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胡同的影子
晚間,和柳媚兒見完面回到家時,剛過了二更天。
放在平常,於康都是儘量避著人走。
尤其在宵禁後,遇見巡街的兵士,更是能躲則躲,儘量不惹麻煩。
但今日,於康卻一改平日裡的作風。大街之上,大搖大擺的走。
巡街兵士將他喊住,挑著燈籠湊近了細瞧,見他身上穿的錦衣衛制裝,都一個個似眼瞎目盲,直接轉身離開。
一連碰到幾波人,都是如此。
只這一身衣甲,連制牌都不用驗看。
錦衣衛聲名,可見一般。
白日裡,離開慈寧宮時,太皇太后已經下了令旨。
又撥了二百名禁衛,讓將牽涉火器走私案件的相關人員,就地看管。
直至朝廷下明旨後,再將所有相干的人,移交給辦案的衙門。
事已至此,於康和徐良在沒有明旨下達之前,只能先行『避嫌』。
政務就是如此。
要名副其實。
儘管陛下和太皇太后升了徐良錦衣衛指揮僉事。理北鎮撫事更是有意鋪墊,讓徐良接管此案。
此事本來也是水到渠成。
但明旨未下之前,還是無名無分。
之前私自調動禁衛,陛下雖沒說什麼。但難保朝廷有些官員風聞奏事,以此攻訐徐良這位即將上任的錦衣衛指揮僉事,也不是不可能。
此時,即便再不願意,二人也只能俯首領命。
不過,介於徐良和他身份『低微』,於康也早就猜到可能會如此。所以事先已經安排了人,該監視監視,該追查追查。
這就是因志同道合而相結的好處。
任何時候,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從回京至今二十餘日,於康忙於各種事情,他甚至沒有請託關係,去看一眼父親。即便閣老曾提過,要是他想去,可以安排。
但他回絕了。
就連母親和小妹,他也一直阻止,不讓去牢中探望。
於康明白父親的脾性。這個時候,他不願。
不是不願見親人,而是不願讓家人親眼看到他身處牢獄之中。
父親是個執拗的人,也是個驕傲的人。
他的驕傲在家人面前,永遠是頂梁高柱一般的存在。
他在後輩面前,慈愛的一面甚少表露。但所行之事,卻永遠要比說的更多。
如二郎有些懼怕父親,父親在他眼裡,巍峨如高山。他一直仰望和崇敬之心相交雜。
……
近些時日,於康回家越來越晚。
但無論多晚,母親房裡的燈永遠亮著。
小妹如今也搬到了母親房間同住,母女二人每日都在盼望於康能帶來好消息。
即便於康已經和她們說過,月內父親一定可以回來。
這些話,也才過去短短几日,但母親卻依然每日執著的等他回家,想從他口中得到可以提前的好消息。
於康數次強忍不住,差點開口明言。
但一想到可能引發的後果,最後就又硬下心腸,將到口的話,咽了回去。
不是他不信任母親和小妹,而是家宅周圍,始終有耳目在,一個不小心,就可能露餡。
母親和小妹常年身處深閨宅院,世道險惡,所知所經歷有限。
他不能冒這個險。
但他又實在忍受不了母親和小妹殷切的眼神。以至於除了晨昏定省,給母親請安,白日裡甚少在家。
今日,一如往常,回家也相當晚。
剛進入胡同,他便察覺到有些異樣。暗裡幾處的布置,哪能瞞過他的眼睛。
他本就猜到,經歷過今日的事。身份又已經暴露,一定會有這一遭。
果然,對方行動竟如此神速,這麼快就加派了人手。
於康權當不知。依舊邁著輕緩的步子往前走,直至到了宅門前,才停住腳步
他輕輕叩了叩門。
門很快就打開了,只是今日開門的,竟是小妹於璚英。
更奇怪的是,小丫頭不僅一身勁裝,還滿頭大汗。
她也不是一個人,寡言冷艷的侍刀和溫柔俏麗的侍劍,此刻正靜立在她身後。
於康眼睛越過小妹,看向侍刀、侍劍。
二人如商量好的一般,眉眼齊齊偏到一邊。
於康只能臉上硬擠出一絲笑容,問於璚英:「小妹,大晚上的,你在做什麼,怎麼滿頭大汗,還有這一身裝扮又是怎麼回事?」
「我在學武啊!」
於康先是一愣,繼而怒氣上涌,臉色黑沉。衝著侍刀、侍劍發火:
「是你們慫恿她的?」
於璚英見大哥發怒,還是衝著身後的侍刀、侍劍,大急。
忙解釋道:「是我自己要學,也是我逼著她們教我,大哥你不要衝她們發火,有什麼都沖我來。」
侍刀、侍劍轉過臉來,也是一臉委屈,看活祖宗一樣看於璚英。
於康一囧,問於璚英。
「你一個姑娘家想學武,這不是亂彈琴麼?」
「我為什麼不能?」說到此處,於璚英小臉一垮,淚珠兒已經開始在眼眶裡打轉。
帶著一絲顫音,繼續說道:「要是我很厲害的話,爹爹就不會被人抓走了。」
於康頓時心頭一軟,手搭在她的小腦袋上,輕輕撫了撫。
小太陽般的小妹,原來心思也很多。
只是這些事,她怎麼能往自己身上攬?
