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心如鐵石
於康一哂,覺得很不可思議。
笑了笑,心中暗忖:「竟然有三方人馬出動,看來這次,有不少人已經坐不住了。」
只是這另一路人馬,究竟是誰的人,他也沒有思路。
正當他要離開,侍劍卻繼續說道:「公子,要不要讓樓里多派些人過來?」
於康搖搖頭:「之前讓你們過來,是因為事態不明,怕有人暗中使壞。現在別看外面監視的人多了,其實反而是安全的,這裡現在不需要太多人。等過幾日,事情更明朗了,你們也就可以回樓里了,近些時日,實在辛苦你們。」
侍刀撇了撇嘴,把頭偏到另一邊。
於康愈發覺得奇怪,侍刀雖說寡言少語,但她也向來不會將喜怒之色,表現於外。
今日連番如此,定然不是因為之前一句無心之言。
她如此態度,肯定有什麼別的事。
於康也不賣關子,直言問道:「侍刀,我可是哪裡做得不對,惹到你了?」
侍刀還未有任何反應,侍劍卻臉色急變。
剛要開口,卻被於康打斷:
「讓她自己說,既然有什麼不滿,最好還是當面說清的比較好,否則日後相處,總歸會有些不自在。」
「樓里的規矩咱們都懂,自己人內部的事,最好當面鑼對面鼓,以免因為誤會生了齟齬。屆時影響內部團結,也影響樓里生意。」
「說吧!究竟是為了什麼?」
侍劍張了張口,卻被於康眼神微微一掃,又緊緊閉了起來。
侍刀也不客氣,「公子莫要以為是什麼大事,我只問您一句。」她直視於康的眼睛:「公子究竟將柳管事,置於何地?」
於康眼神微眯:「是你想知道,還是她想知道?」
「有何區別?」
於康語氣略帶譏諷。
「若是你想知道,只四個字回你——無可奉告。若是她想知道,讓她自己來問我,還輪不到你來打抱不平。」
說完看向侍劍:「讓她回去吧,換個人來。」
語落,頭也不回的走了。
「公子……」侍劍臉色一白,喚了一聲。
於康剛跨出幾步的腳,又停了下來。
「讓侍刀回去的原因,我不想解釋,你們自己去問柳管事。她知道為什麼。」
看著於康離開的背影,侍劍有些不知所措。
她其實老早就聽柳管事提過,這位於公子看著面善,實則心如鐵石,能讓他心軟下來的人,這世上不多。
以前打交道少。
近些時日,柳管事派她和妹妹侍刀來於府策應。
來之前,柳管事就一再囑咐,一切都聽於公子的安排。其他事莫要聽,也莫要問。
誰曾想,偏偏侍刀就犯了這個大忌。
於康身份,之前她們不知,只知道他是最早受到「擎荷樓」內樓邀請,拿到白玉銘牌的少數人之一。
直到來到此間宅院,才知道這位於公子子身份不凡。他那位養父,更是聲名響徹北京城。
有句俚語——此處雖沒有他,但到處都是他的傳說。
至於她們兩人,算得上是最受柳管事信任的人。
所以也略微知道一些關於柳管事,和這位於公子的一些事。
今日,侍刀回了一趟樓里,也不知從何人口中知道了「輕煙閣」輕煙姑娘的一些事,回來後就有些氣沖沖的。
言語中,還為柳管事抱打不平。
侍劍自己,向來對這些男女之事,嗤之以鼻。
反倒是侍刀,也不知得了什麼失心瘋,總是替柳管事感到不值。
今日又聽了一些風言風語,猜到花巷中,那名因為憐香惜玉,衝冠一怒為紅顏,替輕煙姑娘主持公道的錦衣衛旗官,就是於康。
這還得了?
之前,侍劍就一直規勸妹妹,讓他不要聽那些風言風語。若是真有其事,也是柳管事自己的事。
作為「擎荷樓」內樓護衛頭領之一,只需聽命行事即可。
侍刀當時也沒說什麼,侍劍還以為,她真的聽進去了規勸。
哪知她竟是一直憋著,此刻當面質問於康。
果然,柳管事說得對,這位是個心如鐵石般的人物。
侍劍惱怒之極。平日甚少發脾氣的她,這次實在忍不住,喝罵這個腦子缺根弦的妹妹。
「看看,看看,這就是你做的好事。這下好了,被趕回樓里。我看你怎麼和柳管事交代?到時候,若是查實那些,都只是一些流言蜚語,就惹得於公子不高興,到時候,你覺得柳管事會輕饒了你?」
「樓里的規矩,你也倒背如流,記不記得有這麼一條:任何時候,任務就是任務,莫要節外生枝。你這麼做,究竟為的是什麼,你解釋的清麼?」
侍刀此時也是臉色發白。
常年冷著臉,沒什麼表情的她,此時竟有些畏懼和懊悔。
「姐,我該怎麼辦?」.
