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流星破空,大破羌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好,有埋伏!」

  隨著暗處無數箭矢襲來,叛軍一時間人仰馬翻,慘叫之聲不絕於耳。

  張飛將伏擊成功的消息告知劉備。

  得知羌人騎兵被伏擊,劉備斷定他們必回營休整,於是命留守營寨的兵馬出營推進,讓韓遂軍無法接應敗軍。

  韓遂的營盤距離不遠,劉備很快接近韓遂營盤。

  「放箭!」

  漢軍先是弓弩射擊,隨後突入大營。

  羌人騎兵雖然厲害,但被忽然夜襲,完全發揮不了戰力。

  劉備命人放火燒營,震懾敵軍。

  「將軍,漢軍突襲而來,營中大亂,咱們快撤吧。」

  韓遂合衣而眠,忽然聽見外邊喊殺聲震天,猛然坐起。

  親衛衝進營帳,告知韓遂,漢軍突襲而來,自己這邊半數兵力在外,情況危急,請韓遂趕緊離開。

  韓遂一咬牙,立即召集親衛騎兵,自營寨後門撤退。

  走小路的叛軍騎兵被張飛伏擊,又被一路追擊掩殺,回到自家營地,卻發現這裡一片火海。

  火光之中,一將身穿華麗鎧甲,內襯紅衣,披著大紅色的披風,與身後的烈焰交相輝映。

  只見那將手挽長弓,張弓搭箭,對敗退的叛軍道:「吾乃護羌校尉劉玄德,爾等速速投降。」

  羌人對於漢朝來說,並非外族,而是隸屬於漢朝廷的少數民族。

  漢朝設立護羌校尉,比兩千石,乃是為了管理羌人,防止羌人叛亂。

  前護羌校尉泠征雖然被羌人叛軍殺害,但羌人心裡清楚,護羌校尉就是朝廷給他們派遣的主官。

  如今四面都是漢軍,作為一名羌人,投降自己的主官,沒什麼問題。

  沒等劉備多說。

  羌人叛軍紛紛扔下兵器,下馬投降。

  見羌人們都降了,漢人叛軍也都下馬投降。

  聽聞韓遂親自率領這支騎兵,劉備命張飛、吳懿清點俘虜,檢查陣亡叛軍,看看有沒有韓遂這條大魚。

  找來找去也沒有找見韓遂,看來他已經跑了。

  卻說韓遂率領幾十親衛,一路逃離。

  走到武威郡,卻見有騎兵斥候跟上自己,不多時,漢軍騎兵追來。

  細看旗幟,乃是武威守將馬騰的兵馬。

  韓遂和馬騰是故交,眼看難以逃離,便命親衛尋馬騰,希望馬騰網開一面。

  馬騰親自引騎兵前來追擊,見韓遂派人求饒,馬騰冷笑一聲,心忖自己怎麼會放棄這天大的功勞,隨後騎馬上前,一槍刺死。

  「嗚嗷!」

  見馬騰刺死叛軍,武威守軍一陣高呼。

  「殺!」

  馬騰槍指韓遂,身後騎兵躍馬上前。

  韓遂一看事情不妙,命親衛騎兵反衝斷後,自己調頭便走。

  馬騰見韓遂走了,繞過交戰的騎兵,騎馬直取韓遂。

  韓遂回身應戰,打了沒幾個回合,被馬騰一槍刺在左胸,好在傷口靠上,沒有傷及臟腑。

  「馬騰,你如此對我,往日的情誼全然不顧了嗎?」韓遂厲聲問道。

  馬騰冷笑道:「並非我無情,乃是各為其主,我是官軍,你是叛軍,哪有留情的道理?」

  「你這老狐狸!還敢巧言令色?」

  韓遂繼續和馬騰對戰,身上卻是傷口迸裂,鮮血直流。

  眼看不敵,韓遂撥馬而走。

  馬騰騎馬追上。

  兩人的馬都是千里駒,大隊兵馬很快被甩在後面。

  忽然到了處石林,見韓遂騎馬進去,馬騰跟著追上。

