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崔鈞決斷,離前安排(二合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賈詡聞言輕捻鬍鬚,沉吟片刻後,緩緩開口道:「不知在將軍看來,河間王對於董公和關東聯軍而言,何者為重?」

  「先生的意思是說……」

  崔鈞聞言心中不由一動,瞬間明白了賈詡的意思,不由繼續說道:

  「對於袁本初等關東諸侯而言,其雖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但卻始終缺乏大義名分,一份矯詔,實在難以取信天下之人!

  而河間王和太后則不同,憑藉其先帝髮妻和嫡系血脈的身份,再加上其當初禪讓退位的特殊性,乃是袁紹等人取得大義之名的不二人選。

  且眼下袁紹與王匡等人駐紮河內,與河東近在咫尺,若能將其掌控,便可真正做到師出有名,從而號令天下!

  可對董卓而言則不然,憑藉擁立之功,其眼下已經成功掌控了朝廷和天子。

  與當今天子相比,河間王對其皇位雖有潛在威脅,但只要其麾下勢力能夠一直保持強大,便無需太過擔憂。

  畢竟天子說到底也只不過是眾人手中哄騙世人的一面旗幟罷了,決定最終結果的,終究還是雙方各自手中的兵馬!」

  賈詡聞言,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面帶微笑道:

  「看來將軍應當已經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當今天下,袁紹與董公雖看似皆覬覦河間王,可雙方本質上所求目的,與所處的環境卻大不相同。

  袁紹等人為代表的關東聯軍,看似聲勢浩大,兵強馬壯,但實則各懷鬼胎,其內部矛盾叢生,缺乏一個能讓他們暫時凝聚在一起,讓天下人信服的大義之名。

  而河間王在他們眼中,便是那面能招攬人心、凝聚勢力的大旗。

  而董公那邊的情況則不然,眼下憑藉擁立當今天子的功勞威望,其已完全把控朝堂、天子都把握在了手中。

  可河間王的存在,對於董公而言,卻終究是個隱患,萬一被他人利用,便有可能動搖他的根基。

  但事實上,只要其能夠牢牢攥緊手中的精銳兵馬,短期內倒也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

  崔鈞聞言不由心中豁然開朗,說道:「先生,我明白了,如今關東聯軍看似聲勢浩大,實則內部矛盾重重,諸軍各懷鬼胎,左右不過是一隻紙老虎罷了。

  即便對我等有所影響,但憑藉吾麾下兵馬之精銳,即便真與其為敵,倒也不見得怕了他們。

  反觀董卓那邊則不然,其手中握有的涼並鐵騎和精銳中央軍,乃是當今天下最為精銳的兵馬,這才是對我軍真正的威脅。

  故而,繼續交好董卓才是我軍接下來最好的選擇!」

  「將軍英明!」

  見崔鈞終於理清了其中的關竅,賈詡不由出言誇讚道。

  「先生過獎了,若非先生替我分析,我也不一定能想到這點,卻不知依先生之見,接下來我該如何做,才能順利擺脫當下的局面呢?」

  賈詡用手捋了捋頜下長須,說道:「依我之見,河間王作為將軍手中最為關鍵的一張底牌,對將軍未來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非萬不得已,將軍切不可貿然將其交出。

  當下之局,不如先向董公示弱,言將軍願意遵守之前的承諾,放棄河東,待朝廷派來援軍之後,便主動前往西河郡就任太守,兼使匈奴中郎將一職,專心處理匈奴事務!」

  崔鈞聞言默默微微頷首。

  其後賈詡繼續說道:「而為表誠意,將軍當可先將俘虜的牛輔交還給董公,並向其詳細解釋一下之前事情的經過,儘量降低董卓先前對將軍的不滿。

  如此一來,靠著董公眼下忙著應對關東聯軍的時機,若非必要,其定不會選擇輕易與將軍為敵!

  至於袁紹那邊,大人可先派人前去周旋,言辭懇切地表明自己只想一心替為朝廷分憂,完成此番出京的任務,並不想加入二者的內鬥當中。

  若是袁紹仍要將軍蹚這趟渾水,將軍到時不妨態度可稍顯強硬一些,向其表明若是其仍要強行逼迫,大不了魚死網破,直接率軍加入董公陣營,投鼠忌器之下,想來若無萬分把握,其定不敢輕易與將軍翻臉!

