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三顧茅廬
很快,親衛們就準備好了各色禮物,劉備不敢耽擱,立馬帶著陳璋和徐庶前往新野,負責護衛的還是趙雲。
就在臨出門時,陳璋突然發現劉備已經換了一匹新的戰馬,只見此馬膘肥體壯,四肢修長,一身皮毛油光水滑漆黑如墨,只有額上有一撮白色的毛髮。
如果放在後世,想必不少女孩子會對這撮白毛喜愛有加,畢竟有了這撮毛後戰馬顯得可愛了不少。
可是徐庶看到這撮毛後卻大驚失色,對著劉備問道:「主公,此馬是從何處得來?」
劉備笑著答道:「這馬是前些日子三弟所贈,聽他說好像是從一支盜匪手中奪過來的。」
自從關羽張飛帶著麾下士卒進駐新野後,就開始四處派人剿滅周圍的盜匪,有一日張飛帶著人在新野南邊的朝陽一帶巡視時,突然撞上了一支盜匪。
與其說是盜匪,其實還不如說是叛軍,這支人馬本來是劉表的下屬,在首領張武的帶領下突然叛亂,如今在南陽落草為寇。
張飛殺了張武,招降了他麾下的士卒,這匹戰馬正是張武的坐騎。前段日子劉備回營,張飛把這匹戰馬作為禮物送給了大哥。
徐庶見此馬的來歷並無問題,這才放下心來,「原來如此,那是我多慮了,不過主公卻萬萬不可再乘此馬。」
劉備聞言頓覺困惑不已,「元直何出此言,此馬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一旁的陳璋倒是明白了徐庶的用意,畢竟這也算是三國有名的戰馬故事了。於是他興致勃勃的開口問道:「元直兄,此馬莫不是傳說中的『的盧』?」
徐庶點了點頭:「伯玉說的不錯,此馬正是『的盧』!,根據伯樂的《相馬經》所載,的盧馬妨主,主公自己切不可再騎,不如將此馬轉贈他人,也好禍水東引。」
陳璋一聽就知道,徐庶這傢伙又在試探劉備了,什麼的盧馬妨主,這就是個藉口。
而且伯樂的《相馬經》陳璋也看過,裡面分明寫的是「的盧,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凶馬也。」
現在這匹馬不過是頭上帶了一撮白毛而已,根本沒有「白額入口至齒」,這也是為什麼陳璋沒有認出的盧馬來,因為它根本就不是的盧。
劉備的回答當然不會讓徐庶失望,他笑著說道:「你我已經相識兩月有餘,元直何故又出言試探?此等損人利己之事備不敢聞教。而且子不語怪力亂神,凡人生死有命,又怎麼可能被區區一匹馬妨礙到性命。」
徐庶急忙作揖致歉:「倒不是我不信主公,只是今日主公要去請孔明,我自己也就罷了,孔明是我至交好友,我實在是害怕他所託非人,所以才忍不住出言相試。」
這裡就能看出徐庶和諸葛亮的情義不淺,徐庶因為擔心把好友推入火坑,就算自己已經認定劉備是個仁德的主公,居然還是冒險出言試探劉備。
一旁的陳璋急忙出來打圓場道:「還請主公體諒元直一片愛友之心,不要怪責於他。」
劉備到底是個寬厚仁德之人,他不但沒有怪罪徐庶,反而對他又高看了幾分。
他上前扶起躬身下拜的徐庶,大聲稱讚他道:「元直真乃君子也,孔明能有你為友,真是一件幸事。」
一番話說的徐庶更加不好意思了,陳璋見狀,只能大聲提醒道:「主公,元直,我們再不出發,孔明先生說不定又跑了。」
劉備和徐庶這才反應過來,現在都已經是巳時(09時至11時)再不出發可就晚了。
於是兩人立馬騎上坐騎,帶著一干隨從出了襄陽城的西門,直往隆中而去。
劉備胯下騎的當然還是那匹所謂的「的盧馬」,看樣子他根本沒有把徐庶「的盧妨主」的說法放在心上。
一行人快馬加鞭的趕到了隆中,這迴路上沒有再遇上諸葛亮的那些隱者朋友,順順利利的來到了臥龍崗。
距離孔明的草廬還有半里地,劉備就命眾人下馬步行,以示對孔明先生的尊重。
幾人下馬走了一小段路後,就迎面撞上了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
