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袁營議事,逢紀獻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河內郡,懷縣。

  此刻,袁紹等人所在的太守府內,氣氛多少顯得有些壓抑!

  「公節(王匡字),韓文節(韓馥字)那邊糧草什麼時候能夠送到?」袁紹語氣頗有些不善道。

  王匡聞言輕皺了下眉頭,猶豫了片刻後答道:

  「左右應該就是這兩日,只不過據韓使君派人傳達的意思來看,似乎暫時最多只能供給我等麾下三萬大軍三個月的糧草,剩餘的只怕還需要不少時日籌備!」

  「啪!」

  袁紹狠狠地將手中的奏報砸在了地上,口中怒罵道:

  「韓文節這傢伙,當初找到他的時候就一直猶豫不決,如今好不容易答應了,就又在糧草上給吾上眼藥,若非眼下討董之事要緊,吾必不與其干休!」

  「明公,暫且息怒,韓使君性格向來如此,眼下不是已經提供了三月的糧草了嗎?剩下的待日後再找藉口向其討要便是!」

  這時卻見一名中年謀士向著袁紹拱手說道。

  「唉~,元圖,非是我要故意為難那韓馥,當今天下,冀州的富庶,誰人不知。

  即便是再如何困難,也不至於連我等區區數萬大軍的糧草都供應不上,其擺明了就是在防備我等!」

  逢紀聞言不由搖頭笑道:

  「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明公身為天下黨人魁首,負海內之望,今入河北,猶如虎嘯山林,『山中野物』有所驚懼也是人之常情,倒也怪不得韓使君,日後明公只需多加安撫便是!」

  袁紹聞言不由心中稍寬,忍不住笑道:「元圖之言過矣,紹不過一區區渤海太守,又如何敢與韓使君那堂堂一大州官長相比,此話私底下說說便是,切不可外傳!」

  「諾!」

  逢紀見狀,心知袁紹顯然已經將自己暗中的用意聽了進去,不由拱手笑道。

  「嗯,那麼接下來……」

  就在袁紹準備繼續方才的議題之時,卻門外兵士來報,許攸有要事要向袁紹通報。

  眾人見狀紛紛停下來,不由皆將目光投向了門外。

  只見許攸腳步匆匆,神色中隱隱帶著幾分急切與興奮,大步邁進堂內。

  「主公!洛陽那邊有消息了!」

  見堂下眾人紛紛投來探詢的目光,許攸微微向眾人點了點頭後,當即袁紹抱拳行了一禮,聲音之中難掩激動之情。

  「哦!京師之中情況如何?董卓那廝可有什麼動作?」袁紹見狀不由急忙問道。

  「回主公,據京師那邊暗線傳來的消息,數日前崔鈞的父兄突然被董卓下獄,其後,董卓便派了朝廷使者前往河東安邑,似乎意在申斥崔鈞。

  而據我在河東的眼線回報,近幾日河東那邊,崔鈞麾下的軍隊似乎都在打點行裝,看樣子似乎是準備離開安邑!」

  此言一出,眾人先是一愣,隨後瞬間爆發出一陣歡呼。

  淳于瓊更是興奮得滿臉通紅,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用力一拍,大聲說道:

  「哈哈,看來咱們之前在京師散布的流言奏效了!這崔氏小兒想來必是被董卓逼得走投無路,本初,看來咱們的機會來了!」

  說到這裡,王匡亦是轉頭看向袁紹,眼中閃爍著急切的光芒:

  「明公,依我之見,咱們應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河東試探一下崔鈞,看是否能讓其同意加入我軍。

  再不濟,也要讓其將河間王和何太后交出,只要有此二人在手,咱們討董之事,便能真正具備大義之名了!」

  袁紹麾下其他的部眾聞言亦是紛紛附和:

  「是啊主公,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主公,末將請命前往河東!」

  「主公,在下亦請命前往河東!」

  ……

  一時間,眾人爭相請命,都希望能前往河東說服崔鈞。

  然而,在這一片熱鬧的景象中,卻有一人始終靜靜地坐著,眉頭緊鎖,一言不發,似乎並不像眾人一般,看好此事。

  此時,袁紹亦是注意到了逢紀的異樣,心中不禁感到好奇。

  故在眾人的請命聲稍歇之後,袁紹不由向逢紀開口問道:「元圖,你看大家都如此積極,為何汝卻一直緊皺著眉頭?莫非是還有什麼顧慮不成?」


  逢紀聞言,不由緩緩站起身來,其神色凝重,目光掃視了眾人一圈後說道:

  「明公,諸位,依我看,此事恐怕沒那麼簡單,光憑現在這點信息,其實根本就無法完全判定崔鈞的真實想法。

  須知,眼下,大家都還只是看到了其麾下軍隊開始打點行裝,就以為他會與我們聯手,可萬一要是崔鈞那邊有別的想法呢?

