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兩個人約會有什麼意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非在小院裡坐了片刻,將崔音留下的紙條輕輕摺疊好,收進袖中。院中微風仍攜著花草淡香,老槐葉影斑駁,宛如靜謐畫卷。午後時分,陽光溫暖,不是炎熱刺目之烈日,而是恰到好處的柔光。

  方才路過宗門時,他已看過門中氣氛:平和如常。清風門雖為小派,卻有一種獨特的穩固感。沒有人天天催促弟子爭鬥,也沒有層層陰謀,只是弟子們自發在基礎功法上努力,有空也可歇息。不少外門弟子因林非的存在和傳聞,對修行有了更柔和的理解。儘管他們未必都效仿林非的懶散,但至少不再對自己太過苛刻。

  林非從竹椅上起身,拍去衣袖微塵,他準備前往藥圃,與葉婉、崔音和蘇穎共享那約定的花蜜餅。這是輕鬆的下午時光,一如他熟悉的日常。

  走過青石小徑,繞過幾叢竹木,他再次來到了藥圃。和風吹過靈草的綠葉,發出沙沙細響,好似輕柔的問候。藥圃內,葉婉正拿著一隻竹製小鏟為花壇鬆土,崔音拎著陶罐為靈種灑水,蘇穎則抱著一小籃靈花蕾,似在挑揀好壞。見林非到來,三人都露出微笑。

  葉婉直起身子,輕拍額前一縷細發:「林師兄,你回來了。昨夜在靈藤花林可有收穫?」

  林非點頭,將昨日見聞簡單描述。聽得她們眼中泛出神往的光:「螢光花海,仿佛星空。」蘇穎輕聲讚嘆,「我在凡俗王宮見過無數珍奇擺飾,卻未曾想山野間有如此夢幻之景。」

  崔音微笑:「葉婉師姐曾對我描述過那花林的奇妙,如今林師兄再添細節,更使我嚮往。下次若有閒暇,也許我們也能同去。」

  林非從容答:「當然可以,我還有靈蜜糕在這裡。」說著,他從袖中拿出一塊事先從後廚帶回的靈蜜糕,掰成小塊,與她們分享。葉婉笑道:「我這裡也做好花蜜餅,稍待片刻。」她從藥圃小屋裡端出一盤晶瑩剔透的花蜜餅,餅形小巧,邊緣點綴淡色花瓣。蘇穎一見便贊:「真精緻!」

  崔音湊近聞一聞:「好香啊,有靈花淡淡清甜味。」

  林非嘗一口,餅皮鬆軟,蜜香清甜,回味里還有一絲花粉的芬芳。他不自禁地點頭:「葉婉師妹手藝真好,這滋味讓我想起清晨花朵初開的那份清純氣息。」

  葉婉聽著誇讚,微紅臉頰:「謝師兄喜歡。我從小跟隨師叔辨識花草,久而久之也學會用靈花入饌,使味道更柔和。」

  蘇穎也嘗了一塊,閉眼品味,然後溫柔笑道:「我曾在凡俗國中嘗過御膳,卻少有如此自然的美味。宮中御廚精於技藝,卻不及這花蜜餅有山野靈氣。」

  崔音輕聲:「我們在這小小藥圃,用靈花靈草為輔料,不求奢華,只求本味純真,這或許是靈氣世界的獨特之處。」

  四人你一言我一語,在下午的和風中品嘗花蜜餅、靈蜜糕、靈果,談天說地。這種閒適,讓林非倍感滿足。他看著身邊的女子們:葉婉溫柔細膩,崔音恬靜柔和,蘇穎雍容雅致卻已放下了凡俗的緊張。她們相處毫無芥蒂,都能在這藥圃中找到和諧的旋律。

  「其實,」蘇穎忽然開口,「我來到清風門這段日子,從最初的陌生無措,到如今漸感身心愉悅,真要感謝林師兄,是你讓我懂得修行不必急功近利。葉婉、崔音師姐也願收留我在這藥圃幫忙,使我漸漸熟悉這裡的節奏。」