劉備趕緊向諸葛均詢問孔明現在是否還在莊內,諸葛均答道:「我兄長昨日晚間才剛剛返回草廬,今早並未出門,左將軍盡可以前去莊內一見。」說完,諸葛均就朝著幾人拱手道別,飄然而去。
聽到孔明此時正在莊內,劉備頓時大喜,對著陳璋和徐庶感嘆道:「這回總算是能夠見到諸葛先生,真的是蒼天保佑。」
徐庶笑著說道:「孔明此人一向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次一定是主公誠意打動了上蒼,這才安排他在莊內等候。」
陳璋也湊趣道:「主公求賢若渴,想必以後主公三顧茅廬的故事也能像周公握髮吐哺一樣為後人稱頌。」
劉備環顧了一下四周,隨行的眾人都面露笑意,只有趙雲一人面帶肅容,仍舊一絲不苟的扶劍護衛在自己身後,「好了,你們兩個就別再吹捧我了,正事要緊,我們還是趕緊前往草廬拜見孔明先生。」
說罷,劉備就帶著幾人繼續牽著馬往諸葛亮居住的草廬走去。
幾人來到莊前,扣響了柴門,開門的還是之前的那位童子。
劉備笑著對他說道:「還請童子入內稟告,就說劉備劉玄德前來拜見孔明先生。」
童子答道:「我家先生今日雖然的確在莊中,但是現在正在晝寢,還沒有醒來。」
劉備聞言,急忙說道:「既然是這樣,那麼還是暫時不要進去通報了,免得影響先生休息,我在外面等他醒來。」
說完,劉備吩咐趙雲帶著親衛守在莊外,自己則帶著陳璋和徐庶悄悄走進莊子。
三人來到草堂外,只見諸葛亮仰面閉目躺在正堂的草蓆上睡得正香。
徐庶低聲笑道:「孔明倒是逍遙快活,只是害得我們在外面苦等。」
陳璋回道:「既然如此,元直何不直接進去把孔明先生叫起來,反正你是他的好友,也不算太失禮。」
一聽之下,徐庶還真有點動心,不過劉備很快就出言制止了兩人,「元直伯玉不可失禮,你二人若是不耐,就去外面和子龍他們一起吧,我一個人在此等著就行。」
徐庶和陳璋也只能拱手道:「我們在這裡陪著主公一起等。」
這時,草堂上的諸葛亮突然翻了一個身,陳璋還以為他要醒了,沒想到他只是換了一個姿勢,側身面朝牆壁繼續睡覺。
童子打算入內叫醒諸葛亮,卻被劉備抬手攔了下來。
就在臨出門時,陳璋突然發現劉備已經換了一匹新的戰馬,只見此馬膘肥體壯,四肢修長,一身皮毛油光水滑漆黑如墨,只有額上有一撮白色的毛髮。
如果放在後世,想必不少女孩子會對這撮白毛喜愛有加,畢竟有了這撮毛後戰馬顯得可愛了不少。
可是徐庶看到這撮毛後卻大驚失色,對著劉備問道:「主公,此馬是從何處得來?」
劉備笑著答道:「這馬是前些日子三弟所贈,聽他說好像是從一支盜匪手中奪過來的。」
自從關羽張飛帶著麾下士卒進駐新野後,就開始四處派人剿滅周圍的盜匪,有一日張飛帶著人在新野南邊的朝陽一帶巡視時,突然撞上了一支盜匪。
與其說是盜匪,其實還不如說是叛軍,這支人馬本來是劉表的下屬,在首領張武的帶領下突然叛亂,如今在南陽落草為寇。
張飛殺了張武,招降了他麾下的士卒,這匹戰馬正是張武的坐騎。前段日子劉備回營,張飛把這匹戰馬作為禮物送給了大哥。
徐庶見此馬的來歷並無問題,這才放下心來,「原來如此,那是我多慮了,不過主公卻萬萬不可再乘此馬。」
劉備聞言頓覺困惑不已,「元直何出此言,此馬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一旁的陳璋倒是明白了徐庶的用意,畢竟這也算是三國有名的戰馬故事了。於是他興致勃勃的開口問道:「元直兄,此馬莫不是傳說中的『的盧』?」
徐庶點了點頭:「伯玉說的不錯,此馬正是『的盧』!,根據伯樂的《相馬經》所載,的盧馬妨主,主公自己切不可再騎,不如將此馬轉贈他人,也好禍水東引。」
陳璋一聽就知道,徐庶這傢伙又在試探劉備了,什麼的盧馬妨主,這就是個藉口。
而且伯樂的《相馬經》陳璋也看過,裡面分明寫的是「的盧,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凶馬也。」
現在這匹馬不過是頭上帶了一撮白毛而已,根本沒有「白額入口至齒」,這也是為什麼陳璋沒有認出的盧馬來,因為它根本就不是的盧。