  如此一來,將軍既能暫時穩住這兩方勢力,又能為自己爭取一些時間,用於之後在西河郡的發展。」

  崔鈞聽聞,眼中頓時閃過一絲光亮,忙站起身來,對著賈詡深深一揖:「先生此計,猶如撥雲見日,讓鈞茅塞頓開,如今能有先生在旁輔佐,實乃鈞之幸事!」


  「將軍言重了,既然將軍今日已經有了決斷,詡就先不打擾將軍了,稍後將軍若是還有疑問,再派人來傳喚賈某便是!賈某告退!」

  崔鈞見狀連忙朝門外的親衛吩咐道:

  「來人,送先生!」

  ……

  次日清晨,熹微的陽光艱難地穿透淡薄雲層,輕柔地灑落在太守府的庭院中,給這片古老的建築蒙上了一層暖黃的光暈。

  庭院裡的花草掛著晶瑩的露珠,在微光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本應是一幅寧靜美好的畫面,卻難掩空氣中瀰漫的緊張與凝重。

  崔鈞一夜未眠,早早地便將李肅召至大廳。

  「李將軍,昨夜休息的可好?」

  「承蒙將軍關照,昨夜休息尚可,不知將軍一早便將我叫來,對於我主所言之事,是否已經考慮好了?」

  崔鈞聞言答道:「誠如將軍所言,經過一夜的思考,我已有了決定!」

  「哦,那不知將軍的決定是?」

  李肅不由好奇的看向崔鈞。

  「還請將軍回去向太尉回報,言先前京中謠傳之事,純屬子虛烏有,乃是關東諸侯刻意所為。

  為表誠意,鈞願按照先前約定,將河東交還給朝廷,待朝廷派遣的大軍到後,便領麾下動身前往西河郡就任。

  還望董公看在往日的情分上,能夠放了我的父兄,並將他們趕出京城,待他們平安抵達河東之後,我便即刻交割河東郡。

  並向太尉保證,此後吾會按照約定,專心處理匈奴之事,專注邊疆之事,除非朝廷有召,否則日後絕不會插手太尉與關東聯軍之間的戰事。」

  李肅聞言,心中的大石不由落地,其深怕崔鈞不智,會做出與自家主公為敵之事,但見崔鈞今日之選擇,不由點了點頭,但一想到河間王和太后之事,不由有些猶豫道:

  「將軍此番深明大義之舉,想來董公定會十分滿意,只是將軍是否還忘了一事?」

  「卻不知將軍所言何事?」

  崔鈞聞言抬手示意李肅坐下,自己也緩緩落座,隨即目光平靜地注視著對方問道。

  李肅見狀微微頓了頓,身子前傾,刻意壓低了些許聲音,硬著頭皮說道:

  「將軍似乎忘了大王與太后之事,如今關東局勢不穩,大王和太后若再去河北就藩著實在不妥。

  眼下洛陽在我家主公治理之下,局勢已相對安穩,且不如讓我將他們再帶回洛陽,待得日後關東局勢平穩之後,再往河北就番不遲。」

  崔鈞聞言,原本溫和的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只見其猛地站起身來,當場拒絕道:

  「我以誠意待將軍,卻不料將軍非以誠意待我,太尉的性子天下誰人不知,若是此番大王與太后再回洛陽,只怕必將性命難保。」

  「將軍言重了,河間王乃是先帝嫡系血脈,又是當今天子兄長,若無明確罪責,我家主公怎敢陡然加害!」

  「哼!此事難道太尉做的還少嗎?當日我等北上渡過黃河之時,大王與太后座船無故漏水沉沒,險些遇難,即便不說,想來將軍也應當明白是何人所為。

  我蒙先帝厚愛,年紀輕輕便得任宮中虎賁中郎將一職,長期宿衛宮廷,其後太后又破格拔著吾以光祿勛之職,可謂恩同再造。

  憑此恩德,吾就有義務護得河間王與太后安全,若董公還要對他們趕盡殺絕,那就不要怪我翻臉不認人了!

  大不了接下來魚死網破,我直接帶著大王和太后投奔關東聯軍!到時候,只希望太尉不要後悔才是!」

  李肅見狀,心中不禁一驚,臉上的笑容也瞬間僵住,不由連忙起身,向前一步,拱手勸道:

  「將軍切勿衝動!肅方才之言不過是戲言爾,還請將軍千萬不要與我一般見識,只是此番北上,我主曾隱晦提及到此事,故而才有方才之言。

  然而,此事事關重大,絕非我能擅自做主,還請將軍給我一點時間,稍後我便派人將將軍今日的決定如實向我主稟告,還望將軍暫且消氣,待我主傳回消息之後,再給將軍一個明確的答案如何?」