  卻不料一陣疾風吹來,馬騰一下子被風沙迷了眼。

  「啊!」

  韓遂忽然自馬騰側面騎馬衝來,長槍直刺馬騰小腹。

  馬騰側身抓住長槍,收在小腹一側,卻被巨大的衝擊力打落戰馬。

  韓遂棄了長槍,一把牽住馬騰的戰馬,對躺在地上的馬騰道:「好兄弟,謝你贈馬。」


  馬騰一咬牙,翻身起來,自小腹一側的護甲中拔出長槍。

  這一槍刺入了護甲一側,造成了些皮外傷,卻也不嚴重,只是戰馬被奪,無法追擊韓遂了。

  此時,武威守軍趕來,見馬騰站在地上,趕忙來攙扶。

  「將軍,韓遂的親衛都被斬了,我們來尋你。」

  馬騰嘆息一聲,忽然看見地上有一串血跡,急道:「韓遂被我刺傷了,給我追擊。」

  馬騰換了一匹馬,領著騎兵繼續追擊,一直追到一處戈壁,才發現自己的戰馬停在戈壁之上,戰馬後臀被利器刺傷,流血不止。

  馬騰咬牙道:「韓遂,這個老狐狸,又被他耍了!」

  韓遂偷襲三輔不成,又連續遭遇挫敗,加上被馬騰追擊,親衛盡喪,已經和叛軍失去了聯繫。

  閻行、邊章率領大軍被董卓堵在郿縣,連番進攻,卻毫無推進。

  就在大軍倉皇之時。

  這一夜月黑風高,天空之上,一道道流星劃破蒼穹。

  流星異常明亮,自東向西,不斷飛過天空。

  羌人傳說,天星利中國。

  看著滿是流星的天空,羌人紛紛認為是不祥之兆,加之久戰無功,已經開始軍心大亂。

  也不知道是哪一部兵馬率先開始撤退,叛軍開始大規模潰逃。

  董卓聽聞叛軍潰敗,命各部兵馬追擊。

  曹操、公孫瓚、蓋勛領命,命旗下兵馬全部出動。

  對付叛軍的作戰,如同狩獵一般。

  公孫瓚領幽州游騎追上叛軍,一路急行軍,一路射殺,往叛軍縱深穿插。

  前進之時,卻見一將騎馬射箭,跟著自己的游騎前進,十分勇猛。

  公孫瓚靠近那將道:「你是何人?」

  那將答道:「譙縣夏侯淵。」

  公孫瓚問道:「你是河南人嗎?」

  「正是。」

  公孫瓚不覺讚嘆道:「中原人騎射如此精湛,讓人嘆為觀止,戰後我邀你痛飲。」

  「好!」

  說著話,夏侯淵連連發箭,射殺敵軍。

  夏侯淵乃是曹操的好兄弟,之前曹操犯事,夏侯淵代替曹操受罰,後來曹操將他營救出來。

  黃巾之亂時,兗州、豫州饑荒,夏侯淵一度吃不上飯,家裡餓死好幾口人。

  曹操此來征羌,想到了好兄弟夏侯淵,便把他招募到軍中。

  卻說曹操也領著騎兵突進,馬槊左突右沖,勢不可擋。

  往前望去,卻不見夏侯淵。

  「妙才何在?」

  「他跑得太快了!」

  在曹操一旁答話的是夏侯惇,夏侯惇是夏侯淵的族兄,家境比夏侯淵好得多,只不過說起武藝,確實不如夏侯淵。

  夏侯惇在曹操身邊,協助管理軍務和宿衛,算是曹操最信得過之人。

  「噗嗤!」

  曹操看見一叛軍正和漢軍拼刀,立即騎馬過去,一槊將那叛軍的腦袋刺穿。

  「哈哈哈!」

  戰場的血腥氣讓曹操心情大好,恨不得弄上幾升酒,一邊喝一邊打。

  「殺啊!」

  看見一隊叛軍,曹操高喊一聲,騎馬衝殺而去。

  夏侯惇立即召集親衛跟上,以防曹操有什麼不測。

  漢軍突進之後,有不少叛軍發現一時逃不掉,只好停止逃離,留在原地列陣。

  此時,一聲聲鏗鏘的金鐵碰撞聲傳來。

  自郿縣走出一支騎兵。

  這是董卓壓箱底的私兵部曲。

