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慌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就在楊溥繼楊士奇之後,跪倒的那刻。

  文武班列中,幾人癱倒在地。

  有文臣,亦有武將,但多的還是文臣。

  姜濤從袖口中取出謄寫的又一件奏疏副本,連同那件血染的襯布,一起舉過頭頂。

  「陛下,有奏本和血書在,懇請陛下為百姓伸冤。」

  不用吩咐,早有階下侍應的小太監飛跑過來,從姜濤手中接下奏本和血書。

  奏疏的正本,算上今日,已經遞上去第三日了。

  由於其中涉及右通政使李錫,楊士奇怕通政司壓下,不僅署了自己的名,還越過通政司,親自將奏疏帶進內閣。

  後又怕王振壓下,還專門挑了個他休沐的日子,讓底下中書在金英當值的時候送去司禮監。

  金英此人,按說資歷比王振要老。奈何此人生性膽小,雖不是濫權的內宦,但攝於王振淫威,他也確實做了一些錯事。

  楊士奇心中知道,王振勢力,金英知之不詳,所以才會選擇這個時機,遞上摺子。

  奈何摺子遞上之後,楊士奇多方打探,知道摺子確實到了朱祁鎮手上,只是陛下依舊沒有任何批示。

  這兩日來,他心中其實並不平和,反而有些煩躁。

  楊溥剛回京,他就將此事和這位共事多年的老友說了。

  兩人唏噓許久。

  楊溥心中感嘆,他告假回鄉這些日子,竟發生了這麼多事,連于謙都被下了獄。

  他埋怨楊士奇不早早送信給他。

  楊士奇幾次張口欲言,但最後想到於康再三叮囑,他還是又咽了回去,瞞了老友於康的事。

  只是搪塞著說,事情已然發生,自己設法在救,不想打擾他。

  二人都心裡明白,自己歲月無多,回一次鄉不易,或許是最後一次也不一定。

  楊溥心知老友體恤自己,也只能嘆一聲揭過。

  商討過後,兩人決定,陛下既然將奏疏留中,其中定然是出了什麼岔子,具體情由他們不知,但朔望朝參在即,這是一個機會。

  於是才有了現下這一幕。

  兩位百官表率,以如此行動表明決心。滿朝文武,亦不乏血性臣子。

  於是下一刻,跪倒一大片。

  山呼海嘯般喊出:「懇請陛下為百姓伸冤。」

  此時朱祁鎮臉上稍顯一絲無措和慌亂。

  他確實因為連日來一些事,將這件事忘在了腦後。

  而且那日,他並未將奏疏看完。

  當時滿腔怒火,只因為懷疑楊士奇和于謙結黨,至於工匠之事,他根本沒來得及細想。

  今日朔望朝會,他口中的,要議一議的大事,本不包括此事。但此刻朝堂上,內閣輔臣,滿朝文武山呼海嘯,還是讓他慌了神。

  王振看到朱祁鎮如此,心中也在感嘆:「陛下畢竟年紀還小,應對事情畢竟還有些稚嫩。」

  於是上前,暗裡伸手,輕輕碰了碰朱祁鎮的衣袖。

  朱祁鎮本有些無助,王先生的舉動頓時讓他心裡安定不少。

  王振送過去一個眼神,也不管朱祁鎮有沒有看明白,又順手接過隨侍太監遞過來的奏本和血書。

  那寫在白色襯布上,用血寫成的字,如今已經因為過去數日,紅色轉變為黑色。

  但放眼望去,那份沉重感,依然不是墨色能比。

  王振眼中嫌惡一閃而過。

  他又看到朱祁鎮,身體和眼神中的躲閃,知道陛下未曾親手沾過血跡,心中會有恐懼,便很貼心的沒有遞給朱祁鎮過目。

  他眼神示意朱祁鎮安心,接著便尖著嗓子開口道:

  「此事兩日前,順天府已經遞過摺子,陛下也已經知曉,已於朝會前降旨錦衣衛指揮使馬順,著錦衣衛從順天府接手此案。等朝會結束,錦衣衛自會去順天府做交接。為百姓伸冤之事,陛下早已做了妥善安排。奏本上的名字,若是查實確有其罪,定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

  說完,眼神一掃階下還站著的馬順。

  馬順明白王振眼神傳過來的意思,連忙閃出班列,拜倒在地。

  「陛下,臣已經做了安排,等朝會結束之後,自會帶領錦衣校尉前去順天府交接,此事陛下和諸位大人放心,錦衣衛秉承陛下旨意,一定秉公辦理此案,絕不放過一個惡人。」

  朱祁鎮身體慢慢放鬆,看向王振的眼神里多出一絲感激。

  口中微不可查的說出一句:「幸虧有王先生在。」

  階下,跪在於康身側的徐良身體微微一抖,臉上驚愕一閃而過。

  於康本就一直悄悄勾著頭,看金台御帷上那二位的動作。

  兩人眼神交換,一絲不落的收進於康眼中。

  加上徐良這個『天耳通』,偷聽過後不自然的動作。

  綜合起來,於康已經猜出這其中的貓膩。

  只是這件案子若是落在馬順手中,最後什麼結果,可想而知。

  無論是血書中,還是奏本中,所列名單有大部分,都已經被王振籠絡麾下。

  他們和馬順一樣,都是『王公』的自己人。

  自己人又如何能不保自己人?

  於康心中有些著急,他生怕楊士奇答應此事。

  哪知心中此念頭剛一出。就有人像是猜出他心中所想,替他做出反對舉措。

  那人於康不認識,只看此人身上的官服和之前站立的位置,猜出那人應該是六科言官中,某科的給事中。

  此人身體瘦削,不苟言笑,一雙大眼炯炯有神。

  「陛下不可,此乃民事,合該歸刑部審理,即便牽涉朝廷官員,都察院隨刑部一同審理也可。若是陛下不放心如此大案,單由一、兩個衙門審理會有疏漏,亦可交由三法司衙門主理,五府、六部、內廷各派官員陪審,豈能交由錦衣衛單獨辦理?出此主意給陛下的人,當斬。」

  說完,矛頭直指內閣。

  「內閣票擬,給陛下出的就是這種濫主意?臣懇請陛下對票擬的幾位閣臣,施以重罰。」

  一言出,階下眾臣毫無反應。

  金台御帷上兩人卻當即黑了臉。

  王振剛想呵斥,朱祁鎮卻急吼吼率先開口。

  「你說的倒是中肯,此事如此辦確實更好一些。」說到這裡,看向馬順說道:「馬順,此事你就先不用管了,此案交由三法司共審,五府、六部、六科各派人員陪審,至於內廷,我讓金英去。此案爾等需盡心竭力,審查明白,相關人員,一應關押刑部獄,等最後一同判決。」

  於康看著朱祁鎮急迫的樣子,心中譏笑。

  「看來,這位皇帝陛下是怕被戳穿。還有這位大人,生的一副好眼力,說話也能直切要害,當真好厲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