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飛熊虎賁,兩軍較技(二合一)
……
「吱嘎~」
隨著城門緩緩開啟,沉重的門扉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曆史的巨輪也在這一刻開始輕輕轉動。
陽光透過門縫灑在崔鈞的甲冑上,反射出冷冽的光芒。
只見崔鈞頭戴兜鍪,身披玄色魚鱗甲,身後則依舊披著一件虎紋披風,他騎在一匹高大健壯的黑色戰馬上,身姿挺拔,威風凜凜。
身後,整齊列陣的虎賁軍諸營,士兵們同樣頭戴赤幘,身著玄色戰甲,腰間懸掛長劍與箭囊,腳蹬黑色長靴,個個身姿矯健,氣勢如虹。
而城外,此刻董卓早已領著大隊人馬擺開了陣仗。
只見董卓坐在高頭大馬上,身軀魁梧,面容冷峻,身旁簇擁著呂布、李傕、郭汜等一眾涼州猛將,散發著一股讓人膽寒的氣場。
而其身後的飛熊軍,士兵皆身披重甲,手持長槊,戰馬嘶鳴,殺氣騰騰,仿佛一群飢餓的猛獸,隨時準備撲向獵物。
崔鈞見狀眉頭不由微微一皺,其後便在太史慈和典韋的護衛下,領著一隊百人親衛縱馬緩緩來到兩軍陣前。
只見其微微抬頭,目光如刀般掃過董卓的軍陣,待看清對面軍隊的模樣後,心頭不由一沉,隨後高聲叫道:「崔鈞在此!董公何在?」
其聲音雄渾有力,像是穿透了凜冽的寒風一般,在空曠的戰場上迴蕩。
「這崔鈞小兒,倒還真是一如既往的大膽!」
「駕!」
董卓聞言,不由微微一笑,隨後朝身後的飛熊軍招了招手,便見李傕當即領著一隊飛熊軍,和呂布一起護衛著董卓來到了兩軍之間。
在雙方距離約十步左右時,遂紛紛停下了腳步,雙方紛紛打量了一下對面的軍士。
在發現各自眼中的戰意之後,空氣中緊張的氣息開始逐漸瀰漫,仿佛隨時都會點燃一場戰火。
待看到董卓隱隱投來注視的目光之後,崔鈞當即在馬上先向董卓行了一禮,沉聲道:「董公,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哼!托州平的福,近來在京師過得倒是舒坦不少!」董卓聞言,不由冷哼一聲道。
「看來,在鈞離開京師之後,董公的確是過得不錯,當初我怎麼沒發現,京師的水土竟如此養人,短短月余未見,董公竟連身材都壯碩了不少?」
崔鈞見狀,不由看了看董卓眼下,明顯開始有些發福了的身材,略帶調侃道。
董卓聞言,順著崔鈞的目光,下意識地在自己多少有些微凸的肚子上看了一眼,隨後狠狠地瞪了崔鈞一眼:「你這小子的性子,倒還真是一如既往的讓人討厭!」
見董卓似乎意識到了自己對其身材的調侃,不由洒然一笑道:
「呵呵,董公莫怪,只是多日未見,有些驚訝董公的變化罷了,既然董公不喜,那我們就長話短說好了,卻不知董公此行,可有將我的父兄帶來?」
董卓聞言,倒也未繼續出言刁難,只是隨手向身後的軍士擺了擺手後,便有幾名軍士押著崔烈和崔均緩緩走了過來。
崔鈞看到兩人並無大礙之後,不由微微鬆了口氣,心中一直懸著的一塊大石總算是暫時落了地,隨即說道:
「既然董公已經按照諾言將人帶了過來,那崔某自然也不是食言之輩,待這兩日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妥當之後,我便將安邑城交還予董公,隨後便帶兵前往西河郡就任。」
說完,便欲讓太史慈過去將兩人接過來,卻見董卓突然插手道:「等等!」
「董公,這是什麼意思?」
崔鈞見狀不由微微沉下臉來,朝董卓問道。
「放心,既然已經答應過你的,老夫自然不會食言,只不過對於你,老夫多少還是想再爭取一下,怎麼樣,要不再考慮一下。
以你的才能,在朝中做什麼不好,何苦要跑到西河那樣荒僻的邊郡去呢?
