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雨,很大,豌豆大小的雨滴,密密麻麻砸在平靜的湖面上,讓湖水都在咬牙忍痛泛起絲絲水霧以求稍緩雨滴迅猛的落式,而坐落湖邊不遠的茅草小屋,這會依然是完全放棄抵抗般的在風雨中搖搖欲墜。
「哥,你吃點吧。」,屋內的女孩挽著褲腿踮起腳尖,小心翼翼跨過因為屋頂漏水而臨時找來盛水的木盆,而手裡穩穩端著的就是半碗米粥以及斜擔在碗上的一條魚。
女孩口中的哥哥,似乎是在擔心風中搖擺的木門會隨時脫落而蹲靠在它旁邊,用那布滿血絲的雙眼呆呆的望著屋外湖面,因為遠處湖面下有他幾日前布下的漁網,他擔心僅有的漁網會被風浪捲走,也擔心那些暈頭轉向偶爾路過的小魚會掙網而逃。
桌上的粥,看來還是剛剛熱過,因為此刻依舊飄著如同湖面水霧般的縷縷熱氣。而魚,就是一條曬乾的、沒有魚頭的簡單魚乾,而這,似乎還是小屋內的最後一條,因為,屋外湖裡的魚已然是越來越難捕捉,而讓兄妹更惆悵的是,正是在這舉步維艱的時刻,卻又遇到了這突如其來而又斷斷續續持續了七天的暴雨。
「你不要總吃魚頭。」,少年看著妹妹碗裡的魚頭,心中頓覺酸楚,順勢便將自己面前的魚乾夾遞了過去,米粥,他沒有喝,委實也沒有喝的心情。
「沒事,我又不干力氣活,哥,還是你吃。」,懂事的妹妹踮腳回到了自己的木床,因為,屋裡實在是沒有多餘下腳的地方,因為,屋裡用來盛水的木盆、木桶實在太多,也就差擺在兄妹二人各自的床上。
「那先留著吧,等你餓了再吃。」,少年輕輕的將魚乾用空碗蓋好放在自己床頭,因為這會,這張木板拼湊的小床靠著床腳的位置已然放了三個盛水的木盆。
屋外的雨,絲毫沒有變緩的架勢,雖然時辰也就剛過午時,可是那鋪滿天際的黑雲,如同哪路神仙失手撞翻墨盒後傾倒而出的墨汁一般,依舊前赴後繼般向著小屋方向在慢慢湧來。
回到門口蹲著的少年這時突然起身,迅速戴好斗笠、身披茅草蓑衣,伴隨著身後「哥哥小心」的關切話語毅然冒雨走向了兄妹二人賴以為生的木舟,因為,他瞥見了妹妹依依不捨放下的魚頭,因為,他聽見了妹妹咕嚕咕嚕叫喚的肚子,當然,他自己的肚子也是一樣,不過那碗米粥,他最終還是留給了妹妹。
都說厲害的漁夫,可以腳踩舢板手持木漿在驚濤駭浪中敏銳捕捉那些藏在巨浪下的大魚,不過看來,肩挑兄妹二人生計的少年似乎未能悉數掌握這些技巧,因為,冒雨竭力劃向幾日前下網地點的他,也就在即將到達的那一刻,被迎面而來的潮湧掀翻了小舟,而他,也被掀翻的小舟重重的砸進了湖裡。
「墨生,醒醒!」,在李家老伯急切呼喚和輕輕搖晃下,少年努力的睜開了雙眼,而這費力的一睜居然已經是在三日之後,當時的他,看人的眼神很是呆滯,如同那些猛然醒來後的大醉之人失憶般的瞅著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
面前的湖,很是熟悉,因為兒時舊居的突遇大水,萬般無奈一路坎坷北上的他們行到此處也算是暫時安定了下來,因為,他會點捕魚的技巧,因為,這湖裡的魚雖然不多但供二人活命也算是綽綽有餘,看到這裡,喚作墨生的少年那因為湖水浸泡多日而泛著些許白膩之色的臉也算是滲出了幾絲血色。
「你們快看他臉,像不像灑了米粉的死人!」,圍攏人群里的王家胖嬸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墨生叫嚷道,似乎是怕沒有她的提醒大夥都會看不到一般。
