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偏廂之秘,董卓來臨(二合一)
……
只見偏廂車的設計精巧,車廂兩側設有偏箱,皆由厚實的木板所造,木板上開有箭孔,能夠讓士兵在車內放箭射擊。
既能用於平日行軍時存放物資或士兵,又能在戰時抵禦敵方的箭矢和刀斧攻擊。
車身上還裝有可拆卸的盾牌,既能保護車內的人員,又能在必要時作為進攻的武器。
而車子的車輪多由堅固的木材製成,外面包裹著一層鐵皮,既增加了耐用性,又提升了防禦能力。
車的頂部則設有瞭望台,士兵可以藉此居高臨下的觀察戰場形勢,以及時傳遞敵軍動向。
在崔鈞根據當初晉代名將馬隆,以及後來戚繼光等人的設計所做的推測當中,在野外,每當軍隊需要安營紮寨或者遭遇敵軍突襲時,偏廂車便可迅速行動起來。
讓麾下兵士迅速地將一輛輛偏廂車首尾相連,緊密排列,圍成一個巨大的圓形或方形陣地,車與車之間的縫隙用沙袋和木板填充,以進一步增強車陣防禦的嚴密性。
而在車陣內部,糧草輜重有序擺放,士兵們則是各司其職,部分在車陣周邊防守,部分則在陣內待命,隨時準備應對敵人的進攻。
若是來的是敵軍的騎兵,偏廂車陣則更是能發揮出巨大的優勢!
要知道騎兵最主要的優勢就是其靈活的機動性和戰馬的衝擊力,而在這堅固的車陣面前這些優勢基本都會被大大削弱,使其無法輕易突破車陣的防線。
而車陣內的士兵則可以憑藉車的掩護,用長槍、弓弩等武器對敵軍騎兵進行攻擊。
車陣中的強弩手,則更是會成為敵軍的噩夢,他們從箭孔中射出的利箭,在近距離的射擊之下,幾乎沒有騎兵的鎧甲能夠抵擋,從而能夠給敵軍造成重大傷亡。
見崔鈞在一旁看了半天卻不發一言,畢嵐不由連忙在一旁解釋道:
「州平,你這偏廂車的設計著實有些門道,在擴大了戰車防禦性的同時,還能兼具部分的機動能力,一旦能夠批量完成,日後必定是對付騎兵的一件利器,也不知你這腦袋都是怎麼想的,怎麼總能有這麼多的奇思妙想。」
「呵呵,我不過是之前對墨家的些許技藝有些研究罷了,要說厲害的,恐怕還是你這雙巧手,否則,即便我知道其中大致的原理,沒有人幫忙製造的話,不也派不上用場嗎?」
崔鈞聞言不由對畢嵐誇讚了幾句,隨即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說道:「對了,這種戰車的製作成本如何?」
畢嵐見狀當即回答道:「雖然用料講究了一些,但工藝並不複雜,一輛偏廂車的成本大約是普通戰車的兩倍,但其性能卻遠超普通戰車,若能大規模裝備,必能在戰場上發揮巨大作用。」
「嗯,那等這批完工後,我們先在小規模作戰中測試一下它的性能,看看實戰效果如何,若是效果理想,我會考慮給你再加派一些人手,用於大規模生產。」崔鈞沉吟片刻,說道。
畢嵐見狀當即大喜道:「好,如此就說定了,我和你說,這河東郡工官中匠人的效率終究還是差了一些,若是能有洛陽尚方監中的那些匠人的技藝,這效率我還能給你再加快上一些!」
「嗯,眼下條件有限,我等只能先將就一下,待來日在西河郡站穩腳跟之後,我再想辦法看看能否從京師弄一批手藝精湛的匠人過來!」
崔鈞聞言微微一笑,拍了拍畢嵐的肩膀後說道。
「哎~也不知道這顛沛流離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結束,但願一切都能按你說的那樣順利吧!」畢嵐聞言無奈嘆了口氣道。
「放心,一切都交給我好了!」
崔鈞見狀不由看著遠方,淡淡地說道。
……
三日後,隨著最後一輛偏廂車的完工,崔鈞親自指揮士兵將其從工坊中推了出來。
