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指點
感知到六名女尼真氣即將耗空,陳錚故意弄出些動靜,從山坳處走出。
「誰?」
定靜師太臉色猛地大變,看向山坳口。
「唰!」
劍陣中的不戒和尚忽然身體拔高,一腳踩在長劍上,借力飛躍,身至半空,一刀劈出。
身隨刀走,撲向山坳口。
叮!
剛現身的陳錚,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就見一道黑影凌空撲來。刀光森寒,人刀合一,凌厲的刀勁斬破空氣,發出刺耳的嘯音。
「好俊的刀法!」
不戒和尚的刀法讓陳錚側目不已,這一刀已經有點大家風範了。
若無這般刀法造詣,原著中不戒和尚也不至於把田伯光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最後變成一個太監。
陳錚經過追殺田伯光熬煉,又在衡山城靈光一閃,臻入一種奇妙境界,劍光更進一步。
劍不出鞘,陳錚橫移一尺,差之毫厘的避開凌空斬下的刀光,輕輕點在不戒和尚的刀脊上。
凝如實質的真氣沿著刀脊竄向不戒和尚,擊潰不戒和尚的護體真氣,向著體內鑽入。
「哎喲!」
不戒和尚怪叫一聲,迅速後退,一個倒空翻腳踏虛空,三步疊加,竄到定靜師太身邊。
「好個陳小子,果然小白臉不是好人,劍法陰毒,這是要廢了老子。」
不戒和尚指著陳錚「哇哇」大叫著,突然看到定靜師太責怪的目光,連忙住口,兩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彌托佛」。
「罪過,罪過,貧僧又犯嗔戒了!」
倒是像那麼回事,就是看上去有些油膩感,不像個正經和尚。
不戒和尚哇哇大叫,並沒有露出惡意。陳錚瞬間後退,放下劍鞘,對著定靜師太躬身行禮,道:「見過前輩!」
定靜師太雙手合十,對陳錚還禮,道:「兩年不見,陳少俠風采依舊,修為越發精深了。」
感應著陳錚體內晦澀淵深的氣機,定靜師太暗暗吃了一驚。才兩年不到,陳錚如脫胎換骨般,修為連她都看不透了。
「前輩過獎,晚輩微末修為不值一提。倒是恆山派幾位師姐的劍法讓晚輩大開眼界。」
這話有一半恭維,一半屬實。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合擊陣法,武當山時,他像是忙碌的蜜蜂,不是在聽講的路上,就是閉門潛修,沒見過武當派的真武七截陣。
笑傲江湖中,真正與本派武學形成體系的合擊之術,只有武當派與恆山派。
剛才所見,讓他眼界大開。
「都是不成器的弟子,讓陳少俠見笑了。」
定靜師太搖搖頭,弟子們的劍法如何,她心知肚明。長年待在恆山派這方小天地中,缺乏歷練,看似光鮮,真與敵人交手,不出兩招就手忙腳亂了。
「前輩要求太高了!」
恆山派弟子持比丘尼戒,年過二十還守著青燈古佛不願還俗,皆是心性堅定之輩。
雖然缺乏歷練,但不失為一塊璞玉。
不戒和尚忽然插嘴道:「陳小子劍法獨步天下,不弱於各大派掌門,不如指點一番如何?」
說完後,一臉壞笑的看著陳錚。
定靜師太聞言則眼前一亮,頗為意動。
論劍法,眼前這位算是上一位大家,戰績驚人。在武當山潛修兩年,劍法必然更上一層樓。
看到定靜師太心動的樣子,陳錚搖搖頭,擺手道:「指點不敢當,同門切磋一番,陳錚對劍陣合擊之術也好奇的很。」
「這位陳師兄是真正的劍術高手,你們若能從中領悟一二,絕對受益非凡。」
聽到定靜師太的讚揚,陳錚連忙謙讓。
「各位師姐趕緊恢復真氣,不急著切磋。」
等到幾個女尼體力恢復大半,陳錚提議只切差劍法不論修為。
武當山兩年潛修,陳錚真氣積累不多,但凝鍊如一,真要以修為壓人,這幾位女尼不出三招就要被他打的潰不成軍了。
雙方擺好陣式,幾位女尼一手持劍,一手豎掌,齊呼一聲:「請陳師兄指點!」
話畢,劍光齊出,罩向陳錚。
劍身未加持真氣,依然寒光閃爍,法度森嚴。六把劍呈梅花狀,高低不一,起伏不定,劍尖晃動間,封死了陳錚的活動空間。
恆山劍法本就嚴謹,如綿里藏針,一招一式綿綿如雨,輕靈之中暗藏玄機。現在結成劍陣,如同蜘蛛結網,從容不迫間,形成嚴密的包圍圈。
六把劍,飄忽不定,指向陳錚全身要害。
一劍退,一劍進,交替掩護,進退有據,攻守皆備。