劉備的回答當然不會讓徐庶失望,他笑著說道:「你我已經相識兩月有餘,元直何故又出言試探?此等損人利己之事備不敢聞教。而且子不語怪力亂神,凡人生死有命,又怎麼可能被區區一匹馬妨礙到性命。」
徐庶急忙作揖致歉:「倒不是我不信主公,只是今日主公要去請孔明,我自己也就罷了,孔明是我至交好友,我實在是害怕他所託非人,所以才忍不住出言相試。」
這裡就能看出徐庶和諸葛亮的情義不淺,徐庶因為擔心把好友推入火坑,就算自己已經認定劉備是個仁德的主公,居然還是冒險出言試探劉備。
一旁的陳璋急忙出來打圓場道:「還請主公體諒元直一片愛友之心,不要怪責於他。」
劉備到底是個寬厚仁德之人,他不但沒有怪罪徐庶,反而對他又高看了幾分。
他上前扶起躬身下拜的徐庶,大聲稱讚他道:「元直真乃君子也,孔明能有你為友,真是一件幸事。」
一番話說的徐庶更加不好意思了,陳璋見狀,只能大聲提醒道:「主公,元直,我們再不出發,孔明先生說不定又跑了。」
劉備和徐庶這才反應過來,現在都已經是巳時(09時至11時)再不出發可就晚了。
於是兩人立馬騎上坐騎,帶著一干隨從出了襄陽城的西門,直往隆中而去。
劉備胯下騎的當然還是那匹所謂的「的盧馬」,看樣子他根本沒有把徐庶「的盧妨主」的說法放在心上。
一行人快馬加鞭的趕到了隆中,這迴路上沒有再遇上諸葛亮的那些隱者朋友,順順利利的來到了臥龍崗。
距離孔明的草廬還有半里地,劉備就命眾人下馬步行,以示對孔明先生的尊重。
幾人下馬走了一小段路後,就迎面撞上了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
劉備趕緊向諸葛均詢問孔明現在是否還在莊內,諸葛均答道:「我兄長昨日晚間才剛剛返回草廬,今早並未出門,左將軍盡可以前去莊內一見。」說完,諸葛均就朝著幾人拱手道別,飄然而去。
聽到孔明此時正在莊內,劉備頓時大喜,對著陳璋和徐庶感嘆道:「這回總算是能夠見到諸葛先生,真的是蒼天保佑。」
徐庶笑著說道:「孔明此人一向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次一定是主公誠意打動了上蒼,這才安排他在莊內等候。」
陳璋也湊趣道:「主公求賢若渴,想必以後主公三顧茅廬的故事也能像周公握髮吐哺一樣為後人稱頌。」
劉備環顧了一下四周,隨行的眾人都面露笑意,只有趙雲一人面帶肅容,仍舊一絲不苟的扶劍護衛在自己身後,「好了,你們兩個就別再吹捧我了,正事要緊,我們還是趕緊前往草廬拜見孔明先生。」
說罷,劉備就帶著幾人繼續牽著馬往諸葛亮居住的草廬走去。
幾人來到莊前,扣響了柴門,開門的還是之前的那位童子。
劉備笑著對他說道:「還請童子入內稟告,就說劉備劉玄德前來拜見孔明先生。」
童子答道:「我家先生今日雖然的確在莊中,但是現在正在晝寢,還沒有醒來。」
劉備聞言,急忙說道:「既然是這樣,那麼還是暫時不要進去通報了,免得影響先生休息,我在外面等他醒來。」
說完,劉備吩咐趙雲帶著親衛守在莊外,自己則帶著陳璋和徐庶悄悄走進莊子。
三人來到草堂外,只見諸葛亮仰面閉目躺在正堂的草蓆上睡得正香。
徐庶低聲笑道:「孔明倒是逍遙快活,只是害得我們在外面苦等。」
陳璋回道:「既然如此,元直何不直接進去把孔明先生叫起來,反正你是他的好友,也不算太失禮。」
一聽之下,徐庶還真有點動心,不過劉備很快就出言制止了兩人,「元直伯玉不可失禮,你二人若是不耐,就去外面和子龍他們一起吧,我一個人在此等著就行。」
徐庶和陳璋也只能拱手道:「我們在這裡陪著主公一起等。」
這時,草堂上的諸葛亮突然翻了一個身,陳璋還以為他要醒了,沒想到他只是換了一個姿勢,側身面朝牆壁繼續睡覺。
童子打算入內叫醒諸葛亮,卻被劉備抬手攔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