只見這一排的戰車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威武,堅固的車輪、精巧的偏箱設計,以及車身上鋒利的鐵刺,都顯示出其強大的戰鬥力。
崔鈞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很好,有了這批戰車,我們接下來的這段行程,想來應當能夠輕鬆不少。」
身旁的典韋見狀,不由說道:「主公,這偏廂車雖然看似強大,但畢竟是一種新式戰車,只怕麾下的弟兄尚還需要不少的時間去熟悉它的操作。」
崔鈞聞言,輕拍了拍典韋的肩膀,點了點頭道:「典君說得不錯,武器再好,終究還是需要人去操作,等剩餘的事情處理好了,我們便組織一次實戰演練,好讓士兵們儘快掌握它的用法。」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匆匆跑來,稟報導:「將軍,董卓的使者李肅又來了,他堅持要見您。」
崔鈞聞言微微皺了皺眉,心中暗自疑惑道:「這李肅為何又來了?」
隨即看了一眼身旁的典韋一眼後,說道:「讓他進來吧。」
李肅走進武庫,看到崔鈞,立刻行禮道:「崔將軍,我家主公在得知您先前拒絕袁紹的選擇之後,很是高興,讓我再次向您表達誠意。」
「這樣客套的話就不必再說了,太尉那邊還有什麼吩咐你就說吧!我洗耳恭聽!」
「將軍誤會了,我家主公此番只是派我來告訴將軍一聲,其這今日應當就會帶領一支大軍到來,讓您這邊提前做好準備。」李肅見狀連忙解釋道。
「哦,想不到太尉的動作倒是挺快的,如此我也好儘快離開河東這個是非之地!」
李肅見狀,猶豫了片刻,還是出言勸道:「將軍,您難道就真的不再考慮一下嗎?須知,我家主公此番可是帶了足足數萬兵馬,光是騎兵便帶了近五千,其中更是有嫡系的三千飛熊軍,難道將軍就不害怕嗎?」
崔鈞聞言不由冷笑一聲:「怎麼,李肅,你這是想威脅我?」
「將軍說笑了,我怎敢威脅您!我只是有些可惜,將軍明明有著大好的前程不選,卻非要跑到西河郡那等荒涼之地去,留在洛陽為官,難道不好嗎?」李肅見狀連忙解釋道。
「哼,這就不是你該操心的事了,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高官顯職雖好,但卻不是我的選擇,眼下我所能做的,也就只有份內的這些事了,至於將來,呵呵,究竟結果如何,還尚未可知?」崔鈞聞言不由冷哼一聲,略帶深意的說道。
李肅見狀,眉頭不由一皺,心中暗自疑惑道:「他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難道那關東聯軍真的有獲勝的可能嗎?」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在主公的西涼鐵騎面前,光靠關東聯軍那般匆匆拉起的隊伍,根本就不是對手!」
微微搖了搖頭,將腦中那些雜念拋開之後,不由
繼續勸道:「崔將軍,要知道,我家主公對您可是一直都極為看重,您難道真的就不再考慮一下嗎?」
崔鈞見李肅竟然還不死心,忍不住有些啞然失笑道:「李將軍,汝可真是夠執著的,那麼我就再最後回答你一遍,讓我違背良心去投靠董卓,是絕對不可能的,這麼說,汝明白了嗎?」
李肅聞言微微一愣,隨即輕輕一嘆,道:「那將軍,您可曾想過,眼下您的父兄可還在我軍手中,若是我家主公到後,再用您父兄的性命威脅……」
「夠了,我不知道現在的這些話究竟是董卓的意思,還是你擅自主張,若是一會兒董卓真的敢違背承諾,用我父兄的性命來威脅我,那我不介意讓他看看我崔氏兒郎的血性!」
「你……」
李肅見狀神色不由一變,他怎麼也沒想到在此事上崔鈞的態度竟然會如此強硬。