  林非笑著搖頭:「我不過偶然指路,真正安頓自己的內心,還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清風門雖不大,卻給我們足夠的空間,讓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成長。」

  葉婉點頭贊同:「在大門派中,或許資源多、高手多,卻也爭奪不斷。清風門雖弱小,卻容得下我們的閒適心境。」

  崔音笑著放下陶罐:「這就是『清風之美』吧:清淡、自然、從容。」

  此刻陽光正暖,靈草們在輕風中點頭。林非微微閉上眼,感受天地的和諧。他能體會到體內靈氣絲絲潤澤,如一株不起眼的幼苗在春日下漸長,不轟鳴,不強求,卻自有力量累積。

  過了一會兒,葉婉輕聲道:「林師兄,接下來有什麼打算?是繼續在門內閒適,還是要往更遠處走走?聽聞山外還有許多奇異之地。」

  蘇穎也感興趣:「我在凡俗時聽過一些傳聞:山外有靈湖、彩虹林、懸空峰……不知是否真實。」

  崔音點頭:「若有機會,我也想見識更廣闊的風景。」

  林非摸下巴沉吟:「確實,我雖在清風門得了悠閒,卻從未走太遠。若擴大眼界,見識更多奇景,對修行心境更有助益。不過我不想盲目遠行,而是以清風門為據點,循序漸進。」

  葉婉眸光微亮:「若師兄想去,記得提前告訴我們,我可以準備一些乾糧與調理心神的花蜜釀;崔音或許能帶一些有助睡眠的花粉;蘇穎在凡俗經歷廣,看地圖或交際也能有幫助。」


  蘇穎微笑點頭:「不過,我們都不擅長戰鬥,若路途中遇到危險怎麼辦?」

  林非淡淡一笑:「此番我們不求凶地,專尋秀麗之處,一路上我會儘量避開紛爭。我雖不擅劍道,但閃避和觀察力還行,何況我們不動歪念,不輕招惹是非。」他並未將自己置於英雄角色,只以平常心看待前路。他堅信,天地如此寬廣,不必總碰上險惡之徒。如果實在有小小衝突,他也可從容處理,不必憋屈。

  幾人愉快地議論著未來的旅程,不一定馬上啟程,但多了方向。稍後葉婉和崔音還有藥圃工作,蘇穎也有丹童雜事要做。林非便告辭離開,回自己小院歇息片刻。

  他沿著回程的路,遇到方靈正坐在一石階上發呆。看到林非,她招手:「林師兄!我正想去找你呢。」

  林非停下:「怎麼了?」

  方靈滿臉興奮:「我在練劍途中嘗試你所說的『放鬆心態』,憶起昨夜花林景色,當下劍勢竟然比以往順暢許多。雖然我資質平平,但感覺到了一絲壁障鬆動。這不是立刻突破,而是一種柔和的積累感。」

  林非點頭讚許:「恭喜你,這正是修心的結果。」

  方靈咧嘴笑:「我本來一直瞎忙,現在終於明白心境的重要性。對了,我聽葉婉師姐說,你們打算將來去周邊看看其他奇景?如果有機會,我可不可以隨行?」

  林非微笑:「當然可以。越多人同行,旅途越有意思。」

  方靈高興地站起身:「那說定了!不過我還需在門內再磨練些日子,等我心境更穩,你再帶我出去。」

  林非點頭:「不急,我們慢慢來。」

  回到自己的小院,林非推門而入,空氣中仍舊是熟悉的安靜。他坐在竹椅上,思索未來。儘管不追求轟烈成就,他仍有一份好奇心,想看看外面的山川奇色。清風門周邊據說有許多獨特之地:靈湖、花海、奇峰懸崖,乃至一些小鎮集市,販賣靈果靈酒,風土人情不同。

