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亂世需重典,鐵腕定乾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辰沒有立刻作答,而是站起身,走到御案前的地圖旁。他凝視著西南那片險峻的群山和縱橫的河流,沉默片刻,方才開口:「西南歷來是盤根錯節之地,叛亂者若能得手,朝廷將陷入兩難之境。看來,這些人當真是嫌命長了。」

  馬順低下頭,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西南的問題比北疆更為複雜。那些少數民族部落素來桀驁,擅長利用地形游擊作戰,若沒有萬全之策,恐怕難以徹底平定。」

  李辰冷笑一聲:「他們以為朕只是削江南士紳的權,就放過了這些邊疆的毒瘤嗎?告訴西南總督,全面清查邊陲的商道與城寨,凡是與外邦通商者,一律誅殺。另外,傳朕旨意,命王驥率精銳輕騎南下,與西南總督會合,速速剿滅叛亂。」

  馬順點頭應道,但眉間仍隱隱帶著憂慮:「陛下,如今江南雖穩,但南方的官員許多與這些部落暗中勾連,恐怕會對剿滅行動有所掣肘。」

  李辰眼中寒光一閃:「那些官員若真敢掣肘,那就連他們一起拔除!朕的朝堂,不容養虎為患!」

  數日後,王驥接到皇命,率五萬精銳輕騎直奔西南,同時調集沿途駐軍增援。一時間,南方各地風聲鶴唳,許多地方官員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擔心自己與叛亂者的暗中聯繫被揭發,更擔心大軍到來後,朝廷會藉機徹底接管地方事務。

  與此同時,李辰並未放鬆對京師內部的監察。他心裡明白,西南的動盪絕非孤立事件,朝堂內部必定有人從中牽線搭橋。這些人或許不敢明目張胆地與叛軍勾結,但他們的小動作卻可能給朝廷帶來巨大的隱患。

  一天清晨,李辰召見了馬順和錦衣衛的一名高級指揮使。殿內寒氣逼人,李辰的語氣卻如同刀鋒一般冷峻:「朕要你們從即日起,徹查京師所有與西南有關的商賈和官員。不論是誰,只要牽涉其中,立即緝拿,絕不寬恕。」

  馬順與指揮使齊聲應諾,迅速行動起來。很快,一場針對京師內外隱秘勢力的清剿悄然展開。數日之內,多名權貴被錦衣衛秘密帶走,京師的氣氛驟然變得壓抑而緊張。

  而在西南,戰局也漸漸明朗。王驥的輕騎迅速攻占了幾處關鍵的山口和商道,將叛亂部落的補給線切斷。他採取了「恩威並施」的策略,一方面剿滅頑固叛亂者,另一方面則對歸順的部落給予糧食和耕牛作為賞賜。許多部落首領見識了明軍的強大,不敢再輕舉妄動,紛紛遣使向王驥求和。

  但就在王驥節節勝利之際,錦衣衛卻傳回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有一支叛軍主力已經成功潛入西南腹地,試圖襲擊總督府所在的昆明。他們的目的不僅是挑起更大的叛亂,還意在徹底摧毀朝廷對西南的控制。

  消息傳到京師後,李辰面色如鐵。他知道,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較量,一旦昆明失守,整個西南局勢將徹底失控。

  「傳旨王驥,」李辰冷聲說道,「命他分兵增援昆明,不得有誤。另外,命南京水師全力封鎖滇池水路,確保叛軍無法得到外援。」

  與此同時,李辰召見了徐大成和兵部的幾名高級將領,商討下一步的軍事部署。他的神色冷峻而專注,每一句話都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昆明一役,決不能有任何閃失,」李辰緩緩說道,「若叛軍敢犯,我大明必將讓他們有來無回!」

  數日後,西南傳來捷報。王驥率輕騎在昆明城外成功伏擊了叛軍主力,將其一舉殲滅。昆明的局勢迅速恢復平靜,叛亂的餘部也被徹底剿滅。

  消息傳到京師,李辰卻沒有表現出任何喜悅。他知道,叛亂雖然被平息,但西南的動盪根源仍未消除。那些地方官員和士紳與部落之間的聯繫依然存在,這些隱患如果不徹底拔除,未來遲早會再次爆發。

  昆明叛亂的平息,讓整個大明暫時得以喘息。然而,這場看似平靜的勝利,卻在李辰的心中敲響了更深的警鐘。他清楚,西南的動盪不過是大明內部問題的表象,而真正的核心矛盾在於權力的分裂與地方勢力的尾大不掉。要真正穩固江山,必須徹底改變大明的根基。

  乾清宮內,李辰獨自佇立在御案前,望著眼前的地圖。他的目光在西南停留片刻,又緩緩掃過江南、北疆,最終定格在京師。

  「邊疆已平,地方士紳的爪牙也被削弱,但這朝堂……」李辰的手指輕輕划過地圖中央,聲音低沉如雷,「依然未徹底清明。」

  就在李辰深思時,馬順帶著一份急報匆匆而入,神色緊張。他將密報呈上,小心翼翼地稟報導:「陛下,錦衣衛探子查明,叛亂雖然已平,但仍有餘黨潛伏。他們暗中勾結朝中部分官員,試圖伺機再起。」

  李辰緩緩展開密報,細細審閱後冷冷一笑:「這些人還真是冥頑不靈。江南剛剛動亂,西南的戰火又平息,他們竟然還敢蠢蠢欲動,看來是朕對他們的懲治不夠痛徹心扉。」

  馬順低頭道:「陛下英明。探子還發現,這些餘黨試圖藉助東瀛的勢力,通過海上秘密運輸武器,並策動沿海的走私商賈為其提供資金支持。」

  「東瀛……」李辰的目光如寒霜,「上次他們的間諜已經付出了代價,現在還敢插手大明之事?傳旨南京水師,加強沿海封鎖,凡是走私船隻,一律沉海,船主、隨從斬立決!」

  「臣遵旨!」馬順領命退下。

  目送馬順離去後,李辰並未坐回御案,而是緩步踱到窗前。他的目光望向宮外的高牆,眉頭微蹙。他明白,真正威脅他的,從來不是東瀛,也不是那些邊疆叛軍,而是朝堂內那些掣肘皇權的既得利益者。

  第二天早朝,李辰攜著一股肅殺之氣步入大殿,百官紛紛行禮,卻察覺到皇帝的神色比往常更加冰冷。李辰環視群臣,目光如刀,開口便直指核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