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崔鈞謀勢,董卓出擊(二合一)
……
歷經數個時辰的跋涉,崔鈞一行終於趕在最後一縷陽光湮滅在黑夜之際,趕到了巫咸山上的那處大寨之外。
早已提前得到消息的崔巨業,當即早早的便在山寨的入口處等候。
「主公!」
「巨業不必多禮,眼下非正式場合,私下裡你我還是按族中關係稱呼便可!」崔鈞見狀,不由笑著說道。
「是,大兄,之前的情況我都聽說了,我已命人提前在山寨內提前備好了幾處屋舍,足夠叔父和太后母子他們居住!」崔巨業一邊引著崔鈞他們入寨,一邊向崔鈞說道。
「恩,此事你做的很好!」
崔鈞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山寨內外的情況。
只見山寨依著山勢而建,四周用粗壯的原木紮成了一圈簡易卻不失堅固的柵欄。
柵欄上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一座瞭望塔,塔上有哨兵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從瞭望塔上,能俯瞰到山下的幾條主要通道,一旦有風吹草動,寨內便能迅速知曉。
進入寨門,一條寬闊的主幹道直通山寨深處,道路兩旁分布著錯落有致的營帳,有士兵們正在其間穿梭忙碌。
再往深處,是幾處用巨石壘砌而成的倉庫,先前繳獲的大部分物資都存放在這裡。是以,倉庫四周守衛森嚴,不僅有明哨,暗處似乎也藏有暗崗。
「巨業,這山寨的布防看似不錯,但仍有可加強之處。」
崔鈞一邊走一邊說道,
「山下的要道雖有瞭望塔監視,但還需多安排些遊動哨,以防敵軍偷偷摸上來。另外,倉庫周邊的暗崗布置,要更加隱蔽靈活一些,不能讓敵人輕易發現規律。」
「大兄所言極是,我這幾日便安排人手調整。」崔巨業聞言,當即在心中記下,恭敬地回答道。
「還有,近幾日,你一定要做好進出山寨周邊要道的監察工作,切不可有絲毫懈怠,待最後一批偏廂車完工之後,我們便正式啟程前往西河郡赴任。」崔鈞神色嚴肅地叮囑道。
「大兄放心,我定會加強巡查,保證山寨的安全。」崔巨業拍著胸脯保證道。
「恩,我還有事要和父親他們商議一下,你且先去吧!」
「諾!」
崔巨業聞言,當即拱手應諾道。
待安排好剩餘的事情之後,崔鈞便轉身來到了崔烈二人的帳外。
「什麼人?」
原本還在和長子商議事情的崔烈,在見到帳外有人影閃動後,當即警惕道。
「父親,是我!」
「鈞兒?」
在聽到崔鈞那熟悉的聲音後,崔烈不由微鬆口氣,連忙招呼崔鈞進來。
崔鈞推開門,邁步走進營帳,只見崔烈和崔均正坐在桌前,面色凝重。
崔鈞見狀,在崔均的對面坐下後問道:「父親和兄長方才在聊些什麼?」
「沒什麼,只不過是對近來局勢變化之快的感慨罷了!」
說到這裡,崔烈不由將目光投向崔鈞,「說到這裡,不知我兒此番北上的過程可還順利?」
「不瞞父親,我這一路也是歷經波折,自離開京城,諸多事端紛至沓來。」
說著崔鈞便將北上河東以來所發生的所有事情,一一向崔烈道來。
當說到何太后母子險些因渡船沉沒而溺亡的情況後,崔烈頓時氣得臉色鐵青,對董卓破口大罵:
「董卓這逆賊,簡直喪心病狂,如此殘害皇室,實乃大漢的罪人!鈞兒,依老夫看,你不如乾脆直接加入討董聯軍算了,也好早日為大漢除了董卓這個禍害!」
崔鈞見狀,連忙勸道:「父親,切不可衝動,如今關東諸侯雖打著討董的旗號,但卻也難保其不是包藏禍心。
當初我與何太后獻上以退為進之策,便是看出了當時的朝堂早已陷入一趟死水,唯有跳出那個囚籠,漢室方能留下一絲復興的希望。
故而,當日在面對董卓的威逼之時,為了替先帝保下河間王這條血脈,這才與太后商議,建議陛下主動禪讓皇位給劉協,為的就是效仿當初晉文公的外走的計策。
