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喪鐘鳴——湖州酒館(下)
「嗯,就是剛剛你們講的建王爺,」那書生用手指在下巴上敲了敲,模樣頗是……可愛,「剛才聽到你們提到他現在打到建康府了?」
許是害怕誤會,他又笑著趕緊補充了句:「我沒別的意思,只是單純覺得建王爺人很不錯。」
那兩個酒客對視一眼,旋即哈哈大笑道:「嗐,兄弟,你早說啊,大家都覺得建王爺不錯,既然如此大家都是志同道合之人,你這串錢我們也不要了,今天咱們哥幾個好好聊聊這建王。」
「嗯嗯,」那書生點頭如搗蒜,但還是出言提醒,「咱們小聲一點。」
「好嘞!」那兩個酒客答應了一聲,旋即幾人便開始低語起來。
旋即幾人便從頭開始聊起,先是講建王還是普安郡王時,在臨安的芙蓉閣事件,後來去了和州城,先是趕走了金人,又是幫助安頓難民,整備軍務,把一片狼藉的和州不說治理的一片大好,至少也是欣欣向榮。
「建康都統制王權知道吧,」一個酒客說道,「此人居然私自帶著淮西兵和建康御營兵馬去攻打建王所在的和州,然後那奸相秦檜為了攻訐身為他政敵的建王,居然給建王連下了三道罪名!」
「一是企圖分裂大宋、二是私自破壞合議、三是違抗中樞命令私自募軍,將這幾項罪名結合起來後直接給建王定了個謀反!還給任何跟隨建王的人定了個『逆黨、誅九族』之罪!」另外一個酒客說,「這放誰身上受得了?建王就是被硬生生逼反的!」
「胡說!建王哪裡反了!」之前那名酒客說道,「我看反賊分明就是奸相秦檜!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聽到這裡,湯鵬舉心中已是瞭然。
原來是秦檜幹的好事!
要說這秦檜隔絕內外做的是真好,連他這個知紹興府都不知道發生了這麼多事情,更何況身處廟堂之高的官家?
想到這裡,湯鵬舉只覺自己胸中怒火中燒!
好你個秦檜!金人在北,大量失地淪陷於敵手,你秦檜不思考收復,反倒在國內玩起黨同伐異,甚至打起內戰來了?
尤其是當湯鵬舉聽聞趙瑗和王權二人大戰導致至少五萬軍隊當場報廢的時候,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還好他迅速收斂了表情,再次偽裝成了漫不經心的模樣,才沒有引起周圍人的懷疑。
但當他完全冷靜下來之後,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
既然連他這種地方大員都不知曉的事情,這些平頭老百姓是怎麼知道的?
然後那書生便是問出了這個問題:「兩位大哥是從哪裡聽得這些?」
「嗐,說起來,這奸相秦檜的保密工作做的是真的好,」一個酒客擺了擺手,「若不是建王在進建康城時貼出告示,把他的遭遇告知於天下百姓,怕是大夥現在還被蒙在鼓裡了吧!」
「話說回來,建王的部隊軍紀是真好啊,行軍所過之處,與百姓秋毫無犯,進建康城的時候,既沒劫掠,也沒屠城,甚至晚上就睡在外面,根本沒有人搶占百姓家的,這可是大秋天啊!」另外一個酒客感嘆道,「很多人都說這是當年岳太尉的岳家軍再世。」
「名字起的也很文雅,貌似就叫冰河軍?」之前那個酒客說道,「據說是出自誰人的詩文里的一句『鐵馬冰河入夢來』。」
好句!
湯鵬舉在心中感慨。
好一個鐵馬冰河入夢來!
