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村莊
「那些挨千刀的終於走了,大夥快去小道瞅瞅!」,王家胖嬸扯著嗓子在李家老伯院外喊道,言語中激動之情那是不予言表。
「你說的是那些錦篷刀客?」,宋八兩不敢相信般的從自家院中探頭問道,他家就在李家老伯隔壁,聽到叫喊聲著急出門的他,肩頭的衣服斜搭著,而腳上的鞋都沒顧的上穿就跑了出來。
「不是那些挨千刀的還能有誰,早起給墨生送粥的我是第一個發現的!」,王家胖嬸略顯自豪的說道,「第一」兩字的語氣壓得很重,好在她嚷嚷了半天,手裡那碗因為盛的太滿幾乎都要溢出的米粥倒是一點都沒有撒。
「那你趕緊給墨生送進去,我再去小道看看,順便給大夥也知會一聲。」,宋八兩說罷轉身向著小道方向跑去,高興的他自始至終沒有想起那雙光著的腳丫。
米粥,看來不用王家胖嬸再往小院子裡送,因為聽見門口那勝似敲鑼般的言語聲,墨生拿著竹拐也是恍惚般來到了門口,若算時日這是他被大夥七手八腳抬回小院的第三日清晨,在過去的兩天裡,他陸續喝完了王家胖嬸的八碗米粥,吃光了趙家二伯的三吊臘肉,也正是因為這些,他的身體恢復的很快,甚至比起落水前那是更加強壯,因為,這兩天的伙食比起他和妹妹墨語在湖邊捕魚餬口那會簡直就是判若雲泥天壤之別。
想起懂事的妹妹墨語,墨生不由得心中一緊,站在門口的他忍不住又開始遠眺湖邊,而那裡,早已沒有了熟悉的茅草小屋,醒來後的他也是聽王家胖嬸說,正是因為大夥發現了被潮湧帶走的小屋,擔心兄妹二人安危的他們冒雨搜尋數日,直到發現被湖水卷到岸邊的墨生,這才暫緩了搜尋的腳步。
因為,這也是大夥沿著湖邊傾巢出動四下搜尋的第四日,當他們看到墨生獲救時那出氣多進氣少如同死人一般的模樣時,其實心中已經開始默默的為比墨生年幼,比墨生更加瘦弱的妹妹墨語悲痛起來,最後,無奈下的大夥也只得把希望寄託給了那虛無縹緲時有時無的神仙身上,希望他們看到落水的墨語時可以垂憐相助。
身體是不由自主癱軟下去的,若不是手中李家老伯的竹杖,遠眺的墨生可能就會就地癱坐下來,而那竹杖,似乎就是和錦篷刀客又一同消失的李家老伯遺留在院子中間的,院子的門坎不算很高,滿眼都是因為焦慮擔憂妹妹墨語而布滿血絲的墨生也就門坎慢慢坐了下來。
「吆,你怎麼出來了,倒是省下我再往裡送了。」,王家胖嬸說著把米粥遞給了墨生,一併給他的還有幾塊趙家二伯醃好的臘肉。
「王嬸,我...」,雙手都被塞滿的墨生一時語塞了,因為,這是兩天下來他喝的第九碗米粥,至於臘肉,自己已經是忘記了第幾塊。
「趕緊吃,少廢話,養好了身子好去找你的...」,王家胖嬸不耐煩的說道,可是剛說一半,看到墨生布滿血絲的雙眼,後面的「妹妹」二字話到嘴邊她又咽了下去。
「從救你那天算起,大夥又沿著湖畔先後尋了兩天,始終不見你妹墨語蹤跡,放心,估計可能是被哪路神仙給救走了。」,宋八兩寬慰墨生道,李家老伯家離小道很近,所以他回來的也是很快,不過這回的他終於是把鞋子穿好了,多半也是從小道返迴路過自家時穿的。
「就你話多,趕緊再去那邊知會知會,讓大夥都知道這個好消息。」,王家胖嬸對著宋八兩傲驕的安排道,也是,因為她是第一個發現錦篷刀客離開的,因為這兩日的墨生都是她悉心照顧的,所以,此刻的她愈加自豪。
消息傳的很快,一傳十十傳百,清晨寂靜的小村里仍在呼呼沉睡的大夥,似乎是被突如其來的春雷驚醒一般,於是蟄伏的不再蟄伏,彷徨的不再彷徨,瞬間都熱鬧歡騰起來,搬桌抬凳聲,打鬧嬉戲聲,不過也就些許功夫,聽到消息後喜笑顏開的大夥三兩下就在李家老伯本來不大的小院裡張羅好了九桌酒席,因為,此刻的他們要慶賀,慶賀這如同羔羊般圈養一年結束的時刻。