只要你能真心投靠老夫,替老夫效力,多了不敢說,至少保你一個三公之位,如何?」董卓言辭切切的說道。
崔鈞聞言當即卻是輕嘆一聲,搖頭道:「董公好意,鈞心領了,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崔氏一門久食漢祿,自我父子以降,更是多得漢室恩榮,如今漢室有難,我又豈能不挺身而出?」
「汝,當真不再考慮一下?須知,朝廷能給你的,老夫都能給你,甚至老夫還能向你保證,只要你能率軍投靠老夫,那麼未來在朝中,汝必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董卓見狀仍不死心,繼續問道。
「夠了,董公,既然董公仍然如此執著,那我也就再回答你一次,除非董公能夠放棄兵權,將權利重新交回到天子手中,否則,鈞就決不可能答應董公的要求!」
「好好好,既然如此,那你就去你那西河,好生與那幫匈奴人為伍吧!哼!」
言罷,向押著崔烈兩人的兵士揮了揮手後,便欲轉身回到自己的大軍當中。
「等等!」
「怎麼?州平難道還想留下老夫不成!」
正在氣頭上的董卓不由冷眼看向崔鈞,仿佛只要其不給他一個說法,便要當場和崔鈞撕破臉皮!
「久聞董公麾下飛熊鈞精銳,不知可否讓在下麾下虎賁向其討教一二?」
董卓聞言心中一動,不由疑惑地看向崔鈞:「汝這又是在打什麼主意?」
「董公莫要誤會,鈞並無惡意!只不過是麾下虎賁訓練多時,卻一直未能遇到一個好的對手,來驗證一下這些年來訓練的成果。
今日難得董公麾下精銳在此,若不抓住機會好生驗證一番,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個機會?
畢竟,我等接下來前去西河,所要面對的可是一幫窮凶極惡的胡人!」
其實早在之前,崔鈞就一直有這個想法,想要看看這支自己付出了數年心血,在徐榮、太史慈等人先後調教訓練下成長起來的嫡系部隊。
相較於當下其他的軍隊,還有著怎樣的差距,而董卓麾下的飛熊軍作為當下的騎兵天花板,無疑是最好的試金石。
董卓聽完,哪裡還不知道崔鈞的用意,他這是想把自己麾下的飛熊軍當做磨刀石了,不由冷笑道:
「好小子,既然你想作死,老夫成全你便是,希望你到時候,不要後悔才是!」
說完,朝押著崔烈和崔均兩人的兵士揮了揮手後,便將兩人放了過去。
崔鈞見狀,當即也朝身後的兵士招了招手,當即便有人將先前俘虜的牛輔也給一併送回了董卓軍中。
待董卓走後,崔鈞連忙過去查看崔烈和崔均的情況,在看到二人除了衣著略有些狼狽之外,整體的狀態看起來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後,這才終於放下了心來!
還不待其向二人見禮,便見崔烈目光上下打量了崔鈞幾眼,隨後輕拍了拍崔鈞的肩膀,感慨道:「不錯,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鈞兒,你變得更加成熟了。」
一旁的崔均更是直接誇讚道:「二弟,你近段時間的所作所為我和父親都在京中聽說了,你做的不錯,沒有替我們崔氏丟臉。」
「孩兒不孝,此番連累父親和兄長因我受過,還請父親責罰!」崔鈞聞言,卻是不敢接話,連忙請罪道。
「哎,二弟你這是做什麼?此番事情的經過,我等也都大致了解過情況,這事的責任根本就不在你,你又何必如此自責呢?」崔均見狀不由連忙一把扶住崔鈞,勸道。
「可是……」
「可是什麼?眼下有功夫做這些事,不如還是先好好想想,接下來如何應對董卓老兒麾下的精銳吧,也不知你這小子心中究竟是怎麼想的,本來今日的事情都要了結了,竟還主動橫生波折!」
兩人見狀不由有些擔心地看著崔鈞。
崔鈞見狀連忙安慰道:「父親和兄長放心,此事自有我的考慮,即便是輸了倒也無妨,更何況此番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
「可是……」
崔均見狀還想再勸,卻被崔烈勸下:
「好了,我等初來乍到,這邊的情況都還不清楚,鈞兒既然選擇如此做,想來自有其把握,更何況,此前在京中我早就看董卓這老匹夫不爽了,如今若是能給其一個教訓,卻也是再好不過了。」
「父親放心,此事的經過,稍後我再向你們解釋,接下來一切就交給我便是!」
崔鈞說完,隨即轉身召集了太史慈、典韋、張遼、成廉、魏越等麾下戰力最強的幾人,除卻典韋騎戰不夠擅長之外,其餘幾人無一不是崔鈞麾下數一數二的騎戰高手。
「諸位,事情的經過,想來你們也都知道了,接下來能否戰勝董卓麾下的精銳,就看你們的了!」
「主公放心,我等必不會辜負主公的信任!」
「小子們,所謂養病千日,用兵一時,今日就讓主公看看,我等這幾年訓練的成果!」
「殺!」
「殺!」
「殺!」
崔鈞見狀,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讓太史慈和張遼等將各自從諸營中挑選出百人湊成一支五百人的騎兵小隊,靜靜地等待著對面動作!
