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天
「朕說是就是,朕說不是就不是,你算是個什麼東西,敢對朕指手畫腳。」沈凌一副不聽覲見專橫獨裁模樣。
【胡作非為:任務進度30%】
【殘暴不仁:任務進度35%】
【昏君指數:-8】
【備註:有當明君的潛質,千萬不要努力啊】
易菁音也目瞪口呆,她本以為,沈凌會有什麼特別高超的謀略,例如找到隱藏在暗處的線索,或者王府里偷聽到真相的下人,帶上朝堂來個對簿公堂。
最後光明正大的拆穿宋長青。
沒想到沈凌說給她兜底的方式竟然如此簡單粗暴。
她默默的看了一眼那個大臣,心底點了一根蠟燭。
世家大臣看著眼前亂象,這沈凌完全是個不講理的,怎麼會有這樣一意孤行的皇帝。
早晚都會成為亡國之君!
「荒繆,簡直荒繆,陛下難道要學前朝昏君嗎?」
「陛下!」那黑胖的大臣聲嘶力竭:「請陛下莫要一意孤行,若我今日不勸誡陛下,待亡國之日,臣子又當如何?」
「若陛下不聽臣言,臣願以死為諫。」說著,他就朝著朝堂上的柱子跑過去。
周圍的大臣連忙攔住他。
「不可衝動啊。」
「陛下,聽臣子們一言吧!」
「臣也願一同死諫。」另一個大臣也朝著柱子撞去,又被人攔下。
他們都望著沈凌,大臣們都亂糟糟的,整個朝堂如漿糊攪動在一起。
他們命來逼迫沈凌。
若是今日大臣真的撞死在大殿上,他們倒是青史留名了,只怕沈凌會被永遠訂在屈辱柱上。
沈凌撫摸著鳳眼菩提,卻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好啊,看來你們是要逼朕了。」
隨著她話音落在,禁軍瞬間沖了進來,將所有大臣團團圍住。
世家家主幾乎都在此。
沈凌很想直接斬草除根。
但不行。
依舊有限制。
都死了,誰來給她幹活。
「好,朕滿足你。」
沈凌擺了擺手,便有禁軍把那個兩個要死諫的大臣在其餘大臣手裡搶了出來。
隨著沈凌動作,兩個侍衛架著那黑胖的官員朝著柱子撞去,僅僅一下,那官員頭上就流下鮮血,糊了他滿臉。
他頭暈眼花的掙扎著,還沒能說出話來。
就又被侍衛重複撞去,一下又一下,像是在寺廟撞鐘一樣。
那大臣的頭已經血肉模糊。
易菁音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她捂住自己的嘴,才沒有吐出來。
可當她看向沈凌時,卻發現她面色如常,沒有絲毫不適,心底不禁泛起冷意。
她真的像她說的那樣。
只是一個現代普普通通的女大學生嗎?
不僅易菁音,很多大臣都乾嘔起來,其餘的臣子面色陰沉,殿堂安靜的好似一根針落地都能聽到。
沈凌笑著拍了拍手:「朕真是個好說話的聖明君主,滿足臣子的一切願望。」
「還有一個呢,繼續啊。」
禁軍侍衛們又朝著另一個大臣走去,那個大臣已經被如此血腥的一幕嚇破了膽子,戰戰兢兢開口求饒。
「陛下,臣錯了。」
「臣不想死!」
可再怎麼歇斯底里也掙脫不了侍衛們的銅牆鐵壁,被逮了個正著。
難聞的氣味在堂下蔓延,那大臣身下竟已經濕了一大片,他尖叫著求饒。
「臣錯了,陛下,臣真的錯了,饒臣一命!」
太師和太尉都在心底暗叫不好,完了,這個求饒的臣子一死,再多的死諫也挽救不了如今的局面了。
真是個目光短淺貪生怕死的人。
他這個懦夫如此喊鬧討饒,顯得上一個死諫的大臣像個笑話。
隨著他也在一聲聲慘叫中倒下,沈凌隨身佩戴的弩箭,舉了起來,瞄準眾臣,笑嘻嘻的詢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異議?」
【胡作非為:任務進度40%】
【殘暴不仁:任務進度45%】
【嗜血濫殺:任務進度30%】
【昏君指數:10】
【備註:昏君預備役,看好你哦~】
沈凌對這個昏君值卻並不滿意,她在腦海中和系統據理力爭:易菁音現在是我的妃子,我不顧朝臣反對,強行讓妃子入朝為官,這不算嗎?
