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修煉的更多好處
「看著簡單,」關瑤說:
「但感覺沒那麼容易。」
這個動作的難點不在於外形,而在於如何讓身體的每個部分都保持協調。
手臂的抬起和放下要均勻流暢,呼吸要保持穩定,注意力要始終集中。
這些都需要很好的身體控制能力。
「確實不容易,」王燭道:
「這個動作的關鍵不在於外形,而在於如何讓手臂的動作和呼吸完全協調。試試看。」
關瑤開始模仿,但要同時協調呼吸和動作,遠比想像中困難。
這就像是要同時做兩件事,而且每件事都需要高度的專注。
要麼是呼吸變得紊亂,要麼是動作變得僵硬,始終找不到那種和諧的感覺,感覺就像是在學習騎自行車,明明知道該怎麼做,但身體就是不聽使喚。
「別著急,」王燭看出了她的焦躁:
「調整呼吸的節奏,放慢動作速度,不要追求完美,先找到舒服的感覺。」
這是修煉中最常見的誤區。
總是想一次就做到最好,結果反而適得其反。
真正的修煉,要從最舒服的狀態開始,慢慢提高要求。
關瑤深吸一口氣,重新開始。
這次她刻意放慢了速度,認真體會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動作,就像做實驗時那樣,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當下的每一個細節上。
漸漸地,她開始找到了某種節奏。
呼吸和動作開始變得協調,那股暖流也隨之在體內流動,雖然還不夠順暢,但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
這個過程很難,相當於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建立新的身體記憶。
「很好,」王燭點頭:
「現在你找到感覺了。簡單的動作,實際上能帶動全身的能量運行。等你完全掌握了,我再教你下一個動作。」
關瑤正要說什麼,突然感覺右肩一陣酸痛。
長期使用顯微鏡的後遺症凸顯了,之前做實驗時,她習慣性地用右手調節焦距,導致右肩的活動度明顯下降。
她的動作頓時變得不自然,呼吸也跟著亂了節奏,這是修煉中常見的問題,一旦某個部位出現不適,整個能量運行的節奏都會受到影響。
「這就是你右肩活動度不足的問題,」王燭說道:
「別硬撐,先放下手臂,調整呼吸。」
關瑤按照王燭的話做了,但右肩的酸痛感並沒有立即消失,這種酸痛不同於普通的運動酸痛,而是一種更深層的不適,說明問題確實存在。
「現在知道為什麼要循序漸進了吧?」王燭笑著道:
「身體的每個部位都需要時間來適應,強行加快速度反而會適得其反。今天就到這裡,回去後每天練習兩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不要超過十分鐘。」
早晚各練習一次,可以讓身體保持規律的節奏。每次不超過十分鐘,則是為了避免過度疲勞。
修煉初期,保持這種適度的練習強度最為合適。
關瑤揉著酸痛的右肩:
「這麼簡單的動作也要練這麼久?」
關瑤的學習能力極強,習慣了快速掌握新知識,但修煉不同於普通的學習,它需要身體的每個部分都跟上進度,不能單純依靠理解力。
「正是因為簡單,才更要認真對待,」王燭說道:
「基礎不牢,後面的修煉就會很吃力。而且,通過這些簡單的動作和呼吸,慢慢調理身體的問題,為以後的修煉打下基礎。」
關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她開始明白為什麼王燭說他的修煉方式不是靠吃苦受累。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調理過程,通過最基礎的呼吸和動作,一點點改善身體的狀況,為更高層次的修煉做準備。
這種方式看起來進展緩慢,但卻是最穩妥的。
任何想要走捷徑的嘗試,最後都可能適得其反。
……
陽光漸漸變得明媚,體育場上開始陸續有了更多晨練的學生。
王燭帶著關瑤來到一處樹蔭下休息,這裡視野開闊,微風輕拂,是個放鬆的好地方。
關瑤靠著樹幹坐下,細細體會著剛才修煉帶來的奇妙感覺。
那種能量在體內流動的感覺還未完全消散,尤其是之前疼痛的左膝,現在竟有一種說不出的舒適感。
休息片刻後,關瑤忍不住開口問道:
「王燭,修煉到你這種程度,除了能打碎岩石,還能做到什麼程度?」
王燭正要回答,突然側耳傾聽,眼神微動。
「怎麼了?」關瑤被他突然的反應吸引。
「噓,」王燭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輕聲說道:
「聽。」
關瑤仔細傾聽,卻只聽到遠處跑步的腳步聲,以及樹葉被風吹動的沙沙聲。
「運動場東南角,」王燭緩緩說道:
「一隻麻雀正在築巢,它剛剛銜來了一根細草。」
關瑤震驚地看著王燭:
「這麼遠的距離,你能聽到麻雀築巢的聲音?」
王燭微微一笑:
「不僅能聽到,我還能分辨出這隻麻雀的年齡。從它銜草的力度和節奏來看,應該是只兩歲左右的成年麻雀,這是它第一次築巢。」
關瑤張了張嘴,一時說不出話來。
這種程度的聽力簡直匪夷所思,東南角距離他們至少有兩百米,就算是最先進的儀器,也很難捕捉到如此細微的聲音。
「想玩個遊戲嗎?」王燭突然問道:
「正好測試一下我修煉帶來的感知能力。」
「什麼遊戲?」關瑤來了興趣。
王燭站起身,目光掃過體育場:
「規則很簡單,你隨便找個地方發出聲音,我背對著你,用聽覺來判斷聲音的具體位置和性質。」
關瑤環顧四周,開始思考該如何測試。
正常人的聽覺範圍大約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之間,而且對聲源的定位能力也很有限,尤其是在複雜的環境中,很容易受到干擾。
「你轉過去。」關瑤說道。
王燭背對著關瑤,雙手自然下垂,看起來隨意,但關瑤注意到他的呼吸變得極其均勻,似乎在調整著什麼。
關瑤躡手躡腳地移動位置,最後停在距離王燭大約二十米的地方,輕輕拔下一根草,在手中摩擦,發出極其細微的聲響。
這種聲音太過微弱,就算是站在旁邊也未必聽得清,更別說隔著這麼遠的距離。
「禾本科植物,莖稈直徑約0.8毫米,」王燭的聲音傳來:
「你正用拇指和食指摩擦它,力度很輕,頻率大約是每秒三次。」
關瑤倒吸一口涼氣。
她下意識地看了看手中的草莖,確實是一根細細的禾本科植物,而且他連自己摩擦的頻率都能判斷出來,這種感知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極限。
「但感覺沒那麼容易。」
這個動作的難點不在於外形,而在於如何讓身體的每個部分都保持協調。
手臂的抬起和放下要均勻流暢,呼吸要保持穩定,注意力要始終集中。
這些都需要很好的身體控制能力。
「確實不容易,」王燭道:
「這個動作的關鍵不在於外形,而在於如何讓手臂的動作和呼吸完全協調。試試看。」
關瑤開始模仿,但要同時協調呼吸和動作,遠比想像中困難。
這就像是要同時做兩件事,而且每件事都需要高度的專注。
要麼是呼吸變得紊亂,要麼是動作變得僵硬,始終找不到那種和諧的感覺,感覺就像是在學習騎自行車,明明知道該怎麼做,但身體就是不聽使喚。
「別著急,」王燭看出了她的焦躁:
「調整呼吸的節奏,放慢動作速度,不要追求完美,先找到舒服的感覺。」
這是修煉中最常見的誤區。
總是想一次就做到最好,結果反而適得其反。
真正的修煉,要從最舒服的狀態開始,慢慢提高要求。
關瑤深吸一口氣,重新開始。
這次她刻意放慢了速度,認真體會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動作,就像做實驗時那樣,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當下的每一個細節上。
漸漸地,她開始找到了某種節奏。
呼吸和動作開始變得協調,那股暖流也隨之在體內流動,雖然還不夠順暢,但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
這個過程很難,相當於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建立新的身體記憶。
「很好,」王燭點頭:
「現在你找到感覺了。簡單的動作,實際上能帶動全身的能量運行。等你完全掌握了,我再教你下一個動作。」
關瑤正要說什麼,突然感覺右肩一陣酸痛。
長期使用顯微鏡的後遺症凸顯了,之前做實驗時,她習慣性地用右手調節焦距,導致右肩的活動度明顯下降。