  崔鈞聞言這才稍稍平復了下內心的波瀾,隨後緩緩坐下,語氣轉緩道:

  「李將軍,我也並非不講道理之人,這樣吧,若是太尉允許,我願意將河間王和何太后一同帶往西河郡,暫時遠離這場權力紛爭的漩渦,如此也算給董公一個交代,如何?」


  李肅聞言無奈,心中暗自叫苦,而面上卻只能堆起笑容,應下道:

  「將軍所言有理,只是此事確實需要從長計議,還請將軍給我一些時間,我這就派人回去向我主詳細說明,以儘快給大人一個明確的答覆。」

  說罷,不等崔鈞繼續出言,李肅便迅速起身告辭離去。

  「這李肅倒也有趣!」

  看著李肅多少有些無賴的表現,崔鈞不由玩味道。

  「只是接下來無論董卓那邊情況如何,我也要儘快做好離開河東郡的準備了!」

  想到這裡,崔鈞當即派人去將麾下所有將領都召集到了太守府,準備商議接下來離開河東,前往西河郡之事。

  不多時,張遼和太史慈等一眾核心將領們陸續趕到,大廳中頓時熱鬧起來。

  眾將領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猜測著此次召集的目的。

  崔鈞站在大廳中央,神色凝重,待眾人安靜下來後,他大聲說道:

  「諸位,今日召集大家,是有要事相商,經昨夜的深思熟慮,我已決定待與朝廷交接完河東之事後,便帶領大家啟程離開河東,前往西河郡就任。」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大廳中頓時議論紛紛。

  「主公,為何突然要去西河郡?眼下我等在河東不是才剛剛打開局面嗎?」向來急性子的成廉當即忍不住問道。

  崔鈞見狀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說道:

  「如今天下局勢有變,接下來朝廷和關東聯軍之間必有一戰,河東地處四戰之地,因大王和太后身份特殊,故而,董卓和關東聯軍雙方皆都對我們虎視眈眈。

  因此,為了保護大王和太后安全,也為了我等將來的大業,我們必須儘快前往西河。

  現在我要知道,在收編了匈奴和白波軍的俘虜之後,如今我軍眼下所有的兵力、糧草輜重及戰馬數量情況!」

  負責此事的張遼當即出列道:

  「回主公,目前我們兵力總計一萬四千七百六十人,其中本部虎賁精銳騎兵二千餘人,并州驍騎八百餘人,匈奴騎兵三千六百多人,剩餘皆為步卒。糧草方面,足夠支撐大軍至少一年的消耗,戰馬八千六百餘匹。」

  崔鈞聽完,微微點頭道:

  「眼下我軍的兵力和糧草倒還算充足,但西河郡地處偏遠,環境艱苦,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大家回去後,立刻組織士兵打點行李物資,挑選精銳淘汰老弱,將老弱之兵暫歸入輔兵,待董卓派來的使者一到,我們便正式啟程。」

  「主公放心,我們定當全力準備!」

  將領們紛紛領命,雖然心中對未來多少有些擔憂,但基於對崔鈞的信任,眾人暫時倒也還沒有太大的意見。

  待安排好軍中剩餘的事情之後,崔鈞又派人去將於夫羅尋了過來。

  數日不見,當下的於夫羅身材高大魁梧,滿面紅光,一改當初俘虜時的頹廢之態。

  「小王見過將軍!不知將軍突然派人將小王尋來,有何要事?」

  「單于不必多禮,且坐,此次請你前來,是要感謝單于之前的幫助,若非單于幫助我軍引出胡才大軍,我軍想要取得如此大勝,可沒那麼容易。」

  崔鈞見狀,先示意於夫羅坐下之後,這才滿臉笑意地說道。

  於夫羅聞言當即鬆了一口氣道:「將軍言重了,若非將軍信任,我也沒辦法完成此事,更何況這也是為了我匈奴人將來的利益。」

  崔鈞點了點頭,隨即神色突然嚴肅起來,說道:

  「此外還有一事要告訴單于一聲,接下來我準備啟程前往西河郡上任。

  到了西河郡之後,我會替你向朝廷表奏,封你為新一任的南匈奴單于,待得我軍在西河郡站穩腳跟之後,便會率軍陪你一同前往匈奴王庭,幫你剿滅叛亂,登上單于之位。」

  於夫羅聞言,眼中頓時閃過一絲驚喜,當即單膝跪地,向崔鈞宣誓效忠:

  「多謝將軍厚待,我於夫羅在此發誓,若能登上單于之位,日後定當肝腦塗地,誓死追隨將軍!」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