系統被她說服了。
【荒淫無道:任務進度70%】
【恭喜宿主達成成就:衝冠一怒為紅顏】
【昏君指數:20】
顧厭和雲墨趁此機跪下:「陛下聖明,臣等並無異議。」
保皇黨大臣也齊齊下跪高聲道:「陛下聖明,臣等並無異議。」
其餘大臣再不甘,也只能隨他們一起,說著違心的話。
就算推行了科舉又如何,那些泥腿子難不成還能考過他們自小接受大儒教育的世家子弟,這官位依舊是世家的。
至於女子,那便更不可能了,他們定會約束好自己的女人女兒,不讓她們出來拋頭露面,九品中正制制最開始也不是今天這樣,都能為他們所用,他們不相信,這科舉制度沒有空子可鑽。
一個女人入朝為官就入朝吧,定然不會出現第二個了。
只是這沈家小兒,當真以為,皇帝是那麼好當的嗎,世家不會善罷甘休的。
一月份,選官制度改革的消息傳遍整個京城和周圍城鎮,二月份第一次科舉便是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這次科舉參加了不少人。
時間如此短暫,卻這樣周全,看來小皇帝一行人很早就在準備了。
遠處城鎮中小世家和寒門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科舉已經結束了。
但沒關係,正好可以觀望一下,出題選拔方式,科舉制度一出,簡直讓他們欣喜若狂,朝廷終於干一次人事,他們也有機會進京城當官了!
這次沈凌本就是想試水,也沒期盼著寒門子弟真的能來多少。
三月份,眼看著天氣漸暖,清風嬉隨,柳絮紛飛。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時節,正當春色,水色蒙蒙,杏花嬌柔殊麗,如粉雲團簇,香風淡淡。
第一屆科考鄉試放榜,貼在皇城之下。
因是第一次試點,只準備了鄉試,會試和殿試。
沈凌打算儘量壓縮時間,爭取在一年裡完成第一次科考,試點成功後,便在明年正式推行。
另世家沒有料到的是,明明都說會約束好自家女子,不讓她們參加,可榜上卻有好幾個世家女子。
就連太師的嫡長女都上榜了。
他不是堅決反對科舉制度嗎?
真的傻傻遵從的世家們咬牙切齒,這些無恥的老狐狸。
畢竟入朝為官的人數越多,對自家家族發展便越好,比起別家的男子,還不如讓自家有才學的女兒也去試一試。
眾人感覺,天要變了。
【胡作非為:任務進度30%】
【殘暴不仁:任務進度35%】
【昏君指數:-8】
【備註:有當明君的潛質,千萬不要努力啊】
易菁音也目瞪口呆,她本以為,沈凌會有什麼特別高超的謀略,例如找到隱藏在暗處的線索,或者王府里偷聽到真相的下人,帶上朝堂來個對簿公堂。
最後光明正大的拆穿宋長青。
沒想到沈凌說給她兜底的方式竟然如此簡單粗暴。
她默默的看了一眼那個大臣,心底點了一根蠟燭。
世家大臣看著眼前亂象,這沈凌完全是個不講理的,怎麼會有這樣一意孤行的皇帝。
早晚都會成為亡國之君!
「荒繆,簡直荒繆,陛下難道要學前朝昏君嗎?」
「陛下!」那黑胖的大臣聲嘶力竭:「請陛下莫要一意孤行,若我今日不勸誡陛下,待亡國之日,臣子又當如何?」
「若陛下不聽臣言,臣願以死為諫。」說著,他就朝著朝堂上的柱子跑過去。
周圍的大臣連忙攔住他。
「不可衝動啊。」
「陛下,聽臣子們一言吧!」
「臣也願一同死諫。」另一個大臣也朝著柱子撞去,又被人攔下。
他們都望著沈凌,大臣們都亂糟糟的,整個朝堂如漿糊攪動在一起。
他們命來逼迫沈凌。
若是今日大臣真的撞死在大殿上,他們倒是青史留名了,只怕沈凌會被永遠訂在屈辱柱上。
沈凌撫摸著鳳眼菩提,卻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好啊,看來你們是要逼朕了。」
隨著她話音落在,禁軍瞬間沖了進來,將所有大臣團團圍住。
世家家主幾乎都在此。
沈凌很想直接斬草除根。
但不行。
依舊有限制。
都死了,誰來給她幹活。
「好,朕滿足你。」
沈凌擺了擺手,便有禁軍把那個兩個要死諫的大臣在其餘大臣手裡搶了出來。
隨著沈凌動作,兩個侍衛架著那黑胖的官員朝著柱子撞去,僅僅一下,那官員頭上就流下鮮血,糊了他滿臉。
他頭暈眼花的掙扎著,還沒能說出話來。
就又被侍衛重複撞去,一下又一下,像是在寺廟撞鐘一樣。
那大臣的頭已經血肉模糊。
易菁音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她捂住自己的嘴,才沒有吐出來。
可當她看向沈凌時,卻發現她面色如常,沒有絲毫不適,心底不禁泛起冷意。
她真的像她說的那樣。
只是一個現代普普通通的女大學生嗎?