當然,酒菜都是各家自願攢起來的,其中有宋八兩自釀的烈酒,趙家二伯醃好的臘肉,王家胖嬸煮好的花生米等等等等,看著很是簡單,也比不了臨近城郭酒樓雅間裡的那些山珍海味,可是,大夥根本就不在意這些,因為,他們要的是一種失而復得的氛圍。
「今日實屬良辰,大夥共同舉杯,一賀刀客離去,二賀墨生大難不死,三賀竹村自此再無坎坷路!喝!」,趙家二伯,這位被孫女攙扶而來的百歲老人,說話時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人看著都覺的似乎年輕了好多。
「二伯,我這酒可烈,你要注意著喝。」,按捺不住早已幾碗下肚而面帶酒紅的宋八兩擔心說道。
這酒,的確很烈,因為它更像是塞外關東漫天飛雪中用來驅寒的燒刀子,宋八兩雖然自幼生活在竹村,但是據說他的祖輩還是從塞外舉家遷徙而來,當年,也將這如同關東燒刀子般的烈酒遷徙到了竹村。
喝完的大夥也都是忍不住晃了晃腦袋,似乎是要借著搖晃的氣力把這股酒勁甩出去一般,當然,喝之前的他們都沒有忘記過來和大難不死的墨生碰了碰碗,因為,他們也都瞧得上這位帶著妹妹流落竹村的少年,因為,他們也都知道那湖裡的魚已是少的可憐以至於大夥根本都不屑一顧,也正是靠著這些少的可憐的魚,墨生兄妹一住就是一年,期間還多次婉拒了大夥的接濟。
一碗烈酒下肚,墨生的眼睛模糊了,似乎是被宋八兩的烈酒給嗆到了,又似乎是被眼前大夥的一幕給感染了。
「吃塊肉緩緩,不要學八兩他們那般不要命的喝。」,王家胖嬸邊說邊給墨生夾過一塊肉,說完還瞪了一眼宋八兩,她不怪喝酒的墨生,倒是怪起了釀酒的宋八兩,似乎是在責備他不該把酒釀的如此濃烈。
宋八兩滿臉委屈,不過乘機也是又灌下滿滿一碗,接過肉塊的墨生,想著起身告訴大夥,告訴他們李家老伯似乎也是昨夜神秘失蹤,可是轉念一想,竹村大夥都在院子裡,缺誰少人的他們肯定也是一清二楚,可是直到現在大夥也都是對著李家老伯閉口不言隻字未提,所以,話到嘴邊的他又忍了下來。
「墨生,來我們村也快一年了吧。」,趙家二伯似乎是瞧出了墨生的心思,緩緩說道。
「是的,二伯,月底剛滿一年。」,墨生正色回道,因為,對於這位給了自己很多臘肉今天方才現身的二伯他很是尊敬。
「當時那日好像也是個清晨。」,二伯回憶般的說道。
「比今天還早。」,墨生肯定的回道,瞬間也想起了他們兄妹二人因為發現錦篷刀客跟蹤而連夜逃出幽州來到竹村時的倉惶舉措。
「那日過後這位李家老伯好像也就出現在了村里。」,二伯繼續說道,說罷還用手指了指這會已經是人去屋空的小屋。
「好像是的。」,墨生對於住在村中的李家老伯不是很了解,因為自己的內心,始終認為錦篷刀客的出現是因為他們兄妹二人給招來的,懷著愧疚之情他們也就不敢再於村中的大夥過多往來,當然,也就更汗顏去接受大夥的接濟。
「再後來就是刀客...」,二伯話到一半緩緩喝了口酒,似乎是想起了那些倒在錦篷刀客彎刀下的年輕後生,不過,當他看到墨生愧疚的眼神時,話鋒一轉突然悠悠說道:「對於這些大夥其實也都清楚,你也不必過分自責,因為大夥也都是些坎坷逃匿至此的人,所以,也能理解你們兄妹二人眼前的難處。」。
經歷過風雨的人,更能體會那些尚在風雨中掙扎之人的艱辛,這話,似乎說的一點都沒錯。
聽到此處,墨生的眼睛濕潤了,帶著妹妹途中艱辛兜轉一年他咬牙堅持了下來,倉惶逃避刀客來到湖邊捕魚餬口又是一年他沒有任何怨言,而此刻,在二伯的悠悠訴說下,在宋八兩的烈酒薰染下,以及院中大夥投來的善意微笑下,讓他的眼淚徹底無法控制,不過,他沒有哭,而是任憑眼淚順著臉頰慢慢滑落,直至滴進面前的酒碗中。