於康心裡有些愧疚,心知自己還是對小妹少了些關心,總覺得她年紀還小,小孩子一般的心性。
沒想到她竟想的這麼多。
一時間,他竟不知該怎麼規勸,最後只是心裡嘆息,口中卻當做什麼事也沒發生。
「小妹,這些事你不用太記掛,你先去洗把臉,在母親房間等我,過會兒我去給母親請安,再和你們說。」
於璚英低垂著小腦袋,『哦』了一聲後,自己離開了。
於康這才問侍刀、侍劍:「她這樣幾天了,你們怎麼不和我說?」
侍刀雖然寡言,但卻比侍劍心直口快,不會拐彎抹角。
「公子每日早出晚歸,和於姑娘話都沒說幾句,更何況我們?公子放心,我和侍劍教於姑娘的是劍舞,強身健體而已。於姑娘不懂劍舞和技擊的區別,我們也不敢真教她那些技擊對敵之術。」
於康聽出她心裡有怨氣。
只是不明白,她這股怨氣究竟從何而來。
好在有侍劍在,她先是拽了拽侍刀的衣擺,示意她別這麼個於康說話。
之後,臉上擠出一絲的笑容。
「公子,於姑娘簡單地鍛鍊身體,雖和那些柔弱深閨女子相比,是特立獨行了一些。但依著於侍郎和公子您的性子,肯定不會計較這些,我二人未經稟報,就直接應了姑娘的請託,這件事是我二人的不對。我和侍刀,在此和公子賠罪。」
侍劍一番話有理有據,反倒讓於康有些尷尬。
連忙也有樣學樣,笑著抱拳賠罪。接著又轉移話題,將此事揭過。
「剛剛回來時,我見胡同附近,又多了些影子。」
侍劍忙道:「公子好眼力,下午申時三刻左右,人就開始多了。錦衣衛的人和東廠的人都有,除此之外,似乎還另有一方人馬,不知跟腳。不過我們已經回稟樓里,讓去查了。」
放在平常,於康都是儘量避著人走。
尤其在宵禁後,遇見巡街的兵士,更是能躲則躲,儘量不惹麻煩。
但今日,於康卻一改平日裡的作風。大街之上,大搖大擺的走。
巡街兵士將他喊住,挑著燈籠湊近了細瞧,見他身上穿的錦衣衛制裝,都一個個似眼瞎目盲,直接轉身離開。
一連碰到幾波人,都是如此。
只這一身衣甲,連制牌都不用驗看。
錦衣衛聲名,可見一般。
白日裡,離開慈寧宮時,太皇太后已經下了令旨。
又撥了二百名禁衛,讓將牽涉火器走私案件的相關人員,就地看管。
直至朝廷下明旨後,再將所有相干的人,移交給辦案的衙門。
事已至此,於康和徐良在沒有明旨下達之前,只能先行『避嫌』。
政務就是如此。
要名副其實。
儘管陛下和太皇太后升了徐良錦衣衛指揮僉事。理北鎮撫事更是有意鋪墊,讓徐良接管此案。
此事本來也是水到渠成。
但明旨未下之前,還是無名無分。
之前私自調動禁衛,陛下雖沒說什麼。但難保朝廷有些官員風聞奏事,以此攻訐徐良這位即將上任的錦衣衛指揮僉事,也不是不可能。
此時,即便再不願意,二人也只能俯首領命。
不過,介於徐良和他身份『低微』,於康也早就猜到可能會如此。所以事先已經安排了人,該監視監視,該追查追查。
這就是因志同道合而相結的好處。
任何時候,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從回京至今二十餘日,於康忙於各種事情,他甚至沒有請託關係,去看一眼父親。即便閣老曾提過,要是他想去,可以安排。
但他回絕了。
就連母親和小妹,他也一直阻止,不讓去牢中探望。
於康明白父親的脾性。這個時候,他不願。
不是不願見親人,而是不願讓家人親眼看到他身處牢獄之中。
父親是個執拗的人,也是個驕傲的人。
他的驕傲在家人面前,永遠是頂梁高柱一般的存在。
他在後輩面前,慈愛的一面甚少表露。但所行之事,卻永遠要比說的更多。
如二郎有些懼怕父親,父親在他眼裡,巍峨如高山。他一直仰望和崇敬之心相交雜。
……
近些時日,於康回家越來越晚。
但無論多晚,母親房裡的燈永遠亮著。
小妹如今也搬到了母親房間同住,母女二人每日都在盼望於康能帶來好消息。
即便於康已經和她們說過,月內父親一定可以回來。
