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帶著煉丹少女一起躺平
清晨,微光方拂過清風門的山門,淡淡的霧氣在竹林間繚繞。林非輕輕打開小院的竹門,呼吸一口沁人心脾的清涼空氣。院中老槐樹的葉尖還沾著昨夜的露珠,輕風搖曳,晶瑩欲滴。昨日已是他來到此世界的第三日,身心依舊平靜如常。清風門裡,嘈雜不多,多是樸素寂寥的小院與山間小道,他正合心意。
他先去後廚取了些乾糧與靈米糕,又在路邊的一株野花旁洗淨紫砂壺,用山間清泉水沏上一壺微苦的靈茶。茶香瀰漫,他坐在竹椅上靜靜飲了一會兒,將靈米糕配著清茶下肚,靈氣如細流般融入體內。緊接著,他輕拍衣袖,悠然起身,打算今日到門派後山的藥圃走一走。
這兩天來,顧清音頻頻現身小院,不言不語地感受那奇異的氛圍,雖然總保持冷傲,但林非已能隱約感知到她態度中微妙的轉變。她似乎仍無法理解他的修行之道,卻也沒有再強行趕人,而是若即若離地在旁靜修。林非對這種相處很滿意:不必爭吵,各有各的節奏。他本就不打算改變對方什麼,只希望自己能如清泉般自在,讓他人有所啟發,便已足矣。
今晨,顧清音並未來訪,也許她在別處演練劍招,或繼續內門功課。林非自行踏上後山小徑。清風門的後山地勢相對平緩,山腰有一片藥圃,是外門幾位愛好丹道的弟子所照料的地方。據稀碎的記憶所示,那裡生長著不少靈花靈草,多為煉製基礎丹藥的材料。林非對此頗有興趣。他並非要奪寶,只是對這世界的自然萬物懷有好奇。也許在藥圃中靜坐半天,看靈草搖曳,也能增長修為。
踏過曲折的小路,伴隨竹葉沙沙聲,他很快來到一處半開放的藥圃。這裡用低矮的石垣環繞,裡面是整齊分布的小小花壇,栽種各種靈藥。花草們大多還含著晨露,色澤鮮嫩,散發淡淡藥香。藥圃中央有一座簡陋的茅棚,門口站著一位身穿淺綠色衣裙的女子,她身材纖細,氣質柔和,與顧清音的冷傲截然不同。那女子正彎腰照料一盆翠綠的靈草,動作輕柔,仿佛呵護易碎的寶物。
林非上前幾步,未發出任何驚擾的聲響,卻還是被女子察覺。她抬起頭,露出一張清秀的臉龐,眼瞳澄澈如水。見到林非,她略顯詫異,隨即微微一笑:「你是新入門的外門弟子嗎?我好像沒見過你。」
她聲音輕柔,宛若流水叮咚,讓人心神愉悅。林非點頭回禮:「在下林非,新入門不久,還未正式拜師。今日聽聞後山有藥圃,特來看看。」
女子放下手中小鏟,拍掉沾在指尖的泥土,笑著道:「我是外門丹房的藥童——其實也算半個丹師弟子,名叫葉婉。平日我負責照料這些靈草,為煉丹師兄們提供藥材。」她的語氣中沒有傲氣,也沒有提防,只是自然與和善。
林非目光掃過藥圃,那裡的靈草品種繁多:有葉片呈五瓣的青光草,開著粉紅小花的靈蘭,還有頂端掛著露珠的銀須蕨。空氣中混合著多重淡淡的清香,深呼吸一口,宛如品嘗了一杯涼潤的花露茶。這種環境對他而言,再適合不過。他微笑道:「葉姑娘,這裡真是清雅。能在這靈草環繞的地方照料藥材,想必心境也能變得很平和吧?」
葉婉一愣,隨即點頭:「是啊,我自小跟隨師叔學習辨認靈草,煉些基礎丹藥。別人總以為煉丹很辛苦,要嚴謹配比、控制火候,但我其實很享受在這裡的時光。看花草成長,如同看一首無字的詩。」