「瞧你家二伯,高興的時候說這些幹什麼!」,王家胖嬸戲嗔道,不過說話間隙也是一把扯過二伯孫女手中的帕子遞給了墨生。
「也是也是,越老越不會說話。」,趙家二伯輕輕安撫了幾下搶走手帕後欲言又止的嬌羞孫女後背,自我打趣的笑道。
「就是,二伯趕緊喝酒,不然你的酒都被你孫女偷喝完了。」,宋八兩瞅著二伯孫女在大夥注視下更顯緋紅的面容,也接茬笑道。
聽到話語的大夥也都爽朗的笑了,而手中的酒碗也就再次端了起來,而那位偷喝烈酒的孫女,在大夥的笑聲中低頭離開了小院,因為,她的帕子上繡的是一幅鴛鴦嬉水圖,看來,少女的心思也是很難琢磨。
「這是你的吧?」,趙家二伯笑著從桌下拿起一件包袱放在了墨生面前。
包袱很舊,看著似乎還是二伯那素白長衫的剩餘邊角料隨意打結起來的,嘴快的王家胖嬸似乎手也不慢,因為她在墨生等人還在愣神觀望的時刻,已經麻溜的解開了包袱,不過裡面似乎也沒有什麼奇珍異寶之類的,不過也就一件大如鵝子、銳上平底,而又形如秤錘的六孔陶塤和一把色赤如火、一尺來長,而又劍身紋路婉轉不平的短劍。
眼前的陶塤,墨生那是熟悉不過,如果說不幸命歸洪水中的父母臨別前有什麼贈物的話,那這陶塤就算一件,因為,這是在洶湧而來的洪水中父母竭力將載著二人的大木盆推向唯一高地時母親塞給妹妹墨語的,也正是因為在幽州破廟思念母親的妹妹忍不住吹奏了幾下陶塤,才莫名其妙的招來了錦篷刀客的跟蹤,其中的原由也讓他們兄妹費解,因為那陶塤很是普通,不過也就是早些年父母在集市從一制塤老者手中購來送於二人戲耍的。
至於那劍,以前更是常伴墨生左右形影不離,在那兜轉坎坷的一路,它也是替兄妹二人嚇退了很多的豺狼惡狗,不過墨生從來沒有對著任何生人使喚過它。
因為,父親曾經千叮嚀萬囑咐自己不要對外顯露武功,他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放眼四海比你武功高出百倍、甚至更多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僅靠一把短劍可能也是保護不了自己。父親的話墨生常記心間,可能也正是因為一路下來的毫無顯山露水,這才讓他們兄妹二人路途雖然艱辛但也是沒有遇到什麼武林高手、世外高人之類的奪命追擊。
而那短劍色赤如火,據說是由昆吾刀山獨出的赤銅經過反覆淬鍊而來,吹毛斷髮、割玉如泥那些也都不在話下,就是這麼一把短劍,在墨生眼睜睜看著竹村年輕後生挨個倒在彎刀下,而自己因為顧及年幼體弱的妹妹墨語而未能出手制止時被負氣扔進了湖水裡,當然,就算他出手也不一定能制止下來,不過,也不知為何被趙家二伯撿到又給悄悄保存了下來。
「收起來吧,以後說不定還會用到。」,見墨生對著陶塤和劍愣愣出神,李家二伯邊說邊替他包裹了起來,不過大夥都沒有注意到的是,在包裹打結的同時,他悄悄的往裡面塞進了兩塊金條。
「多謝二伯。」,接過收拾好的包裹,墨生心中五味雜陳,不過也是客氣的回道。
此刻大夥的酒,喝的也是越來越有感覺,而一時興起的宋八兩,居然也學著李家二伯文鄒鄒的朗誦起了一首詞: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詞,似乎還是出自名家,可是大夥聽著越來越是莫名其妙,因為這詞好像還是首送別之作,也不知道一時興起的宋八兩究竟想表達點什麼,不過,大夥也沒有吝惜自己的掌聲,紛紛叫好起來,因為,今天的竹村很是高興。
可是,誰也沒有發現的是,在小院不遠歪脖大樹茂密的樹冠中,有一個好似鷹一般的黑衣人,一直在悄悄關注著大夥的一舉一動...
