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令牌
「聽說了嗎?打南邊來了個狠人,自稱浪子許,每晚都爬人窗頭。」
「這誰人不知啊?齊地這些日子,浪子許威名震耳欲聾啊!公狗聽了都得把母狗護在後頭!」
「前幾日蠻子派大官來咱齊地,結果當晚就被這位給偷家了!」
「啊?蠻子都不放過?俊才!俊才啊!」
清江之北,毗鄰南境的,是齊梁二地。
正北為梁地,而齊地則在東北。
齊地一處名為奉鎮的小鎮,許浪正身著黑衣,頭戴斗笠,於一處茶攤落坐。
一邊喝茶,一邊傾聽茶客們的交談,打聽著齊地的訊息。
只是此刻,他握著茶杯的手,正在微微顫抖。
粗重的呼吸連喘好幾下,才終於被按捺下來,恢復平靜。
口中則牙疼一般地擠出一聲低語:
「杜仲!我求求你做個人吧……」
此番入齊地,他自然是有圖謀的,剛好悟屠小師傅和杜仲前來幫忙,他心中自然欣喜。
為了掩人耳目,許浪特意派遣杜仲率先入齊,吸引齊地官家的視線,他才好在齊地做事。
只是他早該料到!早該料到啊啊!!
檐上飛鳥能如何吸引視線,自然是……
搖頭輕嘆,有杜仲這麼個貨在,他的名聲是別想好了。
沒再細究此事,他閉目,開始在腦海中整理著這兩天在齊地打探到的消息。
蠻族剛打來時,齊梁二侯拼死抵抗,死守封地,不過後來人們都明白,那不過是為了抬高價碼,最終,齊梁皆降了蠻族。
後來,蠻族由於兵多,卻官少,沒辦法完全吃下齊梁二地,便仍由齊梁二侯在封地自治。
並且准其封王,讓其成了齊王與梁王。
初時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許浪其實很是不解。
打下北境,卻又讓大虞藩鎮諸侯稱王,稍有不慎,便相當於放虎歸山,使其再度成為心頭大患,蠻族怎會行如此之事?
只是,當他更深入了解了齊地局勢之後,不得不感嘆,那位呼延朝,當真是手段了得。
齊梁二王歸降之後,麾下兵馬被徹底打散,僅被留下二人的衛軍不足三千,此舉直接將兵權收攬。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即便蠻族承諾給到歸降兩人豐厚回報,但這一點,是底線,兩位新王也自然無法拒絕。
仗都打輸了,降也降了,沒道理給他們留兵馬。
而後,蠻族王庭卻又給了兩位新王軍中官職,分別為鎮齊大將軍和鎮梁大將軍。
分予二人各自五萬蠻軍,讓其指揮。
「大虞的敗軍之將,指揮蠻族兵馬,呵,指揮得了嗎?」
許浪不禁搖頭輕嘆,蠻軍哪裡會聽他們的。
此舉其實相當於讓蠻軍鎮守了兩地,卻在明面上,把齊梁二王,綁上了蠻族的大船。
之後無論這些蠻軍在兩地做什麼,都可以對外說是齊王與梁王的授意。
大虞民間百姓的反意和仇恨,將被很大程度上從蠻族身上,分化至兩位新王的身上。
沒了民心,齊王和梁王再想聚兵抗擊,就變得不再可能了。
兩人心中對這些自然明了,但其實在其決定歸降的時候開始,這些東西,他們已經不在乎了,也沒法再去在乎了。
不過這般局勢,卻是對許浪有利。
「他們失了民心,我們的出現,才更能讓百姓們心嚮往之。」
輕聲自語,許浪起身,準備離去。
城中官面上的局勢已然打探的差不多了,接下來,他該去各處山頭,打探下鄉野的局勢了。
蠻軍駐紮以來,最為繁重的一項工作,就是剿匪。
只是,那是匪嗎?