林非聞言,心中欣賞。對方與自己一樣,能從自然的美中得到滿足,而非視靈草僅為資源。他點頭讚許:「確實如此。花草之靈,不僅在其功效,更在其生命的韻律。」
葉婉聽到這話,眼中閃過一抹愉悅的微光。平日裡宗門弟子忙於修行,少有人來此單純欣賞花草。他們更在意這些靈草的藥效、丹價。她雖然性情溫和,但也曾無奈面對旁人功利的目光。如今聽見林非這等話語,不禁對眼前這位年輕弟子產生好感。
「林師兄,」葉婉柔聲開口,顯然已經將林非當成平輩相稱,「你喜歡的話,可以隨意在此看看。我正好要為幾株靈蘭澆灌清露,稍後還要摘取部分成熟的青光草葉,若你不介意,可以陪我聊聊。」
林非笑著點頭:「求之不得。」
說罷,他隨意在藥圃一側的青石上坐下。綠草為鄰,靈花在不遠處搖擺。葉婉則輕提一隻小木桶,桶中盛著今早匯集的山泉甘露,她蹲在一排靈蘭前,小心翼翼地舀出少量泉水,滴在花根處。隨著水滴入土,靈蘭輕輕顫動花瓣,好像回應溫柔的撫慰。
林非看得入神。他呼吸平穩,靜觀這一幕。平日裡,他以為自己已夠悠閒,沒想到還有這樣細膩的生活方式——在丹藥的源頭,溫柔地照料花草,讓它們以最佳狀態奉獻藥性。此刻他感到心中升騰一股暖意,與茶香風聲別無二致,也是一種靈氣的潤澤。他閉眼片刻,唇角含笑,又悄然感覺經脈中流動的靈氣略有提純,不急不躁,如同木桶中清露滴入泥土般自然。
葉婉注意到林非的神態,對這種悠閒陪伴充滿好奇。普通弟子來藥圃,總是匆匆而來,取走藥草便走,或者只是來聽丹師的課題,甚少有人如林非這般安靜觀看、品味景致。她笑吟吟地問道:「林師兄,你來自哪裡?為何入門後不見你勤練功法,卻在這後院和藥圃中閒逛?」
林非也不隱瞞,只是輕描淡寫道:「我喜愛自然,不擅苦修。或許這與別人的修行方式不同,但我相信放鬆身心,亦能提升自身靈力。」他的話聽來奇異,卻並非高深理論,只是自己切身體悟。
葉婉好奇:「那你可曾感到修為增長?宗門長老常說,不下苦功難有收穫。」
林非笑著聳聳肩:「我不確定如何衡量,但我能感到身體日漸輕盈,靈氣如泉水緩緩注入丹田。雖不如別人進境飛快,卻無負擔。像此刻,看你為靈蘭澆露,我也覺心神安寧,這份安寧本身就是修行。」
葉婉仔細咀嚼這番話,點點頭。她本非爭強好勝之人,對於他人的奇異道路並無排斥,反倒有些羨慕:「這聽起來很美好。我在照料靈草時也會感到滿足,但終歸只是輔助丹道,有時煉丹失敗,亦有煩惱。」
林非微笑:「若心煩時,停下來,看看花葉間的露珠,也許煩惱便減半。」
正說話間,遠處傳來一陣輕盈的腳步聲。林非回頭望去,竟是顧清音的身影出現在藥圃外的林蔭下。她靜立那裡片刻,好像在猶豫要不要過來。昨日她尚在為自己的修行理念和林非的懶散模式暗自矛盾,如今見林非又出現在這片藥圃,與一位恬靜的女子輕聲交談,更令她生出一絲說不清的複雜情緒。
葉婉認得顧清音,略微欠身行禮:「顧師姐。」她是外門丹童,對內門弟子自是有禮。顧清音微點頭,不發一言,緩步走進藥圃。她目光在林非與葉婉之間掃過,然後淡淡問道:「林非,你今日在此做什麼?」
林非神色不變,依舊從容:「在下只是欣賞藥草之美,讓自己心境平和。」
