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官道離別
蘇洋生在書房坐了一夜,未眠。
在蘇小樓半夜隱約還聽到父親的哭泣聲。
聽得他們所講,大約昨日埋葬的死者是父親的好友,那種傷感也深深觸動了他。
所以,他一大早就帶著妹妹,拎著裁切好的紅紙,纏著父親教他們寫對聯。
兄妹兩人笨拙的舉動,弄得全身到處是墨水,蘇洋生也在這溫馨的場景中暫時忘記了悲傷。
外出送禮而歸的蘇母走進院中,就聽得書房中自家丈夫爽朗的笑聲,還有女兒氣呼呼抱怨聲。
走進去見父子三人正在寫著春聯,雖然把墨汁搞得到處都是,蘇母也並沒有生氣,而是欣慰笑了笑,輕輕退了出去。
過年的喜氣淹沒了前些時日流民暴亂的陰霾,整個小鎮又瀰漫著一股祥和的氣氛。
本來放管家阿福回去跟家人吃個團圓飯,他說什麼也不肯,畢竟家裡事情很多。
青衣和銀月都是孤兒,倒也沒什麼牽掛。
貼對聯,打掃衛生,充實而又忙碌著。
這是小時候蘇小樓夢寐以求的生活,許多年前,大年三十他總是趴在孤兒院樓頂的陽台上,靜靜看著對面樓里,各色各樣的團圓飯,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其中一員。
物是人非,他依舊很享受這感覺。
有人說,無論怎麼變化,人最柔和的記憶,哪怕是在最寒冷的地方,都能升起暖意。
跟隨父親添亂一般將家裡門窗都貼好了春聯,蘇小樓就帶上妹妹到門口玩煙花,鄰居家的大黃狗旺財也搖著尾巴跑過來湊熱鬧,剛好走到石縫中火炮爆炸,嚇得彈了跳了起來,汪汪的叫了幾聲,夾著尾巴跑回了家。
看得蘇婉『咯咯』的笑,然後對著坐在門口石凳上的蘇小樓道:「哥哥,我要個更大的。」
蘇小樓在身旁的竹籃里找了好一會,才找到一個手臂粗的爆竹,不過引線有些短,「諾,婉兒,你放到那坑中,哥哥教你點。」
蘇婉小跑過來,開心的拿著那大爆竹放在街道的消水孔洞裡面。
蘇小樓點了一隻青香,遞給妹妹,吹了吹香頭的火焰,她隔得遠遠的嘗試點燃引線,總歸是有些害怕,青香晃去晃來,點不著。
「砰!」身後傳來一聲,卻是外出而歸的大哥蘇然。
蘇婉被這一聲模擬爆炸聲嚇得『哇』的一聲,丟香捂著耳朵後退。
見到是大哥在哪哈哈大笑,蘇婉哪裡不知道大哥在嚇自己,哇的一聲,委屈的哭了出來,任蘇然怎麼安慰都要去找母親告狀。
蘇小樓搖搖頭,拿起地上的香,點燃了引線,迅速跑到院門內,只聽『砰』的一聲巨響。
又是一年夜。
......
年後主要圍繞祭祖展開,走走親戚,前往老家上墳。
很快就到了元宵,去了河間府玩了兩天,大哥蘇然不願意帶他,就跟著父母逛燈會,趕了廟會,也非常有意思,習俗和時代文化倒讓他開了眼界。
玩樂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回到木南鎮後,短暫休息了幾日,大哥蘇然和三妹蘇婉又要回到河間府讀書。
一家人將他們送到了鎮口官道上,管家阿福架著馬車,青衣坐在馬車另外一邊,歡快的哼著小曲。
銀月苦著個臉悶悶不樂,站在一旁不說話。
蘇母見此暗自搖搖頭,心知銀月性格並不安分,是萬萬不能讓她待在自家兒子身邊,縱然是她千般哀求。蘇母也打算過些時日找個好人家將她嫁出去。
此去,蘇然應該不會再回來,他被保舉入了木南府學,只要年中府試他能取得名額,就會進京趕考,參加明年的春季會考,若能取得秀才資格,就會在京城苦讀三年,然後參加科考。
蘇小樓有種預感,也許再也見不到大哥了。
相處時間雖短,蘇然讓他感受到了被人呵護的安全感。
那種感覺是小時候他極度渴望的,在委屈受欺負的時候,有個人能撐起頭上的天。
蘇母、蘇父不厭其煩的給蘇然詳細交代和囑咐,好一會,蘇洋生拍了拍他的肩膀。
然後蘇然走了過來,捏了捏走神中蘇小樓的臉,說道:「大哥要走了,好好習武,大哥回來可要考教你。」
蘇小樓沒說話,只是點點頭。
他一躍上馬,見蘇婉哭的跟個淚人一般捨不得母親,示意青衣安慰下妹妹。
縱然蘇父、蘇母也不舍,但是將她送到河間書院,跟隨書院夫人學習琴棋書畫,也花了不小的代價,自然是不能半途而廢。
