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簡短的工作會議過後,徐振飛和李銘輝步行來到了回龍苑小區。一來回龍苑屬於距離派出所較近的幾個小區之一,直線距離只有一公里開外。二來徐振飛不喜歡動不動就開警車出門辦事,通常只在接到報案後第一次出警或其他必要的時候才會開。
一路上,徐振飛再一次將這天的工作配合與李銘輝確認了一遍。徐振飛無意間注意到李銘輝臉上的神情不同於平時的嬉皮笑臉。他忽然意識到,論實際工作經驗,李銘輝其實比他更豐富,卻習慣事事聽他安排。所里多數人都了解李銘輝的脾性和長短,徐振飛總是儘量避開雷點,免得自討沒趣。李銘輝這人,說難處吧,倒也沒那麼多膈應人的臭毛病,好賴都是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可要說他好管吧,還真談不上。凡是他接到不想乾的活,不見得回回當面推脫,卻總能體現在工作結果上。徐振飛一時摸不清李銘輝究竟值不值得深交,只由此體會到自己接觸過的那些人似乎都與別人口中的形象有所偏差,聽多了道聽途說,反而會形成不夠客觀的偏見,影響他作出準確的判斷。
幾分鐘後,兩人敲開了第一戶人家的大門。
徐振飛拿出工作證件,對著一位身穿淺色家居服、手裡抱著嬰兒的年輕婦女自我介紹道:「你好,我們是派出所民警,上門調查昨天傍晚小區北門的墜樓案。」
女子一看來人的裝束,又聽了對方的解釋,心下早已明了。她交替地看向兩位民警,一隻手輕拍著懷裡睡得並不安穩的嬰兒,神情有些憂慮,一臉嚴肅地說:「你們想問什麼?」
徐振飛見女子連請他們進門的客套話都沒有說,自然是不想多聊,便開門見山地問道:「昨天墜樓案的女死者就住在你們家樓下,你認識嗎?」
女子一聽「死者」便皺起了眉頭,緊了緊懷裡的嬰兒,搖了搖頭後又點點頭肯定道:「認識是認識,不過不是很熟,就電梯裡見過幾次。」
徐振飛追問道:「你對她有什麼印象?」
「印象麼,」女子偏過頭想了想,「挺有禮貌的吧,每次都跟我們打招呼。」女子說完便停了下來。
徐振飛等了幾秒,繼續問道:「還有嗎?」
「還有,」女子又想了想,猶豫地回答道:「沒有了吧。」女子似乎自認為民警對她的回答並不滿意,於是解釋道:「真的不是很熟,沒說過幾句話,我們也就剛搬來沒多久。」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不幸的事,也許她以後會找機會向她請教育兒的問題,說不定會慢慢熟悉起來,女子心裡這麼想著,卻沒有對民警說。
徐振飛扯過一個笑容,安慰道:「沒事,想不起來也沒關係。如果想到了什麼,請你馬上聯繫我們。」
女子如釋重負地點點頭。
李銘輝見兩人聊得差不多了,緊趕著問道:「你們家有監控嗎?」
女子一臉疑惑地看向李銘輝,點了點頭說道:「有啊。這個,有什麼問題嗎?」
李銘輝擺了擺手解釋道:「沒什麼問題,我們就是想看看有沒有拍到死者從樓梯上樓。」
「噢,是這樣啊,」女子略感抱歉地說道:「我們家只在家裡裝了攝像頭,門外沒裝。」
聽後,兩人對視了一眼,徐振飛微微搖了搖頭,接著正了正身姿告辭道:「那行,你要是想起什麼就隨時聯繫我們,不打擾了。」
女子確認兩位警官走出電梯廳後緩緩關上了門。
接下來走訪的幾家情況也差不多,都表示不是很熟,僅有的幾次交流都是在電梯裡或者小區樓下碰到時寒暄一兩句。另外,樓道監控方面也是一無所獲,不知道陳志軍他們結果如何。不過,兩人從鄰居口中得出了一致的結論:死者生前給人的印象比較有禮貌,在大街上碰到左鄰右舍也會打招呼,有時一天遇上好幾次也不會刻意迴避,不過也只限於點頭之交,當鄰居表示進一步交流的熱情時並沒有作出積極回應,不管是鄰居群還是小區活動都沒怎麼露過面,可以說是一個待人有禮貌但是人際關係冷淡的矛盾體。