顧清音挑眉:「那昨日在院中靜坐,前日於後院看風景,都是在修行?」
林非含笑點頭:「對我而言,修行無處不在。」
葉婉在一旁聞言,頗有些贊同地點頭:「顧師姐,林師兄的話雖古怪,卻似有一番獨特的韻味,我陪他聊了會兒,心情頗為舒暢。」
顧清音心中微微不快。她本就對林非的懶散修行方式疑惑,沒想到葉婉這等溫柔善良的丹童竟似有幾分認同。她冷冷道:「心情愉悅就能修煉有成?若如此,仙道豈不廉價?」話雖說得刻薄,但語氣里少了些許昨日的尖銳,多了一點困惑不解。
林非不爭執,微笑為顧清音倒上一盞茶——是他隨身攜帶的紫砂壺泡出的靈茶。雖知她多半不會喝,但他仍表達善意。顧清音皺眉,卻又不好發作,只是別過目光。
葉婉見氣氛有些僵,趕緊轉移話題:「顧師姐今日來此,可是需要靈草?」
顧清音沉默半晌,才緩緩道:「我確實要一些靈草煉心神丹,助我冥思劍訣。」她終究是內門弟子,修為已在某處卡殼,需要輔助丹藥稍做調理。
葉婉點頭:「我這裡有新摘的青光草葉,能穩心凝神,還有幾朵朱瑤花,能清淨雜念。我一會兒就為師姐取來。」
說罷,葉婉轉身去摘取靈草,留下顧清音與林非獨處。空氣中瀰漫一絲說不清的氣息。林非仍舊保持微笑神態,顧清音則站在一叢藍色花草旁若有所思。
過了片刻,顧清音終開口:「林非,你究竟意欲何為?你不過新入門弟子,靈根平平,不苦修,不尋功法,不求指點,卻每日遊山玩水,於花草間靜坐。你的大道何在?」
林非對這個問題不感意外。他知道顧清音困惑已久,便柔聲回應:「大道萬千,不必同一道理。有人拔劍求強,有人苦行求真,我則信自然之化。我並非想炫耀,只是我來自遠方世界,見過不同的景象,深知世間繁勞無盡,我更願在安寧中感悟靈氣。我大道不在激烈拼搏,而在平和從容。」
顧清音緊抿嘴唇,不置可否。她自幼受嚴師洗腦,苦修是唯一正途,如今乍聽這種異端說法,無法輕易接受。但她又不得不承認,這兩日來她偶爾在那小院中感到心境鬆動,這是自己苦修多年難得的變化。矛盾與抗拒在她心中交織,她不善言辭,只能用冷漠掩飾。
葉婉很快抱著一小籃藥草回來,遞給顧清音:「顧師姐,青光草和朱瑤花在此,你可先帶去煉丹房,我還會再培育一批。」
顧清音接過藥籃,點頭致謝。她目光再次落在林非身上,想說什麼卻最終沒出口,只留下一個冷然卻複雜的神情,然後轉身離開藥圃。風過她的衣衫,劍穗輕擺,在霧氣中漸漸淡去。
葉婉望著她離開,不由嘆道:「顧師姐是冷麵熱心的人麼?還是一直如此嚴苛?」
林非笑笑:「她的性格大概從小環境所致,不必多怪。或許日久天長,她會明白一些道理。」
葉婉點頭,不再多言。她對顧清音的印象不深,只知道其為內門精英弟子,向來認真冷峻。只是今日看她與林非交流,雖談不攏,卻也沒發生衝突。這在葉婉看來已算融洽。
接下來,葉婉邀請林非在藥圃中多留片刻。她帶他繞過幾排花草,指點各類靈藥的特性:「這靈蘭氣息清雅,能輔助靜心;那銀須蕨汲取月光,可煉製養神丸;這青光草葉需在晨露下採摘才最佳……」
林非一邊聽,一邊微笑點頭。他不一定要學會煉丹,但了解自然之美本就讓他愉悅。葉婉見他認真傾聽,不由得生出好感:「林師兄,你若有興趣,以後常來這裡,我可與你分享更多靈草知識。若你願嘗試,可在此幫我拂去靈葉上的蟲跡。雖是小事,卻也趣味無窮。」
