。
因為連魂入陰司,亦需城隍判決接引。
面對如此局面,便是道院也很難處理。畢竟道院中的弟子,也大多是世家出身。
如何能以手攻手?
而且,這天羅地網還有更令人絕望的組合。那便是官府,道院,神道,世家這四股勢力勾結到了一起。
那任憑治下出現了什麼驚濤駭浪,都能被捂的嚴嚴實實……
就如此番牽連近百萬的面燃鬼王一事。
不過,唐淵很快就排除了玄虛子院首也參與到此事之中,或者是幕後之人包庇者的選項。
首先是玄虛子院首來漁陽郡的時間尚短,不過十多年而已,時間對應不上。即便道院真的知情,也是上一任院首的事情。
而且,正是院首賜下的神打籙成為了破局的關鍵,他怎會自己破壞自己的謀劃。
至於最重要的一點……
自然是作為目前唐淵的唯一一位靠山,若此事真為院首謀劃,卻被他誤打誤撞給破壞了。
唐淵能做的也只會是負荊請罪,而不是興師問罪。
若是將道院排除,剩下的目標就已經不多了。
能在漁陽郡和神道勾結至此等程度,如此竊取香火的,也不過是那幾大世家而已。
當然,最為可疑的,也是唐淵第一懷疑目標的自然就是盧家。
畢竟,此番諸事都是盧家搞出來的。
他們很可能是知道此地潛藏了一頭鬼王,特意將唐文清送到此處送死。
如果能順帶害死唐淵,那就更好不過了。
唐淵將自己的猜測盡數告訴了於夢秋,後者沉默了片刻後道:「各地的神道由各地世家兼認,已是不成文的規矩了。」
「尤其是五姓七望這等家族領地,不僅是城隍,土地,山神,河神。」
「就連道院院首,都是其本姓在龍虎山修行的真人兼領,幾可稱其為國中之國。」
「但是漁陽郡畢竟地處邊境,並非巨閥大族領地。城中的幾大世家分庭抗禮,彼此之間不分上下,相距郡望世家都還有一線之隔。」
「他們應該沒有此等一手遮天的本事才對。」
「師姐是說他們沒有此等盜取香火,煉製鬼王的能力麼?」
於夢秋先是點了點頭,繼而搖頭道:「並非是他們沒有這等能力,只是他們做不到一手遮天,再如此行險做事,很容易被其他家族抓住把柄圍攻。」
「世家之間的紛爭,同樣十分激烈,身死族滅的例子並不少見。」
「所以我覺得,還是先找到充足的證據,再言其他。」
唐淵微微頷首,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了於夢秋的意思。
他低頭沉思片刻後,沉聲道:
「既然此事牽扯頗多,你我自可不必再多管。」
「我將此事上報導院,你將此事上報郡府。讓院首大人和郡守大人定奪便可!」
於夢秋想了想道:「沒錯,你我完全沒必要摻和到這渾水之中。」
她看了看唐淵,小聲道:「尤其是師弟你,切莫意氣用事,招惹了麻煩。」
唐淵面帶笑意道:「師姐,且放心吧,我行事向來以穩妥為主,怎會將自己置於險地?」
唐淵隱隱覺得,於夢秋好似知道些什麼,只是不方便講明。
既然如此,他自然也不會深糾,以他對於夢秋的了解。
若她覺得該說了,自然會說的。
兩人未再多做耽擱,將那作為關鍵證據的屍骨帶在身上後,又叫醒眾人,急匆匆離開了此地。
難免會有道院和朝廷不及的遺漏之地。
各種妖魔作祟之事,也時常發生,只是將地域廣度拉大,顯得有些稀少而已。
所以……相較煉鬼之事,反而是有人敢光明正大的竊取土地香火,更令人感到震驚。
自正一道領元始道祖赦命,監察統率神道以來。
這中土神州的土地,城隍,山神,河神……種種小神都需道院分發符詔神籙,才得以冊封。
得道院冊封者,便算是有了天庭編制。
雖是不入天庭的下界小神,但總也有了神位。
要知道,哪怕是大晉皇朝的皇帝,也不能直接插手神道之事。
雖然在名義上。城隍,土地都是天子之臣,食王祿,領王命。
但真正執掌神道,可以提升,打落其神位的還是道院。
這天下的城隍土地,山神河神,完全可以視為是道院領導下的又一套神道班底,與執掌人道的皇朝彼此合作,卻又相對獨立。
所以,人出了問題,可懷疑的目標還有許多。
可若是城隍,土地出了問題,那絕對和道院脫不開干係。
別的不說,每十年道院便有考核治下神祇功行,德行之責。
所謂功行,便是神祇本職,如城隍需主理冥籍,渡人前往陰司。土地需生養萬物,保佑家宅平安。河神要保證水調雨順,不生洪災。
而德行,則是額外績效,需看其治下,百姓是否安居樂業,不違人倫綱常,是否是善事多行,而惡跡罕見。
若是道院按照要求,細細考評。