最後要走訪的這戶住在死者家樓下,來開門的是一位已經退休多年的中年婦女,一頭染成酒紅色的蜷曲短髮展示著她對生活的熱情,女子告訴民警現在只有她一個人在家,孫子和孫女都去上學了,兒子和媳婦也出門上班了。
一聽民警上門調查昨天墜樓的事情,女子朝屋內讓了讓,客氣道:「要不要進來坐下聊?」
女子得到「不用了」的回應後,沒等民警開口就熱心又好奇地問道:「到底為什麼跳樓自殺呀?嘖,真可惜!家裡還有兩個小孩呢,跟我們家一樣,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子嘴角往下一撇,五官皺成了一團。
徐振飛沒有理會女子的提問,直接發問道:「阿姨,您認識死者嗎?」
女子立馬回答道:「認識!怎麼不認識啊!就住在我們家樓上,我跟她婆婆很熟的。我們每次上老家都會帶點東西回來,鄰居之間分一分,她婆婆人也很好的,蠻客氣的,也經常拿點東西給我們。不像有些年輕人,只知道拿別人家東西,一點都不知道要還的。」女子說得眉飛色舞,還自顧自白了一眼。
徐振飛點了點頭。
女子再次問道:「到底為什麼自殺呀?真是想不通!你們想想看嘛,從這麼高的地方跳下來,『撲通』一下,又不是跳水,痛啊痛死了,還不如被小的氣死!」女子似乎想到了自己家操不完的心,眉頭皺了皺又舒展開來,應該是覺得自己的生活怎麼都比跳樓舒坦。
兩人都沒有接女子的話,徐振飛抓住話口問道:「阿姨,你對死者有什麼印象嗎?」
女子叉著腰想了一小會兒,自信地回答道:「人是蠻懂禮貌的,每次見了我都一口一個『阿姨』。我跟她婆婆比較熟,她婆婆說他們家小孩的事情都是她媳婦在管。」說到一半,女子側身靠近民警,小聲說道:「有幾次罵小孩,我們樓下都聽到了,凶也是凶的!」女子自我肯定似的點了點頭,鼻根八卦地縮了起來。接著,她又滿腹疑問地自言自語道:「小孩子嘛,有幾個懂事的!為這點事情跳樓的話,太不值得了!」
徐振飛的眼神突然間變得銳利起來,急忙追問道:「阿姨,你是說你知道死者是為了小孩的事情跳樓?」
女子經驗老道地說道:「那你說,不然呢?女人自殺麼,不就是那麼兩個原因!要麼為了男人,要麼為了小孩。我想想他們家夫妻矛盾麼總是沒有什麼大事的,她兒子脾氣蠻好的,家裡也顧得很牢的,每天天亮了出門,天沒黑就下班回來了,有什麼矛盾啦?就是兩個小孩不省心,吵是真的吵,女兒大了還好,兒子是天天『噔噔噔』跑過來,『噔噔噔』跑過去,搞得我們天花板都要抖兩抖的!再這樣下去,我真的要去跟她婆婆講講了!」女子有點氣鼓鼓的樣子,轉臉繼續說道:「只不過,小孩都這樣,天天要操心的,我們都是這樣帶過來的,再怎麼樣都不至於要去跳樓的!你們說,是不是啦?」女子擺出了過來人的架勢,語重心長地說道。她昂起頭,挺起胸脯,激動地用右手手背輕拍了一下左手手心。
一直靜靜聆聽的兩人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女子滿意又欣慰地笑了,可轉而又不甚肯定地詢問道:「警察先生,你們知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啦?」女子擺了擺手,「這個我不好去問她婆婆的,不過別人要來問我麼,我也不好瞎說。」
徐振飛無奈地扯了扯嘴角,告辭之前還是給個明確的答覆吧,「阿姨,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也不知道,還在調查呢。」
「哦,這樣啊,你們也不知道啊。」女子一臉失望地看了看民警,似乎在確認他們有沒有對她刻意隱瞞。
確認過監控後,兩人便迅速撤離了。
