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河道
第224章 河道
半山腰處的平台上。
遠遠眺望的眾人都頗為感慨,特別是沈束、徐渭這些親眼目睹舟山從無到有的幾人。
從三月到八月,整整半年,雖然舟山基建還沒有完成,但河道終於完工了。
期間耗費了多少人力,耗費了多少錢糧,實在難以估算。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陳銳當初的決定有些草率,因為耗費太巨,而護衛軍的擴軍速度又太快。
到年末,護衛軍兵力近萬,必然是要向外擴張,沈家門的重要性會降低。
不過陳銳知道,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不在舟山大興土木,如何能聚攏商賈?
不在舟山大興土木,如何能將聚攏青壯?
說的簡單的,陳銳以舟山為基地,聚攏大量人口,招募大量青壯,從中篩選出各式各樣的人才。
從三月份到如今,應募來舟山作工的青壯多達數千人,而這些人很多都遷居來了舟山,很多都入軍成了士卒,很多都選擇在鹽田作工,也有不少被篩選出來,成為了管事。
在吳澤以及諸多管事的管束下,這些青壯都已經初步具備了服從性,成為了軍中兵源的一大來源。
此外,陳銳選擇沈家門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在於海貿,以沈家門為核心護衛軍一步步的侵吞整個舟山以及定海衛的地盤,才能在海貿中占據優勢。
如今的徐唯學只是汪直的馬前卒,一旦他日翻臉,即使護衛軍的水師不敵,也能扼守沈家門。
這個時代海盜的作戰方式並不是只有海戰的,更多的還是通過在島嶼上的陸戰為主要方式。
守住沈家門,水師將護衛軍士卒能迅速的輸送到舟山以及附近任何一處,只要站在土地上,無論是海島還是倭寇都不是護衛軍的對手。
「開始了。」吳澤輕呼了聲。
原本吳澤準備親自動手,但陳銳、徐渭將他勸了下來,所謂水火無情,
誰都不知道會不會出現意外。
最後一層河壩被掘開,大湖的水流洶湧而出,朝著南邊蔓延而去,激起了大片的水花,水流撞擊在用條石壘成的河壩上,水霧漫天,都隱隱遮擋住了高懸於空的烈日。
「現在是往南邊。」吳澤解釋道:「順著山勢迴轉,要過會兒才能到這邊。」
徐渭遠遠眺望,笑著說:「如此大湖,也虧得吳兄。」
「所以拿的不虧心。」吳澤丟了個白眼過去。
為了這片大湖,以及挖掘的河道,我都累的瘦了十多斤—.-五千兩銀子貴嗎?
一點都不貴好不好!
徐渭汕汕的走開,看了眼不遠處聚集而來的眾人,小聲問:一「查清楚了?」
陳銳搖搖頭,「看看虞七郎能查出點什麼若是真的查出點什麼,以後可以放到內情處去。」
徐渭猶豫了下,提點道:「大好基業,人心所向,不要心軟。」
「不會。」陳銳笑了聲。
如今舟山已經算是龐然大物了,怎麼可能人人都心思純良,陳銳很清楚,肯定會有人貪銀子。
段崇文那邊已經查出了點眉目,但牽涉的人卻不好輕動,如今出征在即,陳銳不想這時候動手,具體怎麼處理,也需要斟酌一二。
徐渭提議,虞德燁是以學徒的名義進入帳房的,相對來說不會有人特地關注,可以讓他先暗中盯一盯。
相對來說,這些少年郎反而是最得信任的—因為他們在舟山沒有利益牽扯,沒有人情往來。
「山東那邊——.」徐渭換了個話題,「也不知道王民應能不能撐得住。」
「王德已經被趕去了登州。」陳銳低聲道:「據說與舟山有關。」
徐渭笑了聲,因為去年的通州大火,王對陳銳、戚繼光幾人都很排斥,在山東更是與戚繼光不合。
前段時間,山東巡按御史王德與王議事,提及舟山援軍—·結果王大怒。
徐渭突然想起一事開口說:「倒是要提防王民應降敵。」
「嗯?