……
而董卓這邊,氣氛不是特別的融洽!
「廢物,堂堂一個中郎將,竟會主動送上門去,被人給俘虜,真是丟盡了老夫的臉面!」
牛輔聞言,喏喏不敢說話,頭垂得低低的,滿臉的羞愧之色。
「主公,先前的事情確實是我大意了,還請主公再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參加這場戰鬥,我定要親手報當初的被俘之辱!」
待董卓稍稍消氣後,牛輔當即主動請纓要參加這場戰鬥,以報仇雪恨。
「算你,還沒有徹底讓老夫失望,也罷,這場戰鬥你就隨奉先,稚然他們一起上吧!讓崔鈞那小兒好好看看,我等涼州兒郎的風采!」
董卓聞言這才稍稍平息了點怒火,冷著臉說道。
隨後將目光轉向了身旁的呂布,淡淡說道:「奉先,此戰就交給你來指揮,務必要讓崔鈞那小兒知道一下,得罪了老夫的下場!」
「諾!」
呂布當即抱拳應諾道。
隨後,董卓麾下猛將盡出,在猛將呂布的領頭之下,李傕、郭汜、華雄等一眾涼州將校,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眼中閃爍著嗜血的光芒。
其後,崔鈞和董卓各自退後一里,將中間的戰場留給雙方的騎兵。
此時,天空陰沉沉的,厚重的雲層仿佛要壓下來,給這場即將到來的戰鬥增添了幾分壓抑的氣氛。
戰場上的氣氛瞬間緊張到了極點,雙方士兵都屏住呼吸,等待著戰鬥的打響。
突然,隨著一聲尖銳的號角劃破長空,一場激烈的騎兵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
「太史子義何在?」
卻見呂布率先沖了出來,只見其手持方天畫戟,胯下赤兔馬渾身如火炭般紅亮,四蹄生風,如閃電般奔騰而來!
手中的方天畫戟在陽光下閃爍著陣陣寒光,如同戰場唯一的王者,眼神之中更是透露出無盡狂傲與自信,整個戰場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太史慈見狀微微皺了皺眉,卻也不答話,旋即持槍迎了上去。
須知,當初兩人在洛陽之時便有過一場未盡的戰鬥,此次重逢,自當新仇舊恨一起算。
當即與呂布戰在一處,兩人槍來戟往,頓時,殺得難解難分。
「當日京城一別,呂將軍,別來無恙?」
太史慈原本還想與呂布再敘敘舊,然而呂布卻似乎並不領情,當即挺戟直刺而道:
「哼!廢話少說,看戟!」
「鐺!」
槍戟交擊之下,當摩擦出零星的火花。
「不錯,能接住我一戟,再來!」
呂布見狀,神色微微一變,隨即冷笑一聲,便再次出手道。
「乒桌球乓!」
感受著槍桿上不斷加重的力道,太史慈的面色終於逐漸凝重了下來:
「不行,不能再這麼直接的和他手中的畫戟碰撞,不然,不出二十個回合,只怕我這杆長槍的槍身,就要因承受不住呂布那恐怖的力道而崩斷!」
想到這裡,太史慈瞬間改變了作戰的策略,長槍開始逐漸游離在周身,採取了游擊防守的方式,不敢再輕易發動攻勢。
一時之間,只見呂布手中的方天畫戟猶如蛟龍出海,每一次揮動都帶著千鈞之力,而太史慈手中的長槍則如游龍戲鳳,靈動多變,不斷地化解著呂布的攻擊。
直讓周圍並未參加這場戰鬥的士兵看得目瞪口呆,不由紛紛為自家將軍吶喊助威,頓時,喊殺聲震耳欲聾。
而另外一邊,在呂布率先向太史慈發起攻勢之後,剩餘的諸將也紛紛領著麾下的將士,找上了各自的對手……
「吱嘎~」