回去的路上,徐振飛再次想起了阿姨的話,要他說,女人為了小孩而自殺的案例並不多見,反倒是夫妻矛盾更有可能,昨晚錄口供的時候怎麼沒想到呢?!得趕緊回去找老陳討論下。
一路上,徐振飛再一次將這天的工作配合與李銘輝確認了一遍。徐振飛無意間注意到李銘輝臉上的神情不同於平時的嬉皮笑臉。他忽然意識到,論實際工作經驗,李銘輝其實比他更豐富,卻習慣事事聽他安排。所里多數人都了解李銘輝的脾性和長短,徐振飛總是儘量避開雷點,免得自討沒趣。李銘輝這人,說難處吧,倒也沒那麼多膈應人的臭毛病,好賴都是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可要說他好管吧,還真談不上。凡是他接到不想乾的活,不見得回回當面推脫,卻總能體現在工作結果上。徐振飛一時摸不清李銘輝究竟值不值得深交,只由此體會到自己接觸過的那些人似乎都與別人口中的形象有所偏差,聽多了道聽途說,反而會形成不夠客觀的偏見,影響他作出準確的判斷。
幾分鐘後,兩人敲開了第一戶人家的大門。
徐振飛拿出工作證件,對著一位身穿淺色家居服、手裡抱著嬰兒的年輕婦女自我介紹道:「你好,我們是派出所民警,上門調查昨天傍晚小區北門的墜樓案。」
女子一看來人的裝束,又聽了對方的解釋,心下早已明了。她交替地看向兩位民警,一隻手輕拍著懷裡睡得並不安穩的嬰兒,神情有些憂慮,一臉嚴肅地說:「你們想問什麼?」
徐振飛見女子連請他們進門的客套話都沒有說,自然是不想多聊,便開門見山地問道:「昨天墜樓案的女死者就住在你們家樓下,你認識嗎?」
女子一聽「死者」便皺起了眉頭,緊了緊懷裡的嬰兒,搖了搖頭後又點點頭肯定道:「認識是認識,不過不是很熟,就電梯裡見過幾次。」
徐振飛追問道:「你對她有什麼印象?」
「印象麼,」女子偏過頭想了想,「挺有禮貌的吧,每次都跟我們打招呼。」女子說完便停了下來。
徐振飛等了幾秒,繼續問道:「還有嗎?」
「還有,」女子又想了想,猶豫地回答道:「沒有了吧。」女子似乎自認為民警對她的回答並不滿意,於是解釋道:「真的不是很熟,沒說過幾句話,我們也就剛搬來沒多久。」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不幸的事,也許她以後會找機會向她請教育兒的問題,說不定會慢慢熟悉起來,女子心裡這麼想著,卻沒有對民警說。
徐振飛扯過一個笑容,安慰道:「沒事,想不起來也沒關係。如果想到了什麼,請你馬上聯繫我們。」
女子如釋重負地點點頭。
李銘輝見兩人聊得差不多了,緊趕著問道:「你們家有監控嗎?」
女子一臉疑惑地看向李銘輝,點了點頭說道:「有啊。這個,有什麼問題嗎?」
李銘輝擺了擺手解釋道:「沒什麼問題,我們就是想看看有沒有拍到死者從樓梯上樓。」
「噢,是這樣啊,」女子略感抱歉地說道:「我們家只在家裡裝了攝像頭,門外沒裝。」
聽後,兩人對視了一眼,徐振飛微微搖了搖頭,接著正了正身姿告辭道:「那行,你要是想起什麼就隨時聯繫我們,不打擾了。」
女子確認兩位警官走出電梯廳後緩緩關上了門。
接下來走訪的幾家情況也差不多,都表示不是很熟,僅有的幾次交流都是在電梯裡或者小區樓下碰到時寒暄一兩句。另外,樓道監控方面也是一無所獲,不知道陳志軍他們結果如何。不過,兩人從鄰居口中得出了一致的結論:死者生前給人的印象比較有禮貌,在大街上碰到左鄰右舍也會打招呼,有時一天遇上好幾次也不會刻意迴避,不過也只限於點頭之交,當鄰居表示進一步交流的熱情時並沒有作出積極回應,不管是鄰居群還是小區活動都沒怎麼露過面,可以說是一個待人有禮貌但是人際關係冷淡的矛盾體。
最後要走訪的這戶住在死者家樓下,來開門的是一位已經退休多年的中年婦女,一頭染成酒紅色的蜷曲短髮展示著她對生活的熱情,女子告訴民警現在只有她一個人在家,孫子和孫女都去上學了,兒子和媳婦也出門上班了。