「榮幸之至。」林非拱手笑答。對於這種請託,他樂得接受。他並非不做任何事,而是只選擇順其自然、有益心靈的事情去做。幫忙打理靈草,就是一種溫柔的互動,讓心態更平和。
於是他輕挽袖子,蹲下身,學著葉婉的樣子輕輕撥開青光草的葉片,用木籤挑走葉底的小蟲。那蟲並非妖獸,只是尋常花葉之間的蟲類,不具威脅。林非動作輕柔,好像對待一件精巧的工藝品。葉婉在旁看得滿意,笑道:「是這樣,動作輕些,不要驚擾花朵。」
山風微來,草葉沙沙。林非一邊專注地為靈草清理蟲害,一邊感到自己體內靈氣又有了微弱提升。太細微了,但他不在乎快慢,享受的是這個過程。他不需要苦惱經脈不通,也無須強行灌頂,只在這小小的藥圃里,與溫和的丹童共事,呼吸藥草清香,內心自然而然像靈草吸收露水般,汲取天地靈韻。
時光在這愉悅中流逝,當正午的陽光斜射進山林,葉婉為林非端來一杯清涼的花茶,用幾片靈蘭葉和一絲朱瑤花瓣煮成,香氣清遠,更有提神之效。她自己也端了一杯,在藥圃邊緣的石凳上與林非對坐。
兩人無需多話,輕啜花茶,看風吹花枝,聽遠處飛鳥啼鳴。這景象恬淡如畫。葉婉輕聲道:「林師兄,我平生所學不過煉丹基底,與深奧功法無緣。若有朝一日我能成正式丹師,也希望能像你這樣,不必在壓力中成長,而是在平靜中積累。」
林非舉杯:「願你如願。」
兩人輕輕一碰杯盞,沒有激烈的誓言,也沒有磅礴的鬥志,只是一種心有靈犀的默契:修行未必要以苦為本,不必以戾氣為燃。或許,平和是一條少人走的路,但並不意味著行不通。
這一刻,林非恍惚憶起前世某個清晨,他獨自坐在城市陽台上,品一杯咖啡,看著來往車流川息。當時的他從未想過會有今日身處靈氣世界,和一位仙門丹童在花圃中對飲花茶,卻感到那同樣的放鬆與恬靜。本質並無不同,心境若和,身處何地皆優雅。
又過了一會兒,葉婉起身繼續她的工作,她的日常便是如此:照料靈草,擇取花蕾,清理雜葉,為煉丹房提供優質藥材。林非則觀摩良久,感到身心愉悅後,才不疾不徐地起身告辭。他並不貪心,不想擾亂藥圃的和諧氣氛。他來這裡不是求丹,而是欣賞、感受、感悟。
葉婉送他到藥圃邊緣,微笑道:「林師兄,以後若有閒暇,歡迎再來。」
林非回以溫柔一笑:「一定,我很喜歡這裡。」說罷,他負手沿著來時小徑走回。
歸程中,陽光透過樹影灑在他身上。他輕哼不知名的小調,沒有功法真解,沒有劍光電閃,只一片寧靜心境伴隨左右。路過某處,他似乎隱約瞧見顧清音佇立遠處林蔭中,目光注視自己。林非向那方向微微點頭示意,然後繼續前行。
顧清音站在樹後,心思複雜。這林非無爭無求,與丹童葉婉談笑自若,卻又不像凡俗懈怠之人。他為什麼不急於攀升,卻能悄然提升?她想不通,但隱約有種預感:也許他真能以這種方式慢慢踏出一條與眾不同的修仙之路。思及此處,她心底生出一絲淡淡的敬意,雖仍不肯承認,卻再也無法簡單粗暴地否定他。
日暮將臨,林非回到小院。夕陽的餘暉再次照亮那張竹椅與茶桌。靈茶、花草、清風、流水聲,無一不是他修行的引領者。第三日的終章在這靜謐中落幕,而他的靈氣又增長了一些,如同一株在暗中茁壯的幼苗。無需刻意,他的修行仍將繼續。
