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各家反應
林文理被抓,當然引起軒然大波。不僅僅是蘇家內部激起動盪,就是整個漢津市都不平靜。
雖然在普遍認知中,漢津鋼鐵廠的百人跪地事件,很難有確鑿的證據牽連到林文理身上。更何況並沒有鬧出人命,就算有罪也沒多嚴重。
但是要命的是隱藏在背後的角力呀!官方對蘇家的驟起發難,在一時間嚇住了所有對蘇家有所關注的勢力。
不過可沒人傻傻的尾隨起事。那種有人揮第一拳,其他人就跟著一頭熱,上前喊打喊殺的情形是不會出現在老牌世家身上的。
他們還要看看官方接下來的態度,才好決定自己的作為。
要是沒想清楚就往上沖,這就好像猛虎才對水牛咬了一口,其他瘋狗就跟著咬上水牛。誰知道這頭老虎會不會把瘋狗當成搶食,連牠們也一起咬了!
官方能做到什麼程度,會漏出多少塞住其他家族的口,蘇家是否真的毫無反抗之力,這些問題都還有待驗證。在得到答案之前,不會有人輕率行動。
這就是荊州,或者說是漢津市現今的局面。
蘇家,尤其是老爺蘇渙,當然不可能坐等因為證據不足,官方自己將林文理放出來。該走動的還是要走動,至少他能從別人的應對態度中看到更多東西,而不是坐在家裡瞎想。
特別是知道新任市長是黃元憲後,他更有必要去探其他家話事人的態度。
假如單純是朝廷來人,或是北方的名門朝南方伸手,大伙兒必然要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外人。但對手是荊州黃氏的話,各家的態度可就相當耐人尋味了。
要知道一地的世家豪族,可不是那種國中之國,與外人老死不相往來的。表親、姻親等關係,會讓不同世家們凝聚成家族以外的緊密關係網。
所以不是說黃氏的祖地與產業不在漢津市,就能把對方視為外人看待。總有些關係可以攀上,而黃氏就位在這所有關係的最上層,這才是荊州四望之一的真正底蘊。
蘇家輸人,可不只單單輸在蘇姓人的數量上,還有這份關係網的深度與數量。
別的不說,黃元憲就任市長後,著實提拔了一大群漢津市世家的子弟。這些人入幕為賓,很大程度代表了本地世家的順服。
讓人惶恐的是,市長提拔的人中沒有一個姓蘇,這件事可是在蘇家內部引起軒然大波。
多少耆老提出要主動送上自己這一房的子侄,跟市長求得和解。那怕大伙兒都不知道自家哪裡得罪對方了,或者說知道,沒把心底那層埋怨說出口而已。
九年前黃元憲代表荊州巡撫,接待聯邦國外賓來訪的事情,大伙兒可是記憶猶新。就算有人記不得了,新任黃市長也不忘隱晦地提醒別人,當初蘇渙跟蔡鏞兩人是怎麼落他的面子。
都說君子報仇,三年不晚。黃元憲九年歸來,這是三倍的君子表現,有誰能說個錯字。
這一鬧,動盪的當然也不只是蘇家。蘇家轄下的工業集團,上上下下的員工也感受到那股風雨欲來的徵兆。
不要說什麼高層的事情,不會影響到底下的員工。這些在內部工作的人,除非神經大條到不知不覺的程度,否則他們對於事情是最敏感的。
至少那個習慣四處亂跑的總經理,不光是路上看不到了,還有一段時間都沒看到人,也沒聽到任何消息,誰都會感到不對勁。
再稍微一打聽,發生了什麼事情哪還不清楚。作為整個集團的主心骨,很不客氣地說,蘇家老爺被捉,或許影響都沒有林文理被捉那麼大。所以大家不可能不慌。
只是這個慌,還屬於心理層面的慌。只要生產計劃沒有改變,管理層級的人沒有放棄,那麼整個集團的運作就還是正常的。暫時……
外人或許不清楚,但集團內部的員工都知道,所謂的生產計劃大多只有一個月不到,甚至只有一兩個禮拜的份量。
只要這些事情做完了,大家就會陷入不知道做什麼的局面……雖然承認這種事情很漏氣,但卻是事實。
每間工廠的人雖然知道,生產一項產品需要多少原料或材料,但一直以來,他們都沒自己安排過這些事情。
尤其是有多少產品要送往其他工廠,或是作為商品送到貿易行開始分銷,這些更是每間工廠掌勢者的知識盲區。
大伙兒光是熟練技術、鑽研技術就忙不過來的,哪還有精力放在銷售與採購這兩方面。
唯一有這方面意識的人員,就是同樣被蘇家老爺收為門客,負責經營貿易行的李二苟。但要想把他調到林文理的位置上,他又欠缺了製造方面的知識。
李二苟就像是一個不負責任的銷售,或是只知道胡思亂想的掌舵者一樣,完全不在乎工程師們要怎麼完成他的要求,或說有沒有辦法完成……
所以失去林文理,雖然短期內還不會出問題,但是時間一拉長,可以預期蘇家的整個工業集團都會陷入混亂狀態。
當然,這是蘇家老爺不把綠皮書裡頭的應對方法拿出來的前提下。