陳錚不急著搶攻,長劍出鞘,隨手在身前劃下,道道劍光形成一道幕布。
雙方名為切磋,實為指點。
恆山派六位師姐主攻,陳錚主守,偶爾攻出一劍,逼退六人的攻勢\後又回劍防守。
憑著大衍神光的推演功能,陳錚劍法進步一日千里。天遁劍法早已臻入化境,直追當世絕頂。
如今,他的劍術已脫離了劍招的束縛,每一劍看似防守,實則因勢利導,借勢而為。
交手不過十幾招,六尼的節奏就被他徹底把控。長劍揮灑中,以劍成勢,好似神魂出竅,心神映照周身三尺之內。
意與身合,身與劍合,長劍神出鬼沒,倏忽往來,引導著六尼不斷變換招式。
以陳錚為中心,三尺之內,皆在他的感知之中。
神而明之,六尼的呼吸,筋骨發力,氣血推行,皆逃不出他的感知。就連六尼何時出劍,何時變招,陳錚亦能隱隱預知。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
好像三尺範圍內,形成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領域。
雖然這個領域不能完全受陳錚掌控,但陳錚的感知遍布三尺之內,一道風,一縷陽光,仿佛都有了質感。
這種感受,似曾相識。
陳錚分心二用,天遁劍法一招一式,連綿不絕,另一半心神陷入沉思之中。
突然,他想到了看過的一本小說《吞噬星空》。
不同於陳錚,六名女尼是另一番感受。
冥冥之中好似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著她們的長劍,甚至就連她的身體也受到支配。
平時運劍晦澀之處,此刻豁然開朗。好像練了幾十年的劍法,突然失去了記憶,可身體的反應還保留著。
經過陳錚的引導,往日的記憶在一點點的復甦。
「這怎麼可能?」
定靜師太亦是劍術大家,她看不出陳錚的狀態,對門下六位弟子的變化看的一清二楚。
六人好像突然開竅了,劍法以日眼可見的速度提升。
六道身影連環交錯,運劍如飛,劍光綿綿如絲線,以劍為針,穿插交織,劍陣如幕布,風吹不入,水潑不進。
「這般劍法,這樣的劍陣,便是我困入其中也逃脫不得了!」
定靜師太駭然變色,心中驚起滔天波浪。
「誰?」
定靜師太臉色猛地大變,看向山坳口。
「唰!」
劍陣中的不戒和尚忽然身體拔高,一腳踩在長劍上,借力飛躍,身至半空,一刀劈出。
身隨刀走,撲向山坳口。
叮!
剛現身的陳錚,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就見一道黑影凌空撲來。刀光森寒,人刀合一,凌厲的刀勁斬破空氣,發出刺耳的嘯音。
「好俊的刀法!」
不戒和尚的刀法讓陳錚側目不已,這一刀已經有點大家風範了。
若無這般刀法造詣,原著中不戒和尚也不至於把田伯光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最後變成一個太監。
陳錚經過追殺田伯光熬煉,又在衡山城靈光一閃,臻入一種奇妙境界,劍光更進一步。
劍不出鞘,陳錚橫移一尺,差之毫厘的避開凌空斬下的刀光,輕輕點在不戒和尚的刀脊上。
凝如實質的真氣沿著刀脊竄向不戒和尚,擊潰不戒和尚的護體真氣,向著體內鑽入。
「哎喲!」
不戒和尚怪叫一聲,迅速後退,一個倒空翻腳踏虛空,三步疊加,竄到定靜師太身邊。
「好個陳小子,果然小白臉不是好人,劍法陰毒,這是要廢了老子。」
不戒和尚指著陳錚「哇哇」大叫著,突然看到定靜師太責怪的目光,連忙住口,兩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彌托佛」。
「罪過,罪過,貧僧又犯嗔戒了!」
倒是像那麼回事,就是看上去有些油膩感,不像個正經和尚。
不戒和尚哇哇大叫,並沒有露出惡意。陳錚瞬間後退,放下劍鞘,對著定靜師太躬身行禮,道:「見過前輩!」
定靜師太雙手合十,對陳錚還禮,道:「兩年不見,陳少俠風采依舊,修為越發精深了。」
感應著陳錚體內晦澀淵深的氣機,定靜師太暗暗吃了一驚。才兩年不到,陳錚如脫胎換骨般,修為連她都看不透了。
「前輩過獎,晚輩微末修為不值一提。倒是恆山派幾位師姐的劍法讓晚輩大開眼界。」
