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番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10章 番人

  杭州府錢塘縣。

  蔡克廉呆呆的靠在椅子上,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後立即起身迎出門去,「都送走了?」

  「送走了。」盧鏜小心翼翼的說:「贈了盤纏。」

  「當日捕拿,未有死傷吧?」蔡克廉追問道:「若有銀貨,全都送返。

  1

  「傷了兩人,不過都不重,已經請了醫者。」盧鏜心裡吐槽,這位兵備道副使實在是個沒什麼魄力的。

  半個多月前,就在護衛軍回師之後,杭州府在富春江截住了兩條客船,

  在探聽清楚之後,蔡克廉果斷的將所有人扣押。

  對於陳銳當日的膽大妄為,不將自已放在眼中,蔡克廉心裡惱怒非常,

  但卻無計可施··也只能通過一些小手段來彰顯存在感了。

  但緊接著,護衛軍攻占富安鎮的消息傳來了,蔡克廉深深覺得,在自己面前舉刀殺了個把總··.·陳銳真的不算多跋扈。

  人家連禮部侍郎李春芳的母族、妻族都殺得乾乾淨淨了—,其實女卷沒殺,只是丟去鹽田了。

  這樣的狠人,何必得罪呢?

  盧鏜扶著蔡克廉坐下,小聲問道:「若是舟山詢此事?」

  「不是沒死人嗎?」蔡克廉隨口應了聲,他也看得出來,舟山那邊不太講究顏面,更注重實際。

  盧鏜心裡暗罵了幾句,「聽聞——聽聞海道副使孤山公有意請辭?」

  「,你消息倒是靈通。」蔡克廉有些異,點頭道:「確有此事。」

  但隨即蔡克廉就笑道:「難道本官還能使喚得動定海衛?」

  從規矩上來說,臨海三衛應該是受海道副使所轄,甚至浙江沿海的衛所都應該是丁湛管束。

  如果丁湛請辭,在已經有浙江兵備道副使的前提下,朝廷很可能不再設海道副使。

  那麼定海衛應該受蔡克廉的管轄。

  但蔡克廉很清楚,自己根本指揮不動。

  一刻鐘後,離開的盧鏜在心裡琢磨,只怕蔡克廉有請調的企圖,或許自已也應該換個地方·..-比如松江就不錯,回福建也不錯。

  此時此刻,陳銳、徐渭、鄧寶等人來到了護衛軍最早組建的小島上,他們面前是或坐或躺的一群番人。

  鄧寶幾人當年長居雙嶼島是見慣了的,而徐渭、司馬好奇的打量著,或碧眼高鼻,或發黃削臉。

  「倒是有些像色當人?」周君佑小聲說。

  「差的遠了,不是一回事。」徐渭搖頭道:「元朝的色當人,也有類似的,但主要是汪古、西夏、吐蕃、回鵑、回回·

  徐渭不太理解陳銳弄這些人過來的企圖,笑著對段崇文說:「花了不少精力吧?」

  「大半年時間。」段崇文苦笑道:「很是費事,最後還在杭州被捕拿,

  要不是....」

  徐渭嘿嘿笑了,「此次奔襲泰州,顯然是將某些人嚇住了。」

  站在番人面前的陳銳沒有理會後面眾人的小聲議論,耐心的聽著一位身材高大的番人的話,然後對兩個翻譯說:「分別寫下來,若是相同,每人得銀十兩,若是不同,斬右手。」

  兩個翻譯對視了眼,分別在兩張桌子邊坐下,陳銳的視線在這些番人身上來回掃動。

  嘉靖二十八年,走馬溪大捷,最終的結果是朱紈吞金自盡,盧鏜、柯喬等人下獄論罪。

  而被俘虜的番人並沒有被認定為海盜,但卻也沒有釋放,而是全數發配去了廣西梧州。

  事實上,在此之前,雙嶼島一戰被俘虜的番商同樣是被發配去廣西梧州。

  陳銳早在去年回返寧波之後就開始動手,主要是由段崇文這位前錦衣衛千戶來主持,試圖將這些番人弄到手。

  走馬溪一戰之後,番商再也不敢來東南沿海,也僅僅是通過澳門進行有限的貿易。

  這些被流放的番人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很難說,但卻是一條能夠連同南洋的渠道。

  問題是這些番人被流放廣西之後,並不是集中居住的,而是三兩為伍,

  被分置在各地。

  再加上京師淪陷後,西南不太安寧,多有土司蠢蠢欲動,頻發戰事,所以拖了半年才將人送到舟山。


  原本一共五十一人,只撈回來二十二人,死了一大半。

  二十二人中,八個水手,六個僱傭兵,七個商人,居然還有個傳教士。

  這時候,兩個翻譯已經將適才為首番人的話翻譯成漢文寫下,陳銳拿過兩張紙看了會兒,》「每人賞白銀十兩。」

  大體意思是,其一感謝,非常感謝。

  其二,希望陳銳將他們送回南洋,會以重金酬謝。

  其三,希望能得到相對安全並舒適的待遇,事後會以金錢作為酬報。

  陳銳側頭看向兩個翻譯,「你們既然都是雙嶼島舊人,想必是聽說過我的。」

  「是。」

  「是。」

  鄧寶指著個頭高的中年人,「他原先是跟著金子老的,雙嶼島被擒,後來家人重金贖回。」

  再指了指瘦乾的青年,鄧寶繼續說:「他叫李同,是李光頭的侄兒。」

  金子老、李光頭都是福建最有名的海商頭目,兩人當年都在雙嶼島一戰被擒,然後都成功的「越獄」。

  朱紈當時被氣的七竅生煙,事實上這兩人都不是第一次「越獄」,之後金子老在一次走私中被殺,而李光頭在走馬溪一戰中再次被擒。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朱納第一時間就將李光頭及其部下斬首這也是閩地官員紛紛彈劾朱紈的主要原因。

  「告訴他們,朱紈已經死了,但朝廷並沒有開放海禁。」陳銳緩緩說:

  「不過我希望能與南洋達成貿易往來。」

  「為表明誠意,我會先送十人回南洋,希望能得到一批貨物,當然了,

  這批貨物,我會支付銀兩。」

  鄧寶從懷中取出一張紙遞給了李同,「應該不算難。」

  李同看了幾眼,有些疑惑,對著番人說了幾句。

  隨後二十多個番人神情激動,指手畫腳,陳銳往後退了幾步,讓翻譯上前,自己再後面安靜的聽著。

  鄧寶小聲說:「大哥,他們會來嗎?」

  「舟山出兩艘海滄船,兩艘蒼山船。」陳銳看了眼鄧寶,「你和周四其中一人跟過去。」

  頓了頓,陳銳安慰道:「南洋番人急需各類貨物,不會有危險的。」

  這時候,李同走過來,小聲說:「陳大哥,那些種子他們說應該沒問題,但鐵炮只怕很難,鳥倒是能購置,如果是生絲、茶葉、瓷器、棉布等貨物,應該能換回來不少。」

  「此外,他們推了十個人出來—」

  「不行,人員名單我來定。」陳銳打斷道:「各式貨物舟山都準備好了。」

  陳銳前世是懂葡萄牙語的,雖然和如今的葡萄牙語差別很大,但還是能聽懂一些的。

  這些番人由陳銳如何能安心?

  「五日之後啟程。」陳銳看了眼李同,「你們二人,一人是興化府莆田人,一人是漳州府龍溪人。」

  鄧寶笑著說:(「大哥放心,他們家人這兩日就能遷居至沈家門了。」

  李同臉色有些蒼白,但也沒再說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