只待將來到達西河郡之後,我們便可以開始逐漸積蓄力量,等到將來時機成熟之後,便可再將河間王重新扶上帝位,重振漢室之天下!」
「這……」
崔烈和崔均聞言,互相對視一眼,皆看出了各自眼中的震驚。
接著又見崔鈞繼續說道:「此外,還請父親傳信回河北族中,眼下離天下大亂之時已然不遠,為保我崔氏在這場大亂之中門庭不墜,可讓族中族老提前安排一部分族人過來幫助我。
並暗中替我招徠一些人才,重點是招募一批優秀的工匠,我在日後將有大用。如此即便將來河北被戰亂波及,我崔氏也不至於措手不及。」
崔烈沉思片刻後,緩緩點頭:「鈞兒所言有理,為父這便修書一封送往河北。」
「至於兄長……」
就在崔鈞準備對崔均做出安排之時,卻見崔巨業突然來報:「大兄,山寨外有一支從夏縣過來的白波軍,說是奉首領郭太之命前來通知胡才,言如今白波軍已經與袁紹等人結盟,讓其暫時停止將糧草物資繼續轉運回白波谷老巢的任務,接下來寨內囤積的糧草物資,全都用來支持河內郡過來的白波軍援軍的後勤。」
崔鈞聞言,面露思索之色,隨後吩咐道:「巨業,你速帶人將其拿下,我要親自拷問一番,希望能從其口中拷問出此番白波軍在諸縣異動的具體計劃內容。」
「諾!」
崔巨業聞言,當即拱手應諾,領命而去。
不多時便帶著幾名士兵將白波軍的傳令兵士押了進來。
只見那兵士被五花大綁,臉上帶著驚恐之色,顯然是沒想到自己前來報信的山寨,竟不知在何時落入了漢軍手中。。
崔鈞冷眼看著那兵士,沉聲問道:「汝叫什麼名字?」
兵士聞言不由抬起頭來,眼中目光閃爍,似乎在猶豫是否回答。
崔鈞見狀,當即冷哼一聲,說道:「汝若是識相,如實回答我的問題,或許還能留你一條性命。若是不然,休怪我手段狠辣!」
這名兵士見崔鈞面色不善,當即心中一凜,忙說道:「小的名叫張三,是首領郭太麾下的一名親兵。」
崔鈞見狀微微點頭,隨後繼續問道:「那郭太為何要與袁紹等人結盟?」
張三猶豫了一下,但見崔鈞目光如刀,只得說道:「回…回將軍,近日河內聯軍那邊曾主動派來一名使者,言董卓此番率大軍北上,便是為了剿滅我等叛亂。
我家渠帥認為袁紹等人實力強大,與他們結盟可以共同對抗董卓。而且,袁紹答應事成之後,會將河東郡割讓給我等,並給我等提供大量的糧草和武器。」
崔鈞聽後,心中暗自思忖,看來郭太的野心不小,竟然想要拿下整個河東郡。
「其可有具體計劃?」
「回將軍,根據渠帥下達的命令,眼下除卻駐守在西河白波谷老巢的那支大軍未動外。
剩餘正在太原和河內兩郡劫掠的大軍,都務必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安邑,徹底拿下河東郡。
而胡渠帥這邊的主要任務,便是供應河內方向援軍的糧草。」
崔鈞聽完,心中暗自思忖:「白波軍與袁紹聯軍結盟,若真被他們成功匯合,其勢力必將大增,董卓這邊到時恐怕還真難以承受這兩方人馬的夾擊。
若能藉此將計就計,一舉吞下河內的這數萬白波軍,到時自己不但能迅速擴充麾下的兵力,又能為人口匱乏的西河郡補充一些人口,實乃天賜良機。」
想到這裡,崔鈞著實有些心動,為確保萬無一失,便繼續問道:
「那郭太有沒有提到其他計劃?」
張三聞言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小的只是個傳令兵士,渠帥並沒有告訴小的太多細節。」
崔鈞見張三似乎已經將所知的一切都說了出來,便點了點頭道:「看在你方才還算老實的份上,我便暫且饒你一命,你且下去吧。」
「多謝將軍!」
「多謝將軍!」
張三聽後,心中大喜,連忙連聲道謝道。
待張三被兵士押下去後,崔鈞思索了片刻,便轉頭對崔巨業吩咐道:
「巨業,你即刻派人去將白波軍已經和袁紹等河內聯軍結盟的消息傳達給董卓。」
「大兄,為何要告知董卓?」崔巨業聞言不禁有些疑惑,下意識地問道。