她的動作頓時變得不自然,呼吸也跟著亂了節奏,這是修煉中常見的問題,一旦某個部位出現不適,整個能量運行的節奏都會受到影響。
「這就是你右肩活動度不足的問題,」王燭說道:
「別硬撐,先放下手臂,調整呼吸。」
關瑤按照王燭的話做了,但右肩的酸痛感並沒有立即消失,這種酸痛不同於普通的運動酸痛,而是一種更深層的不適,說明問題確實存在。
「現在知道為什麼要循序漸進了吧?」王燭笑著道:
「身體的每個部位都需要時間來適應,強行加快速度反而會適得其反。今天就到這裡,回去後每天練習兩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不要超過十分鐘。」
早晚各練習一次,可以讓身體保持規律的節奏。每次不超過十分鐘,則是為了避免過度疲勞。
修煉初期,保持這種適度的練習強度最為合適。
關瑤揉著酸痛的右肩:
「這麼簡單的動作也要練這麼久?」
關瑤的學習能力極強,習慣了快速掌握新知識,但修煉不同於普通的學習,它需要身體的每個部分都跟上進度,不能單純依靠理解力。
「正是因為簡單,才更要認真對待,」王燭說道:
「基礎不牢,後面的修煉就會很吃力。而且,通過這些簡單的動作和呼吸,慢慢調理身體的問題,為以後的修煉打下基礎。」
關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她開始明白為什麼王燭說他的修煉方式不是靠吃苦受累。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調理過程,通過最基礎的呼吸和動作,一點點改善身體的狀況,為更高層次的修煉做準備。
這種方式看起來進展緩慢,但卻是最穩妥的。
任何想要走捷徑的嘗試,最後都可能適得其反。
……
陽光漸漸變得明媚,體育場上開始陸續有了更多晨練的學生。
王燭帶著關瑤來到一處樹蔭下休息,這裡視野開闊,微風輕拂,是個放鬆的好地方。
關瑤靠著樹幹坐下,細細體會著剛才修煉帶來的奇妙感覺。
那種能量在體內流動的感覺還未完全消散,尤其是之前疼痛的左膝,現在竟有一種說不出的舒適感。
休息片刻後,關瑤忍不住開口問道:
「王燭,修煉到你這種程度,除了能打碎岩石,還能做到什麼程度?」
王燭正要回答,突然側耳傾聽,眼神微動。
「怎麼了?」關瑤被他突然的反應吸引。
「噓,」王燭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輕聲說道:
「聽。」
關瑤仔細傾聽,卻只聽到遠處跑步的腳步聲,以及樹葉被風吹動的沙沙聲。
「運動場東南角,」王燭緩緩說道:
「一隻麻雀正在築巢,它剛剛銜來了一根細草。」
關瑤震驚地看著王燭:
「這麼遠的距離,你能聽到麻雀築巢的聲音?」
王燭微微一笑:
「不僅能聽到,我還能分辨出這隻麻雀的年齡。從它銜草的力度和節奏來看,應該是只兩歲左右的成年麻雀,這是它第一次築巢。」
關瑤張了張嘴,一時說不出話來。
這種程度的聽力簡直匪夷所思,東南角距離他們至少有兩百米,就算是最先進的儀器,也很難捕捉到如此細微的聲音。
「想玩個遊戲嗎?」王燭突然問道:
「正好測試一下我修煉帶來的感知能力。」
「什麼遊戲?」關瑤來了興趣。
王燭站起身,目光掃過體育場:
「規則很簡單,你隨便找個地方發出聲音,我背對著你,用聽覺來判斷聲音的具體位置和性質。」
關瑤環顧四周,開始思考該如何測試。
正常人的聽覺範圍大約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之間,而且對聲源的定位能力也很有限,尤其是在複雜的環境中,很容易受到干擾。
「你轉過去。」關瑤說道。
王燭背對著關瑤,雙手自然下垂,看起來隨意,但關瑤注意到他的呼吸變得極其均勻,似乎在調整著什麼。
關瑤躡手躡腳地移動位置,最後停在距離王燭大約二十米的地方,輕輕拔下一根草,在手中摩擦,發出極其細微的聲響。
這種聲音太過微弱,就算是站在旁邊也未必聽得清,更別說隔著這麼遠的距離。
「禾本科植物,莖稈直徑約0.8毫米,」王燭的聲音傳來:
「你正用拇指和食指摩擦它,力度很輕,頻率大約是每秒三次。」
關瑤倒吸一口涼氣。
她下意識地看了看手中的草莖,確實是一根細細的禾本科植物,而且他連自己摩擦的頻率都能判斷出來,這種感知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