不僅易菁音,很多大臣都乾嘔起來,其餘的臣子面色陰沉,殿堂安靜的好似一根針落地都能聽到。
沈凌笑著拍了拍手:「朕真是個好說話的聖明君主,滿足臣子的一切願望。」
「還有一個呢,繼續啊。」
禁軍侍衛們又朝著另一個大臣走去,那個大臣已經被如此血腥的一幕嚇破了膽子,戰戰兢兢開口求饒。
「陛下,臣錯了。」
「臣不想死!」
可再怎麼歇斯底里也掙脫不了侍衛們的銅牆鐵壁,被逮了個正著。
難聞的氣味在堂下蔓延,那大臣身下竟已經濕了一大片,他尖叫著求饒。
「臣錯了,陛下,臣真的錯了,饒臣一命!」
太師和太尉都在心底暗叫不好,完了,這個求饒的臣子一死,再多的死諫也挽救不了如今的局面了。
真是個目光短淺貪生怕死的人。
他這個懦夫如此喊鬧討饒,顯得上一個死諫的大臣像個笑話。
隨著他也在一聲聲慘叫中倒下,沈凌隨身佩戴的弩箭,舉了起來,瞄準眾臣,笑嘻嘻的詢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異議?」
【胡作非為:任務進度40%】
【殘暴不仁:任務進度45%】
【嗜血濫殺:任務進度30%】
【昏君指數:10】
【備註:昏君預備役,看好你哦~】
沈凌對這個昏君值卻並不滿意,她在腦海中和系統據理力爭:易菁音現在是我的妃子,我不顧朝臣反對,強行讓妃子入朝為官,這不算嗎?
系統被她說服了。
【荒淫無道:任務進度70%】
【恭喜宿主達成成就:衝冠一怒為紅顏】
【昏君指數:20】
顧厭和雲墨趁此機跪下:「陛下聖明,臣等並無異議。」
保皇黨大臣也齊齊下跪高聲道:「陛下聖明,臣等並無異議。」
其餘大臣再不甘,也只能隨他們一起,說著違心的話。
就算推行了科舉又如何,那些泥腿子難不成還能考過他們自小接受大儒教育的世家子弟,這官位依舊是世家的。
至於女子,那便更不可能了,他們定會約束好自己的女人女兒,不讓她們出來拋頭露面,九品中正制制最開始也不是今天這樣,都能為他們所用,他們不相信,這科舉制度沒有空子可鑽。
一個女人入朝為官就入朝吧,定然不會出現第二個了。
只是這沈家小兒,當真以為,皇帝是那麼好當的嗎,世家不會善罷甘休的。
一月份,選官制度改革的消息傳遍整個京城和周圍城鎮,二月份第一次科舉便是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這次科舉參加了不少人。
時間如此短暫,卻這樣周全,看來小皇帝一行人很早就在準備了。
遠處城鎮中小世家和寒門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科舉已經結束了。
但沒關係,正好可以觀望一下,出題選拔方式,科舉制度一出,簡直讓他們欣喜若狂,朝廷終於干一次人事,他們也有機會進京城當官了!
這次沈凌本就是想試水,也沒期盼著寒門子弟真的能來多少。
三月份,眼看著天氣漸暖,清風嬉隨,柳絮紛飛。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時節,正當春色,水色蒙蒙,杏花嬌柔殊麗,如粉雲團簇,香風淡淡。
第一屆科考鄉試放榜,貼在皇城之下。
因是第一次試點,只準備了鄉試,會試和殿試。
沈凌打算儘量壓縮時間,爭取在一年裡完成第一次科考,試點成功後,便在明年正式推行。
另世家沒有料到的是,明明都說會約束好自家女子,不讓她們參加,可榜上卻有好幾個世家女子。
就連太師的嫡長女都上榜了。
他不是堅決反對科舉制度嗎?
真的傻傻遵從的世家們咬牙切齒,這些無恥的老狐狸。
畢竟入朝為官的人數越多,對自家家族發展便越好,比起別家的男子,還不如讓自家有才學的女兒也去試一試。
眾人感覺,天要變了。