夫妻兩也想能將自家女兒能培養出些書卷氣息,長大了能有一個好的富貴歸宿。
因為夫妻倆都是顛沛流離過來的,看得清社會本質一面,若是王朝鼎盛依舊,木南鎮永遠是他們的根,若是到了那地步,也有一個安全的歸宿。
「阿爹、阿娘,孩兒走了。」蘇然對著父母說了一聲,輕抖韁繩,緩緩走了出去。
蘇父、蘇母晃了晃手,以示路上安全。
分別,總是瀰漫著愁緒,直到馬車消失在官道上,一家人這才打道回府。
沒了蘇然和蘇小婉,還有都在忙碌的阿福,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整個過年,都忘記去拜訪那老瘸子,心裡有些擔心,那瘸子會不會發飆就不教他了。
第二日,帶上銀月,買了只燒雞,心裡忐忑的前往瘸子府上。
老瘸子並沒有什麼反應,像是知道他會來一般,已在院中擺好了香爐和祖師牌位。
老瘸子師承一個叫做獨眼老人的怪俠,師門也只剩下老瘸子一人。
「入我門,有四條門規。一規嚴禁濫殺無辜,二規嚴禁私傳門內絕學,三規重忠守誠,四規不得斷絕傳承。你可記住?」老瘸子對著在蒲團上跪著的蘇小樓說道。
「弟子謹記!」蘇小樓嚴肅回答道。
老瘸子滿意點點頭,繼續道:「我派雖尊崇無為而治,所習武學也要靠個人悟性。但是方知這世上只有持之以恆,勤學苦練,方才能有所成就。既然拜入門中,就萬萬不能懈怠。」
「弟子牢記師父之言。」
老瘸子點點頭,道:「起來吧。今日拜師,也就不授課。陪老夫喝兩杯,從明日開始,就是苦日子,你可要有心理準備!」
蘇小樓嘿嘿一笑,將油紙包裹的燒雞攤在桌子上,搬過來一壺梨花釀,道:「弟子能吃苦,既然下定決心走武一道,自然是深思熟慮過。」
「喲,你小子還深思熟慮,到時可不要哭鼻子,老夫可是要打屁股的。」
「師父,你瞧好便是。」
.......
在蘇小樓半夜隱約還聽到父親的哭泣聲。
聽得他們所講,大約昨日埋葬的死者是父親的好友,那種傷感也深深觸動了他。
所以,他一大早就帶著妹妹,拎著裁切好的紅紙,纏著父親教他們寫對聯。
兄妹兩人笨拙的舉動,弄得全身到處是墨水,蘇洋生也在這溫馨的場景中暫時忘記了悲傷。
外出送禮而歸的蘇母走進院中,就聽得書房中自家丈夫爽朗的笑聲,還有女兒氣呼呼抱怨聲。
走進去見父子三人正在寫著春聯,雖然把墨汁搞得到處都是,蘇母也並沒有生氣,而是欣慰笑了笑,輕輕退了出去。
過年的喜氣淹沒了前些時日流民暴亂的陰霾,整個小鎮又瀰漫著一股祥和的氣氛。
本來放管家阿福回去跟家人吃個團圓飯,他說什麼也不肯,畢竟家裡事情很多。
青衣和銀月都是孤兒,倒也沒什麼牽掛。
貼對聯,打掃衛生,充實而又忙碌著。
這是小時候蘇小樓夢寐以求的生活,許多年前,大年三十他總是趴在孤兒院樓頂的陽台上,靜靜看著對面樓里,各色各樣的團圓飯,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其中一員。
物是人非,他依舊很享受這感覺。
有人說,無論怎麼變化,人最柔和的記憶,哪怕是在最寒冷的地方,都能升起暖意。
跟隨父親添亂一般將家裡門窗都貼好了春聯,蘇小樓就帶上妹妹到門口玩煙花,鄰居家的大黃狗旺財也搖著尾巴跑過來湊熱鬧,剛好走到石縫中火炮爆炸,嚇得彈了跳了起來,汪汪的叫了幾聲,夾著尾巴跑回了家。
看得蘇婉『咯咯』的笑,然後對著坐在門口石凳上的蘇小樓道:「哥哥,我要個更大的。」
蘇小樓在身旁的竹籃里找了好一會,才找到一個手臂粗的爆竹,不過引線有些短,「諾,婉兒,你放到那坑中,哥哥教你點。」
蘇婉小跑過來,開心的拿著那大爆竹放在街道的消水孔洞裡面。
蘇小樓點了一隻青香,遞給妹妹,吹了吹香頭的火焰,她隔得遠遠的嘗試點燃引線,總歸是有些害怕,青香晃去晃來,點不著。
「砰!」身後傳來一聲,卻是外出而歸的大哥蘇然。
蘇婉被這一聲模擬爆炸聲嚇得『哇』的一聲,丟香捂著耳朵後退。
見到是大哥在哪哈哈大笑,蘇婉哪裡不知道大哥在嚇自己,哇的一聲,委屈的哭了出來,任蘇然怎麼安慰都要去找母親告狀。
蘇小樓搖搖頭,拿起地上的香,點燃了引線,迅速跑到院門內,只聽『砰』的一聲巨響。
又是一年夜。
......
