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廈將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99章 大廈將傾

  郾城城外,兩支軍隊在岔路之上分道揚鑣。

  軍人之間的情誼是深厚的,往昔戰場上同生共死的袍澤即將離去。

  礙於軍令,漢中軍的一眾將校兵卒們只能站在隊列之中,不能上前。

  但是軍人之間的送別,有著自己獨到的方式。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不知道是誰,在隊列之中高唱了一聲。

  下一瞬間,軍陣隊列之中傳出一陣鬨笑聲。

  不過鬨笑聲只維持了很短暫的瞬間,更多的人已經是接著唱了起來。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天鵝音響,那是漢中軍的軍號。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官道之上,軍歌嘹亮。

  遠去的土兵們揮舞著手,向著漢中軍的軍兵們告別,也一樣唱起了同樣的軍歌。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漢中軍的軍兵們,在臨戰之時、休息之時、聚會之時都會唱這首歌。

  這首歌的歌詞簡單,曲調上口。

  耳濡目染之下,大部分人都將其記在了心中。

  歌聲高昂,聲振林木。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賊虜兮,覓個封侯!」

  土兵們揮手遠去,漢中軍的軍兵們高舉著手中的兵刃,向著這些與他們曾同生共死的袍澤致以最後的敬意。

  陳望勒馬止步,立於矮坡之上。

  土兵離去,如今麾下的兵馬都是他直屬的兵馬,再無他營。

  很多不好做的事情,現在都可以放開手腳去做了。

  「南國新任督師人選已經議定了。」

  陳功策馬上前,向著陳望低聲稟報導。

  陳望眼神微凝,侯恂身死,南國督師懸而未決多日。

  如今孫傳庭暫時總理南北,到底是難以分身,統籌困難。

  南國新選督師自然是會要早日提上日程。

  只是讓誰來做這南國的督師,卻是一個大問題。

  如今南國局勢糜爛,萬民軍聲勢浩大,侵略如火。

  作為總理一旦兵敗,只怕史書之上將會留下巨大的污點。

  因此,南國的總理現在就是燙手的山芋,朝堂之上根本沒有人願意去接。

  幾次朝議,皆是在沉默之中收官。

  崇禎勃然大怒,但是卻毫無用處。

  只有兵部尚書陳新甲願意趕赴南國,自請督師。

  但是陳新甲的提議,自然是被崇禎駁回。

  崇禎還需要陳新甲在朝堂之上,來管理兵部諸事,協調諸鎮事務。

  「南國督師的位置空懸了這麼久,怎麼突然就定了下來?」

  陳望眉頭微蹙,監察所在京師也已經設下了據點。

  如今的明廷中央,早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篩子,只要花費銀錢,便可以買到朝中的消息。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陳望才知道關於南國督師之位的情況。