  這支騎兵雖然只有百餘人,但一動起來,仿佛鋼鐵洪流。

  騎兵全部身穿兩層扎甲,手持鐵戟,後背弓箭,坐下是西域良駒配全身馬甲。

  這支武裝到牙齒的騎兵,不知道渾身裝備要用多少鐵,花多少錢。

  果然鐵多了就是好。

  重騎兵碾壓叛軍殘留的軍陣,如同一隻野牛闖入灌木叢,叛軍的刀槍弓箭完全不起作用。


  騎兵揮舞長戟,砍殺起叛軍,更如砍瓜切菜。

  ……

  金城郡,允吾。

  晨鐘響起,城門洞開。

  一支兵馬迎著朝陽,出現在城外的大路上。

  領兵之人是韓遂和閻行,此刻正領著叛軍「凱旋而歸」。

  北宮伯玉、李文侯領著允吾官民百姓,在城外迎接。

  幾天前,韓遂自武威郡逃回,遇上了領兵逃回的邊章和閻行。

  邊章已經有些瘋癲了,閻行還好,但也一臉苦悶。

  得知叛軍大敗,損兵折將,韓遂也不十分氣惱。

  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

  此時,邊章對韓遂怒道:「韓遂,你個蠢人,你指揮作戰,兵力優於漢軍,卻如此慘敗,我要上報北宮首領,定要斬了你!」

  韓遂嘆了一口氣,讓閻行借一步說話。

  「彥明,此次戰敗,恐怕回了允吾,羌人也不會輕饒我們。」

  韓遂是羌人招降的漢將,說白了就是給羌人出力賣命的,如今把主家的家底都賠進去了,恐怕不好交代。

  閻行皺眉道:「要不我們投漢軍吧。」

  「就這麼空著手嗎?」

  韓遂看向邊章,邊章還在不斷謾罵,也不針對誰,就是見誰都罵。

  韓遂對閻行道:「彥明,我那小女可是一直喜歡你,想讓我招你為婿,如此一來,你我今後也就是一家人了,而且我投降後,兒子將入雒陽為質,以後我的兵馬都是你的。」

  閻行點頭道:「我明白了。」

  說完,閻行找到邊章,拉到路邊按住,一刀砍下首級,其手法利落,如宰豬屠狗一般。

  叛軍兵將倒也沒有什麼異動,這幾日你殺我,我殺你,看得實在太多了,不過是多殺了一個人。

  閻行提著邊章的首級來見韓遂,卻見韓遂搖了搖頭道:「這還不夠。」

  隨後,韓遂謊報軍情,說此次作戰大勝漢軍,大軍攻入三輔,掠取金銀、人口、物資無數。

  得知韓遂歸來。

  北宮伯玉、李文侯布置隆重禮儀,迎接二人。

  幾人簡單說了幾句。

  北宮伯玉請韓遂進城說話。

  進了縣府廳堂。

  北宮伯玉忽然問道:「怎麼不見邊將軍?」

  韓遂笑道:「邊將軍正在押運物資,物資太多了,實在不好運輸。」

  「哈哈哈!」

  北宮伯玉笑道:「我最喜歡漢家美人,你可要給我挑幾個好的留著。」

  「首領說笑了,這些物資,包括美人都是你的。」韓遂笑著說道。

  「你不愧為我羌人的敖犬。」

  北宮伯玉看準桌案上的酒具,快步走去,親手為韓遂斟酒。

  一回頭,北宮伯玉表情一滯,不可思議地看著韓遂。

  韓遂已經趁北宮伯玉轉身,快步上前,將袖中暗藏的短兵,刺入北宮伯玉的肋下。

  「你……」

  北宮伯玉指著韓遂,一臉不可思議,想說話,嘴裡卻滿是鮮血。

  「韓遂,你幹什麼?」

  李文侯想質問,卻只感覺後背一涼,只見自己身前,白色利刃透出血肉。

  閻行站在李文侯身後,表情陰森,手裡是刺入李文侯背後的刀。

  接下來,閻行的親衛一起動手,斬殺在場的羌人首領。