夜深時,滿天星辰閃耀。林非坐在院中,任微風拂面,閉目微笑。修行於他,就是如此簡單純粹。
他先去後廚取了些乾糧與靈米糕,又在路邊的一株野花旁洗淨紫砂壺,用山間清泉水沏上一壺微苦的靈茶。茶香瀰漫,他坐在竹椅上靜靜飲了一會兒,將靈米糕配著清茶下肚,靈氣如細流般融入體內。緊接著,他輕拍衣袖,悠然起身,打算今日到門派後山的藥圃走一走。
這兩天來,顧清音頻頻現身小院,不言不語地感受那奇異的氛圍,雖然總保持冷傲,但林非已能隱約感知到她態度中微妙的轉變。她似乎仍無法理解他的修行之道,卻也沒有再強行趕人,而是若即若離地在旁靜修。林非對這種相處很滿意:不必爭吵,各有各的節奏。他本就不打算改變對方什麼,只希望自己能如清泉般自在,讓他人有所啟發,便已足矣。
今晨,顧清音並未來訪,也許她在別處演練劍招,或繼續內門功課。林非自行踏上後山小徑。清風門的後山地勢相對平緩,山腰有一片藥圃,是外門幾位愛好丹道的弟子所照料的地方。據稀碎的記憶所示,那裡生長著不少靈花靈草,多為煉製基礎丹藥的材料。林非對此頗有興趣。他並非要奪寶,只是對這世界的自然萬物懷有好奇。也許在藥圃中靜坐半天,看靈草搖曳,也能增長修為。
踏過曲折的小路,伴隨竹葉沙沙聲,他很快來到一處半開放的藥圃。這裡用低矮的石垣環繞,裡面是整齊分布的小小花壇,栽種各種靈藥。花草們大多還含著晨露,色澤鮮嫩,散發淡淡藥香。藥圃中央有一座簡陋的茅棚,門口站著一位身穿淺綠色衣裙的女子,她身材纖細,氣質柔和,與顧清音的冷傲截然不同。那女子正彎腰照料一盆翠綠的靈草,動作輕柔,仿佛呵護易碎的寶物。
林非上前幾步,未發出任何驚擾的聲響,卻還是被女子察覺。她抬起頭,露出一張清秀的臉龐,眼瞳澄澈如水。見到林非,她略顯詫異,隨即微微一笑:「你是新入門的外門弟子嗎?我好像沒見過你。」
她聲音輕柔,宛若流水叮咚,讓人心神愉悅。林非點頭回禮:「在下林非,新入門不久,還未正式拜師。今日聽聞後山有藥圃,特來看看。」
女子放下手中小鏟,拍掉沾在指尖的泥土,笑著道:「我是外門丹房的藥童——其實也算半個丹師弟子,名叫葉婉。平日我負責照料這些靈草,為煉丹師兄們提供藥材。」她的語氣中沒有傲氣,也沒有提防,只是自然與和善。
林非目光掃過藥圃,那裡的靈草品種繁多:有葉片呈五瓣的青光草,開著粉紅小花的靈蘭,還有頂端掛著露珠的銀須蕨。空氣中混合著多重淡淡的清香,深呼吸一口,宛如品嘗了一杯涼潤的花露茶。這種環境對他而言,再適合不過。他微笑道:「葉姑娘,這裡真是清雅。能在這靈草環繞的地方照料藥材,想必心境也能變得很平和吧?」
葉婉一愣,隨即點頭:「是啊,我自小跟隨師叔學習辨認靈草,煉些基礎丹藥。別人總以為煉丹很辛苦,要嚴謹配比、控制火候,但我其實很享受在這裡的時光。看花草成長,如同看一首無字的詩。」
林非聞言,心中欣賞。對方與自己一樣,能從自然的美中得到滿足,而非視靈草僅為資源。他點頭讚許:「確實如此。花草之靈,不僅在其功效,更在其生命的韻律。」