於蠻族而言當然是,但於大虞而言,絕對不是,那是百姓們,復國的殘念。
「小二,茶錢放桌……嗯?我錢呢?」
許浪剛欲將茶錢放於桌上離去,一摸身上,神色卻是一滯。
他的錢袋,不見了。
為防意外起卦,這次他的錢袋裡未放銅錢,全都是些碎銀。裡面還有極為重要的一塊令牌,那是被他施加了卦術,來為憨憨主公指路用的。
「客官啊,可不興這樣的,幾文茶錢,真沒必要。」
顯然,小二把許浪當成了想喝霸王茶的人了。
許浪此刻是一臉的尷尬,他自然是有逃單的本事,可引來鎮上的駐軍,可就不好了。
而正當他不知所措的時候,眸光忽然瞥到不遠處,幾個孩童正朝他扮著鬼臉,為首的那小子,手上拿著的,正是他的錢袋。
只能說許浪現在還只是空有三境武夫之力,感知和招法等等都不大行,居然被這麼幾個小子摸去了貼身之物。
不過他倒也不急,看著幾個小偷奔逃而去,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
「既然被你們拿去了,就讓你們為她指路好了。」
自語過後,許浪歉然地看向茶攤小二:「錢袋丟了,著實不好意思。」
小二也看見那幾個小崽子了,無奈地搖了搖頭,嘆道:
「算了,客官,這茶錢就不要了,那些孩子是山中匪徒之後,過得著實可憐了些,還請客官息怒,莫要傷了他們。」
說罷,小二收拾起了桌上茶具,遙看孩子幾個奔逃的方向,自言自語起來:
「何必呢?國都亡了,還堅持什麼呢?讓孩子也跟著遭罪……」
許浪也遙望著那些孩子,嘴角卻是帶著笑容,像是回應小二一般,自語著:
「還好有他們啊,他們還在,還有人抗爭,那國,就還沒亡。」
……
「多少?點清楚了沒?」
「沒多少,彥哥,現在人們都窮。」
奉鎮以東的奉山腳下,剛剛年滿十二的齊彥指揮著一幫小孩,清點著今日從鎮上偷來的東西。
他們本是農人家的孩子,就住在這奉山內的深谷當中,不時會有蠻兵以剿匪的名義來清剿他們。
好在家裡大人們借著地利,一次次艱難擋了下來。
為了安全起見,他們這些調皮的半大小子,其實是被嚴禁出谷的,農人淳樸,更是不會允許他們去偷東西了。被發現,怕是逃不過一頓家教。
不過齊彥卻是已經不管這些了,他雖年紀小,只有十二歲,但他很多事都清楚明白。
要入冬了,谷里沒有田,糧食也不夠,山里果子野味都避冬消失後,他們就沒吃的了。
他急啊,雖知道不道德,但還是和這一幫小夥伴一起,搞起了這偷盜營生。目的,也不過只是想多買些糧食回來過冬。
「嘿!急急如律令!」
這時,年紀較小,看上去只有六七歲的一個小孩,手裡拿著一枚木質的木牌,比劃了起來。
「彥哥你看!這是不是仙人的令牌,可以召喚天兵天將的那種!它能幫咱們把蠻子都打跑嗎?」
小孩子的想像總是天馬行空,齊彥聞言也只能是小大人一樣摸摸他的腦袋,苦笑回道:
「這世上哪有這種東西?」
只是說話間,想到父輩深藏谷中反抗的兇險與艱難,齊彥心中嘆息:
「真有的話,該多好啊……」
「這誰人不知啊?齊地這些日子,浪子許威名震耳欲聾啊!公狗聽了都得把母狗護在後頭!」
「前幾日蠻子派大官來咱齊地,結果當晚就被這位給偷家了!」
「啊?蠻子都不放過?俊才!俊才啊!」
清江之北,毗鄰南境的,是齊梁二地。
正北為梁地,而齊地則在東北。
齊地一處名為奉鎮的小鎮,許浪正身著黑衣,頭戴斗笠,於一處茶攤落坐。
一邊喝茶,一邊傾聽茶客們的交談,打聽著齊地的訊息。
只是此刻,他握著茶杯的手,正在微微顫抖。
粗重的呼吸連喘好幾下,才終於被按捺下來,恢復平靜。
口中則牙疼一般地擠出一聲低語:
「杜仲!我求求你做個人吧……」
此番入齊地,他自然是有圖謀的,剛好悟屠小師傅和杜仲前來幫忙,他心中自然欣喜。
為了掩人耳目,許浪特意派遣杜仲率先入齊,吸引齊地官家的視線,他才好在齊地做事。
只是他早該料到!早該料到啊啊!!
檐上飛鳥能如何吸引視線,自然是……
搖頭輕嘆,有杜仲這麼個貨在,他的名聲是別想好了。
沒再細究此事,他閉目,開始在腦海中整理著這兩天在齊地打探到的消息。
蠻族剛打來時,齊梁二侯拼死抵抗,死守封地,不過後來人們都明白,那不過是為了抬高價碼,最終,齊梁皆降了蠻族。
後來,蠻族由於兵多,卻官少,沒辦法完全吃下齊梁二地,便仍由齊梁二侯在封地自治。
並且准其封王,讓其成了齊王與梁王。
初時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許浪其實很是不解。
打下北境,卻又讓大虞藩鎮諸侯稱王,稍有不慎,便相當於放虎歸山,使其再度成為心頭大患,蠻族怎會行如此之事?