年後主要圍繞祭祖展開,走走親戚,前往老家上墳。
很快就到了元宵,去了河間府玩了兩天,大哥蘇然不願意帶他,就跟著父母逛燈會,趕了廟會,也非常有意思,習俗和時代文化倒讓他開了眼界。
玩樂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回到木南鎮後,短暫休息了幾日,大哥蘇然和三妹蘇婉又要回到河間府讀書。
一家人將他們送到了鎮口官道上,管家阿福架著馬車,青衣坐在馬車另外一邊,歡快的哼著小曲。
銀月苦著個臉悶悶不樂,站在一旁不說話。
蘇母見此暗自搖搖頭,心知銀月性格並不安分,是萬萬不能讓她待在自家兒子身邊,縱然是她千般哀求。蘇母也打算過些時日找個好人家將她嫁出去。
此去,蘇然應該不會再回來,他被保舉入了木南府學,只要年中府試他能取得名額,就會進京趕考,參加明年的春季會考,若能取得秀才資格,就會在京城苦讀三年,然後參加科考。
蘇小樓有種預感,也許再也見不到大哥了。
相處時間雖短,蘇然讓他感受到了被人呵護的安全感。
那種感覺是小時候他極度渴望的,在委屈受欺負的時候,有個人能撐起頭上的天。
蘇母、蘇父不厭其煩的給蘇然詳細交代和囑咐,好一會,蘇洋生拍了拍他的肩膀。
然後蘇然走了過來,捏了捏走神中蘇小樓的臉,說道:「大哥要走了,好好習武,大哥回來可要考教你。」
蘇小樓沒說話,只是點點頭。
他一躍上馬,見蘇婉哭的跟個淚人一般捨不得母親,示意青衣安慰下妹妹。
縱然蘇父、蘇母也不舍,但是將她送到河間書院,跟隨書院夫人學習琴棋書畫,也花了不小的代價,自然是不能半途而廢。
夫妻兩也想能將自家女兒能培養出些書卷氣息,長大了能有一個好的富貴歸宿。
因為夫妻倆都是顛沛流離過來的,看得清社會本質一面,若是王朝鼎盛依舊,木南鎮永遠是他們的根,若是到了那地步,也有一個安全的歸宿。
「阿爹、阿娘,孩兒走了。」蘇然對著父母說了一聲,輕抖韁繩,緩緩走了出去。
蘇父、蘇母晃了晃手,以示路上安全。
分別,總是瀰漫著愁緒,直到馬車消失在官道上,一家人這才打道回府。
沒了蘇然和蘇小婉,還有都在忙碌的阿福,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整個過年,都忘記去拜訪那老瘸子,心裡有些擔心,那瘸子會不會發飆就不教他了。
第二日,帶上銀月,買了只燒雞,心裡忐忑的前往瘸子府上。
老瘸子並沒有什麼反應,像是知道他會來一般,已在院中擺好了香爐和祖師牌位。
老瘸子師承一個叫做獨眼老人的怪俠,師門也只剩下老瘸子一人。
「入我門,有四條門規。一規嚴禁濫殺無辜,二規嚴禁私傳門內絕學,三規重忠守誠,四規不得斷絕傳承。你可記住?」老瘸子對著在蒲團上跪著的蘇小樓說道。
「弟子謹記!」蘇小樓嚴肅回答道。
老瘸子滿意點點頭,繼續道:「我派雖尊崇無為而治,所習武學也要靠個人悟性。但是方知這世上只有持之以恆,勤學苦練,方才能有所成就。既然拜入門中,就萬萬不能懈怠。」
「弟子牢記師父之言。」
老瘸子點點頭,道:「起來吧。今日拜師,也就不授課。陪老夫喝兩杯,從明日開始,就是苦日子,你可要有心理準備!」
蘇小樓嘿嘿一笑,將油紙包裹的燒雞攤在桌子上,搬過來一壺梨花釀,道:「弟子能吃苦,既然下定決心走武一道,自然是深思熟慮過。」
「喲,你小子還深思熟慮,到時可不要哭鼻子,老夫可是要打屁股的。」
「師父,你瞧好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