葉婉聽到這話,眼中閃過一抹愉悅的微光。平日裡宗門弟子忙於修行,少有人來此單純欣賞花草。他們更在意這些靈草的藥效、丹價。她雖然性情溫和,但也曾無奈面對旁人功利的目光。如今聽見林非這等話語,不禁對眼前這位年輕弟子產生好感。
「林師兄,」葉婉柔聲開口,顯然已經將林非當成平輩相稱,「你喜歡的話,可以隨意在此看看。我正好要為幾株靈蘭澆灌清露,稍後還要摘取部分成熟的青光草葉,若你不介意,可以陪我聊聊。」
林非笑著點頭:「求之不得。」
說罷,他隨意在藥圃一側的青石上坐下。綠草為鄰,靈花在不遠處搖擺。葉婉則輕提一隻小木桶,桶中盛著今早匯集的山泉甘露,她蹲在一排靈蘭前,小心翼翼地舀出少量泉水,滴在花根處。隨著水滴入土,靈蘭輕輕顫動花瓣,好像回應溫柔的撫慰。
林非看得入神。他呼吸平穩,靜觀這一幕。平日裡,他以為自己已夠悠閒,沒想到還有這樣細膩的生活方式——在丹藥的源頭,溫柔地照料花草,讓它們以最佳狀態奉獻藥性。此刻他感到心中升騰一股暖意,與茶香風聲別無二致,也是一種靈氣的潤澤。他閉眼片刻,唇角含笑,又悄然感覺經脈中流動的靈氣略有提純,不急不躁,如同木桶中清露滴入泥土般自然。
葉婉注意到林非的神態,對這種悠閒陪伴充滿好奇。普通弟子來藥圃,總是匆匆而來,取走藥草便走,或者只是來聽丹師的課題,甚少有人如林非這般安靜觀看、品味景致。她笑吟吟地問道:「林師兄,你來自哪裡?為何入門後不見你勤練功法,卻在這後院和藥圃中閒逛?」
林非也不隱瞞,只是輕描淡寫道:「我喜愛自然,不擅苦修。或許這與別人的修行方式不同,但我相信放鬆身心,亦能提升自身靈力。」他的話聽來奇異,卻並非高深理論,只是自己切身體悟。
葉婉好奇:「那你可曾感到修為增長?宗門長老常說,不下苦功難有收穫。」
林非笑著聳聳肩:「我不確定如何衡量,但我能感到身體日漸輕盈,靈氣如泉水緩緩注入丹田。雖不如別人進境飛快,卻無負擔。像此刻,看你為靈蘭澆露,我也覺心神安寧,這份安寧本身就是修行。」
葉婉仔細咀嚼這番話,點點頭。她本非爭強好勝之人,對於他人的奇異道路並無排斥,反倒有些羨慕:「這聽起來很美好。我在照料靈草時也會感到滿足,但終歸只是輔助丹道,有時煉丹失敗,亦有煩惱。」
林非微笑:「若心煩時,停下來,看看花葉間的露珠,也許煩惱便減半。」
正說話間,遠處傳來一陣輕盈的腳步聲。林非回頭望去,竟是顧清音的身影出現在藥圃外的林蔭下。她靜立那裡片刻,好像在猶豫要不要過來。昨日她尚在為自己的修行理念和林非的懶散模式暗自矛盾,如今見林非又出現在這片藥圃,與一位恬靜的女子輕聲交談,更令她生出一絲說不清的複雜情緒。
葉婉認得顧清音,略微欠身行禮:「顧師姐。」她是外門丹童,對內門弟子自是有禮。顧清音微點頭,不發一言,緩步走進藥圃。她目光在林非與葉婉之間掃過,然後淡淡問道:「林非,你今日在此做什麼?」
林非神色不變,依舊從容:「在下只是欣賞藥草之美,讓自己心境平和。」
顧清音挑眉:「那昨日在院中靜坐,前日於後院看風景,都是在修行?」
林非含笑點頭:「對我而言,修行無處不在。」
葉婉在一旁聞言,頗有些贊同地點頭:「顧師姐,林師兄的話雖古怪,卻似有一番獨特的韻味,我陪他聊了會兒,心情頗為舒暢。」
