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功夫入神
「停手!」
看到六名弟子臉色蒼白,定靜師太連忙喊停。
陳錚連出六劍,逼退六人,從劍陣中脫身而出。
失去陳錚引導,六人驟然感覺體力空乏,筋骨酸軟,好似三天沒吃飯,軟弱無力。
「坐下調息!」
定靜師太低喝一聲,走到各弟子身邊一一把脈。
「只是氣血消耗過度脫了力,沒有大礙。體力恢復後,歇息一晚就沒事了。」
陳錚脫離劍陣,站著一動不動,正在回憶剛才的切磋。
那種類似全能感知,三尺之內盡在心中的感覺,讓他沉迷。
他看過一本小說《吞噬星空》,作者把武技劃分為基礎、入微、完美、意境四個等級。
剛才的感覺與完美級類似。
世界不同,道理相同。
陳錚不由想到武功再進一步,是否也能達到小說中的意境級?
並非陳錚意想天開,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就是一門意境級武學,融入了自身的情感思念,威力絕倫。
想到這裡,陳錚心神震,想到了沖虛曾經說過的「功夫入神」。
「原來這就是功夫入神!」
陳錚恍然大悟,難怪沖虛道長說不願多解釋,只說功行到了,水到渠成。
確實無法用語言描述,如楊過的黯然銷魂掌,自己的類似於三尺領域,經歷不同,感悟不同,領悟也不同。
每個人對「功夫入神」的領悟都不相同。
或許更高層次的世界會有明確的解釋,但笑傲世界層次太低,對「功夫入神」的解釋只能向玄之又玄方面靠攏。
記下了切磋時的感覺,陳錚回頭看向定靜師太。
定靜師太有些不太確定,猶豫的問道:「陳少俠領悟了功夫入神之境?」
陳錚搖搖頭,道:「晚輩也是稀里糊塗,或許只是靈光一閃,可遇不可求。」
「我輩習武,便是靈光一閃亦是難得的機遇,足夠受用一生。」
以定靜師太的心性修為,此刻也難掩嫉妒之心。
上天何其鍾愛一人,對其他人又是何等不公。
前二十年,東方不敗震壓江湖,群雄無出頭之日。如今又出了個陳錚,以其年齡,往後一甲子,一枝獨秀壓群芳,習武之人將是何等絕望。
定靜師太能夠想像到,巔峰就在面前卻攀登無路,這種絕望與自我否定,對武林造成的傷害絕不低於一場浩劫。
定靜師太有些理解左冷禪了,論修為永遠都追不上東方不敗,那就論權勢,總有一樣要能比的上東方不敗,心裡的鬱氣才能施放出來,活的不憋屈。
左冷禪也好,東方不敗也罷,總有退出江湖的一天,到那個時候,江湖武林又該如何面對陳錚呢?
「沖虛道兄好眼光,貧尼自愧不如。」
定靜師太心中微微嘆了一口氣,雙手合十,誦了一句「阿彌陀佛」。
見眾弟子體力恢復,囑咐道:「這幾天不要動用氣血,多練練基本功。」
經此一遭,這六名弟子的修為劍法將進入突飛猛進之期,正好趕的上五嶽會盟。
不戒和尚站在一旁,滿頭霧水,一副「你們在說什麼,我怎麼聽不懂」的懵逼狀態。
「功夫入神」,什麼意思,我怎麼從沒有聽說過?
我只聽說過家有賢妻,一生享福,功夫入神是什麼鬼?
