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袁紹來使,拒誘守志(二合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河東,安邑,郡守府內。

  崔鈞站在台階上,目光穿過重重院落,投向遠方,其的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既有對即將離開的不舍,又有對未來的擔憂。

  「典君,這幾日準備的情況如何?對於離開安邑之事,將士們那邊可有異議?」

  「回主公,基本的東西都已經清點清楚了,剩下的就只有武庫那邊的物資尚未清點完全,至於將士那邊,除卻原本牛輔麾下的那幫涼州兵馬多少有點意見之外,其餘各營軍心尚且穩定!」典韋聞言,肅聲道。

  「如此情況,倒也未出乎我的意料,畢竟那些兵馬多出身董卓麾下及河東本地人,本就是為了鎮守河東,對付那幫白波賊軍而來。

  此前我等對付河東白波,與其所奉董卓的命令相符,其自能暫時與我等同心,但如今我軍既然已經選擇了要離開河東,其有所猶豫倒也再正常不過!

  罷了,既然強扭的瓜不甜,索性就由得他們去吧!傳令下去,等董卓到後,便將這幫人留下,交還給董卓,如此,也算是我最後賣董卓幾分薄面吧。」

  崔鈞思索了片刻後說道。

  「諾!」

  典韋聞言,當即拱手應諾道。

  崔鈞見狀點了點頭,隨即朝典韋招了招手道:「走吧,跟我一道去武庫那邊走走,也不知畢嵐那邊,偏廂車製作的進度如何!」

  原來,早在數日之前,決定要前往西河之後,崔鈞便暗中找來了畢嵐,向其描述了一下偏廂車這款戰車的大致情況。

  想要借畢嵐的巧手,看看是否能夠,將西晉時名將馬隆發明的偏廂車陣復刻出來,以求在將來與胡人的戰鬥能夠進一步加強己方的戰鬥力。

  其實這個想法,在當初離開京師之前便已經存在許久了,要不然崔鈞也不會刻意挑選一大批力大,善射的弩手一同北上了。

  就在這時,卻見成廉突然興匆匆地趕來,向著崔鈞大聲喊道:「主公,李肅在外求見!」

  崔鈞聞言眉頭一挑,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李肅做為董卓的使者,定不會無故前來求見自己,想來定是董卓那邊有消息了。

  想到這裡,崔鈞的心中不由一動,但又很快恢復了平靜,隨即沉聲道:「讓他進來。」

  「諾!」

  成廉見狀,當即抱拳行了一禮,隨後便去將李肅帶了進來。

  李肅走進郡守府,看到崔鈞,立刻行禮道:

  「李肅,拜見將軍!」

  「將軍免禮!」

  崔鈞聞言揮了揮手,隨後便將目光投向了李肅,淡淡道:「若我所料不錯的話,將軍此來,想來應當是太尉那邊有消息了吧?」

  「將軍英明!方才我接到朝廷奏報,我家主公已經答應了您的要求,不日便會親領大軍北上,與您完成安邑城的交割工作。」

  崔鈞見狀微微點了點頭,心中卻是不免有些疑惑,「董卓素來狡詐,這次竟然如此輕易便答應了自己的要求,這未免太過簡單了一些,莫非這其中有詐?」

  想到這裡,崔鈞不由沉吟了片刻,隨後試探道:「太尉此番倒是聰明了不少,卻不知對於我先前提議的關於大王和何太后接下來的安排,太尉那邊又有何看法?」

  李肅見狀微微一笑道:

  「將軍放心,既然將軍這邊已經展現出了您這邊的誠意,太尉這邊自然也不會讓您失望。

  接下來,只要將軍您保證不將大王和太后母子二人交到關東聯軍手中,對於他們接下來的去處,太尉自然不會多加理會,只要將軍願意,自可讓其一同跟隨您前往西河郡。」

  崔鈞聞言心中不由一動,董卓的這個決定多少讓其有些意外。沉思片刻後,正準備繼續追問,卻見太史慈急匆匆地從院外趕了過來。

  「主公,袁紹那邊又派了一名使者前來!」

  李肅聞言,臉色不由一變,當即看向崔鈞,眼中閃過一絲懷疑,心中暗自猜測。

  「這崔鈞難道還和袁紹那邊有什麼糾葛不成,怕不是背地裡還和那袁紹還有什麼交易吧?」

  想到這裡,李肅不由有些不淡定了起來。

  「將軍,這……」

  一旁的崔鈞自是也察覺到了李肅的異樣,為了避免董卓那邊再生變故,故還不待李肅出言細問,便當機立斷,對太史慈說道:「子義,且去將袁紹的使者帶進來。」


  太史慈見狀略微遲疑的看了崔鈞一眼,在見其微微點了點頭後,這才抱拳領命而去。

  不一會兒,許攸便被帶了進來,只見其人身材修長,面容清瘦,眼神中透著一股精明。

  只見其先向崔鈞行了一禮,隨後自報家門道:「南陽許攸,見過將軍。」

  「先生免禮,不知先生遠道而來,有何指教?」崔鈞見狀,伸手示意許攸不必多禮後,淡淡地說道。

  「回將軍,攸此行乃是奉我主之命,前來勸將軍加入我軍!」

  李肅見狀不由神色一變,還不待其出言,便見崔鈞向其微微搖了搖頭,隨後對著許攸淡淡地說道:

  「若是我記得不錯的話,先前我應該已經回信,告訴本初兄,我的答案了吧!卻不知先生此番緣何又要多此一舉?」

  「哎~將軍此言差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矣!將軍雖然有心不摻和這淌渾水,但董卓那邊恐怕卻是不這麼想!」許攸聞言微微搖了搖頭,嘆道。

  「你什麼意思?」

  崔鈞見狀忍不住皺了皺眉頭,略帶疑惑的看向許攸。

  」怎麼,將軍還沒收到消息嗎?董卓那邊在聽到關於將軍準備投靠我軍的謠言之後,當日便將將軍的父兄下獄,以圖來威脅將軍就犯,如此,將軍還要選擇繼續觀望嗎?」

  「什麼?」

  崔鈞當即裝作一臉吃驚的模樣,一把抓住許攸的衣襟,死死地盯著許攸的眼睛說道:「先生可敢將方才的話再說一遍,我的父兄都怎麼了?」

  許攸見狀,心中不由一喜,連忙說道:「將軍,董卓殘暴不仁,天下共知,為了逼迫將軍就範,此番竟連用家眷威脅的卑鄙手段都使出來了,如此殘暴不仁之舉,實在是人神共憤!

  而我家主公袁紹,出身名門,四世三公之後,身負海內之望,一朝起兵,天下豪傑紛紛響應,如今更是為關東諸侯共推的盟主,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若將軍能加入關東聯軍,必會幫您救出您的父兄。」

  一旁的李肅見狀,頓時急了,連忙勸阻道:「崔將軍,您可要想清楚了!與袁紹勾結,後果必將不堪設想,我家主公此番對您可是誠意滿滿,您可千萬不能聽信這小人的讒言。」

  許攸聞言,不由看向李肅,問道:「汝又是何人?竟敢在此阻攔崔將軍的前程。」

  李肅聞言頓時挺直了腰板,傲然道:「我乃太尉派來的使者李肅,你速速回去告訴袁紹,讓其識相點,早點投降,以免生靈塗炭。」

  許攸聞言不由冷笑一聲:「就憑董卓那逆賊?左右不過是趁著當初京師群龍無首的檔口突然跳出摘桃子的跳樑小丑罷了,遲早會被我家主公率領的聯軍所滅。」

  ……

  兩人之間頓時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

  「夠了,爾等二人可有將我放在眼中!」

  「將軍恕罪!」

  「將軍恕罪!」

  二人見狀,這才紛紛冷靜下來,紛紛向崔鈞請罪。

  「罷了,此事暫且不提,我等還是先說說剛才之事!」

  二人聞言皆是面露思索之色!