只是工業集團的體量十分龐大。集團員工二十多萬人,相關家庭有百萬以上。這意味著漢津市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和蘇家有所牽連,誰想挑戰蘇家都得三思而後行。
至於那些世代定居於此的世家豪族,經歷了那場大戰,沒有哪一家不是實力受損的狀態。不說本姓人死了多少,就說底下的佃戶死得死,跑得跑,這樣的人力損失是難以估量的。
光憑九年多的休養生息,還不足以讓他們恢復到戰前的實力。而那些從外地來到漢津市的人,哪個不是衝著蘇家集團來,誰願意去做一個連身分都不一定有的佃戶。
所以蘇渙在走動之後,確定了一件事情。漢津市的世家豪族們,還沒有完全倒向黃元憲這位新任市長。只是各家那些激進的年輕人,自己投靠過去而已。
假如要說,這又是兩邊押注的傳統技藝,其實也有些高看了這些世家豪族。也能說是對這些世家豪門的一種誤解。
從現實面來說,真沒哪個家族可以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一絲不苟的上下一心,家中總是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除非族長強力主導,逼著家中上下朝著同一個方向施力。但這也只是使力,不是真正的同心。
但這種情形其實很少發生,大多數擔任族長的人只會掌握住家中大半權力,然後放任一些雜音。這些不一樣的聲音,剛好可以成為押注到另外一邊的人。
與其說這樣的做法是刻意的兩邊押注,不如說是一種順水推舟的結果。
如果真有哪個族長掌控欲強到家中的大小事不能不按照他的意思走,那在這種剛愎自用的人帶領下,這個家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正如國人的自古就有的想法,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否則被人一鍋端了,連渣都沒能剩下。
這樣的解釋,符合蘇渙的認知,以及現在漢津市的現實。所有本地的家主都很清楚,在這個階段和蘇家老爺翻臉不會有任何好處。
一方面蘇家現時的體量太強大了,各家和蘇家多少也有生意往來,甚至是成為了家中經濟來源的支柱。所以不值得在前途未明的狀況下翻臉,那怕黃元憲這位新市長說得天花亂墜。
沒有誰願意當出頭鳥,但也沒有誰強硬地阻止家中的年輕人做些什麼。用這樣的說法來推託,就是蘇渙也挑不出個錯處來。
各家的情形各家清楚,就是蘇家老爺也不敢說把蘇家上上下下全部拿捏在手心裡。
不過蘇渙也不能說什麼體諒對方的話。儘管話不能說得太硬,但一些不軟不硬的話還是要說上幾句。否則被別人當自己軟弱可欺,那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就在大家手足無措,做著一些不知道有沒有用的事情,或茫無頭緒地四處打探消息時,黃市長終於出手了。
只是這一動,結果和大家想的都不太一樣。不論是蘇家的人,又或是黃市長本人。
對於大張旗鼓而來的市府人員,包括市長親臨,漢津鋼鐵廠門口的警衛班當然不可能把對方攔下來。畢竟鋼鐵廠可不是什麼閒人勿進的軍事重地。
警衛班的人可以打發一些小偷小摸的街溜子,但不可能把具有官方身分的人拒之門外。
必要的流程當然是把人請到大會議室暫歇。這是因為來的人有點多,平常使用的會客室擠不進。然後通知鋼鐵廠的領導,以及蘇家老爺。
蘇渙至今仍是漢津鋼鐵廠的廠長,而林文理是總經理,但這兩位並不常駐於廠內。
而所有單位,都必然要留守一個具備決斷權的主官。否則遇到什麼事情,都必須請示,然後等待回復,這樣會拖慢多少事情。
再說攤子大了,不論是蘇渙或林文理都不可能把太多時間放在鋼鐵廠上。所以現在鋼鐵廠的實質領導人是經理陳進德,一位從戰前就隸屬漢津鋼鐵廠的技術官僚。
雖然在普遍認知中,漢津鋼鐵廠的百人跪地事件,很難有確鑿的證據牽連到林文理身上。更何況並沒有鬧出人命,就算有罪也沒多嚴重。
但是要命的是隱藏在背後的角力呀!官方對蘇家的驟起發難,在一時間嚇住了所有對蘇家有所關注的勢力。
不過可沒人傻傻的尾隨起事。那種有人揮第一拳,其他人就跟著一頭熱,上前喊打喊殺的情形是不會出現在老牌世家身上的。
他們還要看看官方接下來的態度,才好決定自己的作為。
要是沒想清楚就往上沖,這就好像猛虎才對水牛咬了一口,其他瘋狗就跟著咬上水牛。誰知道這頭老虎會不會把瘋狗當成搶食,連牠們也一起咬了!
