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好大一頂帽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祁鎮想打馬虎眼,先將此事揭過。

  且他已經開口同意三法司共審,其餘衙門協審。

  王振有心改變這一決斷,奈何朝堂之上,眾目睽睽之下,朱祁鎮金口玉言,實不能為。

  心想只能等今日朝會過後,再想辦法。

  階下一些心中有鬼之人,此時早已冷汗連連,處於半暈半醒之中。

  王振站在階上,將他們醜態一個個盡收眼底。心中深恨,為何自己籠絡的這些人,都是些沒骨血的軟貨。

  有好處的時候一窩蜂成群結隊的上,生怕占不到便宜。

  稍出點事,就個個變成了軟腳蝦。

  事情是他們這些人弄出來的,到最後偏讓自己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他心中長嘆:

  「咱的手底下何時能多出幾個頂用的。哪怕只稍微聰明點,手腳利落點。別總是光想拿好處,顧頭不顧腚,從不自己想著把屁股上的屎擦乾淨。」

  那些癱軟的,此時政眼巴巴的朝階上看。

  看的是誰,王振自然明白。

  只能暗自里甩過去一個眼神,讓他們稍安勿躁。

  王振的平靜,讓他們終於重新燃起一絲希望,好歹他們也都是官場摸爬多年的人,也並不都是一無是處。各自都琢磨起如何自救。

  跪在最前列的楊士奇心中一陣感嘆。

  「還真讓那個小子都猜中了!」

  早些時候,於康就提醒過他,陛下從小一直身處禁宮深牆之中,對外面的事知之不多,對百姓困苦亦不能感同身受。

  摺子上那些人命數字,陛下斷不會有太多共情。

  甚至於康當時說的很直白,在陛下的心中,或許那些人命數字,就只是數字而已。

  畢竟那些人樣貌、生存如何?陛下沒親眼見過,也並不熟悉。

  愛民,在這個時候,只是一個聽著很宏大的詞,只要是身居高位,都會拿來高談闊論,以其為,為君、為官之根本。

  遠的不論,單只摺子上這份名單中,所列之人哪個不是飽讀聖賢書,也見識過小民市井生活艱難?他們難道不知道這個詞?

  可他們最終選擇親自下場,從行為上推翻這個詞。

  連這些人都如此。

  難道去指望一個身處禁宮,都沒接觸過外面世界,市井生活的天潢貴胄,去共情這些小民?

  楊士奇官場歷事數十年,之前竟以自己內心揣測聖心,覺得陛下心懷仁慈,只是被閹宦循循善誘所蠱惑。當血淋淋的事實擺在眼前時,必定不會無動於衷。

  他一直認為,陛下只是不知道,而不是無動於衷。

  剛剛一切,他無需再看,只單單陛下讓錦衣衛接手這事,到後來又改主意。這絕不是陛下不知情,被王振蠱惑糊弄。

  而是自始至終,如於康之前說的那樣,陛下對此事其實並不那麼放在心上。

  楊士奇心中蕭索,轉頭看楊溥時,發現這位共事多年的老友,竟也如他一般,甚至更甚。

  想起於康那晚和他高談闊論,分析的句句在理,絲絲入扣。

  他深愧當時自己對待這些闊論的態度。

  「看來真的是老了啊!幸得老夫垂暮之年,竟結識到這樣一位少年。於廷益啊於廷益!老夫沒有看錯你,也只有你,才能教養出這樣的人物。老夫身軀朽敗,所思也早已陳舊腐壞。以後多的不能做,但以這副殘軀,拼死也會護著你父子二人性命。」

  想到此處,楊士奇身軀慢慢挺直了一些。

  他抬眼再看金台御帷上,這位先皇託付的少年皇帝,心中最後那一絲希望之火,也終於漸漸熄滅。

  知道一味規勸是無用的。

  自古相權和皇權天生對立,卻又相輔相成。

  本朝自太祖廢相,便再也無有約束皇權之職位。

  內閣無其名,但身為百官衙門總魁,是該擔起正朝堂風氣,約束內宦爛為的擔子了。

  「陛下!」

  楊士奇高喊一聲。

  這一聲,從一個歲近耄耋的老人口中喊出,本就已經讓人驚訝,但語氣中那股威嚴,卻實屬讓人更加陌生。


  所有人都心頭震動,包括金台御帷上那兩位。

  「此案交由三法司合情合理,但血書與名單上所列官員名單,如今還在朝堂之上的,就有數位。按照大明律,他們戴罪之身,不宜站在朝堂,請陛下將他們下獄。」

  朱祁鎮眉頭一皺,似乎對這件本已經過去的事,楊士奇再次提起很不滿。

  王振察言觀色,開口說道。

  「楊閣老,陛下已經有旨,朝會過後,三法司衙門和順天府交接。等這件案子審理之後,誰有罪誰無罪,誰該下獄,誰該砍頭,自會依照大明律判決。閣老難道今日非要在朝堂上,揪住此事不放,耽誤時間?陛下身體不適,忍著辛苦上朝,爾等難道不知體恤?」

  真是好大的一頂帽子,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往日這個時候,楊士奇定然已經先行請罪,然後就真的偃旗息鼓。

  這也是王振對付楊士奇等一班老臣時,最慣用的伎倆。

  哪知今日,楊士奇竟一改往常,絲毫不為所動。

  「陛下身體不適,當宣太醫院御醫會診,朝會亦當等陛下身體痊癒之後,再行重開。」

  朱祁鎮臉色一變,繼而尷尬道:「朕……無礙。」

  楊士奇繼續說道:

  「陛下當保重龍體,國事重要,但還有我等一班老臣勉力支撐。陛下龍體,臣雖然恨不能以身代之,但臣確實做不到。」

  誰會讓一個歲近耄耋的老人去代一個少年患病?即便是這少年貴為天子,傳出去也是相當炸裂的。

  朱祁鎮臉色憋的通紅。

  楊士奇卻一臉憂心,似乎真的深恨自己不能以身代之。

  接著又矛頭直指王振。

  「王公公身為內廷總管太監,陛下身體不適,為何拖著不讓太醫院診治?陛下忍著病患傷痛上朝,我等亦是心痛如絞。只是不知王公公內心究竟做何想?」

  「陛下御門問政,所決皆是國家大事,此案更是干係萬餘百姓性命,牽涉朝廷官員是否欺壓良善,草菅人命,此等大事,豈能輕易決之?」

  「陛下愛民如子,此事又牽涉如此之廣,豈能草草了事?王公公所言。是要陷陛下於不親民愛民的口伐之中嗎?」

  一番言語,振聾發聵,讓人心中激盪,氣血翻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