  要知道,眼下其家人可都還在董卓手上,萬一要是董卓以此威脅來他,讓他來攻打河內呢?到時我等又該如何是好!」

  此話一出,便猶如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眾人心頭的火熱,取而代之的則是莫名的擔憂和恐懼。

  要知道,眼下他們可還連麾下大軍的糧草都還沒有準備完全,韓馥那邊也一直猶豫不決,態度曖昧。

  若是此時,要突然面對崔鈞麾下的那萬餘精銳兵馬,恐怕他們連一絲的勝算都沒有!

  而堂下的許攸作為逢紀的鄉黨同盟,自是對於逢紀的看法也十分認同,當即也點了點頭道:

  「元圖所言倒也並非沒有可能,要知道崔州平這小子,向來對家人極度看重。

  若是董卓真以其家人威脅,倒也不是沒有可能,為保險起見,吾願意替主公前往河東一趟,看看那崔鈞的真實用意究竟如何。」

  袁紹聞言,大喜,看著許攸的眼中滿是讚賞之色,當即說道:

  「子遠出馬,那真是再好不過了!那麼此事就拜託子遠,還望子遠能夠摸清州平的想法,看看其是否還有和我等合作的可能。」

  「主公放心,此行吾必會替主公打探清楚崔鈞麾下的虛實!」

  「善!如此就有勞子遠了!」

  許攸見狀點了點頭後,向四周同僚拱手行了一禮後,便當即領命而去。

  在許攸走後,眾人的目光便又紛紛回到了逢紀身上。

  「元圖,眼下子遠出使河東,尚需不少時日,那麼依你之見,我們接下來又該如何應對?」

  袁紹見狀,亦是將目光投向了逢紀。

  作為當下袁紹最為倚重的謀士,在田豐、沮授等一眾冀州謀士尚未加入陣營之前,袁紹的多數決斷,大都會參考逢紀的意見。

  眼下既然其提出了這個疑慮,想必也應當有相應的解決方案才是。

  逢紀聞言沉思了片刻,後緩緩說道:「明公,在我看來,眼下我等必須要先做兩手準備。」

  「什麼準備?」

  袁紹下意識地問道。

  「此番子遠出使河東,結果如何尚未可知,故而我等尚需做好最壞的打算,一旦崔鈞不願與我等合作,或者是在董卓脅迫下攻擊我軍,我軍都得做好應對的措施。

  因此,吾認為主公應先做好無法擁立河間王的準備,看看是否與韓使君商量一下,與我等一起擁立劉幽州稱帝。

  須知劉幽州素有賢名,在百姓和士人中威望頗高,若能擁立他稱帝,我軍便能占據大義名分,與洛陽朝廷分庭抗衡,借而號令天下,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的討董聯軍!」

  袁紹聞言,頓時眼前一亮,微微點了點頭:「若非元圖提醒,吾倒是忘了這一茬,稍後吾便派人前往冀州州牧府,詢問韓文節的意見!」

  「除此之外,我等還可以派人去聯繫河內、太原等地的白波軍,向其許以厚利,看看是否能讓他們也一同加入我軍陣營。

  若是能成功說服他們加入,那麼,在接下來與董卓的對抗中,我軍或許能夠再增添幾分勝算。」逢紀聞言繼續說道。

  「只可惜先前於夫羅為那張遼所破,不然,憑藉先前我和他的交情,說不定還能借來些許匈奴騎兵,如今看來,也只能算是聊勝於無了!」

  袁紹聽完,心中不由感慨了一下,隨即收回思緒,看著逢紀,緩緩說道:

  「元圖之言,甚是有理,此事就按照元圖之言去辦,但願那幫賊寇能夠識時務一些!」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