隨著城門緩緩開啟,沉重的門扉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曆史的巨輪也在這一刻開始輕輕轉動。
陽光透過門縫灑在崔鈞的甲冑上,反射出冷冽的光芒。
只見崔鈞頭戴兜鍪,身披玄色魚鱗甲,身後則依舊披著一件虎紋披風,他騎在一匹高大健壯的黑色戰馬上,身姿挺拔,威風凜凜。
身後,整齊列陣的虎賁軍諸營,士兵們同樣頭戴赤幘,身著玄色戰甲,腰間懸掛長劍與箭囊,腳蹬黑色長靴,個個身姿矯健,氣勢如虹。
而城外,此刻董卓早已領著大隊人馬擺開了陣仗。
只見董卓坐在高頭大馬上,身軀魁梧,面容冷峻,身旁簇擁著呂布、李傕、郭汜等一眾涼州猛將,散發著一股讓人膽寒的氣場。
而其身後的飛熊軍,士兵皆身披重甲,手持長槊,戰馬嘶鳴,殺氣騰騰,仿佛一群飢餓的猛獸,隨時準備撲向獵物。
崔鈞見狀眉頭不由微微一皺,其後便在太史慈和典韋的護衛下,領著一隊百人親衛縱馬緩緩來到兩軍陣前。
只見其微微抬頭,目光如刀般掃過董卓的軍陣,待看清對面軍隊的模樣後,心頭不由一沉,隨後高聲叫道:「崔鈞在此!董公何在?」
其聲音雄渾有力,像是穿透了凜冽的寒風一般,在空曠的戰場上迴蕩。
「這崔鈞小兒,倒還真是一如既往的大膽!」
「駕!」
董卓聞言,不由微微一笑,隨後朝身後的飛熊軍招了招手,便見李傕當即領著一隊飛熊軍,和呂布一起護衛著董卓來到了兩軍之間。
在雙方距離約十步左右時,遂紛紛停下了腳步,雙方紛紛打量了一下對面的軍士。
在發現各自眼中的戰意之後,空氣中緊張的氣息開始逐漸瀰漫,仿佛隨時都會點燃一場戰火。
待看到董卓隱隱投來注視的目光之後,崔鈞當即在馬上先向董卓行了一禮,沉聲道:「董公,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哼!托州平的福,近來在京師過得倒是舒坦不少!」董卓聞言,不由冷哼一聲道。
「看來,在鈞離開京師之後,董公的確是過得不錯,當初我怎麼沒發現,京師的水土竟如此養人,短短月余未見,董公竟連身材都壯碩了不少?」
崔鈞見狀,不由看了看董卓眼下,明顯開始有些發福了的身材,略帶調侃道。
董卓聞言,順著崔鈞的目光,下意識地在自己多少有些微凸的肚子上看了一眼,隨後狠狠地瞪了崔鈞一眼:「你這小子的性子,倒還真是一如既往的讓人討厭!」
見董卓似乎意識到了自己對其身材的調侃,不由洒然一笑道:
「呵呵,董公莫怪,只是多日未見,有些驚訝董公的變化罷了,既然董公不喜,那我們就長話短說好了,卻不知董公此行,可有將我的父兄帶來?」
董卓聞言,倒也未繼續出言刁難,只是隨手向身後的軍士擺了擺手後,便有幾名軍士押著崔烈和崔均緩緩走了過來。
崔鈞看到兩人並無大礙之後,不由微微鬆了口氣,心中一直懸著的一塊大石總算是暫時落了地,隨即說道:
「既然董公已經按照諾言將人帶了過來,那崔某自然也不是食言之輩,待這兩日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妥當之後,我便將安邑城交還予董公,隨後便帶兵前往西河郡就任。」
說完,便欲讓太史慈過去將兩人接過來,卻見董卓突然插手道:「等等!」
「董公,這是什麼意思?」
崔鈞見狀不由微微沉下臉來,朝董卓問道。
「放心,既然已經答應過你的,老夫自然不會食言,只不過對於你,老夫多少還是想再爭取一下,怎麼樣,要不再考慮一下。
以你的才能,在朝中做什麼不好,何苦要跑到西河那樣荒僻的邊郡去呢?