  在現代世界,他從未有機會如此悠閒旅遊。這是修真世界的優勢,無需忙於俗務,可以將修行與旅行結合,以欣賞自然為途徑,逐步提升境界。

  此時,院外傳來輕柔腳步聲。一聲輕咳,是顧清音的聲音。林非微笑起身開門,果然見顧清音站在院外,神色依舊清冷,但眼中似無昨日那般疏離。

  顧清音微皺眉,見林非露出歡迎的神情,她也不多言,徑直進院。看了一眼石桌上的紫砂壺:「你在此飲茶?」

  林非笑著點頭:「正好要沏茶,顧姑娘可有興趣?」

  顧清音沉默片刻,坐在竹椅對面:「我不愛飲甜茶,但清淡靈茶可嘗。」話雖冷淡,卻已是某種程度的認可。

  林非不多言,動作嫻熟地為顧清音泡上一盞淡茶。清香不濃,卻有股清冽氣息,恰似眼前女子的氣質。顧清音輕啜一口,眉目不動,只放下茶盞,淡聲問:「聽聞你昨夜去靈藤花林?」

  林非點頭,將所見述說。顧清音靜靜聽完,目光微閃:「螢光花海,倒是奇景。」她曾聽師尊提過這花林,但從未親赴,因她習慣閉關苦修,從未給自己留出這等觀景的餘暇。

  林非微笑:「若顧姑娘有閒,下次可與我們同往。花林無險,只有美。或許對你劍心也是助益。」

  顧清音不置可否,半晌問:「你的修為似乎又精進些許了。」她敏銳察覺到林非靈氣醇厚了一分。

  林非淡笑:「是嗎?我自己不太留意。也許是昨夜花香助長靈氣。」

  顧清音微感震動:她苦修數年,才得一絲提升。他悠閒遊覽便能境界穩升,實在匪夷所思。但她現已不輕率嘲諷,而是將這一切當作另一種大道。她放下茶盞,輕聲道:「下次你若再有出行計劃,提前告知我。我……或許會考慮隨行。」

  林非溫和點頭:「一定。」

  顧清音不再多談,起身告辭。走到院門前,仍不回頭,但聲音略柔:「這茶……不錯。」

  林非看著她背影離開,輕笑。這位女劍修的心態已有微妙改變,不再全是鋼鐵般冷硬。

  接下來幾日,林非過得風平浪靜。他不急著出遠門,而是在門內與諸位同伴相處。葉婉、崔音在藥圃為靈草施肥時,他便陪在一旁,為她們講述現代世界的奇聞軼事(雖簡略,不深入細節,只當趣聞),惹得她們笑意不斷;蘇穎忙於學習基礎丹道知識,他便送上幾片靈果乾,讓她更從容;方靈在清晨練劍,他便在旁邊曬太陽,方靈累了停下來看他,似乎從中汲取鬆弛心態。

  期間,顧清音也偶爾出現,不言多語,只靜靜聽他們談話,有時坐一會兒便離開,卻不再是那種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態。


  在這段門內平和的日子裡,林非開始考慮下一步的旅程。門中偶有傳言,說山外有一處「清月湖」,湖水在清晨泛出淺月光澤,有靈鶴棲息湖畔,草木蔥鬱,夏日有野花爛漫。一些外門弟子曾遠眺過,卻因趕時間未近觀。林非對這地名產生興趣,若能前去清月湖觀光數日,或許能欣賞獨特湖光山色。

  他向葉婉和崔音提及此事。葉婉思考:「清月湖,我聽過,是離清風門不遠的一片湖區,被群山環抱。傳聞那裡的湖心島有一種『冰心花』,開在仲夏夜晚,散發清冷光華,可以安神化煩惱。若趕在花開之時前往,看一看也不錯。」