若岳飛在世,見到趙瑗此舉,怕是做夢都能笑醒。
「唉,其實據說建王的軍隊最開始都是些留在淮南抗金的老兵和一些被金人南下劫掠搞的家破人亡的難民,這些人出身於百姓,自然懂得百姓生活之疾苦,」一個酒客嘆息道,「說實話,我都想參加建王的軍隊了,冰河軍真的是當世之楷模!」
「得了吧,你現在加入冰河軍,準備送死?」另外一個酒客斜了同伴一眼,「你知不知道,冰河軍只有十二萬人?就這點人能打進臨安城?」
「啊,所以我也只是說說而已啦!」那酒客訕訕笑道,「來來來,哥幾個喝酒!」
「我就不喝了,這串錢留給幾位小哥買酒,」書生禮貌地笑道,把剛才那幾個酒客退回銅錢又遞了回去,「煩請幾位小哥最後指點一下迷津,不知現在若是去參加冰河軍的話,該往哪去?」
「啊?」那兩個酒客面面相覷,其中一個旋即急忙勸道,「兄弟你可別想不開啊,且不說冰河軍接下來可能面臨的各種危險,就說你這細胳膊細腿的,恐怕任何軍隊都不會要你這種吧。」
另外一個酒客也說道:「看你的模樣是個書生,我勸你還是好好讀書考取一個功名為妙,畢竟做一個文官老爺不比那些當兵的地位高多了?」
「實不相瞞,在下實在是仰慕建王爺,即便不去參軍,也想見見建王的模樣。」書生的回答很是誠懇。
「這……」兩個酒客沉吟了一陣,旋即伏在書生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書生面熟喜色,立刻點頭道謝,旋即迅速起身,也沒向兩位酒客告別,慌慌張張地就出了酒館。
「正是個怪人,」酒客笑著搖了搖頭,「你說的建王所在地當真靠譜?」
「怎麼會?」另外一個酒客擺了擺手,「我是看在他年紀輕輕的,不想讓他平白在戰爭中喪了性命,所以才亂報了一個地方,希望他能清醒過來吧,唉!」
「是啊,這年頭當什麼兵,朝廷窩囊如此,當兵地位還低,既然是個書生,好好當個文官老爺不好嗎?」
「不管了,他愛咋咋地,兄弟咱喝酒!」
「喝!」
而湯鵬舉此時則是對著店小二打了聲招呼:「結帳!」
旋即放下對應數目的銅錢,然後直接出了酒館,奔著剛才那書生離去的方向追去。
他疾走了一段距離,終於是看到了剛才的那個書生。
此時,那書生仍舊在前面慌慌張張地小跑著,可觀其姿態,越看越不像個男的,反倒是很像哪個家族的大家閨秀。
湯鵬舉跟上後,沒有選擇直接上前搭話,而是一直在後面遠遠地尾隨著,直到那書生出了湖州城五里路進了一間簡陋的農舍的小院後,湯鵬舉這才停下。
他站在農舍小院門口,望著禁閉的大門,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敲了敲門。
許是害怕誤會,他又笑著趕緊補充了句:「我沒別的意思,只是單純覺得建王爺人很不錯。」
那兩個酒客對視一眼,旋即哈哈大笑道:「嗐,兄弟,你早說啊,大家都覺得建王爺不錯,既然如此大家都是志同道合之人,你這串錢我們也不要了,今天咱們哥幾個好好聊聊這建王。」
「嗯嗯,」那書生點頭如搗蒜,但還是出言提醒,「咱們小聲一點。」
「好嘞!」那兩個酒客答應了一聲,旋即幾人便開始低語起來。
旋即幾人便從頭開始聊起,先是講建王還是普安郡王時,在臨安的芙蓉閣事件,後來去了和州城,先是趕走了金人,又是幫助安頓難民,整備軍務,把一片狼藉的和州不說治理的一片大好,至少也是欣欣向榮。
「建康都統制王權知道吧,」一個酒客說道,「此人居然私自帶著淮西兵和建康御營兵馬去攻打建王所在的和州,然後那奸相秦檜為了攻訐身為他政敵的建王,居然給建王連下了三道罪名!」
「一是企圖分裂大宋、二是私自破壞合議、三是違抗中樞命令私自募軍,將這幾項罪名結合起來後直接給建王定了個謀反!還給任何跟隨建王的人定了個『逆黨、誅九族』之罪!」另外一個酒客說,「這放誰身上受得了?建王就是被硬生生逼反的!」
「胡說!建王哪裡反了!」之前那名酒客說道,「我看反賊分明就是奸相秦檜!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聽到這裡,湯鵬舉心中已是瞭然。
原來是秦檜幹的好事!
要說這秦檜隔絕內外做的是真好,連他這個知紹興府都不知道發生了這麼多事情,更何況身處廟堂之高的官家?
想到這裡,湯鵬舉只覺自己胸中怒火中燒!
好你個秦檜!金人在北,大量失地淪陷於敵手,你秦檜不思考收復,反倒在國內玩起黨同伐異,甚至打起內戰來了?
