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父不如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22章 父不如子

  「軍法處不是錦衣衛。」

  沈家門主營地中,角落處的一棟屋子內,孫鈺輕聲對萬表說:「此乃大哥親口所言。」

  萬表猶豫了下,低聲說:「但一個團,軍法處只在警衛連、警衛排中安插二十人左右,身份也是公開的,只怕難以面面俱到。」

  「的確如此,但也不能安插暗樁。」孫鈺搖搖頭,深深的看了眼萬表,「再說句不好聽的,真有暗樁,那也是段崇文的事,他主責內情。」

  萬表聽懂了孫鈺的言外之意,如果說舟山真的有個機構類似錦衣衛,那一定是段崇文主管的內情。

  一方面是因為段崇文有資格審查任何機構的帳目開支以及其他事務,另一方面是因為段崇文本人前錦衣衛千戶的身份。

  而在軍中安插暗樁這種事,只能由段崇文來做因為後者是直屬陳銳本人的。

  「在浙江還好,但此次出征山東,難免有些士卒——」孫鈺繼續說:「劫掠民眾不一定有這膽子,但多計軍功是有可能的。」

  軍法處負責的不僅僅是軍法,也負責統計每一戰的斬首數量、俘虜數量,甚至要考核方面之軍對軍令的完成度。

  「不錯。」萬表沉吟片刻後道:「出征山東之後,安插在各個警衛連排的人手都要進行變動。」

  孫鈺連連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這種方法能很有效的將軍法處的人手與警衛連排的土卒的關係進行切割。

  萬表提醒道:「但有一點是前提,軍法處亦軍中,戰時需聽軍令,進擊後撤,不得有誤。」

  「是。」孫鈺應了聲。

  「也應該差不多了吧。」萬表放下筆,輕嘆道:「今日八月十一日了。」

  「前日山東傳回消息,李淶率軍入濟南府樂陵縣,千餘韃騎兵助陣。」孫鈺低聲道:「另一股漢軍入東平府,停駐在高唐縣,可能是白蓮教首趙全所率。」

  「那也就是說快了。」萬表授須道:「只是不知吳惟錫可能使徐州出兵「難說的很,但若是淮安府能牽制賊軍,王民應就不會腹背受敵——

  孫鈺對王民應不太信任,世家子弟,雖有文名,但軍略非其所長,正要說什麼,外間麻夏疾步入內。

  「嗯?」

  麻夏低聲道:「哈士奇帶了一人請見孫公。」

  孫鈺有些意外,哈士奇是軍中斥候頭領,如今主責山東斥候事,只直接對旅部負責,別說軍法處了,與軍中的直接聯繫都不多。

  一刻鐘後,軍營外,孫鈺眯著眼打量著面前這位熟悉又陌生的青年,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邊上的老哈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最終笑著說:,「文鼎兄,那我先回去72」

  「呢————好。」孫鈺看著老哈離開,才帶著李兌找了個偏僻角落,「你」·後來打探過,都說你渺無音訊。」

  李兌臉上有些許痛苦神情,「不怪他們,父親使家族蒙羞,我又有何顏面留在餘姚——.」

  孫鈺嘆息一聲,「那你如今———」

  其實李兌很清楚孫鈺在擔憂什麼,徑直道:「我知曉那事,不敢奢望,

  小弟已然定親,今年或明年成親。」

  孫鈺不自覺的鬆了口氣,妹妹孫環與陳銳定親一事知道的人不少,如今這位青年找上門他真是怕鬧出什麼糾紛來。

  「是哪一家?」孫鈺小心翼翼的問。

  「台州天台縣周氏。」李兌看孫鈺皺眉,解釋道:「只是尋常農戶,今日也是因此請見文鼎兄。

  孫鈺回過神來,「坐派餉銀?」

  嗯。

  孫鈺小聲唻罵了幾句,老家餘姚那邊也一樣,大戶人家還好,但很多自耕農破產。

  「其實三月份我就在大榭島。」李兌輕聲將這半年的經歷簡略的說了一遍,「若非周叔,難以苟活,如今周家蒙難,不得已厚顏來求。」

  孫鈺來回走了幾步,「來的遲了,否則周家一子應募入軍,就能遷居沈家門。」

  「如今只能在定海衛那邊·但聚集來的民眾頗多,頂多是棚子···你怎麼想?」

  李兌輕聲解釋道:「周家加上我,壯丁五人,願應募作工,但老弱婦孺—不知沈家門這邊能安置嗎?」

  孫鈺想了會兒,,「應募作工中,去鹽場是有月錢的,此外婦孺若是不嫌棄,定海衛、大榭島、沈家門都專門養豬、雞、鴨,月錢不多,但吃得飽。」

  「此外,婦孺也能在家中紡紗織布,或者做鞋子,沈家門都要收購。」

  頓了頓,孫鈺低聲說:「如今主持定海衛的是武進劍泉公幼子,現在正缺人手,我把你介紹過去,只說是餘姚同鄉,也能拿一份月錢。」

  「另外將你們安置在長山腳那邊的莊子,雖然也是搭棚子,但要好得多。」

  「此外,沈家門、定海衛都設了糧店,平價售糧,我幫你買些。」

  李兌安靜的聽著,在心裡計算了下,家裡將近二十畝田地,而且還是帶著即將秋收的莊稼的田地,應該能賣個不錯的價錢。

  自己能拿一份月錢,周叔和二叔、周峰也都能拿一份月錢,幾個嬸嬸可以紡紗織布,勉強能過得下去。

  「如何?」孫鈺問了句。

  「多謝文鼎兄。」李兌突然拜倒在地,「尚有一事懇求。」

  「起來起來。」孫鈺拉起李兌,「你說。」

  「此次未能應募,若護衛軍再有募兵,還請文鼎兄相助。」李兌輕聲道:「家門蒙羞,小弟別無他法,唯有入軍殺敵,他日或能重振門。」

  孫鈺沉默了會兒,慨然道:「父不如子,父不如子。」

  「既有如此志向,為兄何能拒之?」

  李兌的眼中隱有淚光閃爍,父親嘉靖十一年進士,十七年後就直入內閣,升遷之速除卻方獻夫、張之幸進輩外少見,卻一朝降胡,以至於聲名盡喪,家族蒙羞。

  李兌不去恨父親,不去恨將自已逐出家門的族人,但若要洗卻恥辱,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黃昏時分,李兌站在長山腳下的村口處,看看孫鈺的背影漸漸消失在遠處。

  「阿兌—.」周達有些緊張,看向李兌的眼神都有些畏縮。

  雖然想過這位青年可能身世不凡,但周達也沒想過,李兌能做到這一步周達不知道孫鈺是誰,但畢竟曾經應募作工,是知道吳澤的—其實吳澤到底什麼來頭,他也不知道,但知道吳澤是官宦世家子弟。

  李兌臉色略有些蒼白,低著頭苦笑道:「些許情分,之後也用不上了。」

  這李兌突然抬頭,握住了周達的雙手,「雖然簡陋,但還望今年成親。」

  周達呆了呆,隨即反應過來了,「你要入軍?」

  「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