崔鈞聞言解釋道:「巨業,你要知道,董卓雖為逆賊,但此刻他卻與我們有著共同的敵人,若讓白波軍與袁紹聯軍合流,對我們將來的發展必將十分不利。
一旦我等失去了董卓這道在河東的屏障,到時必將直面白波軍這支龐大的力量,再加上我等先前與袁紹交惡,到時別提暗中積蓄力量,只怕能否繼續在西河郡待下去都是兩說。
故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的給予董卓一些幫助,最好能讓其在河東多消耗一些白波軍和河內聯軍的力量,對於我等日後收服白波軍必將有極大的幫助。」
「是,大兄,我這就派人去辦。」崔巨業在徹底明白了崔鈞的意圖之後,當即抱拳行了一禮後,轉身離去。
……
夜色如墨,濃稠得化不開,董卓的營帳內燭火搖曳,光影在他那張滿是戾氣的臉上肆意跳動。
此時,一名傳令兵匆匆而入,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密信道:「主公,城外有一人前來傳訊,言有十萬火急之事,需要主公知道!」
董卓聞言不由微微皺了皺眉,伸手接過書信,仔細閱讀了片刻之後,原本還只是有些疑惑的面容,不由漸漸陰沉了下來,待看完信上所有的內容之後,董卓不由猛地將信重重拍在桌案上,怒喝道:
「好個袁本初,老夫原本還以為其不過是一個擅逞口舌之輩,如今看來倒是老夫小噓了他,不過,若是其以為多了白波軍這支力量,便能勝過老夫,那恐怕就打錯了如意算盤!」
「來人,傳我將令,全軍整頓,明日一早便向河內進發!」
隨著董卓一聲令下,軍隊這支戰爭機器開始迅速運轉了起來,營帳內的將士們紛紛領命而去,隨著各部將領的一一到位,整個軍營頓時忙碌起來。
董卓站在營帳門口,望著遠處的天空,心中不由暗自思忖道:「崔鈞這小子,也不知道究竟是從何處得來的消息,不過也好,這倒也給了我一個先發制人的機會。袁紹,呵呵,但願爾等,能夠接下老夫給你們的這個大禮吧!」
隨著,軍營中的燈火逐漸亮起,士兵們在將領的指揮下,紛紛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戰前最後的準備。
董卓的親信將領李傕、郭汜等人紛紛來到董卓的營帳,聽候將令。
「主公,方才主公傳來的白波軍與袁紹結盟之事,是否屬實?」向來有些急性子的李傕當即出言問道。
董卓見狀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放心,老夫雖不知道那崔氏小兒究竟是從何處得到的消息,但從近期白波軍的異常舉動來看,此事應該是真的。
為免接下來陷入被動,故此,老夫決定先發制人,否則一旦他們聯合起來,我們將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
一旁的郭汜見狀當即也點頭附和道:「主公英明,眼下河內聯軍那邊必然以為我軍還會在河東休整幾日,若是我軍行動的夠快,想來必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末將願為先鋒,替主公拿下袁紹等人的人頭!」
「願隨主公擊破聯軍,拿下袁紹等人的人頭!」
……
一時間,眾將紛紛踴躍請戰。
董卓見狀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好,傳我將令,全軍整頓,明日一早便向河內進發。
李傕、郭汜,你二人各自帶領一隊人馬,先行一步,探查好袁紹和王匡軍中的情況,我領大軍隨後便到。」
「遵命!」
李傕、郭汜聞言大喜,當即拱手領命,轉身離去。
「剩餘諸將,也都下去準備去吧!」
「諾!」
待諸將全都離開之後,董卓坐在案前,開始籌划起接下來的行動。
其深知,這一戰至關重要,不僅關係到河東郡的安危,更關係到自己在朝中的統治地位,其必須全力以赴,確保勝利。