這些話,也才過去短短几日,但母親卻依然每日執著的等他回家,想從他口中得到可以提前的好消息。
於康數次強忍不住,差點開口明言。
但一想到可能引發的後果,最後就又硬下心腸,將到口的話,咽了回去。
不是他不信任母親和小妹,而是家宅周圍,始終有耳目在,一個不小心,就可能露餡。
母親和小妹常年身處深閨宅院,世道險惡,所知所經歷有限。
他不能冒這個險。
但他又實在忍受不了母親和小妹殷切的眼神。以至於除了晨昏定省,給母親請安,白日裡甚少在家。
今日,一如往常,回家也相當晚。
剛進入胡同,他便察覺到有些異樣。暗裡幾處的布置,哪能瞞過他的眼睛。
他本就猜到,經歷過今日的事。身份又已經暴露,一定會有這一遭。
果然,對方行動竟如此神速,這麼快就加派了人手。
於康權當不知。依舊邁著輕緩的步子往前走,直至到了宅門前,才停住腳步
他輕輕叩了叩門。
門很快就打開了,只是今日開門的,竟是小妹於璚英。
更奇怪的是,小丫頭不僅一身勁裝,還滿頭大汗。
她也不是一個人,寡言冷艷的侍刀和溫柔俏麗的侍劍,此刻正靜立在她身後。
於康眼睛越過小妹,看向侍刀、侍劍。
二人如商量好的一般,眉眼齊齊偏到一邊。
於康只能臉上硬擠出一絲笑容,問於璚英:「小妹,大晚上的,你在做什麼,怎麼滿頭大汗,還有這一身裝扮又是怎麼回事?」
「我在學武啊!」
於康先是一愣,繼而怒氣上涌,臉色黑沉。衝著侍刀、侍劍發火:
「是你們慫恿她的?」
於璚英見大哥發怒,還是衝著身後的侍刀、侍劍,大急。
忙解釋道:「是我自己要學,也是我逼著她們教我,大哥你不要衝她們發火,有什麼都沖我來。」
侍刀、侍劍轉過臉來,也是一臉委屈,看活祖宗一樣看於璚英。
於康一囧,問於璚英。
「你一個姑娘家想學武,這不是亂彈琴麼?」
「我為什麼不能?」說到此處,於璚英小臉一垮,淚珠兒已經開始在眼眶裡打轉。
帶著一絲顫音,繼續說道:「要是我很厲害的話,爹爹就不會被人抓走了。」
於康頓時心頭一軟,手搭在她的小腦袋上,輕輕撫了撫。
小太陽般的小妹,原來心思也很多。
只是這些事,她怎麼能往自己身上攬?
於康心裡有些愧疚,心知自己還是對小妹少了些關心,總覺得她年紀還小,小孩子一般的心性。
沒想到她竟想的這麼多。
一時間,他竟不知該怎麼規勸,最後只是心裡嘆息,口中卻當做什麼事也沒發生。
「小妹,這些事你不用太記掛,你先去洗把臉,在母親房間等我,過會兒我去給母親請安,再和你們說。」
於璚英低垂著小腦袋,『哦』了一聲後,自己離開了。
於康這才問侍刀、侍劍:「她這樣幾天了,你們怎麼不和我說?」
侍刀雖然寡言,但卻比侍劍心直口快,不會拐彎抹角。
「公子每日早出晚歸,和於姑娘話都沒說幾句,更何況我們?公子放心,我和侍劍教於姑娘的是劍舞,強身健體而已。於姑娘不懂劍舞和技擊的區別,我們也不敢真教她那些技擊對敵之術。」
於康聽出她心裡有怨氣。
只是不明白,她這股怨氣究竟從何而來。
好在有侍劍在,她先是拽了拽侍刀的衣擺,示意她別這麼個於康說話。
之後,臉上擠出一絲的笑容。
「公子,於姑娘簡單地鍛鍊身體,雖和那些柔弱深閨女子相比,是特立獨行了一些。但依著於侍郎和公子您的性子,肯定不會計較這些,我二人未經稟報,就直接應了姑娘的請託,這件事是我二人的不對。我和侍刀,在此和公子賠罪。」
侍劍一番話有理有據,反倒讓於康有些尷尬。
連忙也有樣學樣,笑著抱拳賠罪。接著又轉移話題,將此事揭過。
「剛剛回來時,我見胡同附近,又多了些影子。」
侍劍忙道:「公子好眼力,下午申時三刻左右,人就開始多了。錦衣衛的人和東廠的人都有,除此之外,似乎還另有一方人馬,不知跟腳。不過我們已經回稟樓里,讓去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