侍劍苦笑著搖了搖頭。
「我也不知道,但是你若真的為柳管事好,就把今日發生的事,從怎麼聽到那些亂七八糟的流言,又誤信了這些流言,最後因為荒唐行事惹得於公子不高興,將你攆回樓里的事,一五一十,不要有任何隱瞞的,和柳管事說清楚。」
「否則到時候,柳管事把你直接從樓里也攆出去的時候,可別怪我不幫你說話。」
侍劍滿面怒容,要不是看在兩人長著同樣的一張臉,她真的會一巴掌糊上去。
只是最後,看著妹妹侍刀在聽完她一番長論後,蒼白無血色的臉。一時有些心軟。
最後喟然嘆道:
「你先回去吧!這裡我來想辦法,看能不能幫你向於公子求求情。畢竟,他和內樓其他擁有白玉銘牌身份的人不一樣。」
說完,就催著侍刀趕緊離開。
而她自己,則滿面愁容。
她本想著,看能不能請於璚英幫忙求情。小姑娘心思單純,或許能答應這個請求。
但很快,她又將這種想法拋諸腦後。
依著於公子的性子,她明白,若真的去請於家這位小姑娘幫忙,怕是下一個走的就是自己了。
想到這些,更是愁容慘澹。
……
於康來到後宅,望著母親房間的方向。
燈依舊還亮著。
他長嘆口氣,步子邁的很小。
這當然不是因為之前的事。那點小事,著實還不能影響他絲毫。
他嘆氣,是因為馬上,又要迎上母親的眼神。
希冀,失望。
每每這兩種眼神依次排序出現,於康心中便如刀割一般,被剌的鮮血淋漓。
所以,越靠近這個房間,於康的步子就邁的越小。
可是任憑他如何想讓時間過得慢些,路變得長些。到最後,時間還是有用盡的時候,路也有到盡頭的那刻。
躲是躲不掉的,只能硬著頭皮上。
笑了笑,心中暗忖:「竟然有三方人馬出動,看來這次,有不少人已經坐不住了。」
只是這另一路人馬,究竟是誰的人,他也沒有思路。
正當他要離開,侍劍卻繼續說道:「公子,要不要讓樓里多派些人過來?」
於康搖搖頭:「之前讓你們過來,是因為事態不明,怕有人暗中使壞。現在別看外面監視的人多了,其實反而是安全的,這裡現在不需要太多人。等過幾日,事情更明朗了,你們也就可以回樓里了,近些時日,實在辛苦你們。」
侍刀撇了撇嘴,把頭偏到另一邊。
於康愈發覺得奇怪,侍刀雖說寡言少語,但她也向來不會將喜怒之色,表現於外。
今日連番如此,定然不是因為之前一句無心之言。
她如此態度,肯定有什麼別的事。
於康也不賣關子,直言問道:「侍刀,我可是哪裡做得不對,惹到你了?」
侍刀還未有任何反應,侍劍卻臉色急變。
剛要開口,卻被於康打斷:
「讓她自己說,既然有什麼不滿,最好還是當面說清的比較好,否則日後相處,總歸會有些不自在。」
「樓里的規矩咱們都懂,自己人內部的事,最好當面鑼對面鼓,以免因為誤會生了齟齬。屆時影響內部團結,也影響樓里生意。」
「說吧!究竟是為了什麼?」
侍劍張了張口,卻被於康眼神微微一掃,又緊緊閉了起來。
侍刀也不客氣,「公子莫要以為是什麼大事,我只問您一句。」她直視於康的眼睛:「公子究竟將柳管事,置於何地?」
於康眼神微眯:「是你想知道,還是她想知道?」
「有何區別?」
於康語氣略帶譏諷。
「若是你想知道,只四個字回你——無可奉告。若是她想知道,讓她自己來問我,還輪不到你來打抱不平。」
說完看向侍劍:「讓她回去吧,換個人來。」
語落,頭也不回的走了。
「公子……」侍劍臉色一白,喚了一聲。
於康剛跨出幾步的腳,又停了下來。
「讓侍刀回去的原因,我不想解釋,你們自己去問柳管事。她知道為什麼。」
看著於康離開的背影,侍劍有些不知所措。
她其實老早就聽柳管事提過,這位於公子看著面善,實則心如鐵石,能讓他心軟下來的人,這世上不多。
以前打交道少。