顧清音心中微微不快。她本就對林非的懶散修行方式疑惑,沒想到葉婉這等溫柔善良的丹童竟似有幾分認同。她冷冷道:「心情愉悅就能修煉有成?若如此,仙道豈不廉價?」話雖說得刻薄,但語氣里少了些許昨日的尖銳,多了一點困惑不解。
林非不爭執,微笑為顧清音倒上一盞茶——是他隨身攜帶的紫砂壺泡出的靈茶。雖知她多半不會喝,但他仍表達善意。顧清音皺眉,卻又不好發作,只是別過目光。
葉婉見氣氛有些僵,趕緊轉移話題:「顧師姐今日來此,可是需要靈草?」
顧清音沉默半晌,才緩緩道:「我確實要一些靈草煉心神丹,助我冥思劍訣。」她終究是內門弟子,修為已在某處卡殼,需要輔助丹藥稍做調理。
葉婉點頭:「我這裡有新摘的青光草葉,能穩心凝神,還有幾朵朱瑤花,能清淨雜念。我一會兒就為師姐取來。」
說罷,葉婉轉身去摘取靈草,留下顧清音與林非獨處。空氣中瀰漫一絲說不清的氣息。林非仍舊保持微笑神態,顧清音則站在一叢藍色花草旁若有所思。
過了片刻,顧清音終開口:「林非,你究竟意欲何為?你不過新入門弟子,靈根平平,不苦修,不尋功法,不求指點,卻每日遊山玩水,於花草間靜坐。你的大道何在?」
林非對這個問題不感意外。他知道顧清音困惑已久,便柔聲回應:「大道萬千,不必同一道理。有人拔劍求強,有人苦行求真,我則信自然之化。我並非想炫耀,只是我來自遠方世界,見過不同的景象,深知世間繁勞無盡,我更願在安寧中感悟靈氣。我大道不在激烈拼搏,而在平和從容。」
顧清音緊抿嘴唇,不置可否。她自幼受嚴師洗腦,苦修是唯一正途,如今乍聽這種異端說法,無法輕易接受。但她又不得不承認,這兩日來她偶爾在那小院中感到心境鬆動,這是自己苦修多年難得的變化。矛盾與抗拒在她心中交織,她不善言辭,只能用冷漠掩飾。
葉婉很快抱著一小籃藥草回來,遞給顧清音:「顧師姐,青光草和朱瑤花在此,你可先帶去煉丹房,我還會再培育一批。」
顧清音接過藥籃,點頭致謝。她目光再次落在林非身上,想說什麼卻最終沒出口,只留下一個冷然卻複雜的神情,然後轉身離開藥圃。風過她的衣衫,劍穗輕擺,在霧氣中漸漸淡去。
葉婉望著她離開,不由嘆道:「顧師姐是冷麵熱心的人麼?還是一直如此嚴苛?」
林非笑笑:「她的性格大概從小環境所致,不必多怪。或許日久天長,她會明白一些道理。」
葉婉點頭,不再多言。她對顧清音的印象不深,只知道其為內門精英弟子,向來認真冷峻。只是今日看她與林非交流,雖談不攏,卻也沒發生衝突。這在葉婉看來已算融洽。
接下來,葉婉邀請林非在藥圃中多留片刻。她帶他繞過幾排花草,指點各類靈藥的特性:「這靈蘭氣息清雅,能輔助靜心;那銀須蕨汲取月光,可煉製養神丸;這青光草葉需在晨露下採摘才最佳……」
林非一邊聽,一邊微笑點頭。他不一定要學會煉丹,但了解自然之美本就讓他愉悅。葉婉見他認真傾聽,不由得生出好感:「林師兄,你若有興趣,以後常來這裡,我可與你分享更多靈草知識。若你願嘗試,可在此幫我拂去靈葉上的蟲跡。雖是小事,卻也趣味無窮。」
「榮幸之至。」林非拱手笑答。對於這種請託,他樂得接受。他並非不做任何事,而是只選擇順其自然、有益心靈的事情去做。幫忙打理靈草,就是一種溫柔的互動,讓心態更平和。