只是,當他更深入了解了齊地局勢之後,不得不感嘆,那位呼延朝,當真是手段了得。
齊梁二王歸降之後,麾下兵馬被徹底打散,僅被留下二人的衛軍不足三千,此舉直接將兵權收攬。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即便蠻族承諾給到歸降兩人豐厚回報,但這一點,是底線,兩位新王也自然無法拒絕。
仗都打輸了,降也降了,沒道理給他們留兵馬。
而後,蠻族王庭卻又給了兩位新王軍中官職,分別為鎮齊大將軍和鎮梁大將軍。
分予二人各自五萬蠻軍,讓其指揮。
「大虞的敗軍之將,指揮蠻族兵馬,呵,指揮得了嗎?」
許浪不禁搖頭輕嘆,蠻軍哪裡會聽他們的。
此舉其實相當於讓蠻軍鎮守了兩地,卻在明面上,把齊梁二王,綁上了蠻族的大船。
之後無論這些蠻軍在兩地做什麼,都可以對外說是齊王與梁王的授意。
大虞民間百姓的反意和仇恨,將被很大程度上從蠻族身上,分化至兩位新王的身上。
沒了民心,齊王和梁王再想聚兵抗擊,就變得不再可能了。
兩人心中對這些自然明了,但其實在其決定歸降的時候開始,這些東西,他們已經不在乎了,也沒法再去在乎了。
不過這般局勢,卻是對許浪有利。
「他們失了民心,我們的出現,才更能讓百姓們心嚮往之。」
輕聲自語,許浪起身,準備離去。
城中官面上的局勢已然打探的差不多了,接下來,他該去各處山頭,打探下鄉野的局勢了。
蠻軍駐紮以來,最為繁重的一項工作,就是剿匪。
只是,那是匪嗎?
於蠻族而言當然是,但於大虞而言,絕對不是,那是百姓們,復國的殘念。
「小二,茶錢放桌……嗯?我錢呢?」
許浪剛欲將茶錢放於桌上離去,一摸身上,神色卻是一滯。
他的錢袋,不見了。
為防意外起卦,這次他的錢袋裡未放銅錢,全都是些碎銀。裡面還有極為重要的一塊令牌,那是被他施加了卦術,來為憨憨主公指路用的。
「客官啊,可不興這樣的,幾文茶錢,真沒必要。」
顯然,小二把許浪當成了想喝霸王茶的人了。
許浪此刻是一臉的尷尬,他自然是有逃單的本事,可引來鎮上的駐軍,可就不好了。
而正當他不知所措的時候,眸光忽然瞥到不遠處,幾個孩童正朝他扮著鬼臉,為首的那小子,手上拿著的,正是他的錢袋。
只能說許浪現在還只是空有三境武夫之力,感知和招法等等都不大行,居然被這麼幾個小子摸去了貼身之物。
不過他倒也不急,看著幾個小偷奔逃而去,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
「既然被你們拿去了,就讓你們為她指路好了。」
自語過後,許浪歉然地看向茶攤小二:「錢袋丟了,著實不好意思。」
小二也看見那幾個小崽子了,無奈地搖了搖頭,嘆道:
「算了,客官,這茶錢就不要了,那些孩子是山中匪徒之後,過得著實可憐了些,還請客官息怒,莫要傷了他們。」
說罷,小二收拾起了桌上茶具,遙看孩子幾個奔逃的方向,自言自語起來:
「何必呢?國都亡了,還堅持什麼呢?讓孩子也跟著遭罪……」
許浪也遙望著那些孩子,嘴角卻是帶著笑容,像是回應小二一般,自語著:
「還好有他們啊,他們還在,還有人抗爭,那國,就還沒亡。」
……
「多少?點清楚了沒?」
「沒多少,彥哥,現在人們都窮。」
奉鎮以東的奉山腳下,剛剛年滿十二的齊彥指揮著一幫小孩,清點著今日從鎮上偷來的東西。
他們本是農人家的孩子,就住在這奉山內的深谷當中,不時會有蠻兵以剿匪的名義來清剿他們。
好在家裡大人們借著地利,一次次艱難擋了下來。
為了安全起見,他們這些調皮的半大小子,其實是被嚴禁出谷的,農人淳樸,更是不會允許他們去偷東西了。被發現,怕是逃不過一頓家教。
不過齊彥卻是已經不管這些了,他雖年紀小,只有十二歲,但他很多事都清楚明白。
要入冬了,谷里沒有田,糧食也不夠,山里果子野味都避冬消失後,他們就沒吃的了。
他急啊,雖知道不道德,但還是和這一幫小夥伴一起,搞起了這偷盜營生。目的,也不過只是想多買些糧食回來過冬。
「嘿!急急如律令!」
這時,年紀較小,看上去只有六七歲的一個小孩,手裡拿著一枚木質的木牌,比劃了起來。
「彥哥你看!這是不是仙人的令牌,可以召喚天兵天將的那種!它能幫咱們把蠻子都打跑嗎?」
小孩子的想像總是天馬行空,齊彥聞言也只能是小大人一樣摸摸他的腦袋,苦笑回道:
「這世上哪有這種東西?」
只是說話間,想到父輩深藏谷中反抗的兇險與艱難,齊彥心中嘆息:
「真有的話,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