只要你能真心投靠老夫,替老夫效力,多了不敢說,至少保你一個三公之位,如何?」董卓言辭切切的說道。
崔鈞聞言當即卻是輕嘆一聲,搖頭道:「董公好意,鈞心領了,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崔氏一門久食漢祿,自我父子以降,更是多得漢室恩榮,如今漢室有難,我又豈能不挺身而出?」
「汝,當真不再考慮一下?須知,朝廷能給你的,老夫都能給你,甚至老夫還能向你保證,只要你能率軍投靠老夫,那麼未來在朝中,汝必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董卓見狀仍不死心,繼續問道。
「夠了,董公,既然董公仍然如此執著,那我也就再回答你一次,除非董公能夠放棄兵權,將權利重新交回到天子手中,否則,鈞就決不可能答應董公的要求!」
「好好好,既然如此,那你就去你那西河,好生與那幫匈奴人為伍吧!哼!」
言罷,向押著崔烈兩人的兵士揮了揮手後,便欲轉身回到自己的大軍當中。
「等等!」
「怎麼?州平難道還想留下老夫不成!」
正在氣頭上的董卓不由冷眼看向崔鈞,仿佛只要其不給他一個說法,便要當場和崔鈞撕破臉皮!
「久聞董公麾下飛熊鈞精銳,不知可否讓在下麾下虎賁向其討教一二?」
董卓聞言心中一動,不由疑惑地看向崔鈞:「汝這又是在打什麼主意?」
「董公莫要誤會,鈞並無惡意!只不過是麾下虎賁訓練多時,卻一直未能遇到一個好的對手,來驗證一下這些年來訓練的成果。
今日難得董公麾下精銳在此,若不抓住機會好生驗證一番,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個機會?
畢竟,我等接下來前去西河,所要面對的可是一幫窮凶極惡的胡人!」
其實早在之前,崔鈞就一直有這個想法,想要看看這支自己付出了數年心血,在徐榮、太史慈等人先後調教訓練下成長起來的嫡系部隊。
相較於當下其他的軍隊,還有著怎樣的差距,而董卓麾下的飛熊軍作為當下的騎兵天花板,無疑是最好的試金石。
董卓聽完,哪裡還不知道崔鈞的用意,他這是想把自己麾下的飛熊軍當做磨刀石了,不由冷笑道:
「好小子,既然你想作死,老夫成全你便是,希望你到時候,不要後悔才是!」
說完,朝押著崔烈和崔均兩人的兵士揮了揮手後,便將兩人放了過去。
崔鈞見狀,當即也朝身後的兵士招了招手,當即便有人將先前俘虜的牛輔也給一併送回了董卓軍中。
待董卓走後,崔鈞連忙過去查看崔烈和崔均的情況,在看到二人除了衣著略有些狼狽之外,整體的狀態看起來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後,這才終於放下了心來!
還不待其向二人見禮,便見崔烈目光上下打量了崔鈞幾眼,隨後輕拍了拍崔鈞的肩膀,感慨道:「不錯,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鈞兒,你變得更加成熟了。」
一旁的崔均更是直接誇讚道:「二弟,你近段時間的所作所為我和父親都在京中聽說了,你做的不錯,沒有替我們崔氏丟臉。」
「孩兒不孝,此番連累父親和兄長因我受過,還請父親責罰!」崔鈞聞言,卻是不敢接話,連忙請罪道。
「哎,二弟你這是做什麼?此番事情的經過,我等也都大致了解過情況,這事的責任根本就不在你,你又何必如此自責呢?」崔均見狀不由連忙一把扶住崔鈞,勸道。
「可是……」
「可是什麼?眼下有功夫做這些事,不如還是先好好想想,接下來如何應對董卓老兒麾下的精銳吧,也不知你這小子心中究竟是怎麼想的,本來今日的事情都要了結了,竟還主動橫生波折!」
兩人見狀不由有些擔心地看著崔鈞。
崔鈞見狀連忙安慰道:「父親和兄長放心,此事自有我的考慮,即便是輸了倒也無妨,更何況此番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
「可是……」
崔均見狀還想再勸,卻被崔烈勸下:
「好了,我等初來乍到,這邊的情況都還不清楚,鈞兒既然選擇如此做,想來自有其把握,更何況,此前在京中我早就看董卓這老匹夫不爽了,如今若是能給其一個教訓,卻也是再好不過了。」
「父親放心,此事的經過,稍後我再向你們解釋,接下來一切就交給我便是!」
崔鈞說完,隨即轉身召集了太史慈、典韋、張遼、成廉、魏越等麾下戰力最強的幾人,除卻典韋騎戰不夠擅長之外,其餘幾人無一不是崔鈞麾下數一數二的騎戰高手。
「諸位,事情的經過,想來你們也都知道了,接下來能否戰勝董卓麾下的精銳,就看你們的了!」
「主公放心,我等必不會辜負主公的信任!」
「小子們,所謂養病千日,用兵一時,今日就讓主公看看,我等這幾年訓練的成果!」
「殺!」
「殺!」
「殺!」
崔鈞見狀,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讓太史慈和張遼等將各自從諸營中挑選出百人湊成一支五百人的騎兵小隊,靜靜地等待著對面動作!