  崔音微微頷首:「不過路途稍遠,可能需一整日腳程才能抵達。」

  蘇穎則很興奮:「湖邊或許還有小集市,販賣本地土產。或許能品嘗異地靈果和靈酒,我很想試試。」

  林非笑:「正合我意。那就準備一下。我不想獨自前往,這次帶上你們,途中更有樂趣。方靈若想來,顧姑娘若肯同行,那就更完滿。」

  葉婉甜笑:「我必同往,為你準備路上茶點。」

  崔音淺笑:「我帶上舒緩心神的花粉,萬一路途小累,有它助眠。」

  蘇穎柔聲:「我願隨行,也許能幫你們找路或與當地人溝通。我在凡俗國中學過禮儀,或許有用。」

  林非點頭,心中一陣欣喜:這將是他在清風門久居後首次帶領幾位女主同游,一次放鬆的短途旅行,無需鬥法,只為欣賞風光,增進情誼。

  隨後,林非找到方靈,問她意願。方靈二話不說同意:「當然去!這回我想換個心情,在湖邊練劍意,或許有新感悟。」

  至於顧清音,林非不想逼迫,而是趁她來小院喝茶時自然提起。顧清音抿唇片刻,冷淡問:「此行有何意義?」林非答:「看湖光,賞夏花,聽鶴鳴,於閒適中增長心境。」顧清音微垂目光,似在權衡。最終,她輕聲道:「我不保證全程與你們同流,但可以隨行一段。」這已是答應。

  於是這一次小旅途定下:林非、葉婉、崔音、蘇穎、方靈、顧清音,共六人同行,前往清月湖。一個不算大的隊伍,卻囊括各種性情:有柔和、有熱情、有冷淡,卻因林非的存在而和諧共處。

  這對林非來說是個小小成就:在無絲毫強迫和壓迫下,一行人各懷欣賞美景之心踏上路途。他不由聯想到現代世界旅遊出行,人們要為車票酒店勞心費力,這裡則簡單多了:收拾行囊,帶上靈茶和點心,即可上路。

  出發日定在三日後。葉婉和崔音需要為藥圃做好安排,讓其他丹童暫管幾日;蘇穎要從丹房師叔那裡請假(她剛來門內不久,需要尊重規矩);方靈要在練劍時間上靈活調整;顧清音則無須向誰報告,她身為內門弟子,有一定自由度。

  這三日裡,林非仍舊閒庭信步。偶爾在後廚幫忙提水換茶葉,與善良的外門弟子閒談幾句。他們聽說林非即將帶師姐師妹們出去觀景,多少露出一絲羨慕:「你們真瀟灑,我們還在為築基苦修。」林非不嘲笑,不批評,只鼓勵:「放平心態,偶爾給自己一杯清茶的時間,你也許能在放鬆中突破。」

  有弟子將信將疑,有弟子開始嘗試少量放鬆,這些轉變他不強求。他只要保持自己的節奏,隨風而行即可。

  出發當日清晨,天空澄淨如洗,微風送來花香。六人匯合在清風門山門外。林非背一隻竹簍,裡面有茶具、靈果、蜜糕;葉婉拎一小籃靈花餅和蜜果乾;崔音帶了一包花粉與紗巾;蘇穎則備了小几、茶盞,還帶上了一本凡俗的詩集;方靈腰系木劍,神色輕快;顧清音仍是青袍長劍在側,淡若清風,語少但並無不耐。

  林非微笑環視眾人:「大家準備好了嗎?清月湖距此約百餘里,步行半日,傍晚前當可抵達。咱們不趕路,不妨走走停停,欣賞沿途景色。」

  葉婉點頭:「我最愛這種節奏。」

  崔音輕聲:「是啊,慢行無壓,正合我意。」

  蘇穎微笑:「我隨大流,不急。」

  方靈躍躍欲試:「走吧走吧,我等不及看那湖光!」

  顧清音沒有多言,只輕頷首,表示認可。

  眾人邁步下山,沿著一條向外拓展的山道行進。此道通往外界山谷,一路峰巒起伏、林木濃郁,聽說在半途中有一座小橋流水的小鎮,可在那裡小憩。

  一路上,林非走在中間位置,不特意領先,也不刻意殿後。他與葉婉崔音蘇穎閒話,方靈偶爾插一句爽朗笑聲。顧清音走在後側,不遠不近,默默聽著前方人的對話。雖然她不多言,卻沒有表現出不耐煩。林非偶爾回頭,對上她的目光,微笑點頭,她也輕微點頭回應。這對她來說已是莫大變化。