「他身子太虛,趕緊抬我屋,誰有熬好的米粥也給捎碗過來!」,李家老伯沉聲對著大夥說道,因為睜眼瞅了一下的墨生此刻又歪頭昏睡了過去,不過老伯沒有提具體人名,因為,他知道圍攏著的大夥應該怎麼辦。
「我家有粥,這就去拿!」,王家胖嬸率先喊道,話未落地她那圓乎乎的身材就已經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七手八腳、手忙腳亂之下,大夥也是將墨生輕而易舉的抬到了李家老伯院中,又給小心翼翼的放在了那張早已映出人影的涼蓆床上,離開時都還不忘向李家老伯笑著說聲道別。
李家老伯,說是李家不過也是形單影隻的就他一人,但是竹村的大夥都很敬重擁戴他,因為,李家老伯敢和那些日夜守在小道上的錦篷刀客據理力爭,而那小道,就是大夥進出竹村的必經之路。
往日的小道,雖然不及臨近城郭那般車馬輻輳門庭若市,但也是可以說是人來人往牛車不斷,因為日常的大夥都很忙,忙著將山裡的竹子砍成段、剝成片,再織成涼蓆一捆一捆運到臨近街市變賣成為銀兩,可是,似乎就是錦篷刀客的出現瞬間砍斷了這終日往來於小道上的牛車車隊以及閒暇無事懷揣銀兩溜去幽州耍錢喝酒的年輕人腳步。
這,當然就得有人去爭,當多數的年輕小伙挨個倒在錦篷刀客那寒光閃閃的彎刀下時,李家老伯,這位走路都在微微打擺的耄耋老人站了出來,他舉著那隻形影不離的竹杖和錦篷刀客臉紅耳赤的據理力爭了一天,最終也算是讓錦篷刀客屈服了下來,勉為其難般的允許村中的涼蓆由原來各家各運換成由他們統一運送,當然,涼蓆銀兩按照市價照付。
就這,已經很讓竹村的大夥滿足,因為,村中那些可以上山砍竹的壯年小伙在刀客霍霍的彎刀下已是所剩寥寥,滿足下的大夥也就選擇性的忘記了李家老伯,這位也是莫名其妙出現在了竹村的人,而他出現的時間恰巧也是錦篷刀客開始封路的前兩三天,和他一道前後腳出現的,就是那在湖邊靠著捕魚艱難度日的墨生兄妹。
「哥,你吃點吧。」,屋內的女孩挽著褲腿踮起腳尖,小心翼翼跨過因為屋頂漏水而臨時找來盛水的木盆,而手裡穩穩端著的就是半碗米粥以及斜擔在碗上的一條魚。
女孩口中的哥哥,似乎是在擔心風中搖擺的木門會隨時脫落而蹲靠在它旁邊,用那布滿血絲的雙眼呆呆的望著屋外湖面,因為遠處湖面下有他幾日前布下的漁網,他擔心僅有的漁網會被風浪捲走,也擔心那些暈頭轉向偶爾路過的小魚會掙網而逃。
桌上的粥,看來還是剛剛熱過,因為此刻依舊飄著如同湖面水霧般的縷縷熱氣。而魚,就是一條曬乾的、沒有魚頭的簡單魚乾,而這,似乎還是小屋內的最後一條,因為,屋外湖裡的魚已然是越來越難捕捉,而讓兄妹更惆悵的是,正是在這舉步維艱的時刻,卻又遇到了這突如其來而又斷斷續續持續了七天的暴雨。
「你不要總吃魚頭。」,少年看著妹妹碗裡的魚頭,心中頓覺酸楚,順勢便將自己面前的魚乾夾遞了過去,米粥,他沒有喝,委實也沒有喝的心情。
「沒事,我又不干力氣活,哥,還是你吃。」,懂事的妹妹踮腳回到了自己的木床,因為,屋裡實在是沒有多餘下腳的地方,因為,屋裡用來盛水的木盆、木桶實在太多,也就差擺在兄妹二人各自的床上。
「那先留著吧,等你餓了再吃。」,少年輕輕的將魚乾用空碗蓋好放在自己床頭,因為這會,這張木板拼湊的小床靠著床腳的位置已然放了三個盛水的木盆。
屋外的雨,絲毫沒有變緩的架勢,雖然時辰也就剛過午時,可是那鋪滿天際的黑雲,如同哪路神仙失手撞翻墨盒後傾倒而出的墨汁一般,依舊前赴後繼般向著小屋方向在慢慢湧來。