心中暗恨的同時,卻又無可奈何,最終,還是無奈地嘆了口氣,道:「我……我知道了,將軍方才的話,我自會如實轉達給我家主公,告辭!」
李肅微微嘆了口氣後,轉身離去。
「主公,李肅這廝就這麼走了?要是接下來董卓真的用您的父兄做文章威脅您,您難道真會……」待李肅離開後,典韋不由好奇的問道。
「放心,李肅方才的這番話,定然不會是董卓的意思,其先前既然已經答應了我,會將我的父兄放回,自然就不會輕易食言。
畢竟眼下,安邑城可還在我們的手中,在關東聯軍正步步緊逼的關口,其絕對不會浪費兵力到攻城上來。」
「主公的意思是說……」
典韋聞言不由猜測道。
「不錯,若我猜的不錯的話,李肅今日的行為定是其自作主張,想要借董卓的勢來嚇我投降,哼!只怕其是打錯了算盤!」
典韋聽後不由恍然大悟,隨即重重地點頭道:「不過,主公,即便是如此,咱們也得提前做好準備,以防萬一才是。」
崔鈞聞言亦是點了點頭道:「典君之言倒是也有道理,來人,傳令下去,讓成廉和子義那邊帶領士兵們加強城防,同時讓騎兵準備好戰馬,隨時準備出城應對突發情況。另外,派人密切監視董卓軍的動向,一旦有異,立即回報。」
「諾!」
當即便有一名親衛領命而去,崔鈞則領著典韋回到了書房,並讓人去將賈詡和張遼兩人請了過來。
不多時,二人紛紛匆匆趕來,各自向崔鈞行了一禮後說道:「我等參見主公,不知主公匆忙派人將我等叫來,所謂何事?」
「來,二位且坐,且聽我慢慢道來!」崔鈞聞言,只是向二人招了招手,讓二人坐下後,不緊不慢的說道,絲毫沒有一點董卓大軍即將到來的緊張。
二人見狀,不由對視一眼,隨後入座後,紛紛將探尋的目光投向崔鈞。
崔鈞見狀,淡淡地說道:「不瞞二位,據方才李肅帶來的消息,董卓的大軍在今天應該就會到達城外,約有數萬之眾,其中更是將其麾下最為精銳的飛熊軍都帶了過來,可謂是來勢洶洶。」
「哦……那卻不知主公召我等前來,是想如何應對?」張遼見狀率先發言道。
「我的意思是……」
「報……主公,城外,城外有大批的兵馬來到,太史將軍命我前來詢問主公,是否要到城頭看看?」
崔鈞聞言微微一笑,語氣卻是異常平靜:「這還真是說董卓,董卓就到了,走,我們一同去看看!」
二人聞言,不由面面相覷,根本就不知道,自家主公這是賣的什麼藥。
隨即紛紛跟上了崔鈞的步伐。
片刻後,待幾人來到南面的城樓,就見太史慈和成廉兩人已經早早的在城樓上等待。
「末將太史慈,拜見主公!」
「免禮!子義,眼下城外的情況如何,董卓那廝可有派人來說明情況?」
「回主公,城外的大軍剛剛到達城外不久,不過他們似乎沒有直接攻城的意思,而是駐紮在城外三里處,不知其葫蘆里究竟賣的什麼藥。」
「文和先生,此事,您怎麼看?」
崔鈞見狀不由轉頭看向了身旁的賈詡,問道。
賈詡聞言,輕捋了捋頜下的鬍鬚,沉吟片刻後,說道:
「董卓此番前來,或許是想以大軍之威震懾我軍,逼迫主公就範。不過,先前,他既然已經答應了主公會放回主公的父兄,想來應當不會輕易食言。
否則定會引得天下人唾棄,故此,想來其暫時應該不會輕舉妄動才是,主公不妨且先等待片刻,看看其接下來的舉動之後,再作決斷!」
崔鈞聞言微微點了點頭,隨即眼中閃過一絲冷笑:「如此,我等就先等等看再說,不過,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的,傳令下去,讓士兵們都打起精神,在城牆上布防,文遠,你也下去讓虎賁諸營做好準備,隨時準備隨我出城。」
賈詡聞言微微一愣,隨即便明白崔鈞的意圖,眼中更是閃過一絲讚賞:「主公的意思是……」
崔鈞微微一笑,說道:「沒什麼,只不過是許久未見董卓,多少有些想念罷了!為免其忘記了當初我軍的軍容,一會兒待順利接回我父兄之後,多少要給其留下些許見面禮才是!」