  走了約一個時辰,山道兩側綠樹茂盛,鳥鳴不斷。林非指著一株奇形古樹,道:「看,這樹幹分三股向上,如同三指指天,葉色深淺相間。」葉婉感嘆:「真奇妙,大自然巧奪天工。」

  崔音笑:「若采些葉子,加熱可當清熱解毒的湯劑。」蘇穎輕輕撫摸樹皮,感覺粗糙紋理:「這觸感很真實。」

  方靈笑嘻嘻:「如此奇形之樹,看一眼就心生愉悅。」

  顧清音淡淡道:「既是珍貴靈材,要不要采葉?」林非搖頭:「不必。我們不缺靈材,只觀不擾,它自然成長更好。」

  顧清音沒再堅持,她本性並非嗜采之人,只是習慣性考慮資源利用。如今逐漸受林非影響,也不急行事。

  繼續前行,道路慢慢開闊,溪水聲漸響。不久他們來到一條小溪旁,清流在石床上淺唱,潺潺不絕。林非提議:「小憩片刻,我煮茶給各位品嘗。」

  「好啊!」葉婉眼神亮起。

  崔音與蘇穎同聲附和,方靈一臉期待,顧清音雖不表達興奮,但也沒有反對。

  林非從竹簍取出紫砂壺與茶葉,在溪邊找些乾柴點火。葉婉遞上花蜜餅,蘇穎拿出詩集,崔音從隨身包裹中取出一塊乾淨布鋪在地上當坐墊。方靈搬來一塊平石當桌面。顧清音站在稍遠處看著這些布置,不久也走近,輕輕落座。

  林非汲取溪水,待水沸後投入茶葉。片刻後,清香升騰。每人一盞茶,溪風吹拂,茶香與林間氣味交融。崔音品茶輕笑:「這茶配花蜜餅,簡直絕配。」

  蘇穎翻開詩集,輕聲誦讀兩句凡俗詩歌:「流水清泉入杜門,閒看花落復花開。」雖然詩不驚人,卻貼合此景。葉婉微笑頷首:「凡俗亦有智慧。」

  方靈喝茶咂咂嘴:「比我平日粗茶好多了。」

  顧清音輕啜不語,但眼中微閃欣賞之色。

  林非笑道:「身處修真世界,我們卻能從凡俗詩句中獲得清靜之感。當下這一刻,皆是有緣。」

  稍作休息後,他們起身繼續前行。下午日光柔和,小小隊伍緩緩穿過山野。途中又遇上一片花田,淺黃花朵隨風搖曳,散發淡淡甜香。蘇穎輕踩草葉:「好像踏進畫裡。」

  葉婉留心觀察:「這花可作藥引子,不須採摘,多記在心中,以後萬一需要再來。」

  崔音點頭:「是個好記號。」

  顧清音微微抬頭,看漫山花海起伏,露出罕見的柔和表情。方靈深呼吸,對林非道:「多虧你帶我們出來,我才知外面景色如此多樣。」

  林非只是微笑:「天地廣闊,無限美好。」

  隨著夕陽西下,他們遠遠看見前方有小鎮炊煙升起。林非指道:「那裡應是『楊柳鎮』,傳聞乃凡俗小鎮,盛產靈果酒,我們可在此歇腳,明日再啟程往清月湖。」

  眾人皆無異議。他們行至鎮外,見一座木橋橫跨溪流,橋頭幾株楊柳隨風輕垂。橋對岸即是鎮子,幾戶人家整齊排開,屋檐下掛著紅燈籠。是凡俗鎮,卻與清風門氣息截然不同,更顯市井煙火氣息。