一聽民警上門調查昨天墜樓的事情,女子朝屋內讓了讓,客氣道:「要不要進來坐下聊?」
女子得到「不用了」的回應後,沒等民警開口就熱心又好奇地問道:「到底為什麼跳樓自殺呀?嘖,真可惜!家裡還有兩個小孩呢,跟我們家一樣,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子嘴角往下一撇,五官皺成了一團。
徐振飛沒有理會女子的提問,直接發問道:「阿姨,您認識死者嗎?」
女子立馬回答道:「認識!怎麼不認識啊!就住在我們家樓上,我跟她婆婆很熟的。我們每次上老家都會帶點東西回來,鄰居之間分一分,她婆婆人也很好的,蠻客氣的,也經常拿點東西給我們。不像有些年輕人,只知道拿別人家東西,一點都不知道要還的。」女子說得眉飛色舞,還自顧自白了一眼。
徐振飛點了點頭。
女子再次問道:「到底為什麼自殺呀?真是想不通!你們想想看嘛,從這麼高的地方跳下來,『撲通』一下,又不是跳水,痛啊痛死了,還不如被小的氣死!」女子似乎想到了自己家操不完的心,眉頭皺了皺又舒展開來,應該是覺得自己的生活怎麼都比跳樓舒坦。
兩人都沒有接女子的話,徐振飛抓住話口問道:「阿姨,你對死者有什麼印象嗎?」
女子叉著腰想了一小會兒,自信地回答道:「人是蠻懂禮貌的,每次見了我都一口一個『阿姨』。我跟她婆婆比較熟,她婆婆說他們家小孩的事情都是她媳婦在管。」說到一半,女子側身靠近民警,小聲說道:「有幾次罵小孩,我們樓下都聽到了,凶也是凶的!」女子自我肯定似的點了點頭,鼻根八卦地縮了起來。接著,她又滿腹疑問地自言自語道:「小孩子嘛,有幾個懂事的!為這點事情跳樓的話,太不值得了!」
徐振飛的眼神突然間變得銳利起來,急忙追問道:「阿姨,你是說你知道死者是為了小孩的事情跳樓?」
女子經驗老道地說道:「那你說,不然呢?女人自殺麼,不就是那麼兩個原因!要麼為了男人,要麼為了小孩。我想想他們家夫妻矛盾麼總是沒有什麼大事的,她兒子脾氣蠻好的,家裡也顧得很牢的,每天天亮了出門,天沒黑就下班回來了,有什麼矛盾啦?就是兩個小孩不省心,吵是真的吵,女兒大了還好,兒子是天天『噔噔噔』跑過來,『噔噔噔』跑過去,搞得我們天花板都要抖兩抖的!再這樣下去,我真的要去跟她婆婆講講了!」女子有點氣鼓鼓的樣子,轉臉繼續說道:「只不過,小孩都這樣,天天要操心的,我們都是這樣帶過來的,再怎麼樣都不至於要去跳樓的!你們說,是不是啦?」女子擺出了過來人的架勢,語重心長地說道。她昂起頭,挺起胸脯,激動地用右手手背輕拍了一下左手手心。
一直靜靜聆聽的兩人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女子滿意又欣慰地笑了,可轉而又不甚肯定地詢問道:「警察先生,你們知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啦?」女子擺了擺手,「這個我不好去問她婆婆的,不過別人要來問我麼,我也不好瞎說。」
徐振飛無奈地扯了扯嘴角,告辭之前還是給個明確的答覆吧,「阿姨,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也不知道,還在調查呢。」
「哦,這樣啊,你們也不知道啊。」女子一臉失望地看了看民警,似乎在確認他們有沒有對她刻意隱瞞。
確認過監控後,兩人便迅速撤離了。
回去的路上,徐振飛再次想起了阿姨的話,要他說,女人為了小孩而自殺的案例並不多見,反倒是夫妻矛盾更有可能,昨晚錄口供的時候怎麼沒想到呢?!得趕緊回去找老陳討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