於是他輕挽袖子,蹲下身,學著葉婉的樣子輕輕撥開青光草的葉片,用木籤挑走葉底的小蟲。那蟲並非妖獸,只是尋常花葉之間的蟲類,不具威脅。林非動作輕柔,好像對待一件精巧的工藝品。葉婉在旁看得滿意,笑道:「是這樣,動作輕些,不要驚擾花朵。」
山風微來,草葉沙沙。林非一邊專注地為靈草清理蟲害,一邊感到自己體內靈氣又有了微弱提升。太細微了,但他不在乎快慢,享受的是這個過程。他不需要苦惱經脈不通,也無須強行灌頂,只在這小小的藥圃里,與溫和的丹童共事,呼吸藥草清香,內心自然而然像靈草吸收露水般,汲取天地靈韻。
時光在這愉悅中流逝,當正午的陽光斜射進山林,葉婉為林非端來一杯清涼的花茶,用幾片靈蘭葉和一絲朱瑤花瓣煮成,香氣清遠,更有提神之效。她自己也端了一杯,在藥圃邊緣的石凳上與林非對坐。
兩人無需多話,輕啜花茶,看風吹花枝,聽遠處飛鳥啼鳴。這景象恬淡如畫。葉婉輕聲道:「林師兄,我平生所學不過煉丹基底,與深奧功法無緣。若有朝一日我能成正式丹師,也希望能像你這樣,不必在壓力中成長,而是在平靜中積累。」
林非舉杯:「願你如願。」
兩人輕輕一碰杯盞,沒有激烈的誓言,也沒有磅礴的鬥志,只是一種心有靈犀的默契:修行未必要以苦為本,不必以戾氣為燃。或許,平和是一條少人走的路,但並不意味著行不通。
這一刻,林非恍惚憶起前世某個清晨,他獨自坐在城市陽台上,品一杯咖啡,看著來往車流川息。當時的他從未想過會有今日身處靈氣世界,和一位仙門丹童在花圃中對飲花茶,卻感到那同樣的放鬆與恬靜。本質並無不同,心境若和,身處何地皆優雅。
又過了一會兒,葉婉起身繼續她的工作,她的日常便是如此:照料靈草,擇取花蕾,清理雜葉,為煉丹房提供優質藥材。林非則觀摩良久,感到身心愉悅後,才不疾不徐地起身告辭。他並不貪心,不想擾亂藥圃的和諧氣氛。他來這裡不是求丹,而是欣賞、感受、感悟。
葉婉送他到藥圃邊緣,微笑道:「林師兄,以後若有閒暇,歡迎再來。」
林非回以溫柔一笑:「一定,我很喜歡這裡。」說罷,他負手沿著來時小徑走回。
歸程中,陽光透過樹影灑在他身上。他輕哼不知名的小調,沒有功法真解,沒有劍光電閃,只一片寧靜心境伴隨左右。路過某處,他似乎隱約瞧見顧清音佇立遠處林蔭中,目光注視自己。林非向那方向微微點頭示意,然後繼續前行。
顧清音站在樹後,心思複雜。這林非無爭無求,與丹童葉婉談笑自若,卻又不像凡俗懈怠之人。他為什麼不急於攀升,卻能悄然提升?她想不通,但隱約有種預感:也許他真能以這種方式慢慢踏出一條與眾不同的修仙之路。思及此處,她心底生出一絲淡淡的敬意,雖仍不肯承認,卻再也無法簡單粗暴地否定他。
日暮將臨,林非回到小院。夕陽的餘暉再次照亮那張竹椅與茶桌。靈茶、花草、清風、流水聲,無一不是他修行的引領者。第三日的終章在這靜謐中落幕,而他的靈氣又增長了一些,如同一株在暗中茁壯的幼苗。無需刻意,他的修行仍將繼續。
夜深時,滿天星辰閃耀。林非坐在院中,任微風拂面,閉目微笑。修行於他,就是如此簡單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