「你說的是那些錦篷刀客?」,宋八兩不敢相信般的從自家院中探頭問道,他家就在李家老伯隔壁,聽到叫喊聲著急出門的他,肩頭的衣服斜搭著,而腳上的鞋都沒顧的上穿就跑了出來。
「不是那些挨千刀的還能有誰,早起給墨生送粥的我是第一個發現的!」,王家胖嬸略顯自豪的說道,「第一」兩字的語氣壓得很重,好在她嚷嚷了半天,手裡那碗因為盛的太滿幾乎都要溢出的米粥倒是一點都沒有撒。
「那你趕緊給墨生送進去,我再去小道看看,順便給大夥也知會一聲。」,宋八兩說罷轉身向著小道方向跑去,高興的他自始至終沒有想起那雙光著的腳丫。
米粥,看來不用王家胖嬸再往小院子裡送,因為聽見門口那勝似敲鑼般的言語聲,墨生拿著竹拐也是恍惚般來到了門口,若算時日這是他被大夥七手八腳抬回小院的第三日清晨,在過去的兩天裡,他陸續喝完了王家胖嬸的八碗米粥,吃光了趙家二伯的三吊臘肉,也正是因為這些,他的身體恢復的很快,甚至比起落水前那是更加強壯,因為,這兩天的伙食比起他和妹妹墨語在湖邊捕魚餬口那會簡直就是判若雲泥天壤之別。
想起懂事的妹妹墨語,墨生不由得心中一緊,站在門口的他忍不住又開始遠眺湖邊,而那裡,早已沒有了熟悉的茅草小屋,醒來後的他也是聽王家胖嬸說,正是因為大夥發現了被潮湧帶走的小屋,擔心兄妹二人安危的他們冒雨搜尋數日,直到發現被湖水卷到岸邊的墨生,這才暫緩了搜尋的腳步。
因為,這也是大夥沿著湖邊傾巢出動四下搜尋的第四日,當他們看到墨生獲救時那出氣多進氣少如同死人一般的模樣時,其實心中已經開始默默的為比墨生年幼,比墨生更加瘦弱的妹妹墨語悲痛起來,最後,無奈下的大夥也只得把希望寄託給了那虛無縹緲時有時無的神仙身上,希望他們看到落水的墨語時可以垂憐相助。
身體是不由自主癱軟下去的,若不是手中李家老伯的竹杖,遠眺的墨生可能就會就地癱坐下來,而那竹杖,似乎就是和錦篷刀客又一同消失的李家老伯遺留在院子中間的,院子的門坎不算很高,滿眼都是因為焦慮擔憂妹妹墨語而布滿血絲的墨生也就門坎慢慢坐了下來。
「吆,你怎麼出來了,倒是省下我再往裡送了。」,王家胖嬸說著把米粥遞給了墨生,一併給他的還有幾塊趙家二伯醃好的臘肉。
「王嬸,我...」,雙手都被塞滿的墨生一時語塞了,因為,這是兩天下來他喝的第九碗米粥,至於臘肉,自己已經是忘記了第幾塊。
「趕緊吃,少廢話,養好了身子好去找你的...」,王家胖嬸不耐煩的說道,可是剛說一半,看到墨生布滿血絲的雙眼,後面的「妹妹」二字話到嘴邊她又咽了下去。
「從救你那天算起,大夥又沿著湖畔先後尋了兩天,始終不見你妹墨語蹤跡,放心,估計可能是被哪路神仙給救走了。」,宋八兩寬慰墨生道,李家老伯家離小道很近,所以他回來的也是很快,不過這回的他終於是把鞋子穿好了,多半也是從小道返迴路過自家時穿的。
「就你話多,趕緊再去那邊知會知會,讓大夥都知道這個好消息。」,王家胖嬸對著宋八兩傲驕的安排道,也是,因為她是第一個發現錦篷刀客離開的,因為這兩日的墨生都是她悉心照顧的,所以,此刻的她愈加自豪。
消息傳的很快,一傳十十傳百,清晨寂靜的小村里仍在呼呼沉睡的大夥,似乎是被突如其來的春雷驚醒一般,於是蟄伏的不再蟄伏,彷徨的不再彷徨,瞬間都熱鬧歡騰起來,搬桌抬凳聲,打鬧嬉戲聲,不過也就些許功夫,聽到消息後喜笑顏開的大夥三兩下就在李家老伯本來不大的小院裡張羅好了九桌酒席,因為,此刻的他們要慶賀,慶賀這如同羔羊般圈養一年結束的時刻。