  沒有被殺的漢人官員們一臉驚恐,紛紛跪地求饒。

  韓遂接過北宮伯玉手中的酒杯,拔出利刃,任由北宮伯玉栽倒在地,隨後又往北宮伯玉背後捅了幾刀。

  等韓遂坐下,喝了一口酒,才對在場官員道:「我軍遭遇大敗,北宮首領為了反敗為勝,主動交出首級,以麻痹漢軍,我們將以此詐降,來日再為北宮首領復仇,你們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官員們戰戰兢兢道。

  韓遂於是命長子韓進,攜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之首級,向朝廷歸降。


  降表到了雒陽,皇帝包括朝臣,一片歡欣鼓舞。

  本以為涼州要丟,沒想到居然反敗為勝。

  ……

  「這都是陛下的天威啊!」

  這一日,朝堂議事,商議如何處理韓遂歸降一事,張讓見皇帝心情好,急忙在一旁諂媚溜須。

  何進拱手道:「韓遂歸降,恐怕包藏禍心,還是應該出兵,對其殘部予以剿滅。」

  之前因為膽小,何進沒敢出戰,如今腸子都快悔青了,急著要求出戰。

  皇帝哪裡不知何進的心思。

  自然不會白白讓何進撿功勞。

  而且朝廷這次雖然勝了,卻是先敗後勝,尤其禁軍和運兵車的損失,更是元氣大傷。

  皇帝認為,必須得收回兵力,重整禁軍,以防不測。

  「好了,大將軍,韓遂已經派了長子前來,又送上十幾個羌人首領的首級。」

  「自打光武帝以來,朝廷對羌作戰,也沒有一戰能殺如此多的羌人首領,我看韓遂還是有功的。」

  「陛下!」

  何進還要再說,卻被張讓阻止。

  「大將軍,陛下有命,命你按照此戰各將之功勞,予以封賞,以彰陛下愛才之心。」

  ……

  「大漢皇帝陛下制詔,朕自拜董卓為前將軍,討平羌胡,梟騎萬隊,戎車三千,御命天下,又臨虜廷,掃殄羌賊,靡有孑遺,卒整二州,獻捷振旅……」

  長安,征羌軍軍營。

  使者頌念詔書,有些長篇累牘,後面才是眾人愛聽的。

  「封董卓為斄鄉侯,食邑千戶。」

  「封劉備為陸城亭侯,食邑五百戶。」

  「各賜千金,絹萬匹。」

  正在聽詔的劉備心中一喜,沒想到皇帝招攬人心的本事也不錯。

  西漢沒有亭侯,陸城侯是劉備祖上劉貞的封號,因酎金一事被免,如今恢復,足以光耀門楣。

  陸城在中山國境內,正好自己的勢力可以往中山國發展。

  哦,差點忘了,經過曹嵩牽線,自己如今是帝黨了。

  使者繼續道:「封曹操、公孫瓚、蓋勛、黃忠為都亭侯。」

  「各賜百金,絹千匹。」

  傳完詔書,眾人起身。

  使者小聲道:「賞賜之物國庫一時拿不出來,先記下,等國庫充裕了,再補上……」

  董卓呵呵笑道:「朝廷的難處我知曉,放心,我部賞賜我來想辦法。」

  使者立即豎起大拇指:「前將軍不愧為國之棟樑。」

  公孫瓚:「……」

  封個沒有封邑的侯也就罷了,還賞賜一堆兌現不了的財物,朝廷就這麼犒勞有功之臣?

  而且這些賞賜要分發部下。

  聽董卓的意思,朝廷不發賞賜,獎賞部下,還得自己掏錢?

  公孫瓚頓時憤憤不平。

  使者繼續說道:「諸位不要不高興,陛下還有任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