  走進小鎮,來往的凡人多是樸素農戶,一見這行裝扮各異的修士,既有好奇又有敬畏。林非溫和一笑,上前向一位老者詢問:「老人家,可有客棧容留過夜?」

  老者瞅了他們一眼,滿臉和氣:「有有!往前直走二十餘步有『柳岸居』,是小鎮唯一客棧,價格公道。」

  林非拱手道謝,又請教附近可有靈果酒可嘗。老者笑呵呵:「柳岸居就有自釀靈果釀,是用山果發酵而成,味道清甜,不強烈。你們嘗嘗便知。」

  眾人道謝,進鎮不久果見「柳岸居」。一座兩層小樓,用木板搭就,門口掛著一塊招牌,刻有「柳岸居」三字。女掌柜正坐在門口擇菜,一見客上門,忙起身相迎。

  女掌柜四十多歲,滿臉笑意:「幾位仙長要住宿嗎?」

  林非笑道:「是,我們一行六人,麻煩有三間乾淨的上房嗎?」

  女掌柜點頭:「有的有的。上房寬敞,不計靈石,只收些銀錢或糧食,若無可用靈石相抵。」

  蘇穎笑著從懷中取出幾顆下品靈石:「用靈石可以嗎?」女掌柜一見靈石,連連點頭:「可以可以,足夠你們住兩晚。這裡靈石罕見,我換了靈石可與鎮民易物,真是好東西。」

  林非點頭,將靈石交給蘇穎由她支付,然後他們被帶上二樓。三間客房,一間給顧清音(她獨居安靜符合其性情),一間葉婉、崔音、蘇穎同住,另一間則給林非與方靈。方靈原本想自己一間,但客棧房有限,況且有顧清音獨居一間,剩下就只好這樣。方靈雖是女性,但對林非信任很深,加上此世界修士不如凡俗那般忌諱(只要守禮,未必產生誤會),便無異議。


  安頓好後,眾人下樓用晚餐。女掌柜端上幾碟小菜:野蘑菇燉豆腐,山筍清炒,靈果釀成的小酒清甜解渴。眾人邊吃邊談。凡俗的簡單菜餚,卻有一種久違的人間煙火味,讓他們這種門內靈食慣了的人心生新鮮。

  方靈嘗口蘑菇湯:「居然這麼好喝?」

  葉婉點頭:「自然之味,不須華麗,卻清新可口。」

  崔音微笑:「修士有時忘了凡俗之美。這點倒是林師兄常說的自然之道。」

  蘇穎輕舉杯:「以靈果釀酒敬林師兄,感謝他帶領我們這般旅行。」

  林非搖手:「我不過陪伴而已,無須謝。人生苦短,多看看風景,好過只顧閉門苦修。」

  顧清音緩緩舉杯,淺嘗酒水,不發言,卻眼神有些舒緩。她何曾想到會在這種凡俗小鎮裡與同門聚餐,還覺得心安理得?若換在過去,她只一味閉關,如今卻漸漸嘗到另一種生活滋味。

  一頓晚餐在和諧氛圍中結束。夜色深濃,小鎮炊煙已散,靜謐無擾。林非站在二樓木廊看風景,微風中傳來淡淡青草味。幾位女伴各自回房歇息,葉婉、崔音與蘇穎嘰嘰喳喳說著白日見聞;方靈在房內盤腿小練劍訣,顧清音或許在房中靜坐養神。

  林非低頭看見鎮中燈火零落,民居寂靜。他不禁感嘆:如此平凡景象,與修真世界的壯闊奇景一樣美麗。第二日清晨,他們再出發去清月湖,將見新的風光。如此日復一日,人生何須波瀾壯闊,平平淡淡也有詩意。