當然,酒菜都是各家自願攢起來的,其中有宋八兩自釀的烈酒,趙家二伯醃好的臘肉,王家胖嬸煮好的花生米等等等等,看著很是簡單,也比不了臨近城郭酒樓雅間裡的那些山珍海味,可是,大夥根本就不在意這些,因為,他們要的是一種失而復得的氛圍。
「今日實屬良辰,大夥共同舉杯,一賀刀客離去,二賀墨生大難不死,三賀竹村自此再無坎坷路!喝!」,趙家二伯,這位被孫女攙扶而來的百歲老人,說話時意氣風發的模樣讓人看著都覺的似乎年輕了好多。
「二伯,我這酒可烈,你要注意著喝。」,按捺不住早已幾碗下肚而面帶酒紅的宋八兩擔心說道。
這酒,的確很烈,因為它更像是塞外關東漫天飛雪中用來驅寒的燒刀子,宋八兩雖然自幼生活在竹村,但是據說他的祖輩還是從塞外舉家遷徙而來,當年,也將這如同關東燒刀子般的烈酒遷徙到了竹村。
喝完的大夥也都是忍不住晃了晃腦袋,似乎是要借著搖晃的氣力把這股酒勁甩出去一般,當然,喝之前的他們都沒有忘記過來和大難不死的墨生碰了碰碗,因為,他們也都瞧得上這位帶著妹妹流落竹村的少年,因為,他們也都知道那湖裡的魚已是少的可憐以至於大夥根本都不屑一顧,也正是靠著這些少的可憐的魚,墨生兄妹一住就是一年,期間還多次婉拒了大夥的接濟。
一碗烈酒下肚,墨生的眼睛模糊了,似乎是被宋八兩的烈酒給嗆到了,又似乎是被眼前大夥的一幕給感染了。
「吃塊肉緩緩,不要學八兩他們那般不要命的喝。」,王家胖嬸邊說邊給墨生夾過一塊肉,說完還瞪了一眼宋八兩,她不怪喝酒的墨生,倒是怪起了釀酒的宋八兩,似乎是在責備他不該把酒釀的如此濃烈。
宋八兩滿臉委屈,不過乘機也是又灌下滿滿一碗,接過肉塊的墨生,想著起身告訴大夥,告訴他們李家老伯似乎也是昨夜神秘失蹤,可是轉念一想,竹村大夥都在院子裡,缺誰少人的他們肯定也是一清二楚,可是直到現在大夥也都是對著李家老伯閉口不言隻字未提,所以,話到嘴邊的他又忍了下來。
「墨生,來我們村也快一年了吧。」,趙家二伯似乎是瞧出了墨生的心思,緩緩說道。
「是的,二伯,月底剛滿一年。」,墨生正色回道,因為,對於這位給了自己很多臘肉今天方才現身的二伯他很是尊敬。
「當時那日好像也是個清晨。」,二伯回憶般的說道。
「比今天還早。」,墨生肯定的回道,瞬間也想起了他們兄妹二人因為發現錦篷刀客跟蹤而連夜逃出幽州來到竹村時的倉惶舉措。
「那日過後這位李家老伯好像也就出現在了村里。」,二伯繼續說道,說罷還用手指了指這會已經是人去屋空的小屋。
「好像是的。」,墨生對於住在村中的李家老伯不是很了解,因為自己的內心,始終認為錦篷刀客的出現是因為他們兄妹二人給招來的,懷著愧疚之情他們也就不敢再於村中的大夥過多往來,當然,也就更汗顏去接受大夥的接濟。
「再後來就是刀客...」,二伯話到一半緩緩喝了口酒,似乎是想起了那些倒在錦篷刀客彎刀下的年輕後生,不過,當他看到墨生愧疚的眼神時,話鋒一轉突然悠悠說道:「對於這些大夥其實也都清楚,你也不必過分自責,因為大夥也都是些坎坷逃匿至此的人,所以,也能理解你們兄妹二人眼前的難處。」。
經歷過風雨的人,更能體會那些尚在風雨中掙扎之人的艱辛,這話,似乎說的一點都沒錯。
聽到此處,墨生的眼睛濕潤了,帶著妹妹途中艱辛兜轉一年他咬牙堅持了下來,倉惶逃避刀客來到湖邊捕魚餬口又是一年他沒有任何怨言,而此刻,在二伯的悠悠訴說下,在宋八兩的烈酒薰染下,以及院中大夥投來的善意微笑下,讓他的眼淚徹底無法控制,不過,他沒有哭,而是任憑眼淚順著臉頰慢慢滑落,直至滴進面前的酒碗中。
「瞧你家二伯,高興的時候說這些幹什麼!」,王家胖嬸戲嗔道,不過說話間隙也是一把扯過二伯孫女手中的帕子遞給了墨生。