回到門口蹲著的少年這時突然起身,迅速戴好斗笠、身披茅草蓑衣,伴隨著身後「哥哥小心」的關切話語毅然冒雨走向了兄妹二人賴以為生的木舟,因為,他瞥見了妹妹依依不捨放下的魚頭,因為,他聽見了妹妹咕嚕咕嚕叫喚的肚子,當然,他自己的肚子也是一樣,不過那碗米粥,他最終還是留給了妹妹。
都說厲害的漁夫,可以腳踩舢板手持木漿在驚濤駭浪中敏銳捕捉那些藏在巨浪下的大魚,不過看來,肩挑兄妹二人生計的少年似乎未能悉數掌握這些技巧,因為,冒雨竭力劃向幾日前下網地點的他,也就在即將到達的那一刻,被迎面而來的潮湧掀翻了小舟,而他,也被掀翻的小舟重重的砸進了湖裡。
「墨生,醒醒!」,在李家老伯急切呼喚和輕輕搖晃下,少年努力的睜開了雙眼,而這費力的一睜居然已經是在三日之後,當時的他,看人的眼神很是呆滯,如同那些猛然醒來後的大醉之人失憶般的瞅著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
面前的湖,很是熟悉,因為兒時舊居的突遇大水,萬般無奈一路坎坷北上的他們行到此處也算是暫時安定了下來,因為,他會點捕魚的技巧,因為,這湖裡的魚雖然不多但供二人活命也算是綽綽有餘,看到這裡,喚作墨生的少年那因為湖水浸泡多日而泛著些許白膩之色的臉也算是滲出了幾絲血色。
「你們快看他臉,像不像灑了米粉的死人!」,圍攏人群里的王家胖嬸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墨生叫嚷道,似乎是怕沒有她的提醒大夥都會看不到一般。
「他身子太虛,趕緊抬我屋,誰有熬好的米粥也給捎碗過來!」,李家老伯沉聲對著大夥說道,因為睜眼瞅了一下的墨生此刻又歪頭昏睡了過去,不過老伯沒有提具體人名,因為,他知道圍攏著的大夥應該怎麼辦。
「我家有粥,這就去拿!」,王家胖嬸率先喊道,話未落地她那圓乎乎的身材就已經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七手八腳、手忙腳亂之下,大夥也是將墨生輕而易舉的抬到了李家老伯院中,又給小心翼翼的放在了那張早已映出人影的涼蓆床上,離開時都還不忘向李家老伯笑著說聲道別。
李家老伯,說是李家不過也是形單影隻的就他一人,但是竹村的大夥都很敬重擁戴他,因為,李家老伯敢和那些日夜守在小道上的錦篷刀客據理力爭,而那小道,就是大夥進出竹村的必經之路。
往日的小道,雖然不及臨近城郭那般車馬輻輳門庭若市,但也是可以說是人來人往牛車不斷,因為日常的大夥都很忙,忙著將山裡的竹子砍成段、剝成片,再織成涼蓆一捆一捆運到臨近街市變賣成為銀兩,可是,似乎就是錦篷刀客的出現瞬間砍斷了這終日往來於小道上的牛車車隊以及閒暇無事懷揣銀兩溜去幽州耍錢喝酒的年輕人腳步。
這,當然就得有人去爭,當多數的年輕小伙挨個倒在錦篷刀客那寒光閃閃的彎刀下時,李家老伯,這位走路都在微微打擺的耄耋老人站了出來,他舉著那隻形影不離的竹杖和錦篷刀客臉紅耳赤的據理力爭了一天,最終也算是讓錦篷刀客屈服了下來,勉為其難般的允許村中的涼蓆由原來各家各運換成由他們統一運送,當然,涼蓆銀兩按照市價照付。
就這,已經很讓竹村的大夥滿足,因為,村中那些可以上山砍竹的壯年小伙在刀客霍霍的彎刀下已是所剩寥寥,滿足下的大夥也就選擇性的忘記了李家老伯,這位也是莫名其妙出現在了竹村的人,而他出現的時間恰巧也是錦篷刀客開始封路的前兩三天,和他一道前後腳出現的,就是那在湖邊靠著捕魚艱難度日的墨生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