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昏庸無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23章 昏庸無道

  沈家門內一共七個村落,都在東側或者西側,南側是鹽由以及主營地中部是各個機構的辦公場所。

  七個村落錯落有致的分布,因為都是初建,所以直接用甲乙丙丁來命名。

  其中最大的村落為甲號村,是最早一批遷居而來,也是最早建立的,護衛軍的高級將領,以及沈束、徐渭等人的居所都在這個村落中。

  吳大績站在村口,笑著說:「聽聞杭州皆言,舟山如飛來一城。」

  「現在雖然只是七個村落,但尚有大片空地。」麻夏點頭道:「聽說以後就以甲號村為中心起鎮。」

  「不止沈家門。」吳大績補充道:「定海衛那邊如今也很熱鬧,特別是長山一帶。」

  麻夏沉默片刻後苦笑道:「奈何朝棄民心。」

  「朝中諸公,朝中諸公———」吳大績搖搖頭,從一條小巷中穿過,繞了兩個彎,才推開一扇門。

  已經是黃昏時分,眾人都已經回來,沈一貫正拍著桌子嘧罵—-罵的是朝中的科道言官。

  朱賡衝著吳大績、麻夏點點頭,面無表情的對沈一貫解釋道:「其實也是無可奈何。」

  吳大績一聽就知道大家在討論什麼,接過張元遞來的水杯,隨口道:「科道言官何敢觸怒陛下?」

  「不說當年百官哭門,陛下一頓廷杖——.」孫點頭道:「南遷之後,

  都察院、六科已有多人上書被棄市,如今言官都不敢彈劾嚴分宜,只能盯著戶部。」

  汪古笑了聲,「如今言官早無膽氣。」

  南京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來舟山,陳銳是看過就算,也就沈束、吳澤等文人時不時討論一些,而朱一般都是跟著沈束的,所以將一些消息帶了回來。

  坐派銀之後,戶部遭到了科道言官猛烈的彈劾,但卻沒有人去彈劾嚴嵩。

  沒有彈劾嚴嵩,並不是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件事與嚴嵩沒有關係。

  而是因為大家都知道,彈劾嚴嵩和指責陛下是一回事·.坐派銀的主要原因就是太傅園的修建。

  朱賡搖頭道:「這幾日我大約估算了下,僅寧波一府,坐派餉銀約莫七萬兩,慈谿、定海、奉化、象山幾縣均有農戶淪為流民或佃戶。」

  「但整個浙江省也只坐派餉銀三十多萬兩。」孫鍵嘆了口氣,「陛下實是.」

  眾人都沉默下來,但都知道孫沒有說出口的—:「昏庸無道」。

  去歲嘉靖帝南逃,在南京落腳之後的所作所為—無有膽氣,無有復志,唯有抱權守位,大興木土,不理政事,埋頭修道煉丹。

  如果說之前的嘉靖帝很難有個準確的評價,雖然有大禮議世間,但也任用名臣,頗有明君風範。

  那如今的嘉靖帝已經符合士子中「昏庸無道」的評價標準。

  在連續加稅之後,還要以銀的名義大肆斂財,不顧民心所向,實打實的昏君做派。

  或許是因為已經南狩了,嘉靖帝索性不管不顧,反正臉面已經丟乾淨了———也或許他心裡明白,復土無望。

  指望什麼呢?

  只能指望自己得道升天了。

  「山西戰事連連,西南又有兵敗,遼東殘軍竄入朝鮮苦苦支撐,山東戰事近在眼前。」朱嘆道:「陛下及朝中諸公到底在想什麼?」

  孫笑道:「今日聽聞,南京多有人嘲諷,舟山大言欺世———·

  朱揉了揉臉面,轉頭看向吳大績、麻夏,「你們這次都要去?」

  「要去。」麻夏簡單的回了句。

  吳大績笑道:「既然入軍,難道此時畏縮嗎?

  「只望平安歸來。」朱握了握吳大績的手。

  「不望平安歸來。」吳大績洒然一笑,「唯願能敗敵立功。」

  「說的好!」陶景同拍手道:「我想過了,待得下次募兵,我也要入軍!」

  汪古上前一步,「不錯,我也要入軍。」

  頓了頓,汪古解釋道:「其實在各個管事身邊,反而容易被認出。」

  「說的是。」朱點點頭,顯然之前已經商量過了,「待得年末,護衛軍約莫萬人,藏身其中,難以被察覺。」

  吳大績掃了眾人一眼,朱、沈一貫、孫如今跟著沈束,但主要是處理文書,不太露面。


  池明志去了鹽田,閔成弘侍候田地,虞德燁去了帳房,都不太容易被認出。

  只有汪古、梅農、陶景同三人如今跟著廉興賢,與很多人打交道,說不得什麼時候就會被認出。

  「汪兄、陶兄無虞。」吳大績笑著看向梅農,「只是你———」」

  梅農還是胖乎乎的模樣,摸著後腦勺有些汕汕。

  「我算給你聽。」麻夏扳著手指頭,「此次出兵山東,我雖是軍法處,

  但也在警衛連中,背負一柄長矛,一把腰刀之外,還要攜帶兩個竹筒,一個裝水,一個裝炒米。

  此外還要帶著一副鐵甲,部分乾糧,如果運氣不好,還要背著一個鐵鍋。」

  吳大績笑著補充道:「按照標準,每日行軍在五十里左右,急行軍一日百里,若是最快速度,只攜帶軍械,可遠達百五十里。」

  梅農面無土色,汪古、陶景同也是嘴角抽搐,但也沒示弱。

  這時候,外間有敲門聲響起。

  片刻後,陳銳走了進來,環顧四周道:「兩件事。」

  如今少年郎們也習慣了陳銳的說法方式,從來都是開門見山,從不會和善的問問吃的如何,住的如何這種話。

  「其一,明日通河,你們都小心點,別露了行跡。」

  朱應了聲,「小弟已經囑咐過了,明日都在家中。」

  「嗯。」陳銳接著說:「其二,除卻吳大績、麻夏之外,你們其他人在出征期間也要謹慎些,此外盯著一些。」

  朱有些意外,回頭與孫鍵對視了眼,後者輕聲問:「大哥,此言何意?」

  「主要是虞七郎,你如今在帳房,盯著點帳目和銀庫。」

  朱立即反應過來了,「有人手腳不乾淨?」

  「嗯,先盯著。」陳銳眼神有些冷,掃了眼眾人後道:「山東已然開戰。」

  山東剛剛送到的消息,被封為漢軍萬戶的李淶率軍進擊,先取陽信,後破清河,兵鋒直指大清河東側的青城、齊東兩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