「去歲京師淪陷,王世貞不見蹤影。」徐渭解釋道:「傳聞死於亂中,
也有傳聞說降了韃。」
陳銳思索片刻後輕聲道:「南北,南北。」
「或許吧。」徐渭苦笑了聲。
如果南北對立一直僵持下去,這些世家很可能會首鼠兩端以保證家族的續存,以及門橢不墜。
徐渭還想再說什麼,耳邊傳來轟轟的微響,轉頭眺望,遠處的河道中,
洶湧的水龍迅捷撲來。
從微不可聞的聲響到震耳欲聾的巨響,水龍越來越近,偌大的浪頭猛烈的拍擊河岸,激起大朵大朵的渾濁浪花。
轟隆隆的聲音持續了好一會兒,河水才漸漸的被豌的河道叔父,漸漸的安靜下來。
面色潮紅的吳澤顯得有些興奮,讓隨從將地圖張開,指點道:「這兩處設了閘門,這一處的河道平日是關閘的,一旦泄洪,才會開閘,不過每隔一段時日就要清淤。」
「平日所用一共六條河道,三大三小。」
「三條大河道主要用以運輸貨物,三條小河道從村落、營地周邊繞過,
以便於取水。
「走!」
一行人隨著吳澤上了一條烏篷船,搖搖晃晃的在河道中向西而去。
「這一塊是糧倉。」吳澤指指點點,「再過去就是作坊,都設了小碼頭,船只能直接停靠。」
一路過去,陳銳嘴上沒說,但心裡非常滿意,吳澤的布局很巧妙,用六條大小河流,將整個沈家門分隔開,並將各個地點有機的串聯在一起。
不僅僅是用水方便,最重要的是能通過船隻將大量的貨物運送到各個倉庫,也能便捷的將各種販賣貨物往外運輸,這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今基建方面的重點已經轉移到定海衛、金塘島、昌國一帶了,沈家門這邊的人力正好可以轉移出去。
此外,如皂塊作坊、鐵匠、木匠作坊都用小支流隔開,一方面便於運輸,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保密的效果。
半年時光,被廢棄了數十年的沈家門一步步被改造成如今的模樣。
陳銳在心裡想,雖然花費巨大,但卻是值得的。
半山腰處的平台上。
遠遠眺望的眾人都頗為感慨,特別是沈束、徐渭這些親眼目睹舟山從無到有的幾人。
從三月到八月,整整半年,雖然舟山基建還沒有完成,但河道終於完工了。
期間耗費了多少人力,耗費了多少錢糧,實在難以估算。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陳銳當初的決定有些草率,因為耗費太巨,而護衛軍的擴軍速度又太快。
到年末,護衛軍兵力近萬,必然是要向外擴張,沈家門的重要性會降低。
不過陳銳知道,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不在舟山大興土木,如何能聚攏商賈?
不在舟山大興土木,如何能將聚攏青壯?
說的簡單的,陳銳以舟山為基地,聚攏大量人口,招募大量青壯,從中篩選出各式各樣的人才。
從三月份到如今,應募來舟山作工的青壯多達數千人,而這些人很多都遷居來了舟山,很多都入軍成了士卒,很多都選擇在鹽田作工,也有不少被篩選出來,成為了管事。
在吳澤以及諸多管事的管束下,這些青壯都已經初步具備了服從性,成為了軍中兵源的一大來源。
此外,陳銳選擇沈家門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在於海貿,以沈家門為核心護衛軍一步步的侵吞整個舟山以及定海衛的地盤,才能在海貿中占據優勢。
如今的徐唯學只是汪直的馬前卒,一旦他日翻臉,即使護衛軍的水師不敵,也能扼守沈家門。
這個時代海盜的作戰方式並不是只有海戰的,更多的還是通過在島嶼上的陸戰為主要方式。
守住沈家門,水師將護衛軍士卒能迅速的輸送到舟山以及附近任何一處,只要站在土地上,無論是海島還是倭寇都不是護衛軍的對手。
「開始了。」吳澤輕呼了聲。
原本吳澤準備親自動手,但陳銳、徐渭將他勸了下來,所謂水火無情,
誰都不知道會不會出現意外。
最後一層河壩被掘開,大湖的水流洶湧而出,朝著南邊蔓延而去,激起了大片的水花,水流撞擊在用條石壘成的河壩上,水霧漫天,都隱隱遮擋住了高懸於空的烈日。
「現在是往南邊。」吳澤解釋道:「順著山勢迴轉,要過會兒才能到這邊。」
徐渭遠遠眺望,笑著說:「如此大湖,也虧得吳兄。」
「所以拿的不虧心。」吳澤丟了個白眼過去。
為了這片大湖,以及挖掘的河道,我都累的瘦了十多斤—.-五千兩銀子貴嗎?