……
歷經數個時辰的跋涉,崔鈞一行終於趕在最後一縷陽光湮滅在黑夜之際,趕到了巫咸山上的那處大寨之外。
早已提前得到消息的崔巨業,當即早早的便在山寨的入口處等候。
「主公!」
「巨業不必多禮,眼下非正式場合,私下裡你我還是按族中關係稱呼便可!」崔鈞見狀,不由笑著說道。
「是,大兄,之前的情況我都聽說了,我已命人提前在山寨內提前備好了幾處屋舍,足夠叔父和太后母子他們居住!」崔巨業一邊引著崔鈞他們入寨,一邊向崔鈞說道。
「恩,此事你做的很好!」
崔鈞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山寨內外的情況。
只見山寨依著山勢而建,四周用粗壯的原木紮成了一圈簡易卻不失堅固的柵欄。
柵欄上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一座瞭望塔,塔上有哨兵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從瞭望塔上,能俯瞰到山下的幾條主要通道,一旦有風吹草動,寨內便能迅速知曉。
進入寨門,一條寬闊的主幹道直通山寨深處,道路兩旁分布著錯落有致的營帳,有士兵們正在其間穿梭忙碌。
再往深處,是幾處用巨石壘砌而成的倉庫,先前繳獲的大部分物資都存放在這裡。是以,倉庫四周守衛森嚴,不僅有明哨,暗處似乎也藏有暗崗。
「巨業,這山寨的布防看似不錯,但仍有可加強之處。」
崔鈞一邊走一邊說道,
「山下的要道雖有瞭望塔監視,但還需多安排些遊動哨,以防敵軍偷偷摸上來。另外,倉庫周邊的暗崗布置,要更加隱蔽靈活一些,不能讓敵人輕易發現規律。」
「大兄所言極是,我這幾日便安排人手調整。」崔巨業聞言,當即在心中記下,恭敬地回答道。
「還有,近幾日,你一定要做好進出山寨周邊要道的監察工作,切不可有絲毫懈怠,待最後一批偏廂車完工之後,我們便正式啟程前往西河郡赴任。」崔鈞神色嚴肅地叮囑道。
「大兄放心,我定會加強巡查,保證山寨的安全。」崔巨業拍著胸脯保證道。
「恩,我還有事要和父親他們商議一下,你且先去吧!」
「諾!」
崔巨業聞言,當即拱手應諾道。
待安排好剩餘的事情之後,崔鈞便轉身來到了崔烈二人的帳外。
「什麼人?」
原本還在和長子商議事情的崔烈,在見到帳外有人影閃動後,當即警惕道。
「父親,是我!」
「鈞兒?」
在聽到崔鈞那熟悉的聲音後,崔烈不由微鬆口氣,連忙招呼崔鈞進來。
崔鈞推開門,邁步走進營帳,只見崔烈和崔均正坐在桌前,面色凝重。
崔鈞見狀,在崔均的對面坐下後問道:「父親和兄長方才在聊些什麼?」
「沒什麼,只不過是對近來局勢變化之快的感慨罷了!」
說到這裡,崔烈不由將目光投向崔鈞,「說到這裡,不知我兒此番北上的過程可還順利?」
「不瞞父親,我這一路也是歷經波折,自離開京城,諸多事端紛至沓來。」
說著崔鈞便將北上河東以來所發生的所有事情,一一向崔烈道來。
當說到何太后母子險些因渡船沉沒而溺亡的情況後,崔烈頓時氣得臉色鐵青,對董卓破口大罵:
「董卓這逆賊,簡直喪心病狂,如此殘害皇室,實乃大漢的罪人!鈞兒,依老夫看,你不如乾脆直接加入討董聯軍算了,也好早日為大漢除了董卓這個禍害!」
崔鈞見狀,連忙勸道:「父親,切不可衝動,如今關東諸侯雖打著討董的旗號,但卻也難保其不是包藏禍心。
當初我與何太后獻上以退為進之策,便是看出了當時的朝堂早已陷入一趟死水,唯有跳出那個囚籠,漢室方能留下一絲復興的希望。
故而,當日在面對董卓的威逼之時,為了替先帝保下河間王這條血脈,這才與太后商議,建議陛下主動禪讓皇位給劉協,為的就是效仿當初晉文公的外走的計策。
只待將來到達西河郡之後,我們便可以開始逐漸積蓄力量,等到將來時機成熟之後,便可再將河間王重新扶上帝位,重振漢室之天下!」