  崔鈞見狀說道:「別的先且不論,若按子遠先生先前之言,此番吾若是能夠脫難,倒還真是要好好感謝一下本初兄了!」

  「將軍此言何意?」

  似是隱約感覺到了崔鈞言語間的不善,許攸不由問道。

  崔鈞見狀心中不由冷笑一聲,沉聲道:

  「什麼意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哼!事到如今,你還好意思來問我,先生當知,世上之事,可沒有不透風的牆,爾等在京師都做了什麼,難道還要我再重複一聲不成!」

  「不可能,他怎會知道京中的謠言是我等散布的……不對,他一定是在詐我!」

  許攸面上不由一變,心中暗自推測道。

  「怎麼,先生不信?要怪就要怪爾等太過著急了一些,須知,京城離我等之所在何止數百里,期間消息往來多有不便,即便是我,也是在董卓派人來質問我之後,方才知道了我父兄被下獄之事。

  爾等又如何會對洛陽城中,我父兄所發生的事情知道如此清楚?莫非故意在京師散布消息,言我崔鈞要加入關東聯軍,導致我的父兄被董卓下獄的罪魁禍首便是爾等不成?」


  許攸聞言神色不由一變,額角更是微微出了幾滴冷汗,隨即狡辯道:「崔將軍,這…這純屬巧合,我家主公威聲遠播,名重天下,怎會行如此卑鄙之策,其間必是有什麼誤會!」

  崔鈞聞言頓時冷笑一聲,步步緊逼道:「誤會?呵呵,就當是誤會好了!爾等最好祈禱不要讓我找到確切的證據,否則,我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報復回去!

  汝且回去告訴袁紹,讓他最好祈禱我父兄能夠安然無恙,否則,我崔鈞倒不介意幫董卓一把,一同對付你們關東聯軍。」

  許攸見狀的臉色頓時大變,他怎麼也沒想到崔鈞對於自家主公的態度竟會如此強硬,心中暗自盤算,試圖找到應對之策。

  然而,崔鈞卻不給他機會,繼續說道:

  「好了,先生,你也不用再想如何勸說我了,待你回去記得告訴袁本初一聲,我崔鈞此生沒有什麼太大的理想,只想在有生之年能替朝廷分憂,處理好邊疆匈奴的事務。

  實在是不想摻和進你們的爭鬥當中,還請爾等接下來的爭鬥不要再牽連上我,否則,就不要怪我不念昔日同僚之情了,送客!」

  「你……」

  許攸聞言頓時面色鐵青,想他許攸出道至今,何何曾受過如此屈辱,心中不由暗恨,卻只能無可奈何道:「你一定會後悔的,告辭!」

  說完,最終,拂袖而去,臨走前更是不忘狠狠地瞪了崔鈞一眼。

  李肅見狀當即誇讚道:「將軍,果然深明大義,我主若是知道您方才的決心,定會十分開心。」

  崔鈞聞言卻是微微搖了搖頭道:

  「李將軍,方才我雖對那許攸態度不佳,但你卻也不要以為我會輕易做出選擇。

  你且回去告訴太尉,讓其不要再打我的主意,待其將我父兄安全送來河東後,我自會將安邑城安全交割到他手上。

  至於其他的,還請李將軍莫要再提,煩請將軍將我的想法如實告知董公,讓其不要再繼續打我的主意。」

  李肅聞言臉色不由微微一變,但一想到方才崔鈞對待那許攸的態度,遂還是暫時放棄了繼續勸說崔鈞的想法!

  「將軍放心,我主非是那袁紹,若是將軍不願,自也不會強求!」

  「如此,自然最好!送客!」

  言罷,崔鈞不再理會李肅,轉身繼續走向武庫。

  ……

  武庫之內,兵器的寒光閃爍,空氣中瀰漫著鐵器的味道。

  崔鈞走進武庫,目光掃過一排排整齊擺放的兵器,心中不由微微一嘆。

  隨即走到一旁的角落,那裡擺放著幾輛尚未完工的偏廂車。

  崔鈞見狀不由蹲下身子,仔細查看著這些戰車的構造。

  須知,偏廂車最早乃是晉代名將馬隆的傑作,並且後來的名將戚繼光、孫承宗也都曾製造過偏廂車。

  其設計精巧,既能用於運輸,又能在戰場上發揮巨大的威力,尤其是在面對草原胡騎的時候,只要布陣得當,往往能夠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崔鈞就是深知這種戰車的重要性,這才因此命畢嵐監造。

  「將軍,您來了。」

  這時,卻見畢嵐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崔鈞聞言當即起身,回頭看著畢嵐,微微點了點頭道:「此物如今的進度如何?」

  畢嵐見狀微微一笑道:「一切順利,不出意外的話,再給我兩日時間,便可完工。」

  崔鈞聞言點了點頭,心中這才微微鬆了口氣。

  隨後,崔鈞再次蹲下身子,仔細查看著偏廂車的構造。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