沒有理會不戒和尚的異樣,一行人離了山坳回到白雲庵。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剛好晚課結束。
定靜師太招待陳錚進了客堂,說道:「白雲庵的素齋別有味道,少俠要留下來嘗嘗。」
「叨嘮前輩了!」
「沒有叨嘮,你一來庵中也熱鬧許多。」
定靜師太心胸開闊,不會排斥庵中弟子接觸異性。
白雲庵許多弟子還俗後,嫁作人婦,相夫教子,有些姻緣還是庵中牽的線。
像滅絕師太這樣的只是個例。
世上有兩種尼姑,滅絕以及尼姑。
恆山派一向詳和,突然重禮起弟子的武功修為,還讓不戒和尚做陪練,想必是有外敵窺視,讓三定產生了危機感。
「恆山派遇到強敵了嗎?」陳錚突然問道。
定靜師太怔了一怔,嘆氣道:「嵩山派左盟主欲合五派,貧尼是不同意的。五嶽劍派各有傳承,釋道儒各不相同,強行合併不倫不類。
雖說出家人四大皆空,畢竟是祖師留下的基業,後輩再不肖也不能拱手送人。」
定靜師太還有一個原因沒說,三教教義各異,都是導人向善,行為又有不同。
左冷禪合併恆山派,往重了說是在侵犯佛門道統,恆山派答應,佛祖也不答應。
「陳少俠適逢其會,貧尼有一事相托。」
「前輩相托,陳錚義不容辭!」
陳錚義正言辭的說道。
定逸師太視自己為親侄輩,定靜師太與定閒師太亦是世上少有的慈悲之士,陳錚沒有不答應的理由。
「五嶽會盟在際,正好華山派岳師兄來信,約定兩派在洛陽會合,一同前往嵩山派。
貧尼合計著,讓弟子們繞道先去華山,一路行走增些閱歷。」
陳錚想到與自己切磋的六名女尼,想必就是恆山派精選出的門面擔當。
想到六人的武功,陳錚很贊同定靜師太的決定,道:「確實要下山多走走看看,增廣見聞,見一見人間煙火。
不歷紅塵,難得真經。」
定靜師太聞言眼睛一亮,贊道:「少俠之語頗有佛理,不如在恆山派做個沙門護法?」
所謂沙門護法不全是貶義,護法不是誰都能做的。
不通佛理,理念不合,只會把清靜之地鬧的烏煙瘴氣。
「前輩高看陳錚了。」
陳錚婉拒定靜師太的邀請,他在武當潛修兩年,幾乎默認了成為武當派教外別傳,怎能再做恆山派護法。
原著中恆山派選了令狐沖做為護法。
今天見了不戒和尚武功,陳錚猜測不戒和尚就是恆山的護法,若不然白雲庵隔壁的無色寺太扎眼了。
「前輩準備什麼時候啟程?」
陳錚略過這個話題,問起了恆山派的行程。
「長短不超過三五天。」
陳錚聽後心中一動,想起與曹進的約定。
「五嶽會盟之日,就是任我行上黑木崖之時。」
任我行打的好算盤,恐怕曹進也沒少算計。
看到六名弟子臉色蒼白,定靜師太連忙喊停。
陳錚連出六劍,逼退六人,從劍陣中脫身而出。
失去陳錚引導,六人驟然感覺體力空乏,筋骨酸軟,好似三天沒吃飯,軟弱無力。
「坐下調息!」
定靜師太低喝一聲,走到各弟子身邊一一把脈。
「只是氣血消耗過度脫了力,沒有大礙。體力恢復後,歇息一晚就沒事了。」
陳錚脫離劍陣,站著一動不動,正在回憶剛才的切磋。
那種類似全能感知,三尺之內盡在心中的感覺,讓他沉迷。
他看過一本小說《吞噬星空》,作者把武技劃分為基礎、入微、完美、意境四個等級。
剛才的感覺與完美級類似。
世界不同,道理相同。
陳錚不由想到武功再進一步,是否也能達到小說中的意境級?
並非陳錚意想天開,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就是一門意境級武學,融入了自身的情感思念,威力絕倫。
想到這裡,陳錚心神震,想到了沖虛曾經說過的「功夫入神」。
「原來這就是功夫入神!」
陳錚恍然大悟,難怪沖虛道長說不願多解釋,只說功行到了,水到渠成。
確實無法用語言描述,如楊過的黯然銷魂掌,自己的類似於三尺領域,經歷不同,感悟不同,領悟也不同。
每個人對「功夫入神」的領悟都不相同。
或許更高層次的世界會有明確的解釋,但笑傲世界層次太低,對「功夫入神」的解釋只能向玄之又玄方面靠攏。
記下了切磋時的感覺,陳錚回頭看向定靜師太。
定靜師太有些不太確定,猶豫的問道:「陳少俠領悟了功夫入神之境?」
陳錚搖搖頭,道:「晚輩也是稀里糊塗,或許只是靈光一閃,可遇不可求。」
「我輩習武,便是靈光一閃亦是難得的機遇,足夠受用一生。」
以定靜師太的心性修為,此刻也難掩嫉妒之心。
上天何其鍾愛一人,對其他人又是何等不公。
前二十年,東方不敗震壓江湖,群雄無出頭之日。如今又出了個陳錚,以其年齡,往後一甲子,一枝獨秀壓群芳,習武之人將是何等絕望。
定靜師太能夠想像到,巔峰就在面前卻攀登無路,這種絕望與自我否定,對武林造成的傷害絕不低於一場浩劫。
定靜師太有些理解左冷禪了,論修為永遠都追不上東方不敗,那就論權勢,總有一樣要能比的上東方不敗,心裡的鬱氣才能施放出來,活的不憋屈。
左冷禪也好,東方不敗也罷,總有退出江湖的一天,到那個時候,江湖武林又該如何面對陳錚呢?