「也是也是,越老越不會說話。」,趙家二伯輕輕安撫了幾下搶走手帕後欲言又止的嬌羞孫女後背,自我打趣的笑道。
「就是,二伯趕緊喝酒,不然你的酒都被你孫女偷喝完了。」,宋八兩瞅著二伯孫女在大夥注視下更顯緋紅的面容,也接茬笑道。
聽到話語的大夥也都爽朗的笑了,而手中的酒碗也就再次端了起來,而那位偷喝烈酒的孫女,在大夥的笑聲中低頭離開了小院,因為,她的帕子上繡的是一幅鴛鴦嬉水圖,看來,少女的心思也是很難琢磨。
「這是你的吧?」,趙家二伯笑著從桌下拿起一件包袱放在了墨生面前。
包袱很舊,看著似乎還是二伯那素白長衫的剩餘邊角料隨意打結起來的,嘴快的王家胖嬸似乎手也不慢,因為她在墨生等人還在愣神觀望的時刻,已經麻溜的解開了包袱,不過裡面似乎也沒有什麼奇珍異寶之類的,不過也就一件大如鵝子、銳上平底,而又形如秤錘的六孔陶塤和一把色赤如火、一尺來長,而又劍身紋路婉轉不平的短劍。
眼前的陶塤,墨生那是熟悉不過,如果說不幸命歸洪水中的父母臨別前有什麼贈物的話,那這陶塤就算一件,因為,這是在洶湧而來的洪水中父母竭力將載著二人的大木盆推向唯一高地時母親塞給妹妹墨語的,也正是因為在幽州破廟思念母親的妹妹忍不住吹奏了幾下陶塤,才莫名其妙的招來了錦篷刀客的跟蹤,其中的原由也讓他們兄妹費解,因為那陶塤很是普通,不過也就是早些年父母在集市從一制塤老者手中購來送於二人戲耍的。
至於那劍,以前更是常伴墨生左右形影不離,在那兜轉坎坷的一路,它也是替兄妹二人嚇退了很多的豺狼惡狗,不過墨生從來沒有對著任何生人使喚過它。
因為,父親曾經千叮嚀萬囑咐自己不要對外顯露武功,他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放眼四海比你武功高出百倍、甚至更多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僅靠一把短劍可能也是保護不了自己。父親的話墨生常記心間,可能也正是因為一路下來的毫無顯山露水,這才讓他們兄妹二人路途雖然艱辛但也是沒有遇到什麼武林高手、世外高人之類的奪命追擊。
而那短劍色赤如火,據說是由昆吾刀山獨出的赤銅經過反覆淬鍊而來,吹毛斷髮、割玉如泥那些也都不在話下,就是這麼一把短劍,在墨生眼睜睜看著竹村年輕後生挨個倒在彎刀下,而自己因為顧及年幼體弱的妹妹墨語而未能出手制止時被負氣扔進了湖水裡,當然,就算他出手也不一定能制止下來,不過,也不知為何被趙家二伯撿到又給悄悄保存了下來。
「收起來吧,以後說不定還會用到。」,見墨生對著陶塤和劍愣愣出神,李家二伯邊說邊替他包裹了起來,不過大夥都沒有注意到的是,在包裹打結的同時,他悄悄的往裡面塞進了兩塊金條。
「多謝二伯。」,接過收拾好的包裹,墨生心中五味雜陳,不過也是客氣的回道。
此刻大夥的酒,喝的也是越來越有感覺,而一時興起的宋八兩,居然也學著李家二伯文鄒鄒的朗誦起了一首詞: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詞,似乎還是出自名家,可是大夥聽著越來越是莫名其妙,因為這詞好像還是首送別之作,也不知道一時興起的宋八兩究竟想表達點什麼,不過,大夥也沒有吝惜自己的掌聲,紛紛叫好起來,因為,今天的竹村很是高興。
可是,誰也沒有發現的是,在小院不遠歪脖大樹茂密的樹冠中,有一個好似鷹一般的黑衣人,一直在悄悄關注著大夥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