「這……」
崔烈和崔均聞言,互相對視一眼,皆看出了各自眼中的震驚。
接著又見崔鈞繼續說道:「此外,還請父親傳信回河北族中,眼下離天下大亂之時已然不遠,為保我崔氏在這場大亂之中門庭不墜,可讓族中族老提前安排一部分族人過來幫助我。
並暗中替我招徠一些人才,重點是招募一批優秀的工匠,我在日後將有大用。如此即便將來河北被戰亂波及,我崔氏也不至於措手不及。」
崔烈沉思片刻後,緩緩點頭:「鈞兒所言有理,為父這便修書一封送往河北。」
「至於兄長……」
就在崔鈞準備對崔均做出安排之時,卻見崔巨業突然來報:「大兄,山寨外有一支從夏縣過來的白波軍,說是奉首領郭太之命前來通知胡才,言如今白波軍已經與袁紹等人結盟,讓其暫時停止將糧草物資繼續轉運回白波谷老巢的任務,接下來寨內囤積的糧草物資,全都用來支持河內郡過來的白波軍援軍的後勤。」
崔鈞聞言,面露思索之色,隨後吩咐道:「巨業,你速帶人將其拿下,我要親自拷問一番,希望能從其口中拷問出此番白波軍在諸縣異動的具體計劃內容。」
「諾!」
崔巨業聞言,當即拱手應諾,領命而去。
不多時便帶著幾名士兵將白波軍的傳令兵士押了進來。
只見那兵士被五花大綁,臉上帶著驚恐之色,顯然是沒想到自己前來報信的山寨,竟不知在何時落入了漢軍手中。。
崔鈞冷眼看著那兵士,沉聲問道:「汝叫什麼名字?」
兵士聞言不由抬起頭來,眼中目光閃爍,似乎在猶豫是否回答。
崔鈞見狀,當即冷哼一聲,說道:「汝若是識相,如實回答我的問題,或許還能留你一條性命。若是不然,休怪我手段狠辣!」
這名兵士見崔鈞面色不善,當即心中一凜,忙說道:「小的名叫張三,是首領郭太麾下的一名親兵。」
崔鈞見狀微微點頭,隨後繼續問道:「那郭太為何要與袁紹等人結盟?」
張三猶豫了一下,但見崔鈞目光如刀,只得說道:「回…回將軍,近日河內聯軍那邊曾主動派來一名使者,言董卓此番率大軍北上,便是為了剿滅我等叛亂。
我家渠帥認為袁紹等人實力強大,與他們結盟可以共同對抗董卓。而且,袁紹答應事成之後,會將河東郡割讓給我等,並給我等提供大量的糧草和武器。」
崔鈞聽後,心中暗自思忖,看來郭太的野心不小,竟然想要拿下整個河東郡。
「其可有具體計劃?」
「回將軍,根據渠帥下達的命令,眼下除卻駐守在西河白波谷老巢的那支大軍未動外。
剩餘正在太原和河內兩郡劫掠的大軍,都務必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安邑,徹底拿下河東郡。
而胡渠帥這邊的主要任務,便是供應河內方向援軍的糧草。」
崔鈞聽完,心中暗自思忖:「白波軍與袁紹聯軍結盟,若真被他們成功匯合,其勢力必將大增,董卓這邊到時恐怕還真難以承受這兩方人馬的夾擊。
若能藉此將計就計,一舉吞下河內的這數萬白波軍,到時自己不但能迅速擴充麾下的兵力,又能為人口匱乏的西河郡補充一些人口,實乃天賜良機。」
想到這裡,崔鈞著實有些心動,為確保萬無一失,便繼續問道:
「那郭太有沒有提到其他計劃?」
張三聞言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小的只是個傳令兵士,渠帥並沒有告訴小的太多細節。」
崔鈞見張三似乎已經將所知的一切都說了出來,便點了點頭道:「看在你方才還算老實的份上,我便暫且饒你一命,你且下去吧。」
「多謝將軍!」
「多謝將軍!」
張三聽後,心中大喜,連忙連聲道謝道。
待張三被兵士押下去後,崔鈞思索了片刻,便轉頭對崔巨業吩咐道:
「巨業,你即刻派人去將白波軍已經和袁紹等河內聯軍結盟的消息傳達給董卓。」
「大兄,為何要告知董卓?」崔巨業聞言不禁有些疑惑,下意識地問道。
崔鈞聞言解釋道:「巨業,你要知道,董卓雖為逆賊,但此刻他卻與我們有著共同的敵人,若讓白波軍與袁紹聯軍合流,對我們將來的發展必將十分不利。