官方能做到什麼程度,會漏出多少塞住其他家族的口,蘇家是否真的毫無反抗之力,這些問題都還有待驗證。在得到答案之前,不會有人輕率行動。
這就是荊州,或者說是漢津市現今的局面。
蘇家,尤其是老爺蘇渙,當然不可能坐等因為證據不足,官方自己將林文理放出來。該走動的還是要走動,至少他能從別人的應對態度中看到更多東西,而不是坐在家裡瞎想。
特別是知道新任市長是黃元憲後,他更有必要去探其他家話事人的態度。
假如單純是朝廷來人,或是北方的名門朝南方伸手,大伙兒必然要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外人。但對手是荊州黃氏的話,各家的態度可就相當耐人尋味了。
要知道一地的世家豪族,可不是那種國中之國,與外人老死不相往來的。表親、姻親等關係,會讓不同世家們凝聚成家族以外的緊密關係網。
所以不是說黃氏的祖地與產業不在漢津市,就能把對方視為外人看待。總有些關係可以攀上,而黃氏就位在這所有關係的最上層,這才是荊州四望之一的真正底蘊。
蘇家輸人,可不只單單輸在蘇姓人的數量上,還有這份關係網的深度與數量。
別的不說,黃元憲就任市長後,著實提拔了一大群漢津市世家的子弟。這些人入幕為賓,很大程度代表了本地世家的順服。
讓人惶恐的是,市長提拔的人中沒有一個姓蘇,這件事可是在蘇家內部引起軒然大波。
多少耆老提出要主動送上自己這一房的子侄,跟市長求得和解。那怕大伙兒都不知道自家哪裡得罪對方了,或者說知道,沒把心底那層埋怨說出口而已。
九年前黃元憲代表荊州巡撫,接待聯邦國外賓來訪的事情,大伙兒可是記憶猶新。就算有人記不得了,新任黃市長也不忘隱晦地提醒別人,當初蘇渙跟蔡鏞兩人是怎麼落他的面子。
都說君子報仇,三年不晚。黃元憲九年歸來,這是三倍的君子表現,有誰能說個錯字。
這一鬧,動盪的當然也不只是蘇家。蘇家轄下的工業集團,上上下下的員工也感受到那股風雨欲來的徵兆。
不要說什麼高層的事情,不會影響到底下的員工。這些在內部工作的人,除非神經大條到不知不覺的程度,否則他們對於事情是最敏感的。
至少那個習慣四處亂跑的總經理,不光是路上看不到了,還有一段時間都沒看到人,也沒聽到任何消息,誰都會感到不對勁。
再稍微一打聽,發生了什麼事情哪還不清楚。作為整個集團的主心骨,很不客氣地說,蘇家老爺被捉,或許影響都沒有林文理被捉那麼大。所以大家不可能不慌。
只是這個慌,還屬於心理層面的慌。只要生產計劃沒有改變,管理層級的人沒有放棄,那麼整個集團的運作就還是正常的。暫時……
外人或許不清楚,但集團內部的員工都知道,所謂的生產計劃大多只有一個月不到,甚至只有一兩個禮拜的份量。
只要這些事情做完了,大家就會陷入不知道做什麼的局面……雖然承認這種事情很漏氣,但卻是事實。
每間工廠的人雖然知道,生產一項產品需要多少原料或材料,但一直以來,他們都沒自己安排過這些事情。
尤其是有多少產品要送往其他工廠,或是作為商品送到貿易行開始分銷,這些更是每間工廠掌勢者的知識盲區。
大伙兒光是熟練技術、鑽研技術就忙不過來的,哪還有精力放在銷售與採購這兩方面。
唯一有這方面意識的人員,就是同樣被蘇家老爺收為門客,負責經營貿易行的李二苟。但要想把他調到林文理的位置上,他又欠缺了製造方面的知識。
李二苟就像是一個不負責任的銷售,或是只知道胡思亂想的掌舵者一樣,完全不在乎工程師們要怎麼完成他的要求,或說有沒有辦法完成……
所以失去林文理,雖然短期內還不會出問題,但是時間一拉長,可以預期蘇家的整個工業集團都會陷入混亂狀態。
當然,這是蘇家老爺不把綠皮書裡頭的應對方法拿出來的前提下。
只是工業集團的體量十分龐大。集團員工二十多萬人,相關家庭有百萬以上。這意味著漢津市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和蘇家有所牽連,誰想挑戰蘇家都得三思而後行。