……
只見偏廂車的設計精巧,車廂兩側設有偏箱,皆由厚實的木板所造,木板上開有箭孔,能夠讓士兵在車內放箭射擊。
既能用於平日行軍時存放物資或士兵,又能在戰時抵禦敵方的箭矢和刀斧攻擊。
車身上還裝有可拆卸的盾牌,既能保護車內的人員,又能在必要時作為進攻的武器。
而車子的車輪多由堅固的木材製成,外面包裹著一層鐵皮,既增加了耐用性,又提升了防禦能力。
車的頂部則設有瞭望台,士兵可以藉此居高臨下的觀察戰場形勢,以及時傳遞敵軍動向。
在崔鈞根據當初晉代名將馬隆,以及後來戚繼光等人的設計所做的推測當中,在野外,每當軍隊需要安營紮寨或者遭遇敵軍突襲時,偏廂車便可迅速行動起來。
讓麾下兵士迅速地將一輛輛偏廂車首尾相連,緊密排列,圍成一個巨大的圓形或方形陣地,車與車之間的縫隙用沙袋和木板填充,以進一步增強車陣防禦的嚴密性。
而在車陣內部,糧草輜重有序擺放,士兵們則是各司其職,部分在車陣周邊防守,部分則在陣內待命,隨時準備應對敵人的進攻。
若是來的是敵軍的騎兵,偏廂車陣則更是能發揮出巨大的優勢!
要知道騎兵最主要的優勢就是其靈活的機動性和戰馬的衝擊力,而在這堅固的車陣面前這些優勢基本都會被大大削弱,使其無法輕易突破車陣的防線。
而車陣內的士兵則可以憑藉車的掩護,用長槍、弓弩等武器對敵軍騎兵進行攻擊。
車陣中的強弩手,則更是會成為敵軍的噩夢,他們從箭孔中射出的利箭,在近距離的射擊之下,幾乎沒有騎兵的鎧甲能夠抵擋,從而能夠給敵軍造成重大傷亡。
見崔鈞在一旁看了半天卻不發一言,畢嵐不由連忙在一旁解釋道:
「州平,你這偏廂車的設計著實有些門道,在擴大了戰車防禦性的同時,還能兼具部分的機動能力,一旦能夠批量完成,日後必定是對付騎兵的一件利器,也不知你這腦袋都是怎麼想的,怎麼總能有這麼多的奇思妙想。」
「呵呵,我不過是之前對墨家的些許技藝有些研究罷了,要說厲害的,恐怕還是你這雙巧手,否則,即便我知道其中大致的原理,沒有人幫忙製造的話,不也派不上用場嗎?」
崔鈞聞言不由對畢嵐誇讚了幾句,隨即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說道:「對了,這種戰車的製作成本如何?」
畢嵐見狀當即回答道:「雖然用料講究了一些,但工藝並不複雜,一輛偏廂車的成本大約是普通戰車的兩倍,但其性能卻遠超普通戰車,若能大規模裝備,必能在戰場上發揮巨大作用。」
「嗯,那等這批完工後,我們先在小規模作戰中測試一下它的性能,看看實戰效果如何,若是效果理想,我會考慮給你再加派一些人手,用於大規模生產。」崔鈞沉吟片刻,說道。
畢嵐見狀當即大喜道:「好,如此就說定了,我和你說,這河東郡工官中匠人的效率終究還是差了一些,若是能有洛陽尚方監中的那些匠人的技藝,這效率我還能給你再加快上一些!」
「嗯,眼下條件有限,我等只能先將就一下,待來日在西河郡站穩腳跟之後,我再想辦法看看能否從京師弄一批手藝精湛的匠人過來!」
崔鈞聞言微微一笑,拍了拍畢嵐的肩膀後說道。
「哎~也不知道這顛沛流離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結束,但願一切都能按你說的那樣順利吧!」畢嵐聞言無奈嘆了口氣道。
「放心,一切都交給我好了!」
崔鈞見狀不由看著遠方,淡淡地說道。
……
三日後,隨著最後一輛偏廂車的完工,崔鈞親自指揮士兵將其從工坊中推了出來。
只見這一排的戰車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威武,堅固的車輪、精巧的偏箱設計,以及車身上鋒利的鐵刺,都顯示出其強大的戰鬥力。