  陳功神色肅然,沉聲說道。

  「盧象升,丁憂期滿。」

  陳功的聲音不大,但是落在陳望的耳中,卻是猶若重錘一般。

  「盧象升……」

  陳望眼神凝重,握緊了韁繩。

  他考慮過很多的情況,但是唯獨忘記了盧象升接任南國總理的可能。

  賈莊之戰後,盧象升身負重傷,崇禎當時對其不滿,所以得以歸家丁憂。

  如今朝中無人願意南下。

  崇禎在多方的推波助瀾之下,終於是想起啟用盧象升。

  「盧象升啊……」

  陳望心中嘆息了一聲。


  或許死在賈莊,死在外虜的手上,對於盧象升來說最好的結局。

  面對著燒殺搶掠的流寇,盧象升能夠毫不猶豫的舉起手中的刀劍。

  但是面對著紀律嚴明,號為萬民,一路而來百姓夾道歡迎的萬民軍。

  盧象升還能不能舉起手中的刀劍。

  不過這一切,都暫時與他無關。

  而且如今南國大勢,已經不再是選派哪一個人為督師做總理能夠改變了。

  現在已經是崇禎十四年了。

  內憂外患,內外俱起,明帝國頹勢難轉,中央對於地方的管控越發的衰弱,各鎮割據勢力正在逐漸形成。

  西北三邊重鎮被李自成拖在泥潭之中,遼東松錦之戰明帝國已經押上了八鎮十三萬兵馬。

  山東王浚、李青山叛亂,截斷漕運。

  西南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難以支援中央,而且還需要支援西北的戰事。

  東南地區,南直隸有李岩統領的萬民軍,江蘇則有張獻忠。

  左良玉心中不平,也已經看透了如今朝廷的虛弱。

  他知道自己一貫以來的行為,早就已經觸怒了朝廷。

  眼下他之所以沒有事,只是因為朝廷還需要他麾下的兵馬來剿滅起義軍。

  一旦關內流寇被盡數清剿,或者是手底下的兵馬盡數葬送,他也決計沒有什麼好下場。

  所以現在左良玉盤踞武昌,招兵買馬,就是為了積蓄實力,另尋他路。

  不過如今的賀人龍倒是沒有如同歷史上那般驕橫跋扈不停調令。

  畢竟賀人龍並不在楊嗣昌的麾下,也沒有平賊將軍這個香餑餑讓他爭取。

  但是西北的泥潭讓一眾三邊的軍將叫苦不迭,積怨良多,也是一個極為不穩定的因素。

  在西北,固始汗已經推翻噶瑪噶舉派所建立的藏巴汗王國,建立和碩特汗國,全面控制了西藏。

  固始汗自己作為甘、青、康及衛藏地區的汗王,成為全藏族地區的統治者。

  同時八個兒子率部駐紮青海,建立了以他為領袖的和碩特部根據地。

  李自成如今的部隊之中,羌、漢、蒙三族混雜,盡皆騎兵,來去如風,讓三邊的軍鎮難以遮掩。

  而此時,固始汗派出的使團也到達了清國的盛京,黃台吉出城親迎。

  雙方實際上已經結為聯盟。

  此時的明帝國腹背受敵,內外交困,已是徹底病入膏肓。

  盧象升是厲害,但是他並非是一個能夠扶大廈之將傾的人。

  天下格局已成,各地軍鎮離心離德。

  缺糧斷餉日久,朝廷的詔令已經無法在南國推行。

  「東南的事情與我們無關。」

  「傳令給陳永福,守住山中關卡,只需禁絕流寇竄入河南即刻。」

  東南的局勢越是惡化對於漢中鎮來說便越好。

  東南是東林黨的大本營,的那些豪強士紳根深蒂固,影響深遠。

  現在陳望還處於明朝的體制之下,根本沒有很好的辦法來處理東南。

  就算是日後自立旗幟,處理東南問題也會隨之引起一系列的政治的問題。

  但是萬民軍和張獻忠卻是不同。

  萬民軍和張獻忠,只需要高高舉起手中的屠刀。

  就像是唐時的黃巢一般。

  所有膽敢阻攔的勢力,都會被萬民的怒火碾的粉碎。

  「左良玉屯兵在武昌,張獻忠沒有辦法進入湖廣,如今時局對於我軍有利。」

  「現在我們控制的區域全都趨於安穩,沒有流寇進入,只需要大力發展,以備天時。」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請...您....收藏_()

  這是歷史上朱元璋在元末群雄爭鋒之中,能夠取勝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也是陳望如今正在執行的方針。