至於那些世代定居於此的世家豪族,經歷了那場大戰,沒有哪一家不是實力受損的狀態。不說本姓人死了多少,就說底下的佃戶死得死,跑得跑,這樣的人力損失是難以估量的。
光憑九年多的休養生息,還不足以讓他們恢復到戰前的實力。而那些從外地來到漢津市的人,哪個不是衝著蘇家集團來,誰願意去做一個連身分都不一定有的佃戶。
所以蘇渙在走動之後,確定了一件事情。漢津市的世家豪族們,還沒有完全倒向黃元憲這位新任市長。只是各家那些激進的年輕人,自己投靠過去而已。
假如要說,這又是兩邊押注的傳統技藝,其實也有些高看了這些世家豪族。也能說是對這些世家豪門的一種誤解。
從現實面來說,真沒哪個家族可以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一絲不苟的上下一心,家中總是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除非族長強力主導,逼著家中上下朝著同一個方向施力。但這也只是使力,不是真正的同心。
但這種情形其實很少發生,大多數擔任族長的人只會掌握住家中大半權力,然後放任一些雜音。這些不一樣的聲音,剛好可以成為押注到另外一邊的人。
與其說這樣的做法是刻意的兩邊押注,不如說是一種順水推舟的結果。
如果真有哪個族長掌控欲強到家中的大小事不能不按照他的意思走,那在這種剛愎自用的人帶領下,這個家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正如國人的自古就有的想法,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否則被人一鍋端了,連渣都沒能剩下。
這樣的解釋,符合蘇渙的認知,以及現在漢津市的現實。所有本地的家主都很清楚,在這個階段和蘇家老爺翻臉不會有任何好處。
一方面蘇家現時的體量太強大了,各家和蘇家多少也有生意往來,甚至是成為了家中經濟來源的支柱。所以不值得在前途未明的狀況下翻臉,那怕黃元憲這位新市長說得天花亂墜。
沒有誰願意當出頭鳥,但也沒有誰強硬地阻止家中的年輕人做些什麼。用這樣的說法來推託,就是蘇渙也挑不出個錯處來。
各家的情形各家清楚,就是蘇家老爺也不敢說把蘇家上上下下全部拿捏在手心裡。
不過蘇渙也不能說什麼體諒對方的話。儘管話不能說得太硬,但一些不軟不硬的話還是要說上幾句。否則被別人當自己軟弱可欺,那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就在大家手足無措,做著一些不知道有沒有用的事情,或茫無頭緒地四處打探消息時,黃市長終於出手了。
只是這一動,結果和大家想的都不太一樣。不論是蘇家的人,又或是黃市長本人。
對於大張旗鼓而來的市府人員,包括市長親臨,漢津鋼鐵廠門口的警衛班當然不可能把對方攔下來。畢竟鋼鐵廠可不是什麼閒人勿進的軍事重地。
警衛班的人可以打發一些小偷小摸的街溜子,但不可能把具有官方身分的人拒之門外。
必要的流程當然是把人請到大會議室暫歇。這是因為來的人有點多,平常使用的會客室擠不進。然後通知鋼鐵廠的領導,以及蘇家老爺。
蘇渙至今仍是漢津鋼鐵廠的廠長,而林文理是總經理,但這兩位並不常駐於廠內。
而所有單位,都必然要留守一個具備決斷權的主官。否則遇到什麼事情,都必須請示,然後等待回復,這樣會拖慢多少事情。
再說攤子大了,不論是蘇渙或林文理都不可能把太多時間放在鋼鐵廠上。所以現在鋼鐵廠的實質領導人是經理陳進德,一位從戰前就隸屬漢津鋼鐵廠的技術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