崔鈞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很好,有了這批戰車,我們接下來的這段行程,想來應當能夠輕鬆不少。」
身旁的典韋見狀,不由說道:「主公,這偏廂車雖然看似強大,但畢竟是一種新式戰車,只怕麾下的弟兄尚還需要不少的時間去熟悉它的操作。」
崔鈞聞言,輕拍了拍典韋的肩膀,點了點頭道:「典君說得不錯,武器再好,終究還是需要人去操作,等剩餘的事情處理好了,我們便組織一次實戰演練,好讓士兵們儘快掌握它的用法。」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匆匆跑來,稟報導:「將軍,董卓的使者李肅又來了,他堅持要見您。」
崔鈞聞言微微皺了皺眉,心中暗自疑惑道:「這李肅為何又來了?」
隨即看了一眼身旁的典韋一眼後,說道:「讓他進來吧。」
李肅走進武庫,看到崔鈞,立刻行禮道:「崔將軍,我家主公在得知您先前拒絕袁紹的選擇之後,很是高興,讓我再次向您表達誠意。」
「這樣客套的話就不必再說了,太尉那邊還有什麼吩咐你就說吧!我洗耳恭聽!」
「將軍誤會了,我家主公此番只是派我來告訴將軍一聲,其這今日應當就會帶領一支大軍到來,讓您這邊提前做好準備。」李肅見狀連忙解釋道。
「哦,想不到太尉的動作倒是挺快的,如此我也好儘快離開河東這個是非之地!」
李肅見狀,猶豫了片刻,還是出言勸道:「將軍,您難道就真的不再考慮一下嗎?須知,我家主公此番可是帶了足足數萬兵馬,光是騎兵便帶了近五千,其中更是有嫡系的三千飛熊軍,難道將軍就不害怕嗎?」
崔鈞聞言不由冷笑一聲:「怎麼,李肅,你這是想威脅我?」
「將軍說笑了,我怎敢威脅您!我只是有些可惜,將軍明明有著大好的前程不選,卻非要跑到西河郡那等荒涼之地去,留在洛陽為官,難道不好嗎?」李肅見狀連忙解釋道。
「哼,這就不是你該操心的事了,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高官顯職雖好,但卻不是我的選擇,眼下我所能做的,也就只有份內的這些事了,至於將來,呵呵,究竟結果如何,還尚未可知?」崔鈞聞言不由冷哼一聲,略帶深意的說道。
李肅見狀,眉頭不由一皺,心中暗自疑惑道:「他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難道那關東聯軍真的有獲勝的可能嗎?」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在主公的西涼鐵騎面前,光靠關東聯軍那般匆匆拉起的隊伍,根本就不是對手!」
微微搖了搖頭,將腦中那些雜念拋開之後,不由
繼續勸道:「崔將軍,要知道,我家主公對您可是一直都極為看重,您難道真的就不再考慮一下嗎?」
崔鈞見李肅竟然還不死心,忍不住有些啞然失笑道:「李將軍,汝可真是夠執著的,那麼我就再最後回答你一遍,讓我違背良心去投靠董卓,是絕對不可能的,這麼說,汝明白了嗎?」
李肅聞言微微一愣,隨即輕輕一嘆,道:「那將軍,您可曾想過,眼下您的父兄可還在我軍手中,若是我家主公到後,再用您父兄的性命威脅……」
「夠了,我不知道現在的這些話究竟是董卓的意思,還是你擅自主張,若是一會兒董卓真的敢違背承諾,用我父兄的性命來威脅我,那我不介意讓他看看我崔氏兒郎的血性!」
「你……」
李肅見狀神色不由一變,他怎麼也沒想到在此事上崔鈞的態度竟然會如此強硬。
心中暗恨的同時,卻又無可奈何,最終,還是無奈地嘆了口氣,道:「我……我知道了,將軍方才的話,我自會如實轉達給我家主公,告辭!」
李肅微微嘆了口氣後,轉身離去。
