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香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敷衍——

  當紗世里這樣說時,似乎真有輕微的不滿,可當言語說出來時,這細微的不愜意,就在剎那間消失了。

  她的情緒始終是簡單而輕快的,當然更為重要的,至少看起來很好懂,而且也很友善。

  有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嗎?

  或者,她是在有意識地扮演可愛?畢竟,友善的、可愛的、討巧的東西,總是比其反面更讓人親切。

  這也是一種審美嗎?既然已經做了許多的假定,產生了許多想法,不如他可以按照邏輯,稍微不負責地推論。

  其實紗世里只是在屢次睡去與醒來時,縱使不是休息日,她也難免想要卡著上課的時間,在不清醒的醒來後,再將鬧鐘往後挪一刻鐘,好得以再回籠睡去,如此反覆。

  甚至有時候,還要等到紗世里的母親靠在門側,打開門,卻並不開燈,只是略微不安和焦急地向外望,直到恰好與夏天投過來的眼神撞上,她才得以提出請求。

  希望夏天能夠去叫醒她,而後一起去上學,以免遲到。

  在這種情景下,自然地,既然將早餐的地點變換了,內容自然也需要稍作改變。

  至少,需要將熱食改成餅乾一類。

  在這種時候,紗世里的母親,就會很希望夏天能夠接受飲料與零食,還有幾句儘可能親切的問候。

  當然了,夏天自然不會抗拒,因為是多年的鄰居,而且他又是如此……如此好的人。

  走在道路上,似乎還需要些心思,在能夠在微妙的語境之中,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尋找一個儘可能合適的語句。

  不過在客觀上,更為應當的原因,當然還是他在發育期,仿佛隨著身高膨脹的體重般,確實是一個貪食的人。

  看吧,其實大多數人對於現狀都有自己的理解,也能夠做出合乎自我邏輯的選擇。

  問題只在於因為格式的不同,在權衡與選擇之中,許多人,許多人往往並不知道,究竟應該做什麼才對。

  於是在往往之後的往往,或許只是什麼都不做,至於原因,自然是什麼異常都沒有。

  日常生活如此讓人滿足,那自然什麼壞事都沒有發生,要做些什麼動搖現在,是一個人不經常能有的想法。

  但是,等待許多的異狀已經發生了,可是在充分了解之後,覺得沒有採取行為的必要。

  最終,就是或許當初應該做些什麼,但是現在已經太遲了。

  問題始終存在,可讓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的,並非是無休止地逃避和推諉,而確實是難解決。

  並且在這個難以解決之後,還有更為棘手的責任劃分問題。

  誰願意承擔這責任呢?

  在這種思緒中,現在的夏天,自然也在這多數的許多人之列。

  而後,既然他是這多數的許多人,又是如此好的人,讓他這個好人如此難過的紗世里,自然就是壞人了。

  既然如此,那她同樣也在這多數的許多人中。

  給予了理性,似乎有了立場,然後就可以尋找論據。

  比如說,她為什麼不乾脆直接將鬧鐘調到極為靠後的時間呢?

  因為人的選擇和行為,始終是在渾敦之中離散,至少絕對不可能像是脈衝中子星那般,只是勤勤懇懇地旋轉著,周期性地發射脈衝信號,比所有的鐘表都要更為準確。

  於是,並不準確的人類,就需要給自己一點失敗的餘地。這樣一來,早睡與早起,給自己留夠充足的睡眠時間,自然是困難的。

  更不要說在生活和學業上的自製了,如此一來,現代生活的表徵自然還是美好的,可在這表徵之下的內核,就算再怎樣強調延遲滿足的重要性,如此漫長的時間才能夠獲得收穫。

  有時需要長達十數小時的學業和工作,確實又違背了天性,至少是與基因離散表達的結果不相符。

  這裡可以舉更為確切的例子,一個是在極值中,每天彌散在十數小時工作的必要性。

  比如說,電子產業,尤其是晶片產業,需要大量掌握高級知識技能的工程師,隨時到崗、隨時調適與協同作業。

  在這種產緣結構下,就算是文化產業,若是大量休假甚至居家辦公,恐怕除卻耗費資源、產出垃圾,以及最終在競爭之中失敗外,不會有更好的結果。


  在理性上,當然可以希望,能夠有一個聖人,制定一致的秩序,最好是又輕鬆、有理性的規則,能夠免於天下不同實體的惡行競爭。

  同樣在理性上,同樣也可以在希望之後認識到,變化是絕對的,而絕對的善與美,似乎又並不現實,至多只能夠取得一個相對值。

  就這一點,紗世里選擇的睡眠時間,還有建立在鬧鐘時間上的,不同日程安排的可能,自然是這種相對值的最好體現。

  關於事物的兩面性,之前夏天就他前輩的故事,做背景補充時,正在看連續劇,昨天正好看到百里奚的故事。

  這個不幸老人關於秦地的順逆之說,不也是一種樸素的觀念嗎?

  這是一個例子,第二個例子,當然就是早餐與基因的關係了。

  紗世里家庭的文化背景,大體還是沿襲了她的母親,縱使是數百年時間,也依舊稍有高加索地區的色彩。

  在之前,就算是物質不太充足,相較於現在,自然算是困難的時期,可至少油脂的供應還得以維繫。

  於是紗世里一家的早餐,同樣就是炒蔬菜配烤麵包。

  當然,因為條件限制,蔬菜通常是洋蔥和土豆,至多加上可以就地取材的調味料。

  因為印象比較深刻,直到現在,夏天還可以想起來幾樣,諸如蒔蘿、歐芹、百里香、鼠尾草、迷迭香……

  不過現在,或許也只是換了些材料,加上雞蛋和牛肉吧?

  這也沒什麼不好的,至少看起來比較符合基因的需要,只要不吃太多。

  而反觀我們的羅修,就矢志不渝地將早餐的興趣投向了白米粥。

  哪怕是炒飯,甚至是雜糧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