近些時日,柳管事派她和妹妹侍刀來於府策應。
來之前,柳管事就一再囑咐,一切都聽於公子的安排。其他事莫要聽,也莫要問。
誰曾想,偏偏侍刀就犯了這個大忌。
於康身份,之前她們不知,只知道他是最早受到「擎荷樓」內樓邀請,拿到白玉銘牌的少數人之一。
直到來到此間宅院,才知道這位於公子子身份不凡。他那位養父,更是聲名響徹北京城。
有句俚語——此處雖沒有他,但到處都是他的傳說。
至於她們兩人,算得上是最受柳管事信任的人。
所以也略微知道一些關於柳管事,和這位於公子的一些事。
今日,侍刀回了一趟樓里,也不知從何人口中知道了「輕煙閣」輕煙姑娘的一些事,回來後就有些氣沖沖的。
言語中,還為柳管事抱打不平。
侍劍自己,向來對這些男女之事,嗤之以鼻。
反倒是侍刀,也不知得了什麼失心瘋,總是替柳管事感到不值。
今日又聽了一些風言風語,猜到花巷中,那名因為憐香惜玉,衝冠一怒為紅顏,替輕煙姑娘主持公道的錦衣衛旗官,就是於康。
這還得了?
之前,侍劍就一直規勸妹妹,讓他不要聽那些風言風語。若是真有其事,也是柳管事自己的事。
作為「擎荷樓」內樓護衛頭領之一,只需聽命行事即可。
侍刀當時也沒說什麼,侍劍還以為,她真的聽進去了規勸。
哪知她竟是一直憋著,此刻當面質問於康。
果然,柳管事說得對,這位是個心如鐵石般的人物。
侍劍惱怒之極。平日甚少發脾氣的她,這次實在忍不住,喝罵這個腦子缺根弦的妹妹。
「看看,看看,這就是你做的好事。這下好了,被趕回樓里。我看你怎麼和柳管事交代?到時候,若是查實那些,都只是一些流言蜚語,就惹得於公子不高興,到時候,你覺得柳管事會輕饒了你?」
「樓里的規矩,你也倒背如流,記不記得有這麼一條:任何時候,任務就是任務,莫要節外生枝。你這麼做,究竟為的是什麼,你解釋的清麼?」
侍刀此時也是臉色發白。
常年冷著臉,沒什麼表情的她,此時竟有些畏懼和懊悔。
「姐,我該怎麼辦?」.
侍劍苦笑著搖了搖頭。
「我也不知道,但是你若真的為柳管事好,就把今日發生的事,從怎麼聽到那些亂七八糟的流言,又誤信了這些流言,最後因為荒唐行事惹得於公子不高興,將你攆回樓里的事,一五一十,不要有任何隱瞞的,和柳管事說清楚。」
「否則到時候,柳管事把你直接從樓里也攆出去的時候,可別怪我不幫你說話。」
侍劍滿面怒容,要不是看在兩人長著同樣的一張臉,她真的會一巴掌糊上去。
只是最後,看著妹妹侍刀在聽完她一番長論後,蒼白無血色的臉。一時有些心軟。
最後喟然嘆道:
「你先回去吧!這裡我來想辦法,看能不能幫你向於公子求求情。畢竟,他和內樓其他擁有白玉銘牌身份的人不一樣。」
說完,就催著侍刀趕緊離開。
而她自己,則滿面愁容。
她本想著,看能不能請於璚英幫忙求情。小姑娘心思單純,或許能答應這個請求。
但很快,她又將這種想法拋諸腦後。
依著於公子的性子,她明白,若真的去請於家這位小姑娘幫忙,怕是下一個走的就是自己了。
想到這些,更是愁容慘澹。
……
於康來到後宅,望著母親房間的方向。
燈依舊還亮著。
他長嘆口氣,步子邁的很小。
這當然不是因為之前的事。那點小事,著實還不能影響他絲毫。
他嘆氣,是因為馬上,又要迎上母親的眼神。
希冀,失望。
每每這兩種眼神依次排序出現,於康心中便如刀割一般,被剌的鮮血淋漓。
所以,越靠近這個房間,於康的步子就邁的越小。
可是任憑他如何想讓時間過得慢些,路變得長些。到最後,時間還是有用盡的時候,路也有到盡頭的那刻。
躲是躲不掉的,只能硬著頭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