一旦我等失去了董卓這道在河東的屏障,到時必將直面白波軍這支龐大的力量,再加上我等先前與袁紹交惡,到時別提暗中積蓄力量,只怕能否繼續在西河郡待下去都是兩說。
故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的給予董卓一些幫助,最好能讓其在河東多消耗一些白波軍和河內聯軍的力量,對於我等日後收服白波軍必將有極大的幫助。」
「是,大兄,我這就派人去辦。」崔巨業在徹底明白了崔鈞的意圖之後,當即抱拳行了一禮後,轉身離去。
……
夜色如墨,濃稠得化不開,董卓的營帳內燭火搖曳,光影在他那張滿是戾氣的臉上肆意跳動。
此時,一名傳令兵匆匆而入,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密信道:「主公,城外有一人前來傳訊,言有十萬火急之事,需要主公知道!」
董卓聞言不由微微皺了皺眉,伸手接過書信,仔細閱讀了片刻之後,原本還只是有些疑惑的面容,不由漸漸陰沉了下來,待看完信上所有的內容之後,董卓不由猛地將信重重拍在桌案上,怒喝道:
「好個袁本初,老夫原本還以為其不過是一個擅逞口舌之輩,如今看來倒是老夫小噓了他,不過,若是其以為多了白波軍這支力量,便能勝過老夫,那恐怕就打錯了如意算盤!」
「來人,傳我將令,全軍整頓,明日一早便向河內進發!」
隨著董卓一聲令下,軍隊這支戰爭機器開始迅速運轉了起來,營帳內的將士們紛紛領命而去,隨著各部將領的一一到位,整個軍營頓時忙碌起來。
董卓站在營帳門口,望著遠處的天空,心中不由暗自思忖道:「崔鈞這小子,也不知道究竟是從何處得來的消息,不過也好,這倒也給了我一個先發制人的機會。袁紹,呵呵,但願爾等,能夠接下老夫給你們的這個大禮吧!」
隨著,軍營中的燈火逐漸亮起,士兵們在將領的指揮下,紛紛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戰前最後的準備。
董卓的親信將領李傕、郭汜等人紛紛來到董卓的營帳,聽候將令。
「主公,方才主公傳來的白波軍與袁紹結盟之事,是否屬實?」向來有些急性子的李傕當即出言問道。
董卓見狀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放心,老夫雖不知道那崔氏小兒究竟是從何處得到的消息,但從近期白波軍的異常舉動來看,此事應該是真的。
為免接下來陷入被動,故此,老夫決定先發制人,否則一旦他們聯合起來,我們將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
一旁的郭汜見狀當即也點頭附和道:「主公英明,眼下河內聯軍那邊必然以為我軍還會在河東休整幾日,若是我軍行動的夠快,想來必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末將願為先鋒,替主公拿下袁紹等人的人頭!」
「願隨主公擊破聯軍,拿下袁紹等人的人頭!」
……
一時間,眾將紛紛踴躍請戰。
董卓見狀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好,傳我將令,全軍整頓,明日一早便向河內進發。
李傕、郭汜,你二人各自帶領一隊人馬,先行一步,探查好袁紹和王匡軍中的情況,我領大軍隨後便到。」
「遵命!」
李傕、郭汜聞言大喜,當即拱手領命,轉身離去。
「剩餘諸將,也都下去準備去吧!」
「諾!」
待諸將全都離開之後,董卓坐在案前,開始籌划起接下來的行動。
其深知,這一戰至關重要,不僅關係到河東郡的安危,更關係到自己在朝中的統治地位,其必須全力以赴,確保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