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陳經理的應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戰時,隨著鋼鐵廠搬遷至山城,陳進德負責機器的拆卸、運輸與組裝任務。當然在之後也成為新設山城鋼鐵廠中的重要人物,主導技術方面的工作。

  只不過技術官僚都有些不夠圓滑處世的缺點,加上他並非山城本地人。雙重特質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或許在戰爭動員期間會被壓制住;但戰爭結束後,他難免受到排擠。

  最終選擇辭職回鄉的他,在蘇家老爺的邀請下,加入了當時已經重新上軌道的漢津鋼鐵廠。

  那段期間剛好是新式高爐的啟用期間,陳進德作為已有經驗的技術官,很好地輔佐了林文理。並作為溝通橋樑,協調底下員工,完成了舊式高爐廢棄與新式高爐啟用的任務。

  特別是舊高爐廢棄,可不是停止進料、進煤,等待其溫度冷卻下來就好。鋼鐵廠重新恢復生產的初期,資金特別緊張,當然不可能浪費一整爐的生鐵。

  如何將不可避免的浪費降至最低,就是這段時間最麻煩的任務,比新式高爐啟用還要重要。更不用說還有大小姐心心念念的鐵精,要從舊高爐最底部挖出來。

  作為主導戰前漢津鋼鐵廠拆遷的人員,陳進德可說是經歷過一次,具備相關經驗。再有林文理提點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他比誰都還要快上手與理解。

  所以這份功勞,可以說沒人比他更大了。──林文理不記功,也不參與考核的,──就是一力承擔起鋼鐵廠重建任務的後備第三師老弟兄,也認可了這麼一個人。

  隨著蘇家的工業集團逐漸擴大,原漢津後備第三師的營長,人事部的沐英仁經理脫離鋼鐵廠的編制,成為常駐技術學校的招聘部長。

  可不要以為這個招聘部長只負責技術學校畢業生的分配就業問題,他實際上掌控了整個工業集團的任免、升遷與考核等事宜,權力一時無兩。

  假如說林文理這個總經理負責整個工業集團的技術與生產計劃,徐卿夫人掌管財務,那麼沐英仁就是負責集團的人事。屬於真正最上層的核心要緊人物。

  既然沐英仁高升了,鋼鐵廠也必須要有一個時刻在廠中的主事。

  一方面也是因為到了這個階段,漢津鋼鐵廠的人員也不再只有原後備第三師的人,甚至復員兵的數量也不再是占大頭。

  所以為了降低軍方系統的影響力,更為了打消那些從軍隊帶來的惡習苗頭,一個非軍隊出身的人上位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然後這人還要服眾,不能說隨便拉一個誰也不服氣的人上位,所以陳進德就這麼脫穎而出。

  而這樣一個人選,也是各方面都沒意見的。雖然他不是第一時間參與重建鋼鐵廠的人,但要論功勞與職務,他也是排在鋼鐵廠接班第一順位的。

  可以說沒有其他考慮,光看排隊的順序,也該是陳進德上位。或許有其他年資比陳進德更深的人,但他們的職務與能力可沒到夠資格接班的程度。所以也只有陳進德了。

  如今漢津市市長親自到訪,在林總經理被關,蘇家老爺還沒到達的當下,當然是陳進德這位經理,實質上的廠長出面接待市長一行人。

  黃元憲的年歲在三十歲上下,官場上來說就還是個』年輕人』。但就是這樣的年輕人,行事作風上更為激進。

  像他今天就是沒有任何預告或提醒,直接打鋼鐵廠一個措手不及。他高傲地坐在大會議室的主位上,裝模作樣地喝了口茶後,才對垂手躬身在面前的陳進德說道:

  」讓工業區所有主事人都過來吧,我有事情要吩咐。」

  陳進德卻是一臉為難,不知該從何說起。

  話說正當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期間,黃元憲當然是不滿地說道:」陳經理不說話,是不是我這個市長沒資格命令你的意思啊。還是你想拖延時間,等蘇渙來呀。」

  」不,市長,不是這樣的。蘇廠長那邊,我的確派人通知了。只是您吩咐的這件事情沒有事先知會,我這邊有點難辦呀。」

  」怎麼難辦?我看你是不想辦吧!」黃元憲重重拍了桌子,色厲說道。

  陳進德也是見過世面的人,之前和蔡鏞合作更是融洽,換到今天當然不會被黃元憲這種年輕人嚇到。不過該說明的事情,還是得說明。他說道:

  」市長,我的意思是要委託鋼鐵廠招集工業區所有工廠的主事人不是不行,但工業區內一千零三十七家工廠,我把秘書室的人全部派出去,一一通知,至少也要三天的功夫。

  」雖然事急從權,可以用電話聯絡的。但也不是所有工廠都配置有電話,這些工廠就得派人通知。


  」就算不跟各廠負責人協調時間,也要確認那些人能來,那些只能是代理出席。還要準備場地,穩妥的話,最好能有五天的準備時間。」

  這一通說辭,直接把黃元憲給說懵了。他問道:」等一下,你就這麼管理其他工廠的啊?難道沒有分成幾區,分配幾個負責人之類的。」

  」管理?」陳進德無辜地站到窗前,拉開窗子說道:」市長,您從窗戶看出去,基本上鋼鐵廠的圍牆以外,一棟房子就是一間工廠,或一個公司。他們可不歸鋼鐵廠管理。

  」還是說您要招見鋼鐵廠的管理人員?這倒是方便。基本上會輪夜班的只有各個工班的班長,以及車間的小組長,這些人還不算入管理層。

  」鋼鐵廠真正屬於管理的人員,也就二十位上下正職的。他們今天沒有人請假,我可以十分鐘內把所有人叫過來。」

  」等……等一下!」黃元憲叫停了準備出去找人的陳進德。同樣來到窗前,指著圍牆外的大片建築,又問:」這麼大一片產業,蘇家是怎麼管理的?難道這些工廠不是鋼鐵廠分出去的嗎?」

  」當然不是啊。」陳進德訝道:」這裡是漢津工業區,漢津鋼鐵廠只是工業區裡頭,占地面積最大,員工人數最多的公司法人。其他工廠的人事不歸我們管,財務也不歸我們管。

  」就算有部分工廠的員工是從鋼鐵廠分出去的,那也是初期的事情。而且那些人薪水也不從我們這邊發,鋼鐵廠更沒有他們的工籍。

  」漢津鋼鐵廠的範圍,也就是市長您從大門口進來時,那延伸出去的圍牆所圍起來的這一片而已。」

  聽到陳進德的回答,不光是黃元憲,就是那些跟著他來的年輕人們也都是面面相覷,心中有種不太妙的預感。

  一臉大便色的黃元憲,忍著噁心的感覺又問道:」那麼蘇家呢?不會這一片工業區,每一間工廠都跟蘇家沒有關係吧。」

  」真要說蘇家跟工業區內工廠的關係,應該就是和鋼鐵廠一樣吧。」

  以為自己聽到破局的關鍵,黃元憲急吼吼地問道:」是怎樣的?」

  陳進德答道:」所有工廠的老闆或廠長都是蘇渙蘇先生,然後總經理都是林文理林先生。其實留在工廠或公司內的負責人,都是像我一樣的經理。

  」就因為所有工廠的實質負責人都是跟我平級的,所以我才會說,市長要是有招集眾人的需求,我可以派出秘書室的人代為傳達。但我可沒有命令他們的資格。」

  作為唯二在工業區內所有工廠或公司都有兼職的人,當然不可能爽爽領一千多份正常薪水。

  如果算單一份薪水的數字,林文理可算是苦逼到給所有工廠做白工的程度。加總起來倒是可觀許多,但也不至於像後世的肥貓管理者,一個人的薪水幾乎要等同於全公司的員工。

  而徐卿這位財政管理者,基本上現在只干審計的工作。因為集團規模已經太龐大了,她不可能管到一支筆、一張紙的採買事項。所以徐夫人不像蘇家老爺,在所有工廠都有兼職。

  聽到這種不可思議的組織架構,黃元憲的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了。他帶來的那些年輕人也不惶多讓。

  黃元憲終究還是忍不住,問道:」這種山頭林立的狀況,難不成蘇家的人就是一間一間去管?」

  陳進德老實說道:」詳細情形我不清楚。但林總經理確實是一個月裡頭也沒幾天會留在鋼鐵廠,大多數時間都是工業區內到處跑。可能所有工廠跑過一輪,一個月就過去了,要重新跑過。」

  其實陳進德之前也對這種組織架構十分不解。要是把整個工業區整合起來,對管理者來說能夠省下多少事情呀。

  更不用說一些讓人想不懂的作為,譬如所有公司法人都獨立納稅,公司間的貨物都是用買賣的形式來交換,而不是免費的內部調撥。

  以一間工廠的角度來看這種事情,那就是成本的增加。要是所有原物料單純由內部調撥,這些省下來的開支,最後可都會變成利潤呀。開源節流,不外如是。

  這種有錢不賺的事情,簡直就像是腦袋被門板夾了的人,才會做出的決定。

  現在看起來,蘇家就是在防著這一手,並不是防著眼前這位新任市長。不管是誰,想要用官方的行政手段來插手工業區的事情,這樣的組織架構註定了別人別想輕易上手。

  不過這當中還有一些想不明白的部分,不知道全部線索的陳進德當然無從探究。

  他現在只是在思考,這是不是林總口中所說的特別時刻。假如是,那他可就要把鎖在保險柜中的那本綠皮書拿出來,看看這封』錦囊』裡面藏了什麼妙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