……
而董卓這邊,氣氛不是特別的融洽!
「廢物,堂堂一個中郎將,竟會主動送上門去,被人給俘虜,真是丟盡了老夫的臉面!」
牛輔聞言,喏喏不敢說話,頭垂得低低的,滿臉的羞愧之色。
「主公,先前的事情確實是我大意了,還請主公再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參加這場戰鬥,我定要親手報當初的被俘之辱!」
待董卓稍稍消氣後,牛輔當即主動請纓要參加這場戰鬥,以報仇雪恨。
「算你,還沒有徹底讓老夫失望,也罷,這場戰鬥你就隨奉先,稚然他們一起上吧!讓崔鈞那小兒好好看看,我等涼州兒郎的風采!」
董卓聞言這才稍稍平息了點怒火,冷著臉說道。
隨後將目光轉向了身旁的呂布,淡淡說道:「奉先,此戰就交給你來指揮,務必要讓崔鈞那小兒知道一下,得罪了老夫的下場!」
「諾!」
呂布當即抱拳應諾道。
隨後,董卓麾下猛將盡出,在猛將呂布的領頭之下,李傕、郭汜、華雄等一眾涼州將校,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眼中閃爍著嗜血的光芒。
其後,崔鈞和董卓各自退後一里,將中間的戰場留給雙方的騎兵。
此時,天空陰沉沉的,厚重的雲層仿佛要壓下來,給這場即將到來的戰鬥增添了幾分壓抑的氣氛。
戰場上的氣氛瞬間緊張到了極點,雙方士兵都屏住呼吸,等待著戰鬥的打響。
突然,隨著一聲尖銳的號角劃破長空,一場激烈的騎兵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
「太史子義何在?」
卻見呂布率先沖了出來,只見其手持方天畫戟,胯下赤兔馬渾身如火炭般紅亮,四蹄生風,如閃電般奔騰而來!
手中的方天畫戟在陽光下閃爍著陣陣寒光,如同戰場唯一的王者,眼神之中更是透露出無盡狂傲與自信,整個戰場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太史慈見狀微微皺了皺眉,卻也不答話,旋即持槍迎了上去。
須知,當初兩人在洛陽之時便有過一場未盡的戰鬥,此次重逢,自當新仇舊恨一起算。
當即與呂布戰在一處,兩人槍來戟往,頓時,殺得難解難分。
「當日京城一別,呂將軍,別來無恙?」
太史慈原本還想與呂布再敘敘舊,然而呂布卻似乎並不領情,當即挺戟直刺而道:
「哼!廢話少說,看戟!」
「鐺!」
槍戟交擊之下,當摩擦出零星的火花。
「不錯,能接住我一戟,再來!」
呂布見狀,神色微微一變,隨即冷笑一聲,便再次出手道。
「乒桌球乓!」
感受著槍桿上不斷加重的力道,太史慈的面色終於逐漸凝重了下來:
「不行,不能再這麼直接的和他手中的畫戟碰撞,不然,不出二十個回合,只怕我這杆長槍的槍身,就要因承受不住呂布那恐怖的力道而崩斷!」
想到這裡,太史慈瞬間改變了作戰的策略,長槍開始逐漸游離在周身,採取了游擊防守的方式,不敢再輕易發動攻勢。
一時之間,只見呂布手中的方天畫戟猶如蛟龍出海,每一次揮動都帶著千鈞之力,而太史慈手中的長槍則如游龍戲鳳,靈動多變,不斷地化解著呂布的攻擊。
直讓周圍並未參加這場戰鬥的士兵看得目瞪口呆,不由紛紛為自家將軍吶喊助威,頓時,喊殺聲震耳欲聾。
而另外一邊,在呂布率先向太史慈發起攻勢之後,剩餘的諸將也紛紛領著麾下的將士,找上了各自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