「主公,李肅這廝就這麼走了?要是接下來董卓真的用您的父兄做文章威脅您,您難道真會……」待李肅離開後,典韋不由好奇的問道。
「放心,李肅方才的這番話,定然不會是董卓的意思,其先前既然已經答應了我,會將我的父兄放回,自然就不會輕易食言。
畢竟眼下,安邑城可還在我們的手中,在關東聯軍正步步緊逼的關口,其絕對不會浪費兵力到攻城上來。」
「主公的意思是說……」
典韋聞言不由猜測道。
「不錯,若我猜的不錯的話,李肅今日的行為定是其自作主張,想要借董卓的勢來嚇我投降,哼!只怕其是打錯了算盤!」
典韋聽後不由恍然大悟,隨即重重地點頭道:「不過,主公,即便是如此,咱們也得提前做好準備,以防萬一才是。」
崔鈞聞言亦是點了點頭道:「典君之言倒是也有道理,來人,傳令下去,讓成廉和子義那邊帶領士兵們加強城防,同時讓騎兵準備好戰馬,隨時準備出城應對突發情況。另外,派人密切監視董卓軍的動向,一旦有異,立即回報。」
「諾!」
當即便有一名親衛領命而去,崔鈞則領著典韋回到了書房,並讓人去將賈詡和張遼兩人請了過來。
不多時,二人紛紛匆匆趕來,各自向崔鈞行了一禮後說道:「我等參見主公,不知主公匆忙派人將我等叫來,所謂何事?」
「來,二位且坐,且聽我慢慢道來!」崔鈞聞言,只是向二人招了招手,讓二人坐下後,不緊不慢的說道,絲毫沒有一點董卓大軍即將到來的緊張。
二人見狀,不由對視一眼,隨後入座後,紛紛將探尋的目光投向崔鈞。
崔鈞見狀,淡淡地說道:「不瞞二位,據方才李肅帶來的消息,董卓的大軍在今天應該就會到達城外,約有數萬之眾,其中更是將其麾下最為精銳的飛熊軍都帶了過來,可謂是來勢洶洶。」
「哦……那卻不知主公召我等前來,是想如何應對?」張遼見狀率先發言道。
「我的意思是……」
「報……主公,城外,城外有大批的兵馬來到,太史將軍命我前來詢問主公,是否要到城頭看看?」
崔鈞聞言微微一笑,語氣卻是異常平靜:「這還真是說董卓,董卓就到了,走,我們一同去看看!」
二人聞言,不由面面相覷,根本就不知道,自家主公這是賣的什麼藥。
隨即紛紛跟上了崔鈞的步伐。
片刻後,待幾人來到南面的城樓,就見太史慈和成廉兩人已經早早的在城樓上等待。
「末將太史慈,拜見主公!」
「免禮!子義,眼下城外的情況如何,董卓那廝可有派人來說明情況?」
「回主公,城外的大軍剛剛到達城外不久,不過他們似乎沒有直接攻城的意思,而是駐紮在城外三里處,不知其葫蘆里究竟賣的什麼藥。」
「文和先生,此事,您怎麼看?」
崔鈞見狀不由轉頭看向了身旁的賈詡,問道。
賈詡聞言,輕捋了捋頜下的鬍鬚,沉吟片刻後,說道:
「董卓此番前來,或許是想以大軍之威震懾我軍,逼迫主公就範。不過,先前,他既然已經答應了主公會放回主公的父兄,想來應當不會輕易食言。
否則定會引得天下人唾棄,故此,想來其暫時應該不會輕舉妄動才是,主公不妨且先等待片刻,看看其接下來的舉動之後,再作決斷!」
崔鈞聞言微微點了點頭,隨即眼中閃過一絲冷笑:「如此,我等就先等等看再說,不過,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的,傳令下去,讓士兵們都打起精神,在城牆上布防,文遠,你也下去讓虎賁諸營做好準備,隨時準備隨我出城。」
賈詡聞言微微一愣,隨即便明白崔鈞的意圖,眼中更是閃過一絲讚賞:「主公的意思是……」
崔鈞微微一笑,說道:「沒什麼,只不過是許久未見董卓,多少有些想念罷了!為免其忘記了當初我軍的軍容,一會兒待順利接回我父兄之後,多少要給其留下些許見面禮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