  「朝廷那邊……」

  陳功向著北面看了一眼,沉聲問道。

  風沙又起,吹起旌旗萬千。


  陳望雙目微眯,淡然道

  「河南民變這四個字,已經足夠應付朝廷了。」

  陳望偏頭看了一眼北方,繼續說道。

  「傳密信給孫啟運,明日午時近衛騎兵營會抵達臨潁城下,讓他提早帶領大部撤離臨潁,往汝州府去。」

  「在臨潁城北,我要他先敗一陣,後續陳德帶領河南兵馬進剿,他可以勝。」

  陳望話音落下,周圍的一眾漢中軍將校皆是毫無波瀾。

  河南的民變,從始至終都不過是自導自演罷了。

  孫啟運是河南人,但是也是監察所所招募坐探。

  如今因為需要,在監察所的推波助瀾之下順勢而為成為了起義軍的首領。

  河南如今的民變更夠發展的如此之快,完全都是因為陳望在後面的推手。

  一名巡檢司的弓手,怎麼會比李岩還要精明,怎麼會懂那麼多的東西,又怎麼會在短短的時日之內便攻取縣城,統合諸路兵馬。

  河南民變,只是一個由頭,一個脫離東南漩渦的由頭。

  「李岩那邊已經談好了,他是個聰明人,知道挑釁我的後果。」

  鳳陽之戰時,之所以真的全力而戰。

  很大的程度上,是彰顯武力作為威懾。

  事實證明,鳳陽之戰後,前來洽談的宋獻策態度和語氣都極為緩和,姿態也放的極低。

  「東南是李岩唯一的去處。」

  「河南,萬民軍不會再折返了。」

  陳望牽引著座下有些不安的戰馬,繼續說道。

  「而且這個李岩,他的胃口比我想像之中好像更大。」

  「李岩的目的,難道不是截斷漕運和收取漕工作為兵源嗎?」

  陳功很是疑惑,他不明白陳望為何這樣去說。

  「如今截斷漕運的目的倒是勉強達到,但是收取漕工作為兵源的目的恐怕要淪為泡影。」

  李青山在山東起義,盤踞梁山,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

  截斷漕運雖然不是李岩做到的,但是也能勉強算達成了目的。

  畢竟李青山與王浚兩部已經基本完成了合流,彼此之間打通了道路。

  李青山和王浚一樣,遙遵李岩為盟主,領封將軍之銜。

  李岩如今占據鳳陽、宿州、徐州一線,以鳳陽為據點,不再稱為信王,而是自號為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

  在其統治區中,由萬民軍提供耕牛,農具,鼓勵耕種。

  同時萬民軍又募民墾田,那些豪強世家的田地都被萬民軍所沒收,交給百姓耕種。

  頭一年萬民軍不收取任何的田稅,直到第二年才要交取稅賦。

  軍事上,如今李岩以戰代訓,整訓軍伍,再度精簡兵馬。

  據悉四十萬兵馬已經被李岩被裁汰了將近一半的數量。

  被裁汰下去的軍兵作為屯田兵,平時種田,戰時充作輔兵。

  如今二十萬軍隊,被李岩分為十營,每營有兩萬餘人。

  除去中營由李岩直領之外,其餘九營設制將軍九員以掌控。

  九營制將軍分別為:

  李際遇、袁時中、瓦罐子趙守平、一斗谷常見希。

  老回回馬守應、革里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成。

  至於王浚和李青山,也同樣被封為制將軍。

  「我說李岩胃口大,是因為他即將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陳望手執著馬鞭,執著遠處道。

  「前不久李際遇領兵攻陷滁州和六合的事情你還記得吧?」

  「自然記得。」

  陳功點了點頭,滁州就在南京的西北處,而六合就在南京北面不到百里之處,實實在在威脅著南京,

  這樣的大事,他自然不會忘記。

  「李際遇擺出進攻的架勢,但是幾次進攻都是假模假樣,風聲大雨點小。」

  「南京的塘報寫了無數封,都掩蓋不了這一事實。」


  「萬民軍的軍事重心正在不斷的北移。」

  「萬民軍九營兵馬,有五營都在運河一線。」

  陳望加重了語氣,凝聲道。

  「而在山東,李青山已經和王浚合流,最近從監察所收到的消息,還有朝廷下發的邸報來看,兩部都不斷的向南運動。」

  「你是說……」

  陳功眉毛微挑,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

  「不錯。」

  陳望點了點頭,他知道陳功已經想明白了關竅。

  「李岩的胃口確實很大。」

  「大到竟然想要一口將孫傳庭所領的五鎮兵馬盡數吃掉……」

  一開始發現的時候,陳望也被李岩的戰略部署所震驚到了。

  「李岩倒是挑了一個好時候。」

  「朝廷那邊,很快也九沒有精力來管轄南國了。」

  「遼東的戰場,馬上就要決出勝負了……」

  陳望揚起馬鞭,感嘆了一聲。

  按照歷史上的年表,算算時間,松錦之戰已經快到最為激烈的時候。

  清軍在前線接連受挫,士氣逐漸降低,松錦的包圍網已經快要被明軍徹底打碎。

  而一直以來,苦心經營這一條防線的黃台吉又如何能夠忍住。

  此時清軍恐怕已經開始發起總動員。

  以小伐大,本應徐徐圖之,不斷削弱。

  但是眼下這張國運的賭桌之上,內外交困的明帝國為了解決所面臨的困局,不得不壓上了九邊的所有精銳。

  這樣的後果便是,無論清國想是不想,都不得不繼續加壓賭注。

  而黃台吉的選擇則是:無論滿、蒙、漢人,十五歲以上者將會被悉數動員從軍,徵募入伍,開赴松錦前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