「沖虛道兄好眼光,貧尼自愧不如。」
定靜師太心中微微嘆了一口氣,雙手合十,誦了一句「阿彌陀佛」。
見眾弟子體力恢復,囑咐道:「這幾天不要動用氣血,多練練基本功。」
經此一遭,這六名弟子的修為劍法將進入突飛猛進之期,正好趕的上五嶽會盟。
不戒和尚站在一旁,滿頭霧水,一副「你們在說什麼,我怎麼聽不懂」的懵逼狀態。
「功夫入神」,什麼意思,我怎麼從沒有聽說過?
我只聽說過家有賢妻,一生享福,功夫入神是什麼鬼?
沒有理會不戒和尚的異樣,一行人離了山坳回到白雲庵。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剛好晚課結束。
定靜師太招待陳錚進了客堂,說道:「白雲庵的素齋別有味道,少俠要留下來嘗嘗。」
「叨嘮前輩了!」
「沒有叨嘮,你一來庵中也熱鬧許多。」
定靜師太心胸開闊,不會排斥庵中弟子接觸異性。
白雲庵許多弟子還俗後,嫁作人婦,相夫教子,有些姻緣還是庵中牽的線。
像滅絕師太這樣的只是個例。
世上有兩種尼姑,滅絕以及尼姑。
恆山派一向詳和,突然重禮起弟子的武功修為,還讓不戒和尚做陪練,想必是有外敵窺視,讓三定產生了危機感。
「恆山派遇到強敵了嗎?」陳錚突然問道。
定靜師太怔了一怔,嘆氣道:「嵩山派左盟主欲合五派,貧尼是不同意的。五嶽劍派各有傳承,釋道儒各不相同,強行合併不倫不類。
雖說出家人四大皆空,畢竟是祖師留下的基業,後輩再不肖也不能拱手送人。」
定靜師太還有一個原因沒說,三教教義各異,都是導人向善,行為又有不同。
左冷禪合併恆山派,往重了說是在侵犯佛門道統,恆山派答應,佛祖也不答應。
「陳少俠適逢其會,貧尼有一事相托。」
「前輩相托,陳錚義不容辭!」
陳錚義正言辭的說道。
定逸師太視自己為親侄輩,定靜師太與定閒師太亦是世上少有的慈悲之士,陳錚沒有不答應的理由。
「五嶽會盟在際,正好華山派岳師兄來信,約定兩派在洛陽會合,一同前往嵩山派。
貧尼合計著,讓弟子們繞道先去華山,一路行走增些閱歷。」
陳錚想到與自己切磋的六名女尼,想必就是恆山派精選出的門面擔當。
想到六人的武功,陳錚很贊同定靜師太的決定,道:「確實要下山多走走看看,增廣見聞,見一見人間煙火。
不歷紅塵,難得真經。」
定靜師太聞言眼睛一亮,贊道:「少俠之語頗有佛理,不如在恆山派做個沙門護法?」
所謂沙門護法不全是貶義,護法不是誰都能做的。
不通佛理,理念不合,只會把清靜之地鬧的烏煙瘴氣。
「前輩高看陳錚了。」
陳錚婉拒定靜師太的邀請,他在武當潛修兩年,幾乎默認了成為武當派教外別傳,怎能再做恆山派護法。
原著中恆山派選了令狐沖做為護法。
今天見了不戒和尚武功,陳錚猜測不戒和尚就是恆山的護法,若不然白雲庵隔壁的無色寺太扎眼了。
「前輩準備什麼時候啟程?」
陳錚略過這個話題,問起了恆山派的行程。
「長短不超過三五天。」
陳錚聽後心中一動,想起與曹進的約定。
「五嶽會盟之日,就是任我行上黑木崖之時。」
任我行打的好算盤,恐怕曹進也沒少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