尤其是當湯鵬舉聽聞趙瑗和王權二人大戰導致至少五萬軍隊當場報廢的時候,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還好他迅速收斂了表情,再次偽裝成了漫不經心的模樣,才沒有引起周圍人的懷疑。
但當他完全冷靜下來之後,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
既然連他這種地方大員都不知曉的事情,這些平頭老百姓是怎麼知道的?
然後那書生便是問出了這個問題:「兩位大哥是從哪裡聽得這些?」
「嗐,說起來,這奸相秦檜的保密工作做的是真的好,」一個酒客擺了擺手,「若不是建王在進建康城時貼出告示,把他的遭遇告知於天下百姓,怕是大夥現在還被蒙在鼓裡了吧!」
「話說回來,建王的部隊軍紀是真好啊,行軍所過之處,與百姓秋毫無犯,進建康城的時候,既沒劫掠,也沒屠城,甚至晚上就睡在外面,根本沒有人搶占百姓家的,這可是大秋天啊!」另外一個酒客感嘆道,「很多人都說這是當年岳太尉的岳家軍再世。」
「名字起的也很文雅,貌似就叫冰河軍?」之前那個酒客說道,「據說是出自誰人的詩文里的一句『鐵馬冰河入夢來』。」
好句!
湯鵬舉在心中感慨。
好一個鐵馬冰河入夢來!
若岳飛在世,見到趙瑗此舉,怕是做夢都能笑醒。
「唉,其實據說建王的軍隊最開始都是些留在淮南抗金的老兵和一些被金人南下劫掠搞的家破人亡的難民,這些人出身於百姓,自然懂得百姓生活之疾苦,」一個酒客嘆息道,「說實話,我都想參加建王的軍隊了,冰河軍真的是當世之楷模!」
「得了吧,你現在加入冰河軍,準備送死?」另外一個酒客斜了同伴一眼,「你知不知道,冰河軍只有十二萬人?就這點人能打進臨安城?」
「啊,所以我也只是說說而已啦!」那酒客訕訕笑道,「來來來,哥幾個喝酒!」
「我就不喝了,這串錢留給幾位小哥買酒,」書生禮貌地笑道,把剛才那幾個酒客退回銅錢又遞了回去,「煩請幾位小哥最後指點一下迷津,不知現在若是去參加冰河軍的話,該往哪去?」
「啊?」那兩個酒客面面相覷,其中一個旋即急忙勸道,「兄弟你可別想不開啊,且不說冰河軍接下來可能面臨的各種危險,就說你這細胳膊細腿的,恐怕任何軍隊都不會要你這種吧。」
另外一個酒客也說道:「看你的模樣是個書生,我勸你還是好好讀書考取一個功名為妙,畢竟做一個文官老爺不比那些當兵的地位高多了?」
「實不相瞞,在下實在是仰慕建王爺,即便不去參軍,也想見見建王的模樣。」書生的回答很是誠懇。
「這……」兩個酒客沉吟了一陣,旋即伏在書生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書生面熟喜色,立刻點頭道謝,旋即迅速起身,也沒向兩位酒客告別,慌慌張張地就出了酒館。
「正是個怪人,」酒客笑著搖了搖頭,「你說的建王所在地當真靠譜?」
「怎麼會?」另外一個酒客擺了擺手,「我是看在他年紀輕輕的,不想讓他平白在戰爭中喪了性命,所以才亂報了一個地方,希望他能清醒過來吧,唉!」
「是啊,這年頭當什麼兵,朝廷窩囊如此,當兵地位還低,既然是個書生,好好當個文官老爺不好嗎?」
「不管了,他愛咋咋地,兄弟咱喝酒!」
「喝!」
而湯鵬舉此時則是對著店小二打了聲招呼:「結帳!」
旋即放下對應數目的銅錢,然後直接出了酒館,奔著剛才那書生離去的方向追去。
他疾走了一段距離,終於是看到了剛才的那個書生。
此時,那書生仍舊在前面慌慌張張地小跑著,可觀其姿態,越看越不像個男的,反倒是很像哪個家族的大家閨秀。
湯鵬舉跟上後,沒有選擇直接上前搭話,而是一直在後面遠遠地尾隨著,直到那書生出了湖州城五里路進了一間簡陋的農舍的小院後,湯鵬舉這才停下。
他站在農舍小院門口,望著禁閉的大門,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敲了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