一點都不貴好不好!
徐渭汕汕的走開,看了眼不遠處聚集而來的眾人,小聲問:一「查清楚了?」
陳銳搖搖頭,「看看虞七郎能查出點什麼若是真的查出點什麼,以後可以放到內情處去。」
徐渭猶豫了下,提點道:「大好基業,人心所向,不要心軟。」
「不會。」陳銳笑了聲。
如今舟山已經算是龐然大物了,怎麼可能人人都心思純良,陳銳很清楚,肯定會有人貪銀子。
段崇文那邊已經查出了點眉目,但牽涉的人卻不好輕動,如今出征在即,陳銳不想這時候動手,具體怎麼處理,也需要斟酌一二。
徐渭提議,虞德燁是以學徒的名義進入帳房的,相對來說不會有人特地關注,可以讓他先暗中盯一盯。
相對來說,這些少年郎反而是最得信任的—因為他們在舟山沒有利益牽扯,沒有人情往來。
「山東那邊——.」徐渭換了個話題,「也不知道王民應能不能撐得住。」
「王德已經被趕去了登州。」陳銳低聲道:「據說與舟山有關。」
徐渭笑了聲,因為去年的通州大火,王對陳銳、戚繼光幾人都很排斥,在山東更是與戚繼光不合。
前段時間,山東巡按御史王德與王議事,提及舟山援軍—·結果王大怒。
徐渭突然想起一事開口說:「倒是要提防王民應降敵。」
「嗯?
「去歲京師淪陷,王世貞不見蹤影。」徐渭解釋道:「傳聞死於亂中,
也有傳聞說降了韃。」
陳銳思索片刻後輕聲道:「南北,南北。」
「或許吧。」徐渭苦笑了聲。
如果南北對立一直僵持下去,這些世家很可能會首鼠兩端以保證家族的續存,以及門橢不墜。
徐渭還想再說什麼,耳邊傳來轟轟的微響,轉頭眺望,遠處的河道中,
洶湧的水龍迅捷撲來。
從微不可聞的聲響到震耳欲聾的巨響,水龍越來越近,偌大的浪頭猛烈的拍擊河岸,激起大朵大朵的渾濁浪花。
轟隆隆的聲音持續了好一會兒,河水才漸漸的被豌的河道叔父,漸漸的安靜下來。
面色潮紅的吳澤顯得有些興奮,讓隨從將地圖張開,指點道:「這兩處設了閘門,這一處的河道平日是關閘的,一旦泄洪,才會開閘,不過每隔一段時日就要清淤。」
「平日所用一共六條河道,三大三小。」
「三條大河道主要用以運輸貨物,三條小河道從村落、營地周邊繞過,
以便於取水。
「走!」
一行人隨著吳澤上了一條烏篷船,搖搖晃晃的在河道中向西而去。
「這一塊是糧倉。」吳澤指指點點,「再過去就是作坊,都設了小碼頭,船只能直接停靠。」
一路過去,陳銳嘴上沒說,但心裡非常滿意,吳澤的布局很巧妙,用六條大小河流,將整個沈家門分隔開,並將各個地點有機的串聯在一起。
不僅僅是用水方便,最重要的是能通過船隻將大量的貨物運送到各個倉庫,也能便捷的將各種販賣貨物往外運輸,這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今基建方面的重點已經轉移到定海衛、金塘島、昌國一帶了,沈家門這邊的人力正好可以轉移出去。
此外,如皂塊作坊、鐵匠、木匠作坊都用小支流隔開,一方面便於運輸,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保密的效果。
半年時光,被廢棄了數十年的沈家門一步步被改造成如今的模樣。
陳銳在心裡想,雖然花費巨大,但卻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