這話有一半恭維,一半屬實。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合擊陣法,武當山時,他像是忙碌的蜜蜂,不是在聽講的路上,就是閉門潛修,沒見過武當派的真武七截陣。
笑傲江湖中,真正與本派武學形成體系的合擊之術,只有武當派與恆山派。
剛才所見,讓他眼界大開。
「都是不成器的弟子,讓陳少俠見笑了。」
定靜師太搖搖頭,弟子們的劍法如何,她心知肚明。長年待在恆山派這方小天地中,缺乏歷練,看似光鮮,真與敵人交手,不出兩招就手忙腳亂了。
「前輩要求太高了!」
恆山派弟子持比丘尼戒,年過二十還守著青燈古佛不願還俗,皆是心性堅定之輩。
雖然缺乏歷練,但不失為一塊璞玉。
不戒和尚忽然插嘴道:「陳小子劍法獨步天下,不弱於各大派掌門,不如指點一番如何?」
說完後,一臉壞笑的看著陳錚。
定靜師太聞言則眼前一亮,頗為意動。
論劍法,眼前這位算是上一位大家,戰績驚人。在武當山潛修兩年,劍法必然更上一層樓。
看到定靜師太心動的樣子,陳錚搖搖頭,擺手道:「指點不敢當,同門切磋一番,陳錚對劍陣合擊之術也好奇的很。」
「這位陳師兄是真正的劍術高手,你們若能從中領悟一二,絕對受益非凡。」
聽到定靜師太的讚揚,陳錚連忙謙讓。
「各位師姐趕緊恢復真氣,不急著切磋。」
等到幾個女尼體力恢復大半,陳錚提議只切差劍法不論修為。
武當山兩年潛修,陳錚真氣積累不多,但凝鍊如一,真要以修為壓人,這幾位女尼不出三招就要被他打的潰不成軍了。
雙方擺好陣式,幾位女尼一手持劍,一手豎掌,齊呼一聲:「請陳師兄指點!」
話畢,劍光齊出,罩向陳錚。
劍身未加持真氣,依然寒光閃爍,法度森嚴。六把劍呈梅花狀,高低不一,起伏不定,劍尖晃動間,封死了陳錚的活動空間。
恆山劍法本就嚴謹,如綿里藏針,一招一式綿綿如雨,輕靈之中暗藏玄機。現在結成劍陣,如同蜘蛛結網,從容不迫間,形成嚴密的包圍圈。
六把劍,飄忽不定,指向陳錚全身要害。
一劍退,一劍進,交替掩護,進退有據,攻守皆備。
陳錚不急著搶攻,長劍出鞘,隨手在身前劃下,道道劍光形成一道幕布。
雙方名為切磋,實為指點。
恆山派六位師姐主攻,陳錚主守,偶爾攻出一劍,逼退六人的攻勢\後又回劍防守。
憑著大衍神光的推演功能,陳錚劍法進步一日千里。天遁劍法早已臻入化境,直追當世絕頂。
如今,他的劍術已脫離了劍招的束縛,每一劍看似防守,實則因勢利導,借勢而為。
交手不過十幾招,六尼的節奏就被他徹底把控。長劍揮灑中,以劍成勢,好似神魂出竅,心神映照周身三尺之內。
意與身合,身與劍合,長劍神出鬼沒,倏忽往來,引導著六尼不斷變換招式。
以陳錚為中心,三尺之內,皆在他的感知之中。
神而明之,六尼的呼吸,筋骨發力,氣血推行,皆逃不出他的感知。就連六尼何時出劍,何時變招,陳錚亦能隱隱預知。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
好像三尺範圍內,形成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領域。
雖然這個領域不能完全受陳錚掌控,但陳錚的感知遍布三尺之內,一道風,一縷陽光,仿佛都有了質感。
這種感受,似曾相識。
陳錚分心二用,天遁劍法一招一式,連綿不絕,另一半心神陷入沉思之中。
突然,他想到了看過的一本小說《吞噬星空》。
不同於陳錚,六名女尼是另一番感受。
冥冥之中好似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著她們的長劍,甚至就連她的身體也受到支配。
平時運劍晦澀之處,此刻豁然開朗。好像練了幾十年的劍法,突然失去了記憶,可身體的反應還保留著。
經過陳錚的引導,往日的記憶在一點點的復甦。
「這怎麼可能?」
定靜師太亦是劍術大家,她看不出陳錚的狀態,對門下六位弟子的變化看的一清二楚。
六人好像突然開竅了,劍法以日眼可見的速度提升。
六道身影連環交錯,運劍如飛,劍光綿綿如絲線,以劍為針,穿插交織,劍陣如幕布,風吹不入,水潑不進。
「這般劍法,這樣的劍陣,便是我困入其中也逃脫不得了!」
定靜師太駭然變色,心中驚起滔天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