  想到這裡,他回屋休息。一夜無話,清晨天光乍亮,林非起身下樓。方靈早已在院中做輕微的舒展,不再是苦練劍招的緊繃狀態,而是加了幾分柔和。葉婉等人隨後下樓,女掌柜送上粗糧米粥與煎餅,樸素早餐卻讓他們精神愉悅。

  出發前,林非向女掌柜告別,女掌柜笑道:「仙長們一路順風,若回來路過楊柳鎮,再來小店坐坐。」

  葉婉微笑:「一定。」

  蘇穎則以凡俗禮節回禮,顯露出她曾為公主的優雅教養,女掌柜大為欣賞:「姑娘氣度不凡。」

  眾人走出鎮子,踏過木橋。陽光中楊柳拂面,清風輕盪。沿溪走上一段,前方山勢舒緩,傳聞翻過這道山嶺,就能看見清月湖所在的群山懷抱之中。

  林非領頭上路,顧清音、方靈居後,葉婉、崔音、蘇穎在中間相攜走。如此一路攀登山坡,途中不時有小動物出沒,小松鼠、野兔在遠處觀望,沒有威脅,反添趣味。蘇穎指著一隻小松鼠興奮低呼,崔音笑著讓她放輕腳步,免驚擾小生靈。

  近午時分,他們到達山嶺頂端,一片開闊草地呈現眼前。風從對面吹來,帶著濕潤清涼的氣息。林非深呼吸:「聞到了嗎?清月湖的氣息。」

  葉婉臉露喜色:「是啊,空氣中有淡淡湖水的味道。」

  方靈踮起腳尖向前望:「我已經看到遠方有一片閃光的水面,想必那就是清月湖!」

  蘇穎微笑:「湖面在陽光下泛光,如同鏡子。」

  崔音點頭:「這兒靈氣雖不算濃郁,卻有一種柔和舒緩的氛圍。」

  顧清音也駐足遠望,淡紫長袍在風中輕擺,劍影斜掛腰側。她少見地認真看風景:「湖與山相映,如畫一般。」

  林非笑:「走吧,下坡到湖邊找個好位置,安營紮寨,品茶觀湖。」

  他們順山逕往下,片刻後果然來到清月湖畔。湖面寬闊,水色清透,微波粼粼。湖周圍山巒環抱,湖岸有一圈青蔥草地,點綴野花。幾隻白鶴在淺水中梳理羽毛,偶爾發出清亮的啼聲。

  六人找到一塊平坦草坪,坐下。葉婉拿出靈花餅和靈果,崔音端出花粉香囊,方靈興奮在湖邊踏水,蘇穎則取出詩集讀兩行給大家聽。顧清音靜立一旁,呼吸清冷湖風,神情放鬆。

  林非微笑看著這幅場景:他們不需任何多餘的壯舉,僅是在湖邊坐著就已滿足。他拿出紫砂壺,再次煮茶。一杯清茶倒映湖光,端起品嘗時滿口甘甜。

  午後陽光下,靈湖微波蕩漾,白鶴輕翩飛起,在高空劃出弧線。眾人席地而坐,有說有笑。顧清音也偶爾簡短回應,算是融入這和諧氛圍。方靈指著湖心:「聽說湖心島有冰心花在仲夏夜晚開放,我們來得正是其時,也許晚上能看到。」

  林非點頭:「那我們今晚就在湖畔過夜,等夜色降臨,再渡湖上島看冰心花。」

  此言一出,眾人皆露出期待神情。葉婉感嘆:「接連遇美景,真是福氣。」

  蘇穎微笑:「幸虧師兄提議,否則錯過良機。」

  崔音輕聲:「冰心花的花香可安魂定魄,是難得體驗。」

  顧清音淡淡點頭,算是表示贊同。方靈摩拳擦掌:「那就等夜晚,我看今夜又是良辰美景。」

  林非放下茶盞,輕輕拍手:「既然如此,下午我們在湖畔遊玩,欣賞風光,晚餐時采些湖邊可食野果,以備夜間賞花。」

  眾人無異議,一段平靜而溫柔的旅程仍在繼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