自然不難發現這村子裡發生的事情。
尤其是此地離漁陽道院,並不算遙遠。
只不過唐淵也知道,道院雖然執掌了神道之權柄,卻並不意味著完全掌控了各地的城隍土地。
因為……此等神位,亦是由人來坐的。
或者說,唯有生前多積善功,廣有陰德之人才有資格煉化神籙,能被冊封為神。
神籙一經煉化,得封神位。
不僅可以食用香火,增進修為神力,更可以用功行,德行來換取陰壽,只要任期不出差錯,多積功德,甚至有上升至「天界」和「冥界」總部的希望。
上升渠道十分完善,可以說是另一條不輸修行的通天坦途。
所以此等名額亦很是珍貴。
一般而言,各地的城隍,土地的來源大約有二。
一者是望族大姓之中的良善之人積德之輩。
二是道途無望,壽元已盡的正一道弟子。
只不過,正一道弟子本就稀少,選擇走神道,且有資格的更是不算多。
所以,各地的城隍土地大多和本地的世家大族關係密切。
如此一來的好處,自然是方便兩者合作,治理鄉土。
但自然也會出現一個問題。
很容易使得神道和本地世家勾連太深。
若是兩相結合為惡,如此羅織的天羅地網,簡直牢固的讓人絕望。
甚至連死亡都難以擺脫。
因為連魂入陰司,亦需城隍判決接引。
面對如此局面,便是道院也很難處理。畢竟道院中的弟子,也大多是世家出身。
如何能以手攻手?
而且,這天羅地網還有更令人絕望的組合。那便是官府,道院,神道,世家這四股勢力勾結到了一起。
那任憑治下出現了什麼驚濤駭浪,都能被捂的嚴嚴實實……
就如此番牽連近百萬的面燃鬼王一事。
不過,唐淵很快就排除了玄虛子院首也參與到此事之中,或者是幕後之人包庇者的選項。
首先是玄虛子院首來漁陽郡的時間尚短,不過十多年而已,時間對應不上。即便道院真的知情,也是上一任院首的事情。
而且,正是院首賜下的神打籙成為了破局的關鍵,他怎會自己破壞自己的謀劃。
至於最重要的一點……
自然是作為目前唐淵的唯一一位靠山,若此事真為院首謀劃,卻被他誤打誤撞給破壞了。
唐淵能做的也只會是負荊請罪,而不是興師問罪。
若是將道院排除,剩下的目標就已經不多了。
能在漁陽郡和神道勾結至此等程度,如此竊取香火的,也不過是那幾大世家而已。
當然,最為可疑的,也是唐淵第一懷疑目標的自然就是盧家。
畢竟,此番諸事都是盧家搞出來的。
他們很可能是知道此地潛藏了一頭鬼王,特意將唐文清送到此處送死。
如果能順帶害死唐淵,那就更好不過了。
唐淵將自己的猜測盡數告訴了於夢秋,後者沉默了片刻後道:「各地的神道由各地世家兼認,已是不成文的規矩了。」
「尤其是五姓七望這等家族領地,不僅是城隍,土地,山神,河神。」
「就連道院院首,都是其本姓在龍虎山修行的真人兼領,幾可稱其為國中之國。」
「但是漁陽郡畢竟地處邊境,並非巨閥大族領地。城中的幾大世家分庭抗禮,彼此之間不分上下,相距郡望世家都還有一線之隔。」
「他們應該沒有此等一手遮天的本事才對。」
「師姐是說他們沒有此等盜取香火,煉製鬼王的能力麼?」
於夢秋先是點了點頭,繼而搖頭道:「並非是他們沒有這等能力,只是他們做不到一手遮天,再如此行險做事,很容易被其他家族抓住把柄圍攻。」
「世家之間的紛爭,同樣十分激烈,身死族滅的例子並不少見。」
「所以我覺得,還是先找到充足的證據,再言其他。」
唐淵微微頷首,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了於夢秋的意思。
他低頭沉思片刻後,沉聲道:
「既然此事牽扯頗多,你我自可不必再多管。」
「我將此事上報導院,你將此事上報郡府。讓院首大人和郡守大人定奪便可!」
於夢秋想了想道:「沒錯,你我完全沒必要摻和到這渾水之中。」
她看了看唐淵,小聲道:「尤其是師弟你,切莫意氣用事,招惹了麻煩。」
唐淵面帶笑意道:「師姐,且放心吧,我行事向來以穩妥為主,怎會將自己置於險地?」
唐淵隱隱覺得,於夢秋好似知道些什麼,只是不方便講明。
既然如此,他自然也不會深糾,以他對於夢秋的了解。
若她覺得該說了,自然會說的。
兩人未再多做耽擱,將那作為關鍵證據的屍骨帶在身上後,又叫醒眾人,急匆匆離開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